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敏感基线及抗药性水平 被引量:23
1
作者 安静 党志红 +4 位作者 高占林 吕海英 彭建红 潘文亮 李耀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116,共5页
为了准确评价河北省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水平。本试验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河北省不同棉区棉蚜种群对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并以国内相同方法中最敏感品系作为基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历史敏感基线比较,河北省各棉区棉... 为了准确评价河北省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水平。本试验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河北省不同棉区棉蚜种群对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并以国内相同方法中最敏感品系作为基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历史敏感基线比较,河北省各棉区棉蚜种群对吡虫啉抗性均达到了极高抗水平,其抗性指数最高为1367.3;对氟啶虫胺腈抗性也达到了高抗至极高抗水平;但是对噻虫嗪和噻虫胺抗性只达到了中至高抗水平。以室内饲养敏感种群为基线横向比较,发现河北省各棉区棉蚜对噻虫嗪抗药性指数最高为74.29,对吡虫啉最高为32.13,氟啶虫胺腈最高为21.97,噻虫胺最高仅为7.14。综合来看,河北省棉蚜对包括第四代氟啶虫胺腈在内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均产生了高至极高的抗药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新烟碱类杀虫剂 抗药性 敏感基线
下载PDF
河北省主要作物田地下害虫种类及其分布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耀发 党志红 +2 位作者 安静 潘文亮 高占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8期114-119,共6页
为明确现有耕作制度下,河北省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其在不同作物田分布特点,笔者采用挖土法,于2011—2014年调查了河北省不同区域内主要作物地下害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河北省作物田地下害虫年度间发生差异较大。发生种类上... 为明确现有耕作制度下,河北省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其在不同作物田分布特点,笔者采用挖土法,于2011—2014年调查了河北省不同区域内主要作物地下害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河北省作物田地下害虫年度间发生差异较大。发生种类上,蛴螬和金针虫占全部地下害虫种类的80%~90%,但不同种类蛴螬年度间发生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区域地下害虫发生量存在较大差异,坝上地区和沿海地区发生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0.96±0.11)、(2.31±0.75)头/m^2,山前平原发生虫量较大,达到了(8.09±3.28)头/m^2。从不同作物田地下害虫发生情况来看,马铃薯和莜麦田以金针虫为主,占全部地下害虫的60%~70%,小麦和玉米田内以蛴螬为主,占75%~80%,花生田内以蛴螬为优势种,占90%以上。笔者根据地下害虫发生危害受分布地域、土壤结构和作物种类等多因素影响,提出了不同区域地下害虫分区分类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蛴螬 金针虫 地下害虫 农作物田 河北省
下载PDF
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种群对6种杀虫剂抗药性与种群适合度 被引量:11
3
作者 党志红 安静 +3 位作者 高占林 彭建红 潘文亮 李耀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114,共4页
为了利用棉蚜抗性种群的适合度代价,指导田间棉蚜种群抗药性治理,笔者采用浸渍法测定并明确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及差异,并组建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期明确河北省抗性棉蚜种群的适合度变化。... 为了利用棉蚜抗性种群的适合度代价,指导田间棉蚜种群抗药性治理,笔者采用浸渍法测定并明确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及差异,并组建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期明确河北省抗性棉蚜种群的适合度变化。结果表明,邯郸棉蚜种群对丁硫克百威(RI=80.5)、氰戊菊酯(RI=28.6)和阿维菌素(RI=108.7)的抗性明显高于保定和沧州地区棉蚜种群。从各地区棉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来看,邯郸棉蚜种群净繁殖率(37.9±2.51)和相对适合度(0.78)明显低于室内敏感种群,而保定和沧州棉蚜均与敏感种群没有显著性差异。结合已有棉蚜抗性种群适合度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河北省邯郸棉蚜种群适合度下降可能与其对丁硫克百威或阿维菌素的高抗性有关。因而,针对邯郸棉蚜种群抗药性治理,应暂停使用丁硫克百威和阿维菌素,轮换使用抗性风险较低的吡虫啉、噻虫胺等杀虫剂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杀虫剂 抗药性 种群适合度
