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0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其鉴别 被引量:151
1
作者 徐永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9,共6页
中国经过20年天然气科技攻关,已形成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其鉴别标志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天然气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有机成因气、无机成因气、混合成因气3大类。有机成因气根据演化程度划分为生物气、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热解气和裂解气,根据... 中国经过20年天然气科技攻关,已形成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其鉴别标志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天然气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有机成因气、无机成因气、混合成因气3大类。有机成因气根据演化程度划分为生物气、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热解气和裂解气,根据母质类型划分为煤成气(包括煤成热解气和煤成裂解气,在天然气资源中占主导地位)和油型气(主要是原油伴生气,包括油型热解气和油型裂解气);无机成因气以二氧化碳为主,分为岩石化学成因和幔源成因两种主要类型;混合成因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因类型气混合而成的天然气,常见的主要有3类(同一烃源岩不同热演化阶段生成天然气的混合,不同烃源岩生成天然气的混合,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的混合)。常用的天然气成因类型鉴别指标有天然气组分、烷烃气碳同位素、二氧化碳碳同位素和轻烃参数,其中,碳同位素是判别各类成因天然气最有效和最实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成因类型 鉴别 碳同位素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油气聚集 被引量:117
2
作者 贾承造 +3 位作者 魏国齐 赵孟军 柳少波 李本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共11页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油气勘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总体上来说其地质情况复杂、研究程度较低。世界上典型的前陆盆地一般位于造山带和稳定的克拉通之间的狭长槽地,而在中国中西部则主要为与古特提斯造山...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油气勘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总体上来说其地质情况复杂、研究程度较低。世界上典型的前陆盆地一般位于造山带和稳定的克拉通之间的狭长槽地,而在中国中西部则主要为与古特提斯造山带在新特提斯阶段再活动有关的陆内会聚形成的“再生”前陆盆地,因此与世界典型前陆盆地相比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两期前陆的叠合程度差异造成的盆地几何形态、挠曲沉降、地层层序、沉积充填、构造变形特征的特点,将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归纳为改造型、新生型、叠加型和早衰型四种组合类型的前陆盆地。中西部不同组合类型前陆盆地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决定了不同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成藏特征和油气勘探潜力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构造特征 类型划分 成藏特征
下载PDF
中国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被引量:107
3
作者 戴金星 张厚福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6年第6期481-487,共7页
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生气中心及其周缘、成气区内与古隆起有关的圈闭、潜伏的低、中阶煤系中或与其关联的上、下大中圈闭、成藏期晚、生气区内大面积孔隙型储集层和发育良好的区域盖层。
关键词 中国 气田 形成 控制因素 储集层
原文传递
中国煤层气基础研究和勘探开发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95
4
作者 张新民 柳少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历程可以归结为3个发展阶段:矿井瓦斯抽放发展阶段、现代煤层气技术引进 阶段和煤层气产业逐渐形成发展阶段。国内煤层气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晚,但90年代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尤其是国家973煤层气项目研究工... 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历程可以归结为3个发展阶段:矿井瓦斯抽放发展阶段、现代煤层气技术引进 阶段和煤层气产业逐渐形成发展阶段。国内煤层气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晚,但90年代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尤其是国家973煤层气项目研究工作的开展,使煤层气在成因类型划分及其判识、煤层储气机理和储层评价、煤层 气吸附和解吸机理、煤层气藏形成的动力场及成藏过程、煤层气资源评价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近年来 通过研发和引进,煤层气地球物理勘探、煤层气钻井、煤层气完井、煤层气增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深化煤 层气成藏、吸附-解吸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加强选区评价工作、发展羽状水平井等先进的开采工艺及煤层气采出水 的处理工艺是今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勘探开发 基础理论 垂直井 水平井 水力压裂增产
