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臂皮瓣及颈横血管蒂斜方肌肌皮瓣在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科 +3 位作者 顾卫芹 吴森斌 王继华 朱江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比较游离前臂皮瓣与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手术切除后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56例患者接受口腔癌根治手术并以前臂皮瓣(29例)或以颈横血管为蒂的上斜方肌岛状肌皮瓣(27例)修复,应用t检验比... 目的比较游离前臂皮瓣与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手术切除后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56例患者接受口腔癌根治手术并以前臂皮瓣(29例)或以颈横血管为蒂的上斜方肌岛状肌皮瓣(27例)修复,应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生存质量。结果前臂皮瓣组和斜方肌肌皮瓣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9.4±2.7) d和(9.3±2.6) d (P=0.489),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6.6%(28/29)和96.3%(26/27)(P=0.920),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576.3±76.2)分和(568.4±79.3)分(P=0.471), 2组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游离前臂皮瓣或以颈横血管为蒂的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手术切除后缺损,均可获得满意的功能和较好的临床效果,后者对供区影响小,可作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前臂 斜方肌 颈横动脉 口腔肿瘤
原文传递
下颌支后缘垂直切开上移重建髁突治疗骨软骨瘤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国松 刘尧 +5 位作者 李继华 祝颂松 罗恩 冯戈 胡静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评价下颌支后缘垂直骨切开术用于治疗髁突骨软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间9例应用髁突切除术及带蒂下颌支后缘上移重建髁突治疗髁突骨软骨瘤的患者进行随访,并通过影像学、咬合关系及颞下颌关节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目的:评价下颌支后缘垂直骨切开术用于治疗髁突骨软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间9例应用髁突切除术及带蒂下颌支后缘上移重建髁突治疗髁突骨软骨瘤的患者进行随访,并通过影像学、咬合关系及颞下颌关节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结果:经过至少8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髁突重建后的咬合关系、面形及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影像学检查显示,下颌支后缘上端位于关节窝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改建呈光滑的扁球形。结论:下颌支后缘垂直骨切开带蒂上移,是重建因骨软骨瘤切除所导致的髁突缺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骨软骨瘤 下颌支后缘垂直切开上移术 重建
下载PDF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老年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悦 +1 位作者 吴森斌 朱江 《交通医学》 2023年第2期179-180,184,共3页
目的:评价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老年口腔癌切除后缺损中静脉吻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游离前臂皮瓣重建老年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患者47例,其中21例静脉吻合采用微血管吻合器,26例采用传统手工缝合。比较两组静脉吻合时间... 目的:评价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老年口腔癌切除后缺损中静脉吻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游离前臂皮瓣重建老年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患者47例,其中21例静脉吻合采用微血管吻合器,26例采用传统手工缝合。比较两组静脉吻合时间及皮瓣存活率。结果:微血管吻合器组静脉吻合时间368±53秒,短于手工缝合组的623±78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吻合器组皮瓣存活率为100.00%,手工缝合组为9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吻合器组和手工缝合组术后QOL评分分别为579.3±78.2分、570.3±79.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吻合器用于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中静脉端端吻合,可缩短吻合时间,吻合质量可靠,皮瓣存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颌面软组织缺损 前臂皮瓣 微血管吻合器 显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Runt相关基因2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冯桂娟 郑科 +3 位作者 吴森斌 祝颂松 胡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Runt相关基因2(Runx2)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Runx2重组质粒组,B组为不含Runx2重组质粒组,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建立兔下颌... 目的探讨Runt相关基因2(Runx2)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Runx2重组质粒组,B组为不含Runx2重组质粒组,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建立兔下颌牵张成骨模型;于牵张的第5天,A组兔牵张间隙内注射转染重组质粒adv-h Runx2-gfp的自体骨髓MSCs;B组注射转染adv-gfp质粒的自体骨髓MSCs;C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在牵张结束后第8周处死所有动物,进行大体、影像学、组织学观察和三点弯曲测试。结果 CT平扫及组织学结果表明,A组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和骨痂密度均明显高于B、C组;双能X线及三点弯曲测试表明,A组牵张间隙内新生骨组织密度、新生骨矿物质含量及最大载荷均高于B、C组(P<0.01)。结论基于MSCs的Runx2体外基因治疗可有效地促进牵张成骨新骨形成,从而缩短固定期,为临床颅颌面骨缺损的重建提供一个极具价值的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t相关基因2 间充质干细胞 下颌骨 牵张成骨
下载PDF
游离皮瓣移植术修复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5