下载PDF
桉树精油及其活性物质对干鱼害虫白腹皮蠹的熏蒸毒性(英文) 被引量:9
4
作者 Saiful ISLAM 安静 +2 位作者 张士昶 Mahbub HASAN 雷朝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为了评估桉树精油和α--蒎烯对白腹皮蠹Dermestes maculatus Degeer的杀虫作用,采用生测方法测定了不同剂量和不同处理时间下,其幼虫和成虫的死亡率。结果表明:用桉树精油及其活性成分α-蒎烯处理白腹皮蠹成虫和幼虫后,可显著影响其死亡... 为了评估桉树精油和α--蒎烯对白腹皮蠹Dermestes maculatus Degeer的杀虫作用,采用生测方法测定了不同剂量和不同处理时间下,其幼虫和成虫的死亡率。结果表明:用桉树精油及其活性成分α-蒎烯处理白腹皮蠹成虫和幼虫后,可显著影响其死亡率(P<0.001)。白腹皮蠹的反应因化学物种类、剂量和暴露时间不同而异。当剂量为32μL/cm3的桉树精油处理白腹皮蠹幼虫72h后,死亡率可超过90%。同样的剂量对其成虫熏蒸72h后也表现高毒。在相同的剂量和相同的暴露时间下,α-蒎烯对白腹皮蠹的成虫和幼虫也表现高毒,且成虫的抗性比幼虫强。Probit检验结果表明桉树精油比α-蒎烯更有效。以上结果说明这些天然产物对白腹皮蠹种群的控制是很有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精油 Α-蒎烯 熏蒸 成虫 幼虫 干鱼
下载PDF
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发展动态及田间种群抗性风险评估 被引量:8
5
作者 安静 高占林 +3 位作者 党志红 闫秀 潘文亮 李耀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了明确河北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水平,评估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采用浸渍法测定了2014—2017年河北省不同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水平。利用群体汰选法筛选棉蚜抗性品系,采用Tabashnik域性状分析法计算棉蚜对氟啶... 为了明确河北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水平,评估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采用浸渍法测定了2014—2017年河北省不同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水平。利用群体汰选法筛选棉蚜抗性品系,采用Tabashnik域性状分析法计算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抗性监测结果表明,与历史敏感基线相比,河北沧州、邯郸和保定地区的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9.07、197.43和205.39倍,达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用氟啶虫胺腈对田间采集棉蚜种群连续筛选25代,抗性倍数上升了13.44倍。在前期汰选的15代(F0~F(15))中,抗性现实遗传力为h^2=0.030 4,抗性风险较低;而在之后的10代(F(15)~F(25))中,其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48 4,抗性风险明显增加。结果表明河北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呈显著增长的趋势,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发展具有先缓慢之后迅速增长的特点。本研究可为氟啶虫胺腈的合理应用和棉蚜的抗性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氟啶虫胺腈 抗性监测 现实遗传力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彭建红 李耀发 +3 位作者 高占林 党志红 安静 潘文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96,共6页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拒食作用的差异,通过铷标记法、蜜露法以及两种蚜虫体内总糖、总脂含量的测定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铷标记法和蜜露法测定的新烟碱类...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拒食作用的差异,通过铷标记法、蜜露法以及两种蚜虫体内总糖、总脂含量的测定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铷标记法和蜜露法测定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的拒食率均在80%以上,而对棉蚜的拒食率均在25%以下。蚜虫体内总糖总脂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后麦长管蚜体内总糖、总脂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而棉蚜体内总糖、总脂含量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三种方法测定结果一致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具有很强的拒食作用,而对棉蚜没有明显的拒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棉蚜 新烟碱类杀虫剂 拒食作用
下载PDF
