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8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永宁納西族的葬俗——兼談对仰韶文化葬俗的看法
被引量:
46
1
作者
宋
兆
麟
《考古》
1964年第4期200-204,共5页
近几年来,考古界对仰韶文化的葬俗展开了热烈的討論,并且借此論证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这是很值得重視的問題。但是,由于考古資料的局限性及对其解釋的不同,迄今还众說紛紜,莫衷一是。
关键词
仰韶文化
氏族
葬俗
家族
婚姻形态
相适应
永宁
随葬品
婚姻生活
死者
原文传递
江浙的石犁和破土器——试论我国犁耕的起源
被引量:
35
2
作者
牟永抗
宋
兆
麟
《农业考古》
1981年第2期75-84,共10页
我国何时发明犁耕?这不仅是农业史和科技史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古代史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对于犁耕起源问题诸说纷起,莫衷一是。关于我国犁耕的起源,归纳起来有以下看法:(一)“牛耕当始于神农”,(二)起源于商代,(三...
我国何时发明犁耕?这不仅是农业史和科技史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古代史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对于犁耕起源问题诸说纷起,莫衷一是。关于我国犁耕的起源,归纳起来有以下看法:(一)“牛耕当始于神农”,(二)起源于商代,(三)起源于春秋战国之际,(四)汉代“赵过始为牛耕”。从大量史料看,上述有些说法已经不能成立,如说犁耕始于神农,显然为时过早。因为神农是传说时代的人物,他曾发明了农业,而农业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器
犁耕
起源
等腰三角形
刃部
农业史
插图
重要课题
出土
印纹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的原始农具
被引量:
27
3
作者
宋
兆
麟
《农业考古》
1986年第1期122-136,共15页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人体器官的延伸,只有人类创造和使用了生产工具,才真正揭开了人类历史的序幕,绘制了一幅幅改造大自然的历史画面。我国自古以农立国。从目前已发现的考古资料看,中华民族的祖先远在七、八千年前已有了比...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人体器官的延伸,只有人类创造和使用了生产工具,才真正揭开了人类历史的序幕,绘制了一幅幅改造大自然的历史画面。我国自古以农立国。从目前已发现的考古资料看,中华民族的祖先远在七、八千年前已有了比较发展的耜耕农业,在黄河流域从事粟作旱地农业,在长江流域从事稻作水田农业,有明显的发展阶段性和地域性,而且,无论是农业工具、耕作技术,还是农作物驯化和栽培,都有不少特点,对世界农业发展有过卓著贡献。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嘴锄
农具
农作物
长江流域
出土
生产工具
考古发现
民族学资料
独龙族
农业工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切勿把民俗庸俗化
被引量:
15
4
作者
宋
兆
麟
《民俗研究》
1995年第1期13-14,共2页
民俗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其前景是乐观的。不过,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自然景观,主要是保护生态和提高水平的问题。对于人为景点,则主要是注意科学性的问题,不允许打着民俗的旗号去污染民间文化。主要问题是:①再现民俗不按...
民俗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其前景是乐观的。不过,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自然景观,主要是保护生态和提高水平的问题。对于人为景点,则主要是注意科学性的问题,不允许打着民俗的旗号去污染民间文化。主要问题是:①再现民俗不按民俗办事。人为景点是可以建设的,但是应该有一个原则,即应该尊重原来民俗的基本习惯。如永宁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的房子,内有女、男中柱,这不仅是家庭的象征,也是妇女颇受尊敬的标志,舍此而立其它柱子,就不象摩梭人的房子了。又如鄂伦春族的居民点,是五、六个并排的“撮罗子”,它们之间不能前后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图腾柱
摩梭人
母系大家庭
鄂伦春族
民间文化
民俗旅游
主要问题
庸俗化
前后排列
原文传递
战国弋射图及弋射溯源
被引量:
15
5
作者
宋
兆
麟
《文物》
1981年第6期75-77,共3页
弋射,亦称缴(zhuo)射,是一种发射带绳箭矢的射术。"以缴系赠仰射高鸟谓之弋射。"(《汉书·司马相如传》颜氏注)弋射的对象是飞禽,主要是雁与野鸭。"将翱将翔,弋凫与雁。"(《诗·郑风·女日鸡鸣》)"...