下载PDF
水动力条件对煤层气含量的影响——煤层气滞留水控气论 被引量:98
5
作者 秦胜飞 +1 位作者 唐修义 洪峰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煤系中流动的地下水对煤层气的含量影响很大。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水动力活跃的地区,煤层气的含量小;相反,在水动力不活跃地区或滞流水区域,煤层气的含量就比较高。在煤矿生产实践中,水动力活跃的地区,瓦斯突出事故就少,或无;在水动力比... 煤系中流动的地下水对煤层气的含量影响很大。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水动力活跃的地区,煤层气的含量小;相反,在水动力不活跃地区或滞流水区域,煤层气的含量就比较高。在煤矿生产实践中,水动力活跃的地区,瓦斯突出事故就少,或无;在水动力比较弱的采煤区,瓦斯突出事故就比较多,或者瓦斯涌出量比较大。根据这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含气量 水动力 滞留水控气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沉积相演化与盆地格局 被引量:92
6
作者 方世虎 郭召杰 +4 位作者 吴朝东 张志诚 王美娜 范瑞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47-356,共10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5条剖面的沉积特征对比,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盆地边界、沉积相演化及盆地格局。头屯河剖面和后峡剖面的沉积相对比及古流向测量表明二者在早、中侏罗世形成于同一沉积体系。...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5条剖面的沉积特征对比,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盆地边界、沉积相演化及盆地格局。头屯河剖面和后峡剖面的沉积相对比及古流向测量表明二者在早、中侏罗世形成于同一沉积体系。在早、中侏罗世,沉积相逐渐从以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为主过渡到以河流—湖泊相为主,沉积水体逐渐变浅;其中三工河组沉积时期盆地沉积范围达到最大,西山窑组沼泽相发育,车排子—莫索湾凸起自西山窑组沉积时期开始构成相对高地并遭受部分剥蚀。早、中侏罗世的盆地边界至少位于后峡以南附近,此时不存在地理分割明显的天山山脉。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沉积相从辫状河—滨浅湖相为主迅速演变为以辫状河—冲积扇相为主。在此期间盆地边界明显向北迁移,天山山脉明显隆升并造就天山南北沉积环境的巨大差异,博格达山构成盆地南缘的又一重要物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侏罗纪 沉积相 天山 盆地格局 侏罗纪盆地 相演化 中侏罗世 早白垩世早期 西山窑组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二叠纪盆地属性的再认识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87
7
作者 方世虎 贾承造 +3 位作者 郭召杰 徐怀民 刘楼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8-121,共14页
准噶尔盆地及其邻区野外剖面、钻井剖面的系统对比和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表明,二叠系沉积演化、断裂控制沉积、箕状断-超反射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均显示,二叠纪准噶尔盆地是形成于张性背景下的断陷-裂陷盆地。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火山岩地化... 准噶尔盆地及其邻区野外剖面、钻井剖面的系统对比和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表明,二叠系沉积演化、断裂控制沉积、箕状断-超反射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均显示,二叠纪准噶尔盆地是形成于张性背景下的断陷-裂陷盆地。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火山岩地化特征、年代学数据及区域构造研究成果也证明,二叠纪是张性的大地构造背景。早二叠世—中二叠世早期以发育冲积扇沉积为特征,各构造部位的沉积环境差异较大,强烈断陷并逐渐形成坳隆相间的沉积格局,为断陷盆地的裂陷期;中二叠统中晚期由早二叠世隆坳分割的局面逐渐转化为统一的大型内陆湖盆,吐哈盆地与准噶尔盆地水体相通,形成统一的沉积体系,为断陷盆地扩张期;晚二叠世时期以出现冲积-河流相红色粗碎屑沉积为特征,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分割自成沉积体系,是断陷盆地的萎缩期。因此,中生代盆地演化是建立在二叠纪张性背景的基础之上,二叠纪断陷-裂陷盆地的提出对重新认识中生代盆地演化历程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也将对今后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二叠纪 沉积演化 箕状 断陷盆地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成藏的两大关键地质因素 被引量:81
