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联合ABCD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艳明 +3 位作者 傅燕飞 耿昱 汤靖岚 张健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联合ABCD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对89例TIA患者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参考文献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特点进行分级;依据患者临床特点对入选患者进行A...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联合ABCD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对89例TIA患者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参考文献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特点进行分级;依据患者临床特点对入选患者进行ABCD评分并分析比较不同ABCD评分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比率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对ABCD评分和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与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应用ROC曲线计算并比较ABCD评分、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和二者联合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能。结果随TIA患者ABCD评分增加,TIA进展为脑梗死的比率明显增加(χ2=25.875,P=0.000)。TIA进展为脑梗死者ABCD评分较未进展者明显增加(4.14±1.17对2.68±1.12,t=-5.908,P=0.000)。ABCD评分和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均是TIA进展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均P〈0.05)(OR值分别为2.806,1.937)。以ABCD评分〉3分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69.4%,79.2%,以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Ⅱ级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2.2%,73.6%,以二者联合诊断变量PRE_1〉0.239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6.1%,64.2%。二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39,95%CI:0.746-0.909),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的曲线下面积最小(0.703,95%CI:0.597~0.795),而ABCD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介于二者之间(0.807,95%CI:0.7090.883),二者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的曲线下面积(Z=2.473,P=0.0134)。结论TIA患者的危险分层应联合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和ABCD评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颈动脉 斑块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预测脑梗死再发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邬午龙 +2 位作者 张艳明 傅燕飞 耿昱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初发脑梗死患者89例,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颈动脉斑块的二维回声及新...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初发脑梗死患者89例,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颈动脉斑块的二维回声及新生血管分级,随访1年后入选者脑梗死再发情况,以脑梗死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颈动脉斑块二维回声分级及新生血管分级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估独立风险因素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二维超声分级(P=0.028)与新生血管分级(P=0.006)为脑梗死再发的风险预测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是脑梗死再发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OR=1.916,P=0.043),ROC分析示以新生血管分级>Ⅱ级预测脑梗死再发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7.74%、70.69%,其曲线下面积为0.684(95%CI:0.577~0.779,P=0.0017)。结论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是预测脑梗死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脑梗塞 颈动脉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增强类型与脑梗死灶体积的关系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艳明 +1 位作者 傅燕飞 耿昱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9-541,共3页
已有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程度与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密切相关,但是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脑梗死灶体积是反映脑梗死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影响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笔者对颈动脉斑块增强类型与脑梗死灶体积之间的关... 已有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程度与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密切相关,但是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脑梗死灶体积是反映脑梗死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影响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笔者对颈动脉斑块增强类型与脑梗死灶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灶体积 颈动脉斑块 增强类型 超声造影 脑梗死患者 评估 病理生理机制 临床症状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耿昱 +4 位作者 张艳明 傅燕飞 汤靖岚 张健 李建春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85,共2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约50%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前有TIA病史,而约1/3的TIA患者可进展为脑梗死,因此,TIA是脑梗死发生的特级警报,而早期对TIA患者的临床转归进行评估则至关...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约50%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前有TIA病史,而约1/3的TIA患者可进展为脑梗死,因此,TIA是脑梗死发生的特级警报,而早期对TIA患者的临床转归进行评估则至关重要。TIA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普遍认为TIA与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微血栓形成有关,此二者均与颈动脉易损斑块密切相关,说明颈动脉易损斑块可能在TIA进展为脑梗死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病理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动脉斑块 脑梗死 新生血管 超声造影 评估 TIA患者 缺血性脑血管病