弋射,亦称缴(zhuo)射,是一种发射带绳箭矢的射术。"以缴系赠仰射高鸟谓之弋射。"(《汉书·司马相如传》颜氏注)弋射的对象是飞禽,主要是雁与野鸭。"将翱将翔,弋凫与雁。"(《诗·郑风·女日鸡鸣》)"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孟子·告子章句》上)由于对象是候鸟大罹,因此弋射是一种季节性较强的狩猎活动。如今,弋射已经失传,但在古代却曾有过流行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代
曾侯乙墓
溯源
出土
汉画像砖
司马相如
狩猎
发射带
季节性
候鸟
原文传递
河姆渡骨匕对鸟图案试析
被引量:
16
6
作者
宋
兆
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7年第1期25-31,共7页
关键词
河姆渡文化
卵生神话
巫术
鸡蛋
图案
土家族
神话研究
纳西族
主婚人
男女交合
原文传递
后洼遗址雕塑品中的巫术寓意
被引量:
16
7
作者
宋
兆
麟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23-28,共6页
1983年~1984年,辽宁省博物馆先后两次对东沟县后洼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雕塑品甚多,下层石雕刻品25件,有人像、猪、虎头饰、鸟形饰、鹰形坠饰、鱼形坠饰、蝉形坠饰、虫形坠饰、竹节坠饰等。陶塑品8件,有人头、猪头和其他动物...
1983年~1984年,辽宁省博物馆先后两次对东沟县后洼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雕塑品甚多,下层石雕刻品25件,有人像、猪、虎头饰、鸟形饰、鹰形坠饰、鱼形坠饰、蝉形坠饰、虫形坠饰、竹节坠饰等。陶塑品8件,有人头、猪头和其他动物塑像。上层石雕刻3件,有人头、鸟头、鱼形坠饰,陶塑品8件,有陶人像、猪头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图腾信仰
雕塑艺术
巫术
氏族
宗教信仰
动物形象
象征
出土
石雕人像
原文传递
云南永宁纳西族的住俗——兼谈仰韶文化大房子的用途
被引量:
14
8
作者
宋
兆
麟
《考古》
1964年第8期409-413,共5页
我們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調查历史文物时,曾接触許多珍貴的納西族文物資料。由于該地納西族还保留了若干母权制的殘余,因此在其住宅和葬俗方面也遺留了一些母权制生活的特点,这对于研究該族历史以及印证考古資料皆有重要的参...
我們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調查历史文物时,曾接触許多珍貴的納西族文物資料。由于該地納西族还保留了若干母权制的殘余,因此在其住宅和葬俗方面也遺留了一些母权制生活的特点,这对于研究該族历史以及印证考古資料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葬俗已有介紹。現在介紹一下以往的住俗,并且就此談談仰韶文化大房子的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
公共住宅
家族
房子
用途
火塘
女子
母系
母权制
居住
原文传递
中国史前的女神信仰
被引量:
9
9
作者
宋
兆
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5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中国史前的女神信仰宋兆麟过去,中国学术界对女神的研究,常常在文献和民族学资料中兜圈子,对考古的发掘感到失望,因此,在相当长的岁月里,人们总是把女神的故乡盯在欧洲,似乎中国与女神无缘。但是十几年来,奇迹出现了,在辽宁、...