8
作者 秦胜飞 赵孟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45-553,共9页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的主要差异在于地下的赋存形式和成藏机理不同。煤层气藏的形成除了与气源和储集等自身条件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后期保存条件密切相关,而构造演化和水动力条件是煤层气保存的两大关键地质因素。指...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的主要差异在于地下的赋存形式和成藏机理不同。煤层气藏的形成除了与气源和储集等自身条件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后期保存条件密切相关,而构造演化和水动力条件是煤层气保存的两大关键地质因素。指出:现今埋深相同的煤层,因为其经历的回返抬升时间的早晚、长短及抬升的程度不同,现今煤层气的富集程度也不同,抬升后期一直处于隆起剥蚀的地区,煤层气将不断散失,而发生沉降的地区则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但易造成煤层气饱和度的降低;煤系中流动的地下水对煤层气的含量和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很大,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水动力条件强的地区,煤层气的含量小、甲烷碳同位素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保存 关键因素 构造演化 水动力条件
下载PDF
不同煤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对比 被引量:76
9
作者 陈振宏 王一兵 +1 位作者 刘洪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2,共3页
研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是揭示煤层气成藏机理及高效开发煤层气的基础。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吸附、解吸特征受煤储层物性差异的控制,呈现出显著差别,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空白。利用煤层气成藏物理模拟及热变模拟实验等手... 研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是揭示煤层气成藏机理及高效开发煤层气的基础。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吸附、解吸特征受煤储层物性差异的控制,呈现出显著差别,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空白。利用煤层气成藏物理模拟及热变模拟实验等手段,研究了高、低煤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的根本性差异,并深入剖析了该差异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高煤阶煤层气藏吸附平衡时间长且较分散,初期相对解吸百分率与相对解吸速率低;低煤阶煤层气藏吸附平衡时间短而集中,初期相对解吸百分率与相对解吸速率高;其化学分子结构、物理结构及显微组分的差异是导致该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高煤阶煤层气藏解吸效率较低,开发难度较大,低煤阶煤层气藏开发较容易。同时,构造热事件对高煤阶煤储层的改造作用很显著,有助于高煤阶煤层气藏的开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阶 煤层气 气藏形成 模拟 吸附 解吸 机理 开发
下载PDF
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疗效及治疗方案探讨 被引量:77
10
作者 李冀军 +5 位作者 张壹言 李学义 陈凤琨 赵长征 姚凤华 殷培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11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影响因素及溶栓方案。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8例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的资料,观察疗效、影响因素及预后。结果28例共44例次溶栓... 目的探讨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影响因素及溶栓方案。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8例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的资料,观察疗效、影响因素及预后。结果28例共44例次溶栓,32例次溶通(72.7%)。溶通组血栓形成时间明显短于溶栓失败组,溶栓失败组附壁血栓形成发生率较溶通组高。溶通组有53.13%患者发生再栓塞,再栓塞的发生率与有无附壁血栓及原发病有关,糖尿病患者再栓塞的发生率高。尿激酶量≤60万IU溶通率达81.3%,栓塞≤36h溶通率达96.9%。2例溶通后16~48h再次栓塞,予尿激酶静脉滴注后再次溶通。常见的副作用为皮下血肿、鼻衄及牙龈出血。结论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内瘘血栓形成操作简单,溶通率高达72.7%,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溶栓效果与血栓形成时间、有无附壁血栓及原发病有关。溶栓用尿激酶剂量以不超过60万IU为佳,溶栓时机应选择在内瘘栓塞24h以内,最多不超过36h。溶通后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维持治疗可预防溶通后再发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动静脉内瘘 溶栓 血栓形成