成虫期补充不同营养对二点委夜蛾实验种群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党志红 李耀发 +2 位作者 安静 潘文亮 高占林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16,30,共5页
为了补充完善二点委夜蛾实验种群的室内饲养技术,研究了其成虫期补充不同营养对二点委夜蛾产卵期、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5%蔗糖水显著延长了二点委夜蛾成虫产卵前期;补充10%蜂蜜水明显缩短了二点委夜蛾成虫产卵期和雌... 为了补充完善二点委夜蛾实验种群的室内饲养技术,研究了其成虫期补充不同营养对二点委夜蛾产卵期、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5%蔗糖水显著延长了二点委夜蛾成虫产卵前期;补充10%蜂蜜水明显缩短了二点委夜蛾成虫产卵期和雌成虫寿命;补充5%蜂蜜水产卵量明显高于蒸馏水对照处理。比较其单日产卵量,10%蜂蜜水处理提前了单日最高产卵期,同时提高了单日最高产卵量。但5日龄后,其单日产卵量迅速下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且其总产卵量也显著低于其他供试处理。卵孵化率结果显示,成虫期补充5%蜂蜜水和10%蜂蜜水的卵孵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表明成虫期补充蜂蜜水可显著提高二点委夜蛾卵孵化率。综合评价结果认为,二点委夜蛾实验种群室内饲养时,成虫期补充营养以5%蜂蜜水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实验种群 营养 繁殖力
原文传递
性诱捕器悬挂高度对绿盲蝽、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田间诱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谦 安静 +2 位作者 窦亚楠 李耀发 祁虹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9-243,共5页
为更好地发挥性诱捕器对棉花主要害虫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监控及诱杀作用,进一步优化性诱捕器田间设置技术,笔者研究了不同悬挂高度对3种害虫性诱捕器田间诱集效果的影响... 为更好地发挥性诱捕器对棉花主要害虫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监控及诱杀作用,进一步优化性诱捕器田间设置技术,笔者研究了不同悬挂高度对3种害虫性诱捕器田间诱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挂高度对3种害虫的诱集效果均存在显著影响,绿盲蝽性诱捕器悬挂高度高于棉株顶尖40 cm时效果最好,与顶尖持平和高于顶尖20 cm的诱集效果略低,三者差异不显著;棉铃虫性诱捕器悬挂高度0~40 cm时诱集效果均较好,诱捕器处于顶尖以下时诱集效果显著降低;甜菜夜蛾性诱捕器悬挂高度在高于顶尖20 cm和40 cm时诱集效果差异不显著,高于顶尖40 cm时诱集效果最好。棉花打顶前,绿盲蝽和棉铃虫性诱捕器随着棉花株高变化可适当减少调整频次,但低于棉花顶尖时应及时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捕器 悬挂高度 绿盲蝽 棉铃虫 甜菜夜蛾
下载PDF
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对绿盲蝽室内毒力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6
9
作者 刘佳 党志红 +3 位作者 安静 高占林 潘文亮 李耀发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9期70-75,共6页
为了系统地了解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对绿盲蝽毒力的温度效应。采用食料浸渍法,测定了15、20、25、30、35℃下,8种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室内毒力,并结合前期研究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乙酰胆碱受体激活剂吡虫啉和啶虫脒、... 为了系统地了解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对绿盲蝽毒力的温度效应。采用食料浸渍法,测定了15、20、25、30、35℃下,8种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室内毒力,并结合前期研究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乙酰胆碱受体激活剂吡虫啉和啶虫脒、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氟铃脲、氯离子通道激活剂阿维菌素和氯离子通道抑制剂氟虫腈对试虫表现为强正温度效应。温度对钠离子通道调控剂影响较复杂,高效氯氰菊酯为强负温度效应,氰戊菊酯基本不受温度影响,高效氯氟氰菊酯则具有弱负温度效应。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等其他杀虫剂均受温度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说明,除钠离子通道调控剂对绿盲蝽毒力的温度效应较复杂外,其他杀虫剂温度效应均有较强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杀虫剂 毒力 温度效应 拟菊酯类
下载PDF
利用累积虫日法评估点蜂缘蝽种群密度与春播大豆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闫秀 安静 +5 位作者 高占林 党志红 潘文亮 李明远 袁文龙 李耀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6-100,108,共6页