中国史前的女神信仰宋兆麟过去,中国学术界对女神的研究,常常在文献和民族学资料中兜圈子,对考古的发掘感到失望,因此,在相当长的岁月里,人们总是把女神的故乡盯在欧洲,似乎中国与女神无缘。但是十几年来,奇迹出现了,在辽宁、内蒙、河北等地相继发现了不少孕育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替身
民族学资料
女神信仰
中国史
红山文化
女神像
地母
比较研究
女性
牛河梁
原文传递
摩梭人的象形文字
被引量:
13
10
作者
宋
兆
麟
《东南文化》
2003年第4期86-93,共8页
(一)问题的提出纳西族有两个支系:一支是西部方言支系,俗称纳西族,主要分布在丽江、维西等地,流行东巴教,以东巴文化驰名中外;一支是东部方言支系,俗称摩梭人,主要分布在盐源、宁蒗等地,以泸沽湖女儿国闻名海内外,一般认为当地没有文字。
关键词
摩梭人
象形文字
田野调查
象形字
指示字
《卜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部罕见的象形文历书——耳苏人的原始文字
被引量:
11
11
作者
刘尧汉
宋
兆
麟
+1 位作者
严汝娴
杨光才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81年第0期125-131,共7页
耳苏人,自称“布耳日”,意为白石,后转化为“耳苏”。传说东方有一个白海,海浪滔天,但是有一块巨大的白石屹立不动,光芒四射。后来从白石中出来一个人,叫“米日吴纳日”,意为黑脑壳的人。
关键词
象形文字
苏人
历书
学术价值
白石
原始文字
象形字
巫师
传说
东方
原文传递
河姆渡遗址出土骨耜的研究
被引量:
13
12
作者
宋
兆
麟
《考古》
1979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古国之一,在农具、作物栽培和耕作技术等领域,都有很多卓著的发明、创造,为人类做出过较大的贡献。一九七三年底至一九七四年初发掘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地层保存较好,文化堆积很厚,内含相当丰富。
关键词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文化
耕作技术
原始农业
出土
重要地位
齐家文化
火耕
农具
新石器时代
原文传递
唐代曲辕犁研究
被引量:
12
13
作者
宋
兆
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79年第0期62-72,151,共12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她从事农耕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辛勤劳动,勇于革新,在农具和耕作技术方面有不少发明、创造,为人类做出过重...
中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她从事农耕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辛勤劳动,勇于革新,在农具和耕作技术方面有不少发明、创造,为人类做出过重要贡献。在繁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有关农业的记载不胜枚举,考古发现的农业史料也无法统计,为农业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前提。令人注意的是,在我国古代所有的生产工具里,农具的数量一直占居首位;在农具中又以整地农具居多。说明整地工具是农具中最重要的一种,而且最富于发展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唐代
犁辕
犁底
犁壁
牛耕
汉魏时期
犁耕
调节
形制
原文传递
从民族学资料看远古纺轮的形制
被引量:
10
14
作者
宋
兆
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86年第0期3-9,共7页
恩格斯指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为了获得食物,人类先后发明了采...
恩格斯指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为了获得食物,人类先后发明了采集、渔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资料
纺纱工
羊毛
形制
纳西族
工具
织机
彝族
纺线
加捻
原文传递
贵州苗族的农业工具
被引量:
10
15
作者
宋
兆
麟
《农业考古》
1983年第1期172-181,共10页
苗族有三百多万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原来分布在长江中游一带,后来不断南迁,定居在贵州、云南、湖南和广西等地。苗族村寨除个别高寒山区以外,一般都是雨量充足,气候温和,适宜农业生产。苗族尤其精于梯田农业。由于各...
苗族有三百多万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原来分布在长江中游一带,后来不断南迁,定居在贵州、云南、湖南和广西等地。苗族村寨除个别高寒山区以外,一般都是雨量充足,气候温和,适宜农业生产。苗族尤其精于梯田农业。由于各地苗族社会发展不平衡,地方特点显著,他们所使用的农具也比较复杂,而且历史层次较多,对研究农业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苗族
族称
历史层次
农具
农业生产
西南地区
水田
发展不平衡
高寒山区
谷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汉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二牛三人耦犁的推广和改进
被引量:
8
16
作者
宋
兆
麟
《考古》
1976年第1期3-8,共6页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在黄河、长江流域发明了农业。几千年来,农业一直是我国的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汉武帝刘彻同其他法家一样,为了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实行耕战政策,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任用赵过为搜...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在黄河、长江流域发明了农业。几千年来,农业一直是我国的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汉武帝刘彻同其他法家一样,为了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实行耕战政策,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任用赵过为搜粟都尉,在关中地区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汉书·食货志》:"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
西汉时期
犁辕
纳西族
牵牛
耕作方法
劳动人民
阶级专政
食货志
关中地区
原文传递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保护
被引量:
9
17
作者
宋
兆
麟
《中国历史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81,共5页
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民俗文物的搜集方法,以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博物馆素有保护、收藏、展示、研究非物质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当代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博物馆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保护
民俗文物
原文传递
凉山彝族的漆器制作工艺
被引量:
8
18
作者
宋
兆
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6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凉山彝族的漆器制作工艺宋兆麟漆器是中国的发明之一。远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已经使用了漆器,商周以后漆器有重要发展,还利用天然漆在青铜器上粘结绿松石,西周时期利用漆在建材上防腐。宋代出现了漆雕。至今在我国民间还使用...