下载PDF
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及气源模式 被引量:65
11
作者 付晓飞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8,共6页
松辽盆地发现了万金塔、乾安、孤店和昌德东4个二氧化碳气藏,并在徐家围子地区发现了无机烃气的踪迹,同时在盆地北部发现多处氦气异常,主要为幔源成因,证实了幔源气体在该区存在的普遍性。对气藏成藏条件和深部壳幔结构的研究表明,松辽... 松辽盆地发现了万金塔、乾安、孤店和昌德东4个二氧化碳气藏,并在徐家围子地区发现了无机烃气的踪迹,同时在盆地北部发现多处氦气异常,主要为幔源成因,证实了幔源气体在该区存在的普遍性。对气藏成藏条件和深部壳幔结构的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存在多种类型无机“气源”,由于赋存的地质条件和演化过程不同,不同气源脱气的方式、脱出气体的类型、脱气量也大不相同,共有4种主要的模式:地幔物质沿超岩石圈断裂直接脱气模式;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火山—岩浆成因模式;碳酸盐岩热变质成因模式。松辽盆地热流底辟体、壳内岩浆房和火山岩在空间上叠置,且已发现的无机二氧化碳气富集区与这三者密切相关,表明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和火山—岩浆成因模式是无机成因气主要的“气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无机成因气 气源 热流底辟体 壳内岩浆房 火山岩 脱气模式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深盆气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58
12
作者 洪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4,共4页
深盆气藏蕴藏着巨大的天然气资源,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判断一个沉积盆地是否具有深盆气存在的可能性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为是否存在深盆气形成的地质条件,二为是否具有深盆气藏的特征,两者存在因果关系。川西坳陷的构造... 深盆气藏蕴藏着巨大的天然气资源,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判断一个沉积盆地是否具有深盆气存在的可能性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为是否存在深盆气形成的地质条件,二为是否具有深盆气藏的特征,两者存在因果关系。川西坳陷的构造、沉积特征决定了该区具有形成深盆气的良好地质条件:上三叠统煤系气源岩生烃强度大,且现今仍有气源供给,为深盆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气源;川西拗陷具前陆盆地构造特征,且生烃中心位于坳陷中心,具备有利于深盆气形成的构造格局;上三叠统为低孔低渗砂岩,连片分布,沿上倾方向物性变好,为深盆气藏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储集条件。由于上述有利地质条件的配置,致使上三叠统气藏具有不受构造控制纵横向普遍含气、无统一气水界面、气水倒置、存在异常高压等深盆气藏特征。川西坳陷深盆气的有利勘探区位于德阳以北的高异常压力分布区与高生烃强度分布区的叠合区。图4表2参3(宋岩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深盆气 地质条件 气藏
下载PDF
沉积盆地油气成藏期研究及成藏过程综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52
13
作者 赵孟军 +3 位作者 潘文庆 韩剑发 柳少波 秦胜飞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39-946,共8页
从油气成藏研究的发展阶段入手讨论了油气成藏期研究方法的演变,早期主要从生、储、盖、运、聚、保各项参数的有效配置,根据构造演化史、圈闭形成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来推断油成藏期次和过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油气成藏期的"正... 从油气成藏研究的发展阶段入手讨论了油气成藏期研究方法的演变,早期主要从生、储、盖、运、聚、保各项参数的有效配置,根据构造演化史、圈闭形成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来推断油成藏期次和过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油气成藏期的"正演"分析方法,如对构造演化史、圈闭发育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精细,相应地深化了油气成藏条件、期次和过程的认识;同时,依靠"成藏化石"记录方面的成藏期定量数据分析可以"示踪"油气成藏期次和过程,如具有封闭特征的记录了沉积盆地早期油气成藏条件和过程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具有开放特征的反映油气充注、演化过程的油气分异特征、储层沥青分析及自生矿物年代学研究等。并以克拉2气田成藏过程为例,提出了在油气分异特征、包裹体分析、储层沥青分析和成岩矿物年代学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沉积埋藏史、烃源岩热演化史以及各种成藏条件的有效匹配,综合分析油气成藏期次、过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期 油气分异 包裹体 储层沥青 成岩矿物测年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建立及实践 被引量:59
14