原文传递
经直肠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剑 敖建阳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年第4期295-29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经直肠超声检查的前列腺癌患者16例,经手术及穿刺取材病理证实,简要归纳经直肠超声下前列腺癌的二维和彩色声像图特征,评价该检查对前列腺癌的价值。结果1.声像图特征:前列...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经直肠超声检查的前列腺癌患者16例,经手术及穿刺取材病理证实,简要归纳经直肠超声下前列腺癌的二维和彩色声像图特征,评价该检查对前列腺癌的价值。结果1.声像图特征:前列腺癌性结节多位于外周区(约86%),病灶较小时多为均匀性低回声或等回声,境界也较清晰,而结节内部血流信号稀疏;癌性结节较大时,可呈多种类型的表现,内部血流丰富,阻力指数较高,平均为0.79。2.16例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超声诊断正确13例,诊断符合率81.2%,误诊3例。结论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癌的声像图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 经直肠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非同步舒张运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静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非同步舒张运动的意义。方法获取15例非梗阻性HCM(HCM)患者、12例梗阻性HCM(HOCM)患者及14例正常人的标准心尖部左室长轴、两腔和四腔观组织速度图像,离线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非同步舒张运动的意义。方法获取15例非梗阻性HCM(HCM)患者、12例梗阻性HCM(HOCM)患者及14例正常人的标准心尖部左室长轴、两腔和四腔观组织速度图像,离线分析左心室6个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共18个位点及左心室各壁二尖瓣环的组织速度曲线,测量心电图QRS波起始点至各位点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的时限(TQ-E)。计算同一节段6个壁间TQ-E的最大差值(Inter-ΔTQ-E)、同一壁内3个节段间TQ-E的最大差值(Intra-ΔTQ-E)及左心室18个位点间TQ-E的最大差值(Max-ΔTQ-E)。计算左心室各壁二尖瓣环Ea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比值的平均值(Ea/Aa′)。并测定室间隔基底段厚度(IVSTh)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结果与正常人相比,HCM和HOCM患者的Inter-ΔTQ-E、Intra-ΔTQ-E、Max-ΔTQ-E均明显延长,Ea/Aa′明显降低;而HCM和HOCM患者之间Inter-ΔTQ-E、Intra-ΔTQ-E、Max-ΔTQ-E、Ea/Aa′无明显不同。IVSTh、LVOTPG在正常人、HCM和HOCM患者中依次递增。HCM和HOCM患者中,Max-ΔTQ-E与Ea/Aa′均呈显著负相关。HCM患者IVSTh、LVOTPG与Ea/Aa′未见明显相关,而HOCM患者IVSTh、LVOTPG与Ea/Aa′呈中度负相关。结论HCM患者左心室同一节段、同一壁内均存在非同步舒张运动,并且其是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必要因素,而IVSTh、LVOTPG则不是导致HC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必要因素;HCM患者左心室不同步舒张运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心肌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病 肥厚性 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的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艳明 +1 位作者 傅燕飞 耿昱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5年第11期869-87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有颈动脉斑块且双侧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均>1.5 mm的患者68例。其中非脑梗死组患者18例,脑梗死组患者50例,包括单侧脑梗死患者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有颈动脉斑块且双侧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均>1.5 mm的患者68例。其中非脑梗死组患者18例,脑梗死组患者50例,包括单侧脑梗死患者30例,双侧脑梗死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双侧颈动脉最大斑块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于造影剂注入后6 min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测量并计算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增强相对强度。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患者、脑梗死组患者梗死侧与非梗死侧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增强相对强度差异。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非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分别为(6.0±1.5)、(4.9±1.2)d B,增强相对强度分别为0.9±0.4、0.8±0.2,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增强相对强度均高于非脑梗死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32、2.258,P值均<0.05)。脑梗死组患者梗死侧、非梗死侧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分别为(7.1±1.8)、(4.9±1.2)d B,增强相对强度分别为1.2±0.3、0.8±0.2,脑梗死组患者梗死侧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增强相对强度均高于非梗死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32、2.953,P值均<0.01)。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特点与非脑梗死患者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脑梗塞 颈动脉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局部功能 被引量:8
8