凉山彝族的漆器制作工艺宋兆麟漆器是中国的发明之一。远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已经使用了漆器,商周以后漆器有重要发展,还利用天然漆在青铜器上粘结绿松石,西周时期利用漆在建材上防腐。宋代出现了漆雕。至今在我国民间还使用、制作漆器,其中以凉山彝族的漆作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彝族漆器
木胎
镟床
植物图案
新石器时代遗址
民族地区
花纹图案
羚羊角
制作工艺
原文传递
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界定问题
被引量:
5
19
作者
宋
兆
麟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37,共3页
非物质文化怎么界定,争论不少。我是搞考古文物的,又做过不少民族调查,我想从一个文物工作者的角度,谈谈对非物质文化的界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界定问题
文物工作者
考古文物
民族调查
原文传递
考古发现的打纬刀——我国机杼出现的重要见证
被引量:
8
20
作者
宋
兆
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85年第0期15-23,71,共10页
远在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现了骨针、骨锥,到了新石器时代,不仅出土大量骨针、骨锥,还出土了形形色色的纺轮等纺纱工具,说明当时的纺织技术有相当发展,它与经常性的织布活动是分不开的。而且在半坡仰韶等文化遗址里,也出土不少纺织品...
远在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现了骨针、骨锥,到了新石器时代,不仅出土大量骨针、骨锥,还出土了形形色色的纺轮等纺纱工具,说明当时的纺织技术有相当发展,它与经常性的织布活动是分不开的。而且在半坡仰韶等文化遗址里,也出土不少纺织品的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掌握织布技术了,这一点在学术界是没有争论的。但是,有关原始织机资料的报导却比较罕见,因为原始织机都是以木、竹和麻等有机物质组成的,不易保存下来,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机
打纬
考古发现
机刀
薛家岗
民族学资料
农业工具
经纱
出土
旧石器时代晚期
原文传递
题名
云南永宁納西族的葬俗——兼談对仰韶文化葬俗的看法
被引量:
46
1
作者
宋
兆
麟
出处
《考古》
1964年第4期200-204,共5页
文摘
近几年来,考古界对仰韶文化的葬俗展开了热烈的討論,并且借此論证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这是很值得重視的問題。但是,由于考古資料的局限性及对其解釋的不同,迄今还众說紛紜,莫衷一是。
关键词
仰韶文化
氏族
葬俗
家族
婚姻形态
相适应
永宁
随葬品
婚姻生活
死者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江浙的石犁和破土器——试论我国犁耕的起源
被引量:
35
2
作者
牟永抗
宋
兆
麟
机构
浙江文物考古所
中国历史博物馆
出处
《农业考古》
1981年第2期75-84,共10页
文摘
我国何时发明犁耕?这不仅是农业史和科技史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古代史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对于犁耕起源问题诸说纷起,莫衷一是。关于我国犁耕的起源,归纳起来有以下看法:(一)“牛耕当始于神农”,(二)起源于商代,(三)起源于春秋战国之际,(四)汉代“赵过始为牛耕”。从大量史料看,上述有些说法已经不能成立,如说犁耕始于神农,显然为时过早。因为神农是传说时代的人物,他曾发明了农业,而农业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土器
犁耕
起源
等腰三角形
刃部
农业史
插图
重要课题
出土
印纹陶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的原始农具
被引量:
27
3
作者
宋
兆
麟
机构
中国历史博物馆
出处
《农业考古》
1986年第1期122-136,共15页
文摘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人体器官的延伸,只有人类创造和使用了生产工具,才真正揭开了人类历史的序幕,绘制了一幅幅改造大自然的历史画面。我国自古以农立国。从目前已发现的考古资料看,中华民族的祖先远在七、八千年前已有了比较发展的耜耕农业,在黄河流域从事粟作旱地农业,在长江流域从事稻作水田农业,有明显的发展阶段性和地域性,而且,无论是农业工具、耕作技术,还是农作物驯化和栽培,都有不少特点,对世界农业发展有过卓著贡献。那么。
关键词
鹤嘴锄
农具
农作物
长江流域
出土
生产工具