作者 吴敏棋 冯宇杰 +3 位作者 刘悦 朱江 吴森斌 《交通医学》 2023年第1期88-89,92,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采用前臂桡侧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治疗组织缺损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97例,采用前臂桡侧皮瓣移植50例为前臂组,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47例为股前外组,比较两组临...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采用前臂桡侧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治疗组织缺损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97例,采用前臂桡侧皮瓣移植50例为前臂组,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47例为股前外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股前外组手术时间6.13±0.51 h、术中出血量265.49±30.48 mL、住院时间12.26±3.64 d,前臂组手术时间5.30±0.32 h、术中出血量211.63±30.25 mL、住院时间15.28±3.79 d,与前臂组比较,股前外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住院天数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前外组仅发生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3%,前臂组共发生9例并发症,其中感染1例、血肿3例、供区瘢痕增生3例、供区色素沉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股前外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前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臂桡侧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修复治疗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可以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 前臂桡侧皮瓣移植术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 修复组织缺损 并发症
下载PDF
综合信息支持干预对口腔癌整复术后患者进食体验及营养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施燕峰 黄珊珊 +3 位作者 程红霞 仲悦萍 葛加晶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5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信息支持干预对口腔癌整复术患者术后进食体验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口腔整复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综合信息支持干预对口腔癌整复术患者术后进食体验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口腔整复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信息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食体验及相关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经口进食不适应、安全感缺乏、焦虑、信息支持缺乏、情感支持缺乏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 w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与术前比较下降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7 d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信息支持干预能够改善口腔癌整复术后患者的进食体验,提高患者术后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信息支持 口腔癌 整复术 进食体验 营养指标
原文传递
bFGF-in vivo基因治疗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汶洋 蒋校文 +3 位作者 祝颂松 王雪梅 胡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16只新西兰白兔,建立下颌牵张模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牵张结束的最后1d,对实验组的牵张间隙内注入转染重组腺病毒(Ad5-bFGF),而对照组的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16只新西兰白兔,建立下颌牵张模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牵张结束的最后1d,对实验组的牵张间隙内注入转染重组腺病毒(Ad5-bFGF),而对照组的牵张间隙内则注入生理盐水。并于牵张结束后4周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将取下的下颌骨标本分别进行影像学和组织学分析。结果:影像学、组织学以及三维CT重建结果证实: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双能X线(DXA)分析也显示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新骨的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bFGF-in vivo基因治疗可有效地促进DO过程中的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治疗 下颌骨
下载PDF
对接受口腔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护理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施燕峰 黄珊珊 +2 位作者 仲悦萍 程红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2期262-263,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口腔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口腔癌根治术后出现吞咽障碍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比较治护前后这些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的情... 目的:探讨对接受口腔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口腔癌根治术后出现吞咽障碍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比较治护前后这些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的情况及改良的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ASA)的评分.结果:治护后TNM肿瘤分期为Ⅰ期、Ⅱ期及Ⅲ期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均低于治护前TNM肿瘤分期为Ⅰ期、Ⅱ期及Ⅲ期的患者,其治护后MASA的评分高于治护前MASA的评分,P<0.05.结论:对接受口腔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吞咽训练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吞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训练护理 口腔癌根治术 洼田饮水试验
下载PDF