作者 何雪威 +2 位作者 郑哲岚 魏淑芳 贾金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最大心肌厚度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9例AHCM患者依据左心室乳头肌水平以下心肌最大厚度分为重度肥厚组9例和轻度肥厚组10例,并选择15例正...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最大心肌厚度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9例AHCM患者依据左心室乳头肌水平以下心肌最大厚度分为重度肥厚组9例和轻度肥厚组10例,并选择15例正常人作对照。采用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大小(LAD)、左心室心肌最大舒张末期厚度(LVMTmax)、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测量左心室基底部和心尖部心肌收缩期整体旋转角度、整体径向和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计算左心室峰值扭转角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AHCM患者LAD、LVMTmax、心尖部旋转角度、左心室扭转角度、左心室心尖部环向应变和应变率增加(P<0.01),ESV、EDV、基底部径向应变率、心尖部径向应变和应变率减低(P<0.01),重度肥厚组基底部环向应变和应变率、旋转角度增加(P<0.01);与轻度肥厚组比较,重度肥厚组LAD、LVMTmax、基底部环向应变、应变率、旋转角度和扭转角度增加(P<0.01),EDV、ESV、心尖部径向应变和应变率明显减低(P<0.01)。结论 AHCM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发生明显改变,可能是心肌收缩功能受损的代偿机制;随着心肌厚度增加,其代偿机制亦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下载PDF
组织速度成像评估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心肌非同步运动 被引量:6
9
作者 马静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738-740,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估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右心室非同步运动的意义。方法选择26例IPAH患者和25例正常人,常规测量、计算右心室结构参数(游离壁厚度、舒张末期面积和收缩末期面积、面积变化率)和功能参数[游离壁三尖瓣环...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估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右心室非同步运动的意义。方法选择26例IPAH患者和25例正常人,常规测量、计算右心室结构参数(游离壁厚度、舒张末期面积和收缩末期面积、面积变化率)和功能参数[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速(Sa)、舒张早期峰速(Ea)、舒张晚期峰速、Tei指数]。离线分析右心室3个壁基底段和中间段组织速度曲线,测量QRS波起点至6节段Sa、Ea时限(TQ-S、TQ-E)。计算同一节段3个壁间TQ-S、TQ-E最大差值(Inter-ΔTQ-S、Inter-ΔTQ-E)、同一壁内2个节段间TQ-S、TQ-E最大差值(Intra-ΔTQ-S、Intra-ΔTQ-E)及6节段间TQ-S、TQ-E最大差值(Max-ΔTQ-S、Max-ΔTQ-E)。结果与正常人相比,IPAH患者Inter-ΔTQ-S、Inter-ΔTQ-E、Max-ΔTQ-S、Max-ΔTQ-E明显延长(P<0.001),Intra-ΔTQ-S、Intra-ΔTQ-E略延长(P>0.05)。IPAH患者Max-ΔTQ-S、Max-ΔTQ-E与右心室结构参数和功能参数均有良好相关性。结论IPAH右心室内存在非同步运动,且与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高血压 肺性 心室功能 组织速度成像
原文传递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11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34例患者的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声像图特征。结果34例患者中有26例(76.47%)声像图表现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34例患者的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声像图特征。结果34例患者中有26例(76.47%)声像图表现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砂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周围组织浸润,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异常超声声像图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具有较为特征性的超声声像图表现,通过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声像图的详细分析,可以发现甲状腺内异常结节,对于指导此类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超声声像图 声像图特征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肿大 声像图表现 病理诊断为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与右心导管法评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估肺动脉高压(PAH)右心室功能的准确性。方法58例PAH患者入选本研究。常规超声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和收缩末期面积(RVEDA,RVESA)并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率;获取入选者标准心尖部右心室流入道长轴和四...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估肺动脉高压(PAH)右心室功能的准确性。方法58例PAH患者入选本研究。常规超声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和收缩末期面积(RVEDA,RVESA)并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率;获取入选者标准心尖部右心室流入道长轴和四腔观TVI图像,离线分析右心室4个壁三尖瓣环处组织速度曲线,测量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处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依据公式计算右心室4个壁瓣环处Tei指数,取其平均值作为右心室整体心肌做功指数。于超声心动图检查24h内对入选者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每搏量、心输出量、每搏量指数和心脏指数。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右心室功能参数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Tei指数与右心导管测定的右心室功能参数相关性最好,而Aa、Ea与右心导管测定的右心室功能参数呈低度相关,右心室面积变化率、Sa、Ea/Aa与右心导管测定的右心室功能参数呈中度相关。结论QTVI技术是评估PAH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可靠准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动脉高压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心导管 心室功能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滋养血管新生的特点 被引量:5
12