考古发现
民族学资料
独龙族
农业工具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切勿把民俗庸俗化
被引量:
15
4
作者
宋
兆
麟
机构
中国历史博物馆
出处
《民俗研究》
1995年第1期13-14,共2页
文摘
民俗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其前景是乐观的。不过,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自然景观,主要是保护生态和提高水平的问题。对于人为景点,则主要是注意科学性的问题,不允许打着民俗的旗号去污染民间文化。主要问题是:①再现民俗不按民俗办事。人为景点是可以建设的,但是应该有一个原则,即应该尊重原来民俗的基本习惯。如永宁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的房子,内有女、男中柱,这不仅是家庭的象征,也是妇女颇受尊敬的标志,舍此而立其它柱子,就不象摩梭人的房子了。又如鄂伦春族的居民点,是五、六个并排的“撮罗子”,它们之间不能前后排列。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图腾柱
摩梭人
母系大家庭
鄂伦春族
民间文化
民俗旅游
主要问题
庸俗化
前后排列
分类号
F592.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战国弋射图及弋射溯源
被引量:
15
5
作者
宋
兆
麟
出处
《文物》
1981年第6期75-77,共3页
文摘
弋射,亦称缴(zhuo)射,是一种发射带绳箭矢的射术。"以缴系赠仰射高鸟谓之弋射。"(《汉书·司马相如传》颜氏注)弋射的对象是飞禽,主要是雁与野鸭。"将翱将翔,弋凫与雁。"(《诗·郑风·女日鸡鸣》)"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孟子·告子章句》上)由于对象是候鸟大罹,因此弋射是一种季节性较强的狩猎活动。如今,弋射已经失传,但在古代却曾有过流行的时候。
关键词
战国时代
曾侯乙墓
溯源
出土
汉画像砖
司马相如
狩猎
发射带
季节性
候鸟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河姆渡骨匕对鸟图案试析
被引量:
16
6
作者
宋
兆
麟
机构
中国历史博物馆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7年第1期25-31,共7页
关键词
河姆渡文化
卵生神话
巫术
鸡蛋
图案
土家族
神话研究
纳西族
主婚人
男女交合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后洼遗址雕塑品中的巫术寓意
被引量:
16
7
作者
宋
兆
麟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23-28,共6页
文摘
1983年~1984年,辽宁省博物馆先后两次对东沟县后洼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雕塑品甚多,下层石雕刻品25件,有人像、猪、虎头饰、鸟形饰、鹰形坠饰、鱼形坠饰、蝉形坠饰、虫形坠饰、竹节坠饰等。陶塑品8件,有人头、猪头和其他动物塑像。上层石雕刻3件,有人头、鸟头、鱼形坠饰,陶塑品8件,有陶人像、猪头等等。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图腾信仰
雕塑艺术
巫术
氏族
宗教信仰
动物形象
象征
出土
石雕人像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云南永宁纳西族的住俗——兼谈仰韶文化大房子的用途
被引量:
14
8
作者
宋
兆
麟
出处
《考古》
1964年第8期409-413,共5页
文摘
我們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調查历史文物时,曾接触許多珍貴的納西族文物資料。由于該地納西族还保留了若干母权制的殘余,因此在其住宅和葬俗方面也遺留了一些母权制生活的特点,这对于研究該族历史以及印证考古資料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葬俗已有介紹。現在介紹一下以往的住俗,并且就此談談仰韶文化大房子的用途。
关键词
仰韶文化
公共住宅
家族
房子
用途
火塘
女子
母系
母权制
居住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史前的女神信仰
被引量:
9
9
作者
宋
兆
麟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5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文摘
中国史前的女神信仰宋兆麟过去,中国学术界对女神的研究,常常在文献和民族学资料中兜圈子,对考古的发掘感到失望,因此,在相当长的岁月里,人们总是把女神的故乡盯在欧洲,似乎中国与女神无缘。但是十几年来,奇迹出现了,在辽宁、内蒙、河北等地相继发现了不少孕育女...