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回顾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森斌 朱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82-85,90,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颌面部多间隙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将确诊的115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因、临床指标、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类,同时对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及并发症的相关因...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颌面部多间隙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将确诊的115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因、临床指标、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类,同时对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及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因分类:牙源性41/115(35.65%)、淋巴结炎27/115(23.47%)、唾液腺炎16/115(13.91%)、囊肿16/115(13.91%)、外伤和原因不明15/115(13.04%),其中牙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住院时间≥15d的患者受累间隙数量、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有异于住院时间<15d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并发症患者年龄、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比例、受累间隙数量、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有异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住院时间与受累间隙数量、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关;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并发症与受累间隙数量、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年龄有关。结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受累间隙数量、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年龄,上述危险因素均与疾病治疗预后密切相关,临床上对于此类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早期治疗、严密观察,以避免病情发展和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疾病 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输送盘牵张成骨重建下颌髁突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祝颂松 胡静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髁突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变化。方法成年山羊16只,截除右侧髁突后运用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髁突,左侧作为正常对照组。牵张结束后24周处死所有动物。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和压缩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髁突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变化。方法成年山羊16只,截除右侧髁突后运用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髁突,左侧作为正常对照组。牵张结束后24周处死所有动物。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和压缩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定量分析并对比两侧髁突的骨密度和压缩力学性能变化。结果手术侧髁突骨密度较正常侧显著升高;其轴向弹性模量和最大应力较正常侧显著升高,横向弹性模量和最大应力两侧无显著性差异,轴向和横向最大应变两侧均无显著性差异。髁突骨松质的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结论运用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的髁突的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明显升高;这种适应性改建与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刺激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下颌骨髁突 双能X线 压缩力学性能
下载PDF
Runx2基因转染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科 +2 位作者 吴森斌 祝颂松 胡静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12-416,共5页
目的 :探讨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Runx2基因参与牵张过程对新骨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32只新西兰白兔成功建立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牵张结束时,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注入转染重组腺病毒(Ad5-Runx2),对照组... 目的 :探讨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Runx2基因参与牵张过程对新骨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32只新西兰白兔成功建立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牵张结束时,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注入转染重组腺病毒(Ad5-Runx2),对照组牵张间隙内注入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于牵张结束后4周末处死全部实验动物。利用组织学、影像学、双能X线(DXA)和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获取的下颌骨牵张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三维CT重建、组织学及DXA结果证实,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新骨生成、新骨密度和矿化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点弯曲试验分析显示实验组牵张间隙最大载荷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Runx 2-in vivo基因治疗能够有效促进下颌牵张成骨过程中的新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2 牵张成骨 骨再生 下颌骨
下载PDF