作者 邬午龙 张艳明 +4 位作者 傅燕飞 耿昱 汤靖岚 王静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827-83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滋养血管新生的特点。方法对47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8例非脑梗死患者(非脑梗死组)行双侧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对颈动脉滋养血管进行分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判断脑...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滋养血管新生的特点。方法对47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8例非脑梗死患者(非脑梗死组)行双侧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对颈动脉滋养血管进行分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判断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曲线下面积;评估观察者之间确定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的一致性。结果脑梗死组梗死侧颈动脉滋养血管以Ⅰ级为主,与脑梗死组非梗死侧和非脑梗死组双侧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4、0.0005、0.0085)。Ⅰ级滋养血管中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0级滋养血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以颈动脉滋养血管Ⅰ级为标准评价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2.3%、61.5%及0.669;观察者间评估颈动脉滋养血管新生的一致性均较佳。结论脑梗死与非脑梗死的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差异明显,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是预测脑梗死的一个有效指标,且观察者间一致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脑梗死 颈动脉 动脉硬化
下载PDF
组织速度成像同步测定右心室三尖瓣环速度和Tei指数评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同步测定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运动速度和Tei指数评估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右室功能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58例PAH患者和47例健康人入选本研究。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游离壁厚度,右房、右室舒张...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同步测定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运动速度和Tei指数评估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右室功能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58例PAH患者和47例健康人入选本研究。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游离壁厚度,右房、右室舒张末期面积和收缩末期面积(RAEDA,RAESA,RVEDA,RVESA)并计算右室面积变化率;获取入选者标准心尖部右室流入道长轴和四腔观TVI图像,离线分析右室4个壁三尖瓣环处组织速度曲线,测量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处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依据公式计算右室4个壁瓣环处Tei指数,取其平均值作为右室整体心肌做功指数。结果:与正常人相比,PAH患者具有更厚的右室游离壁,更大的RAEDA、RAESA、RVEDA、RVESA、Tei指数,更高的肺动脉收缩压,更低的右室面积变化率、Sa、Ea、Aa、Ea/Aa。PAH患者右室结构参数(右室游离壁厚度,RAEDA、RAESA、RVEDA、RVESA)与功能参数(Tei指数、Sa、Ea、Aa、Ea/Aa、右室面积变化率)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34~0.76,P<0.05~0.001)。PAH患者Sa、Ea、Aa、Ea/Aa、右室面积变化率与Tei指数均有一定的相关性(r=0.39~0.68,P<0.05~0.001)。结论:QTVI技术同步测定三尖瓣环运动指标和Tei指数可更好地评估PAH患者右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动脉高压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TEI指数 右心室功能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新生血管特点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艳明 +4 位作者 傅燕飞 耿昱 张帆 汤靖岚 王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1731-1734,1738,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评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腔隙性脑梗死、41例非腔隙性脑梗死和20例非脑梗死患者的双侧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参考文献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特点进行分级,分析并比较三...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评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腔隙性脑梗死、41例非腔隙性脑梗死和20例非脑梗死患者的双侧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参考文献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特点进行分级,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的特点,应用ROC曲线计算斑块分级评价腔隙性脑梗死、非腔隙性脑梗死及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的脑梗死侧斑块大多为Ⅲ级和Ⅳ级斑块,其他部位斑块大多为Ⅰ级和Ⅱ级,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的脑梗死侧斑块分级明显大于其他部位斑块,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的脑梗死侧斑块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选人群中Ⅲ级和Ⅳ级斑块分级的患者中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I级和Ⅱ级斑块分级的患者,非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Ⅲ级斑块分级的患者中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I级和Ⅱ级斑块分级的患者,非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Ⅲ级和Ⅳ级斑块分级的患者中非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I级和Ⅱ级斑块分级的患者;以斑块分级>II级为标准评价腔隙性脑梗死、非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9%,75.0%,67.2%,76.4%,65.4%,76.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分级与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类似,其可能是造成二者长期预后相近的病理生理机制;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分级是评价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的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形态学 颈动脉 动脉硬化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溃疡斑块的诊断效能和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璐璐 +4 位作者 张艳明 傅燕飞 耿昱 汤靖岚 张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诊断颈动脉溃疡斑块的价值。