笔者于2019年研究了河北省中部地区春播大豆田点蜂缘蝽发生动态,据此制作了点蜂缘蝽在大豆田内的累积虫日指数图,并分析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点蜂缘蝽累积虫日与大豆产量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点蜂缘蝽第1代成虫于7月中下旬开始转移... 笔者于2019年研究了河北省中部地区春播大豆田点蜂缘蝽发生动态,据此制作了点蜂缘蝽在大豆田内的累积虫日指数图,并分析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点蜂缘蝽累积虫日与大豆产量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点蜂缘蝽第1代成虫于7月中下旬开始转移到春播大豆田为害,待第2代成虫羽化后便逐渐迁出大豆田。分析点蜂缘蝽累积虫日与大豆产量关系,发现大豆嫩果期点蜂缘蝽累积虫日指数与大豆产量显著相关(P=0.0266,R2=0.7460),点蜂缘蝽高峰期累积虫日与大豆产量相关性次之,其R2为0.7269,而大豆全生育期累积虫日与大豆产量R2为0.6634。三种利用累积虫日法研究点蜂缘蝽对大豆产量影响线性相关性均高于采用点蜂缘蝽高峰期虫量的分析结果(R2为0.5977),其中大豆嫩果期点蜂缘蝽累积虫日指数最能准确反映出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将为大豆田点蜂缘蝽防治指标的确定,及其合理化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翅目 点蜂缘蝽 迁移规律 累积虫日法
下载PDF
河北省不同地理区域的棉铃虫种群分布
11
作者 李耀发 安静 +6 位作者 窦亚楠 张尚卿 党志红 李明远 袁文龙 郭江龙 高占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随着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缩小,Bt棉花作为棉铃虫“诱杀陷阱”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明确河北省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后棉铃虫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种群分布特点,2018年和2019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监测了5—9月河北省从南到北不同... 随着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缩小,Bt棉花作为棉铃虫“诱杀陷阱”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明确河北省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后棉铃虫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种群分布特点,2018年和2019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监测了5—9月河北省从南到北不同作物上棉铃虫成虫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1)河北省棉铃虫种群发生数量大,并在多种寄主作物田中广泛分布,其中冀南地区棉田棉铃虫有4个成虫发生高峰期,高峰期诱捕虫量均达到100头/个(诱捕器)以上,最高达到了272.67头/个(诱捕器);(2)棉铃虫种群数量从南到北呈逐步递减趋势,南部、中部、北部的最高诱捕虫量分别为272.67、118.00和94.50头/个(诱捕器);(3)除棉田外,花生和玉米等作物田以及葡萄等果园的棉铃虫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结果明确了河北省新的种植结构布局下不同地理区域内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及其分布动态,可为华北地区不同作物布局下棉铃虫的区域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作物布局 种群动态 黄河流域 棉花
下载PDF
变温条件下小菜蛾对不同温度效应杀虫剂敏感性的变化
12
作者 安静 窦亚楠 +4 位作者 郭江龙 袁文龙 党志红 高占林 李耀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为了明确变温环境条件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食料浸渍法比较了环境温度变化下四氯虫酰胺(正温度效应杀虫剂)和溴虫腈(无温度效应杀虫剂)处理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模拟田间变温条件,研究这两种杀虫剂不同施药时间对... 为了明确变温环境条件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食料浸渍法比较了环境温度变化下四氯虫酰胺(正温度效应杀虫剂)和溴虫腈(无温度效应杀虫剂)处理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模拟田间变温条件,研究这两种杀虫剂不同施药时间对小菜蛾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施药前,15、25、35℃预处理24 h,其35℃下温度系数分别为+28.53、+25.84和+18.77,均表现为显著的正温度效应,但温度系数随预处理温度上升而降低。溴虫腈在15℃预处理24 h,对小菜蛾表现为弱正温度效应,25℃和35℃下预处理均无温度效应。表明药剂处理前温度变化会影响杀虫剂的温度效应。在模拟田间变温的情况下,四氯虫酰胺经过高温预适应后于16:00(30℃)对小菜蛾的毒力最高(0.41 mg/L),显著高于清晨6:00(22℃)持续低温时的毒力(32.33 mg/L),毒力差异倍数高达78.85倍。一天中无温度效应杀虫剂溴虫腈的毒力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本研究为利用杀虫剂的温度效应指导田间高效防治小菜蛾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系数 小菜蛾 杀虫剂 毒力 变温
下载PDF