作者 邹才能 杨智 +14 位作者 张国生 陶士振 朱如凯 袁选俊 侯连华 董大忠 郭秋麟 冉启全 吴松涛 白斌 王岚 王志平 杨正明 才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3,共12页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是世界石油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的一次理论飞跃。紧密结合中国特殊地质背景和油气工业条件,经过10年不懈攻关,通过构建细粒沉积学、非常规油气储层地质学、非常规油气成藏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开发地质学...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是世界石油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的一次理论飞跃。紧密结合中国特殊地质背景和油气工业条件,经过10年不懈攻关,通过构建细粒沉积学、非常规油气储层地质学、非常规油气成藏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开发地质学、常规—非常规油气"共生盆地"发展战略等学科内容,基本形成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体系框架。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是世界页岩油和气、致密油和气等典型非常规油气工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引领推动了石油地质学科发展、行业标准制定、国家实验室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有效推进了我国致密油和气、页岩油和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工业勘探开发。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科在未来油气资源综合利用、能源结构科学预判、复杂问题创新解决等方面,仍有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致密油气 海相页岩气 陆相页岩油 细粒沉积 纳米级孔喉 连续型油气聚集 “人工油气藏” 大型常规-非常规油气“共生盆地” “有序聚集”
下载PDF
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 被引量:52
15
作者 刘群 王梅 +9 位作者 王海燕 李心天 张苏范 闫月仙 石威 李冀军 任之翔 田希尧 吴任刚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研究我国血透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R)、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专用的生活质量表对北京六个医院透析中心的92名维持性血透... 研究我国血透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R)、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专用的生活质量表对北京六个医院透析中心的92名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了心理状态的研究,并与美国及加拿大相同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本组的血透存在着抑郁、焦虑、恐怖等心理障碍,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显著高于美国同类患者(P<0.01),且焦虑的发生率高于美国同类患者(P<0.01)。这些障碍与MHLC中机遇项分(CED)显著相关(P<0.01)。EPQ中神经质项分高者倾向于发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本组的血透患者客观生活质量较加拿大同类患者低(P<0.01),但在总的生活满意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生活质量与心理及躯体因素均呈显著相关,心理障碍与躯体症状也显著相关(P<0.01)。结论 本组的血透患者心理状态与美国加拿大同类患者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特殊之处。我们应该兼顾病人的躯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沉降及抬升过程中温度对流体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51
16
作者 夏新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1,共4页
通过理论计算说明地层沉降和抬升过程中温度对地层压力的影响。沉降过程中流体温度增加所带来的超压大致为孔隙体积减少所带来的超压的百分之几 ,这一比值主要取决于压实系数和地热梯度 ,与岩石渗透率、沉积速率、地层水黏度和压缩系数... 通过理论计算说明地层沉降和抬升过程中温度对地层压力的影响。沉降过程中流体温度增加所带来的超压大致为孔隙体积减少所带来的超压的百分之几 ,这一比值主要取决于压实系数和地热梯度 ,与岩石渗透率、沉积速率、地层水黏度和压缩系数等参数无关 ,说明在一般的沉降过程中 ,作为超压的成因机制 ,水热膨胀远不如不均衡压实重要。抬升过程中降温对压力的影响小于孔隙反弹作用 ,但是二者差距不像沉降过程中压实作用与水热增压对超压的贡献差别那么明显。即使仅考虑降温作用 ,也表明构造抬升倾向于形成异常低压而不是异常高压 ;如果考虑到孔隙反弹 ,形成异常低压的效果更加明显。图 1表 1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沉降过程 抬升过程 温度 地层流体压力
下载PDF
构造抬升对地层压力的影响及克拉2气田异常压力成因 被引量:49
17
作者 夏新宇 房德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4,共5页