关键词
巫术替身
民族学资料
女神信仰
中国史
红山文化
女神像
地母
比较研究
女性
牛河梁
分类号
B932.2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摩梭人的象形文字
被引量:
13
10
作者
宋
兆
麟
出处
《东南文化》
2003年第4期86-93,共8页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纳西族有两个支系:一支是西部方言支系,俗称纳西族,主要分布在丽江、维西等地,流行东巴教,以东巴文化驰名中外;一支是东部方言支系,俗称摩梭人,主要分布在盐源、宁蒗等地,以泸沽湖女儿国闻名海内外,一般认为当地没有文字。
关键词
摩梭人
象形文字
田野调查
象形字
指示字
《卜书》
分类号
H257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部罕见的象形文历书——耳苏人的原始文字
被引量:
11
11
作者
刘尧汉
宋
兆
麟
严汝娴
杨光才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81年第0期125-131,共7页
文摘
耳苏人,自称“布耳日”,意为白石,后转化为“耳苏”。传说东方有一个白海,海浪滔天,但是有一块巨大的白石屹立不动,光芒四射。后来从白石中出来一个人,叫“米日吴纳日”,意为黑脑壳的人。
关键词
象形文字
苏人
历书
学术价值
白石
原始文字
象形字
巫师
传说
东方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河姆渡遗址出土骨耜的研究
被引量:
13
12
作者
宋
兆
麟
出处
《考古》
1979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文摘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古国之一,在农具、作物栽培和耕作技术等领域,都有很多卓著的发明、创造,为人类做出过较大的贡献。一九七三年底至一九七四年初发掘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地层保存较好,文化堆积很厚,内含相当丰富。
关键词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文化
耕作技术
原始农业
出土
重要地位
齐家文化
火耕
农具
新石器时代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唐代曲辕犁研究
被引量:
12
13
作者
宋
兆
麟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79年第0期62-72,151,共12页
文摘
中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她从事农耕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辛勤劳动,勇于革新,在农具和耕作技术方面有不少发明、创造,为人类做出过重要贡献。在繁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有关农业的记载不胜枚举,考古发现的农业史料也无法统计,为农业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前提。令人注意的是,在我国古代所有的生产工具里,农具的数量一直占居首位;在农具中又以整地农具居多。说明整地工具是农具中最重要的一种,而且最富于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唐代
犁辕
犁底
犁壁
牛耕
汉魏时期
犁耕
调节
形制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民族学资料看远古纺轮的形制
被引量:
10
14
作者
宋
兆
麟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86年第0期3-9,共7页
文摘
恩格斯指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为了获得食物,人类先后发明了采集、渔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关键词
民族学资料
纺纱工
羊毛
形制
纳西族
工具
织机
彝族
纺线
加捻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贵州苗族的农业工具
被引量:
10
15
作者
宋
兆
麟
机构
中国历史博物馆
出处
《农业考古》
1983年第1期172-181,共10页
文摘
苗族有三百多万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原来分布在长江中游一带,后来不断南迁,定居在贵州、云南、湖南和广西等地。苗族村寨除个别高寒山区以外,一般都是雨量充足,气候温和,适宜农业生产。苗族尤其精于梯田农业。由于各地苗族社会发展不平衡,地方特点显著,他们所使用的农具也比较复杂,而且历史层次较多,对研究农业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贵州苗族
族称
历史层次
农具
农业生产
西南地区
水田
发展不平衡
高寒山区
谷子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汉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二牛三人耦犁的推广和改进
被引量:
8
16
作者
宋
兆
麟
出处
《考古》
1976年第1期3-8,共6页
文摘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在黄河、长江流域发明了农业。几千年来,农业一直是我国的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汉武帝刘彻同其他法家一样,为了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实行耕战政策,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任用赵过为搜粟都尉,在关中地区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汉书·食货志》:"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
关键词
农业技术
西汉时期
犁辕
纳西族
牵牛
耕作方法
劳动人民
阶级专政
食货志
关中地区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保护
被引量:
9
17
作者
宋
兆
麟
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处
《中国历史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81,共5页
文摘
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民俗文物的搜集方法,以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博物馆素有保护、收藏、展示、研究非物质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当代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博物馆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保护
民俗文物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凉山彝族的漆器制作工艺
被引量:
8
18
作者
宋
兆
麟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6年第1期110-117,共8页
文摘
凉山彝族的漆器制作工艺宋兆麟漆器是中国的发明之一。远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已经使用了漆器,商周以后漆器有重要发展,还利用天然漆在青铜器上粘结绿松石,西周时期利用漆在建材上防腐。宋代出现了漆雕。至今在我国民间还使用、制作漆器,其中以凉山彝族的漆作最...