棉铃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耀发 赵玉敬 +4 位作者 安静 党志红 潘文亮 宋健 高占林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6-361,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赤眼蜂田间释放技术,提高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本文开展了棉龄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1~2日龄卵偏好性明显高于0~1日龄和2~3日龄卵。不同“蜂−卵”... 为进一步优化赤眼蜂田间释放技术,提高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本文开展了棉龄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1~2日龄卵偏好性明显高于0~1日龄和2~3日龄卵。不同“蜂−卵”比结果表明,随着“蜂−卵”比值增加,赤眼蜂单蜂寄生效能逐渐下降,从14.33粒/蜂降至0.73粒/蜂,而棉铃虫卵被寄生率逐渐上升,从17.92%上升至73.33%。综合两者的关系,发现在“蜂−卵”比为1∶20时,两者出现了交汇,此时,赤眼蜂单蜂寄生效能约7.50粒/蜂,棉铃虫卵被寄生率约为37%。基于此,得出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应综合“蜂−卵”比、田间棉铃虫种群密度及落卵量等指标来确定田间释放赤眼蜂数量,以达到棉铃虫田间最佳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棉铃虫 寄生效能 卵寄生蜂 天敌昆虫
下载PDF
不同方法测定四氯虫酰胺和虫螨腈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的温度系数
14
作者 安静 郭江龙 +3 位作者 耿欣月 高占林 党志红 李耀发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6,78,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对杀虫剂温度效应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食料浸渍法、浸虫法和点滴法测定四氯虫酰胺和虫螨腈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分析了其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结果]对于正温度效应杀虫剂四氯虫酰胺,采用食料浸渍法时其... [目的]评价不同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对杀虫剂温度效应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食料浸渍法、浸虫法和点滴法测定四氯虫酰胺和虫螨腈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分析了其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结果]对于正温度效应杀虫剂四氯虫酰胺,采用食料浸渍法时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15~35℃)增加了99.15倍,呈强正温度效应,而另外2种方法表现为弱正温度效应。食料浸渍法测定时生物活性不受温度影响的虫螨腈,采用浸虫法和点滴法测定时,却表现出了+5.50和+3.50的弱温度效应。采用食料浸渍法时四氯虫酰胺和虫螨腈35℃时的温度系数分别为+99.15和+1.58,差异显著,而采用浸虫法和点滴法时2者温度系数相近。[结论]测定方法的选择显著地影响了正温度系数药剂四氯虫酰胺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的温度系数,而无温度效应药剂虫螨腈对小菜蛾生物活性没有受到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虫酰胺 虫螨腈 温度效应 小菜蛾
原文传递
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动态 被引量:5
15
作者 安静 高占林 +7 位作者 党志红 赵玉敬 窦亚楠 闫秀 华佳楠 潘文亮 郭江龙 李耀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3-1131,共9页
为了明确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种群对主要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及其发展趋势,采用浸渍法,于2014—2020年分别测定了河北省保定、沧州和邯郸地区棉蚜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与国内历史敏感基线相比较,河北省棉蚜对高效氯氰菊酯、... 为了明确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种群对主要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及其发展趋势,采用浸渍法,于2014—2020年分别测定了河北省保定、沧州和邯郸地区棉蚜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与国内历史敏感基线相比较,河北省棉蚜对高效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吡虫啉和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均达到高抗至极高抗水平,抗性最高分别达到242、13353、1367和205倍;对氧乐果和噻虫嗪的抗性也达到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各药剂的logLC50值的相关性,发现保定种群对吡虫啉和氟啶虫胺腈(r=0.77,p=0.041)、噻虫嗪和氟啶虫胺腈(r=0.98,p<0.001)的抗性呈显著正相关;沧州