构造抬升是形成异常高压还是形成异常低压 ,对此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研究表明 ,构造抬升导致的温度降低会使得流体压力明显下降 ,并且会使液体的压力降低到低于新的深度的静水压力 ;构造抬升这一因素本身倾向于产生异常低压而不是异常高... 构造抬升是形成异常高压还是形成异常低压 ,对此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研究表明 ,构造抬升导致的温度降低会使得流体压力明显下降 ,并且会使液体的压力降低到低于新的深度的静水压力 ;构造抬升这一因素本身倾向于产生异常低压而不是异常高压 ;构造抬升会在地层中产生异常高压的结论是一种不符合热力学原理和地质实际的印象。勘探实例也可证明这一点。克拉 2气田的异常高压并非由构造抬升造成 ,主要应归因于构造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升降运动 天然气 地层压力 异常压力 成因 库车坳陷 克拉2气田
下载PDF
吸附势理论在煤层气吸附/解吸中的应用 被引量:53
18
作者 苏现波 陈润 +1 位作者 林晓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82-1389,共8页
煤层气的吸附/解吸将导致煤层甲烷碳同位素以及煤层气多组分分馏,使得煤层气富集区预测成为可能;并为揭示注入CO2增强CH4产出提供依据。本文根据Polanyi吸附势理论和实测及收集的等温吸附试验数据,探讨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和多组分气体的... 煤层气的吸附/解吸将导致煤层甲烷碳同位素以及煤层气多组分分馏,使得煤层气富集区预测成为可能;并为揭示注入CO2增强CH4产出提供依据。本文根据Polanyi吸附势理论和实测及收集的等温吸附试验数据,探讨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和多组分气体的分馏。通过研究,得到如下两个结论:①13CH4在煤表面的吸附势普遍高于12CH4,也就是说13CH4与12CH4相比具有优先吸附、滞后解吸的特点。这种差异具有随压力增加而增加的特点。②煤层气吸附/解吸过程中CH4和CO2的分馏可归纳为以下3种情形:a.CO2和CH4的吸附/解吸等温线不相交,CO2的吸附势大于等于CH4,在CO2和CH4吸附势接近的中压阶段(1~2.5MPa)不利于注CO2驱CH4,高压、低压阶段均有利;b.因CH4的吸附/解吸等温线相交造成CH4和CO2的吸附特性曲线相交,在高压条件(>2.5MPa)下利于注CO2驱CH4;c.因CO2的吸附/解吸等温线相交造成CH4和CO2的吸附特性曲线相交,在高压条件(>2.5MPa)下利于注CO2驱CH4。吸附势理论的引入为定量评价注入二氧化碳驱甲烷工艺参数和有利储层的选择提供了方法,并揭示了在高压条件(>2.5MPa)下总是有利于向煤层注入CO2强化CH4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势理论 甲烷碳同位素 多组分气体 吸附-解吸 分馏效应
下载PDF
构造演化对煤层气富集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4
19
作者 赵孟军 +2 位作者 柳少波 王红 陈振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0期1-5,共5页
现今煤层气藏的富集程度是聚煤盆地回返抬升和后期演化对煤层气保持和破坏的综合叠加结果.从构造演化的角落来看,煤层气藏形成的关键时刻是煤层停止生气之后上覆“有效厚度”在地史上埋藏最小的时刻.中国除变质程度较低的含煤盆地外,... 现今煤层气藏的富集程度是聚煤盆地回返抬升和后期演化对煤层气保持和破坏的综合叠加结果.从构造演化的角落来看,煤层气藏形成的关键时刻是煤层停止生气之后上覆“有效厚度”在地史上埋藏最小的时刻.中国除变质程度较低的含煤盆地外,绝大多数盆地都经历了回返抬升演化阶段,聚煤盆地回返抬升的时间早晚和长短及抬升的强度直接控制着煤层气藏的富集程度.聚煤盆地回返抬升后的构造演化对煤层气的富集程度也有重要影响.一直处于隆起剥蚀的地区,煤层气将不断散失;后期发生沉降的地区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但易造成煤层气饱和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构造演化 富集程度 抬升 模式 煤层气藏 聚煤盆地 含煤盆地 变质程度 有效厚度
原文传递
准南地区异常地层压力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48
20
作者 王震亮 孙明亮 +2 位作者 耿鹏 李耀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根据实测渗透层压力数据、计算的泥岩压力纵向分布、预测的不同层位异常压力分布 ,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部砂、泥岩地层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在综合压实曲线的对比基础上 ,分析了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凹陷内渗透层异常高压非常发育 ,泥岩... 根据实测渗透层压力数据、计算的泥岩压力纵向分布、预测的不同层位异常压力分布 ,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部砂、泥岩地层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在综合压实曲线的对比基础上 ,分析了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凹陷内渗透层异常高压非常发育 ,泥岩的地层压力分布既可与砂岩的实测压力相似 ,也可出现小于砂岩实测压力的现象 ,说明砂岩中的异常压力并非全由泥岩的欠压实作用引起。通过综合压实曲线的对比 ,可以确认不同井处的超压是否主要由压实作用引起。研究区异常压力的成因主要有压实与排水不平衡、构造挤压、高流体势承压、断层对水动力的垂向贯通 ,在不同地区 ,这 4个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有所差别。概括而言 ,西部地区超压的成因以压实作用为主 ,东部则与构造挤压、断层活动导致的水动力贯通等有关。图 2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地层压力 发育特征 形成机理 准噶尔盆地南部 压力系数 综合压实曲线 油气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