关键词
凉山彝族
彝族漆器
木胎
镟床
植物图案
新石器时代遗址
民族地区
花纹图案
羚羊角
制作工艺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界定问题
被引量:
5
19
作者
宋
兆
麟
机构
中国历史博物馆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37,共3页
文摘
非物质文化怎么界定,争论不少。我是搞考古文物的,又做过不少民族调查,我想从一个文物工作者的角度,谈谈对非物质文化的界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界定问题
文物工作者
考古文物
民族调查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考古发现的打纬刀——我国机杼出现的重要见证
被引量:
8
20
作者
宋
兆
麟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85年第0期15-23,71,共10页
文摘
远在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现了骨针、骨锥,到了新石器时代,不仅出土大量骨针、骨锥,还出土了形形色色的纺轮等纺纱工具,说明当时的纺织技术有相当发展,它与经常性的织布活动是分不开的。而且在半坡仰韶等文化遗址里,也出土不少纺织品的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掌握织布技术了,这一点在学术界是没有争论的。但是,有关原始织机资料的报导却比较罕见,因为原始织机都是以木、竹和麻等有机物质组成的,不易保存下来,同时。
关键词
织机
打纬
考古发现
机刀
薛家岗
民族学资料
农业工具
经纱
出土
旧石器时代晚期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永宁納西族的葬俗——兼談对仰韶文化葬俗的看法
宋
兆
麟
《考古》
1964
46
原文传递
2
江浙的石犁和破土器——试论我国犁耕的起源
牟永抗
宋
兆
麟
《农业考古》
1981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的原始农具
宋
兆
麟
《农业考古》
1986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切勿把民俗庸俗化
宋
兆
麟
《民俗研究》
1995
15
原文传递
5
战国弋射图及弋射溯源
宋
兆
麟
《文物》
1981
15
原文传递
6
河姆渡骨匕对鸟图案试析
宋
兆
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7
16
原文传递
7
后洼遗址雕塑品中的巫术寓意
宋
兆
麟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6
原文传递
8
云南永宁纳西族的住俗——兼谈仰韶文化大房子的用途
宋
兆
麟
《考古》
1964
14
原文传递
9
中国史前的女神信仰
宋
兆
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5
9
原文传递
10
摩梭人的象形文字
宋
兆
麟
《东南文化》
2003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一部罕见的象形文历书——耳苏人的原始文字
刘尧汉
宋
兆
麟
严汝娴
杨光才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81
11
原文传递
12
河姆渡遗址出土骨耜的研究
宋
兆
麟
《考古》
1979
13
原文传递
13
唐代曲辕犁研究
宋
兆
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79
12
原文传递
14
从民族学资料看远古纺轮的形制
宋
兆
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86
10
原文传递
15
贵州苗族的农业工具
宋
兆
麟
《农业考古》
1983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西汉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二牛三人耦犁的推广和改进
宋
兆
麟
《考古》
1976
8
原文传递
17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保护
宋
兆
麟
《中国历史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9
原文传递
18
凉山彝族的漆器制作工艺
宋
兆
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6
8
原文传递
19
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界定问题
宋
兆
麟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5
原文传递
20
考古发现的打纬刀——我国机杼出现的重要见证
宋
兆
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85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