带内侧肌肉蒂下颌支后缘上移在髁突重建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森斌 王继华 《交通医学》 2013年第1期90-91,94,共3页
目的:评价带内侧肌肉蒂下颌支后缘上移用于髁突重建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髁突骨软骨瘤2例,髁突粉碎性骨折3例,应用带内侧肌肉蒂下颌支后缘上移行髁突重建患者进行随访,并通过影像学、咬合关系及下颌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髁突切除术... 目的:评价带内侧肌肉蒂下颌支后缘上移用于髁突重建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髁突骨软骨瘤2例,髁突粉碎性骨折3例,应用带内侧肌肉蒂下颌支后缘上移行髁突重建患者进行随访,并通过影像学、咬合关系及下颌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髁突切除术5例患者均无感染,创口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无明显张口障碍和关节疼痛症状。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下颌骨升支后缘未出现明显吸收征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呈光滑的类球型髁突形状并于关节窝内。髁突骨软骨瘤2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肿瘤复发。结论:带内侧肌肉蒂下颌支后缘上移是重建因肿瘤或者骨折手术切除所导致的髁突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软骨瘤 髁突粉碎性骨折 髁突切除术 下颌支后缘 髁突重建术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下颌骨下缘截骨术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森斌 +3 位作者 姜楠 胡静 徐誉纯 李继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7-299,共3页
传统的面部轮廓整形更侧重于下颌中、后份宽度的减少,而较少关注面部垂直比例以及下颌前份的协调,长方形或者不对称脸型的下颌轮廓整形的方法也少有报道。2005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们应用下颌下缘截骨术矫正此类患者34例,效果良好。
关键词 下颌骨下缘 面部轮廓 截骨术 整形 应用 不对称 下颌下
原文传递
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宇杰 朱江 +5 位作者 吴森斌 沈小波 刘悦 吴敏棋 李磊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11期1254-1257,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 以左腿...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 以左腿为主要供区, 根据颌面部缺损面积, 设计和制备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皮瓣成活、外观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评价患者的语音功能、吞咽功能, 满分均为10分, 分数越高代表恢复越好。结果共纳入47例患者, 男27例, 女20例, 年龄43~79岁。其中颊部恶性肿瘤19例, 舌恶性肿瘤19例, 牙龈恶性肿瘤9例;鳞状细胞癌40例, 腺样囊性癌5例, 黏液表皮样癌2例。颌面部缺损面积(54~84) cm^(2), 皮瓣面积(50~81) cm^(2)。手术中17例使用腓骨进行了下颌骨修复重建。47例患者均获6~18个月随访, 平均12个月。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 缺损均得到有效修复, 外观满意, 皮瓣供区均良好恢复, 语音及吞咽功能良好。语音功能评分为(8.15±1.35)分, 吞咽功能评分为(7.43±1.19)分。结论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效果满意, 皮瓣美观, 恢复时间短, 同时可以利用腓骨对缺损的骨组织进行修复。且供区隐蔽, 自身创伤小,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腓动脉 双叶穿支皮瓣 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舌癌根治术中下颌骨方块切除和保留完整下颌骨术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江 吴森斌 《交通医学》 2017年第6期583-584,587,共3页
目的:评价下颌骨方块切除和保留完整下颌骨这两种不同术式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舌鳞状细胞癌联合根治术27例,其中采用下颌骨方块切除15例,采用保留完整牙列及下颌骨的术式12例,比较两种下颌骨处理方式对术后肿瘤复发... 目的:评价下颌骨方块切除和保留完整下颌骨这两种不同术式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舌鳞状细胞癌联合根治术27例,其中采用下颌骨方块切除15例,采用保留完整牙列及下颌骨的术式12例,比较两种下颌骨处理方式对术后肿瘤复发率和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随访12个月,27例舌癌患者中,局部复发6例,颈淋巴结转移1例,远处转移0例,下颌骨不同的术式与舌癌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关系,但保留完整下颌骨的患者术后口腔功能恢复较好,均保留良好的咬合关系,满意度高于下颌骨方块切除患者。结论:在舌癌病灶与下颌骨无明显粘连情况下,选择保留完整牙列及下颌骨的术式既可以达到手术根治的目的,又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下颌骨方块切除 保留完整下颌骨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失神经支配在胫骨牵张成骨延长过程中的骨再生及Runx2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科 +3 位作者 冯兴梅 祝颂松 胡静 叶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7期5988-5992,共5页
背景:研究发现,去除坐骨神经会导致骨折愈合过程中新生编织骨机械硬度不足,而目前对有关失神经因素在牵张成骨过程中作用的相关报道较少。目的:构建新西兰大白兔胫骨牵张成骨模型,观察失坐骨神经对牵张成骨过程中新骨形成的影响及Runx2... 背景:研究发现,去除坐骨神经会导致骨折愈合过程中新生编织骨机械硬度不足,而目前对有关失神经因素在牵张成骨过程中作用的相关报道较少。目的:构建新西兰大白兔胫骨牵张成骨模型,观察失坐骨神经对牵张成骨过程中新骨形成的影响及Runx2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新西兰雄性白兔24只建立兔胫骨牵张成骨延长模型,并随机分为切除坐骨神经组和保留左坐骨神经组。完成牵张6周后,用X射线、骨密度及三维CT重建技术检测已延长的胫骨,组织学分析新骨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影像学、组织学检查显示所有实验动物的牵张裂隙中均可发现有新骨生成,Runx2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与保留左坐骨神经组相比,切除坐骨神经组牵张裂隙中新生骨量较少、矿化程度低,并且Runx2表达量较低。提示失神经支配抑制牵张成骨中新骨的生成及Runx2的表达,神经支配可能在牵张成骨的新骨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失神经 牵张成骨 新骨形成 RUNX2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ncRNA DLEU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17