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和丁硫克百威(r=0.81,p=0.027)、高效氯氰菊酯和噻虫嗪(r=0.90,p=0.006)、丁硫克百威和噻虫嗪(r=0.91,p=0.005)的抗性呈显著正相关;邯郸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和噻虫嗪(r=0.83,p=0.022)、高效氯氰菊酯和氟啶虫胺腈(r=0.97,p<0.001)、丁硫克百威和氟啶虫胺腈(r=0.77,p=0.045)的抗性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棉蚜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显著,且可能存在严重的交互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杀虫剂 新烟碱类杀虫剂 抗性监测 抗药性 交互抗性
下载PDF
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毒力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窦亚楠 安静 +3 位作者 高占林 党志红 潘文亮 李耀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8-664,共7页
【目的】研究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毒力的温度效应和变化趋势,为不同环境温度下甜菜夜蛾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为有效的提高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利用率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15~35℃对甜菜夜蛾3龄... 【目的】研究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毒力的温度效应和变化趋势,为不同环境温度下甜菜夜蛾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为有效的提高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利用率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15~35℃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在供试温度范围内,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均呈正温度效应。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对甜菜夜蛾毒力分别增长了6527.23和3939.80倍,溴氰虫酰胺和氟氰虫酰胺温度系数稍低于前两者,分别为+407.24和+566.98,四氯虫酰胺温度系数最小,仅为+142.05。从各供试药剂温度系数变化趋势来看,除四氯虫酰胺温度系数增长趋势一直较为平缓外,其他4种供试药剂均在不同温度梯度下出现了明显的温度系数增长。【结论】在15~35℃范围内,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均表现出极明显的正温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双酰胺类杀虫剂 温度效应 温度系数
下载PDF
点蜂缘蝽试验种群的室内饲养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江龙 李耀发 +3 位作者 安静 党志红 魏洪亮 高占林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S01期111-115,共5页
点蜂缘蝽是危害我国大豆生产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技术提供大量发育一致的标准试虫是研究该虫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抗药性机制等的重要前提。为提高点蜂缘蝽室内饲养的水平,满足实验室用虫需求,采用新鲜芸豆荚和四季豆荚作为点蜂... 点蜂缘蝽是危害我国大豆生产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技术提供大量发育一致的标准试虫是研究该虫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抗药性机制等的重要前提。为提高点蜂缘蝽室内饲养的水平,满足实验室用虫需求,采用新鲜芸豆荚和四季豆荚作为点蜂缘蝽的食料,以直径12 cm、高10 cm的塑料圆形养虫盒为容器,并在其中放置了弯曲纸条增加养虫盒内空间异质性,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点蜂缘蝽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5±1)℃,湿度30%~50%,光暗比16 h∶8 h条件下,取食芸豆荚和四季豆荚的点蜂缘蝽若虫平均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9.85、31.48 d,并且若虫期平均存活率也无显著差异。然而,取食芸豆荚点蜂缘蝽成虫的产卵期、单雌产卵量、雌虫寿命显著高于取食四季豆荚的成虫,其参数分别为63.80 d、251.40粒、74.20 d。因此,采用新鲜芸豆荚饲养点蜂缘蝽,能够实现点蜂缘蝽的批量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蜂缘蝽 饲养技术 芸豆荚 四季豆荚
下载PDF
11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对金银花蚜虫的室内和田间效果评价
18
作者 安静 郭江龙 +2 位作者 党志红 高占林 李耀发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73-77,共5页