方法对98处颈动脉斑块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CEUS检查,依据文献对颈动脉斑块形态进行分类,比较低年资和高年资医生应用CDUS和CEUS诊断颈动脉溃...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诊断颈动脉溃疡斑块的价值。方法对98处颈动脉斑块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CEUS检查,依据文献对颈动脉斑块形态进行分类,比较低年资和高年资医生应用CDUS和CEUS诊断颈动脉溃疡斑块的差异。结果低年资和高年资医生应用CDUS诊断颈动脉溃疡斑块的敏感性较低(30.00%,35.00%),而应用CEUS可明显提高诊断颈动脉溃疡斑块的敏感性(85.00%),且与CT诊断一致性较高(κ=0.9002),低年资和高年资医生间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诊断颈动脉溃疡斑块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形态学 颈动脉 动脉硬化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滋养血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艳明 +1 位作者 傅燕飞 耿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4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滋养血管的价值。方法对47例脑梗死患者和18例非脑梗死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测量和计算颈动脉滋养血管增强强度和增强相对强度。结果脑梗死患者梗死侧颈动...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滋养血管的价值。方法对47例脑梗死患者和18例非脑梗死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测量和计算颈动脉滋养血管增强强度和增强相对强度。结果脑梗死患者梗死侧颈动脉滋养血管增强强度和增强相对强度明显高于非梗死侧和非脑梗死患者,而脑梗死患者非梗死侧颈动脉滋养血管增强强度和增强相对强度与非脑梗死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滋养血管可能是反映脑梗死发生的标志,脑梗死的颈动脉滋养血管比非脑梗死患者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对比剂 脑梗塞 颈动脉 动脉硬化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长轴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斌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患者右心室长轴舒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获取16例PPH患者与15例正常人的标准心尖四腔切面TVI图像,应用QTVI技术离线分析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处组织速度曲线,测量收缩期...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患者右心室长轴舒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获取16例PPH患者与15例正常人的标准心尖四腔切面TVI图像,应用QTVI技术离线分析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处组织速度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和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计算Ve与Va比值(Ve/Va)。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IVS)、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结果与正常人相比,PPH患者Vs、Ve、Va和Ve/Va显著降低,IVS、RVAW、RVESV和RVEDV显著增加。结论PPH患者右心室发生代偿性重构,而其右心室长轴舒缩功能显著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右心室功能
下载PDF
超声评估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对右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静 夏淑东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850-852,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移植(EPCT)治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PPH)对右心室结构和功能重构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PPH患者分别于EPCT术前3d和术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测量、计算右心室结构参数(游离壁厚度、舒张末期面积和收...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移植(EPCT)治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PPH)对右心室结构和功能重构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PPH患者分别于EPCT术前3d和术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测量、计算右心室结构参数(游离壁厚度、舒张末期面积和收缩末期面积)、功能参数(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速度比值、舒张晚期峰值速度、面积变化率、Tei指数)和非同步运动参数。依据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与术前3d相比,术后3个月PASP明显下降,右心室结构、功能和非同步运动参数明显好转,右心室结构、功能和非同步运动参数变化与PASP变化呈高度相关。结论EPCT可降低PASP,进而逆转PPH患者的右心室结构和功能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高血压 肺性 细胞移植 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并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 右冠状动脉右室瘘 超声心动图检查 主动脉瓣狭窄 风湿性二尖瓣 冠状动脉瘘 下肢浮肿 胸闷气急 关闭不全
原文传递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早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静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早期系统性红斑狼疮(ESLE)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意义。方法12例ESLE患者与13例正常人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QTVI检查,应用QTVI技术离线分析室间隔、侧壁、前间隔、后壁、前壁、下壁处二...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早期系统性红斑狼疮(ESLE)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意义。方法12例ESLE患者与13例正常人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QTVI检查,应用QTVI技术离线分析室间隔、侧壁、前间隔、后壁、前壁、下壁处二尖瓣环速度曲线,测定二尖瓣环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Vs),并计算其平均值(AVs)。结果ESLE患者与正常人常规超声心动图各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ESLE患者各节段Vs和AVs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结论ESLE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受损。左室长轴收缩功能是评价SLE患者心脏受累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