作者 朱江 董伟杰 +2 位作者 黄丹 吴森斌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淋巴细胞白血病缺失基因1(DLEU1)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保存的98例OSCC组织及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淋巴细胞白血病缺失基因1(DLEU1)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保存的98例OSCC组织及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DLEU1表达。分析lncRNA DLEU1表达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M法绘制不同lncRNA DLEU1表达OSCC患者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OSCC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结果OSCC组织中lncRNA DLEU1表达(1.863±0.572)高于癌旁组织(1.058±0.211)(t=13.058,P<0.001)。lncRNA DLEU1表达与OSCC患者肿瘤区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中位随访26个月,lncRNA DLEU1≥1.863生存率为61.22%,低于lncRNA DLEU1<1.863的79.59%(Log-rankχ^(2)=4.819,P=0.028)。TNM分期Ⅲ~Ⅳ期(HR=4.612,95%CI:1.482~11.352)、淋巴结转移(HR=4.370,95%CI:1.442~10.246)、lncRNA DLEU1≥1.863(HR=4.231,95%CI:1.350~10.260)是O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OSCC组织中lncRNA DLEU1高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可能成为新的OSCC诊治和预后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淋巴细胞白血病缺失基因1
原文传递
冠状切口入路在颧骨颧弓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吴敏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5-8,共4页
分析颧骨颧弓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选取灌装切口入路效果。方法:颧骨颧弓骨折样本共计107例,就诊于2019年3月-2021年2月,均开展内固定术治疗,术式为颧骨颧弓骨折切口复位术,依据切口入路方式分组,研究组选取改良冠状切口入路方式,常规... 分析颧骨颧弓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选取灌装切口入路效果。方法:颧骨颧弓骨折样本共计107例,就诊于2019年3月-2021年2月,均开展内固定术治疗,术式为颧骨颧弓骨折切口复位术,依据切口入路方式分组,研究组选取改良冠状切口入路方式,常规组选取传统冠状切口入路方式,术后随访6月,督促患者遵医坚持康复锻炼,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张口度、咬合关系恢复情况,面瘫、面部畸形与切口感染发生率,并评估面容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对面部恢复效果满意度达到了97.0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张口度、咬合关系恢复的主观满意度达到了98.5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冠状切口入路应用于颧骨颧弓骨折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术中获取清晰术野,提高复位的精确性,有效促进了张口度及咬合功能的恢复,同时手术部位隐蔽,有利于获得更好的面容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颧弓骨折 冠状切口入路 咬合功能 复位效果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ACK1与M2/M1联合检测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朱江 许腾 +1 位作者 吴森斌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活性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与M2和M1型巨噬细胞的比值(M2/M1)联合检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OSCC患者129例,检测并对比癌组织、癌旁组织中RACK1及M2/M...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活性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与M2和M1型巨噬细胞的比值(M2/M1)联合检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OSCC患者129例,检测并对比癌组织、癌旁组织中RACK1及M2/M1情况,分析癌组织中RACK1表达、M2/M1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癌组织中RACK1阳性表达率、M2/M1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累及脉管患者癌组织中RACK1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累及脉管患者(P<0.05),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M2/M1值显著高于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RACK1阳性表达率、M2/M1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癌组织RACK1、M2/M1及两者联合预测OSCC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43、0.718、0.875。RACK1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为62.24%,RACK1阴性表达患者生存率为92.31%;RACK1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曲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2/M1≥2.06患者的存活率为61.70%,M2/M1<2.06患者的生存率为88.24%;M2/M1≥2.06与M2/M1<2.06患者的总生存率曲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CC患者癌组织中RACK1、M2/M1异常高表达,并与患者病理情况和预后相关,两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鳞状细胞癌 活性蛋白激酶C受体1 M2型巨噬细胞 M1型巨噬细胞 预后
下载PDF
颞下窝咽旁区肿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旭初 张健 《交通医学》 2007年第3期317-318,共2页
目的:探讨颞下窝咽旁区肿瘤的手术途径。方法:5例采用颌下入路,11例采用下颌骨外旋入路,6例采用颧弓入路。结果:11例良性肿瘤术后无复发;11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1年2例,~2年3例,~3年2例,>5年以上4例。结论:颌下入路、下颌骨... 目的:探讨颞下窝咽旁区肿瘤的手术途径。方法:5例采用颌下入路,11例采用下颌骨外旋入路,6例采用颧弓入路。结果:11例良性肿瘤术后无复发;11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1年2例,~2年3例,~3年2例,>5年以上4例。结论:颌下入路、下颌骨外旋入路和颧弓入路均是彻底切除颞下窝咽旁区肿瘤理想、可靠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咽旁区 肿瘤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