为了筛选出对金银花蚜虫防治效果高的环境友好型杀虫剂,采用浸渍法和喷雾法,分别测定了11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生物药剂4种,矿物油药剂1种,高效低毒化学药剂6种)对金银花蚜虫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4种生物药剂... 为了筛选出对金银花蚜虫防治效果高的环境友好型杀虫剂,采用浸渍法和喷雾法,分别测定了11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生物药剂4种,矿物油药剂1种,高效低毒化学药剂6种)对金银花蚜虫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4种生物药剂、97%矿物油乳油以及化学药剂50%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0 mg/L和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100 mg/L对金银花蚜虫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药剂处理后72 h校正死亡率均高于90%。田间测定结果表明:除0.5%藜芦碱可溶液剂药后7 d防效达到79.80%外,其他3种生物农药和97%矿物油乳油的防效均低于40%;而化学药剂50%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仍对该蚜虫保持较高的活性,药后7 d防效分别达到99.89%和99.83%。综合来看,50%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1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可优先推荐用于田间金银花蚜虫的防治,而生物制剂的应用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胡萝卜微管蚜 生物农药 室内生物活性 田间防效
下载PDF
对二点委夜蛾幼虫有引诱作用的植物源物质及其活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康云凤 高占林 +4 位作者 李耀发 安静 党志红 袁文龙 潘文亮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74,80,共7页
近年来,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oschler)在我国夏玉米田为害严重,但因其幼虫为害的隐蔽性,使化学杀虫剂防效降低,因此本试验开展了二点委夜蛾幼虫植物性引诱剂的研究。采用培养皿法,测定了二点委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对9种植物试材的... 近年来,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oschler)在我国夏玉米田为害严重,但因其幼虫为害的隐蔽性,使化学杀虫剂防效降低,因此本试验开展了二点委夜蛾幼虫植物性引诱剂的研究。采用培养皿法,测定了二点委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对9种植物试材的行为反应,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相结合比较鉴定了有较高引诱作用的麦秸和灰绿藜的挥发性组分和含量,并用Y-型嗅觉仪测定各植物挥发性物质对二点委夜蛾的引诱活性。结果表明:9种供试植物试材中,麦秸和灰绿藜对二点委夜蛾幼虫引诱率较高。2种植物试材挥发性物质中,(Z)-3-己烯-1-醇(0.1μL/mL)对试虫引诱率最高,达到78.3%,显著高于对照。因此,(Z)-3-己烯-1-醇可作为二点委夜蛾幼虫引诱剂的活性成分和杀虫剂混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植物源引诱成分 挥发性物质 行为反应 玉米
下载PDF
吡虫啉和噻虫嗪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及其在苜蓿中的残留
20
作者 安静 郭江龙 +5 位作者 高占林 袁文龙 党志红 耿欣月 闫秀 李耀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8-353,共6页
为了评价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采用田间喷雾法测定了20%吡虫啉可溶液剂(SL)和30%噻虫嗪悬浮剂(SC)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了施药1、2、3次后(间隔7 ... 为了评价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采用田间喷雾法测定了20%吡虫啉可溶液剂(SL)和30%噻虫嗪悬浮剂(SC)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了施药1、2、3次后(间隔7 d),药剂在苜蓿中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当吡虫啉和噻虫嗪在施药剂量分别为25.02 g/hm^(2)和18.00 g/hm^(2)时,药后3~7 d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01%~82.01%和77.54%~83.29%。吡虫啉和噻虫嗪连续施药3次后,在苜蓿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1.90 mg/kg和0.08 mg/kg,吡虫啉已超过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3-2021规定的果蔬中的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因此建议每茬苜蓿生长期,可选用吡虫啉和噻虫嗪防治苜蓿盲蝽,吡虫啉和噻虫嗪喷施次数分别不宜超过2次和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新烟碱类杀虫剂 苜蓿盲蝽 防治效果 农药残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