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病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安森博 安成涛 +3 位作者 汪龙 谢杰 雷鹏飞 胡懿郃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发生深部感染病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关节外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3例THA术后深部感染的患者,其中10例为单侧THA,3...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发生深部感染病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关节外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3例THA术后深部感染的患者,其中10例为单侧THA,3例为双侧THA,均为单侧深部感染接受翻修术治疗。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49-79岁,平均(63±13)岁。这些患者在初次置换术后2个月至7年内发生感染,平均(3.1±1.1)年。所有病例一期放入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旷置,并结合全身用药控制感染,但3周至4个月感染仍未得到控制。取出并更换占位器,开放切口并应用VSD持续冲洗深部组织,待感染控制后置入新的假体。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及随访均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降钙素原作为检测感染指标,分别对旷置术前及术后7 d、二次翻修术前和末次随访的各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1例患者在经过重复4次清创并VSD引流术后感染仍未得到控制,且组织缺损严重,最终采用肌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固定处理。其余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坐骨神经麻痹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12例患者翻修完成后均获10-24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无关节脱位及感染及复发。末次随访中,所有患者切口Ⅰ级愈合,其中3例患者关节活动时有关节疼痛,2例轻度跛行;Harris评分(76±5)分,与术前Harris评分(37±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7,P〈0.05)。旷置术前和术后7 d的ESR等四种指标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翻修术前和末次随访四种检验结果比较,组间仅E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R组P〈0.05,其余3组均P〉0.05)。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假体松动,2例患者出现股骨柄假体下沉,但尚未发生松动。结论 VSD结合全身使用抗生素对THA术后的深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引流术 假体和植入物 抗菌药
原文传递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微球性质及缓释行为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2
作者 安森博 汪龙 胡懿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140-1144,共5页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药物制成缓释微球是药物缓释方向的研究热点,PLGA微球作为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但载药微球的性质和释药性能易受很多因素影响,如PLGA相对分子质量,LA/GA比例,微球制备工艺等,这些因素对...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药物制成缓释微球是药物缓释方向的研究热点,PLGA微球作为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但载药微球的性质和释药性能易受很多因素影响,如PLGA相对分子质量,LA/GA比例,微球制备工艺等,这些因素对载药体系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造成一定限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综述了PLGA微球在制备及释药过程中,影响其理化性质和重要性能的因素,包括载药量,包封率,突释问题等方面,为PLGA微球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 稳定性 药物缓释 载药量 包封率 制备工艺
原文传递
354例Ribbed股骨柄假体置换术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涛 谢杰 +2 位作者 胡懿郃 安森博 汪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Ribbed股骨柄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16年5月采用Ribbed股骨柄假体行THA且获完整随访的354例(384髋)髋关节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男171例,女183例;年... 目的探讨采用Ribbed股骨柄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16年5月采用Ribbed股骨柄假体行THA且获完整随访的354例(384髋)髋关节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男171例,女183例;年龄20~82岁,平均53.4岁。单髋324例,双髋30例。关节置换原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51例(159髋),髋关节骨关节炎134例(136髋),类风湿性关节炎43例(43髋),强直性脊柱炎20例(40髋),创伤6例(6髋)。术前患者Harris评分为(42.34±8.89)分。术后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摄X线片判断双下肢是否等长、股骨侧有无透亮带、假体稳定性以及应力遮挡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5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1年,平均7.4年。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0.52±7.6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804,P=0.000)。术后发生2例(2髋)假体感染,3例(3髋)假体松动,4例(4髋)假体周围骨折,48例(48髋)存在轻到中度大腿疼痛。X线片示76例(78髋)股骨侧存在透亮线以及不同程度应力遮挡。按照Engh等的方法评价假体稳定性,骨长入性稳定364髋,纤维长入性稳定15髋,假体不稳定5髋。25例(25髋)发生股骨柄假体下沉,其中5例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异>10 mm。结论采用Ribbed股骨柄假体行THA具有初始稳定性好、骨长入好等优点,术后应力遮挡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对假体中远期生存率和疗效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Ribbed股骨柄 非骨水泥型假体
原文传递
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病人围术期假体脱位预防护理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4
作者 王爽 蔡方 +3 位作者 安森博 张丽 张寒寒 李萍 《全科护理》 2023年第7期865-868,共4页
目的:构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病人围术期假体脱位预防护理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在循证方法指导下形成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病人假体脱位预防的护理管理方案。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先天性髋臼发育不... 目的:构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病人围术期假体脱位预防护理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在循证方法指导下形成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病人假体脱位预防的护理管理方案。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为试验组,采用围术期假体脱位预防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假体脱位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假体脱位发生率为0.7%,低于对照组的5.4%(P<0.05),住院时间为(5.86±2.24)d,短于对照组的(8.05±3.86)d(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病人围术期假体脱位预防护理管理方案有助于降低病人假体脱位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脱位
下载PDF
姜黄素调节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道抑制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 被引量:2
5
作者 肖跃军 安森博 +4 位作者 韩斐 刘雨微 杨涛 胡懿邻 汪龙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94-1496,共3页
目的建立颗粒诱导骨溶解体外模型,探讨姜黄素调节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道对骨溶解的作用。方法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共培养,构建磨损颗粒诱导模型,加入姜黄素干预,分为4... 目的建立颗粒诱导骨溶解体外模型,探讨姜黄素调节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道对骨溶解的作用。方法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共培养,构建磨损颗粒诱导模型,加入姜黄素干预,分为4组:A:空白组;B:聚乙烯颗粒诱导组;C:聚乙烯颗粒诱导+低浓度姜黄素处理组;D:聚乙烯颗粒诱导+高浓度姜黄素处理组。提取每组细胞的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通路中的关键蛋白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IκBα)、磷酸化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p-IκBα)的表达。相同的分组方法处理细胞后,提取每组细胞的总RNA,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NF-κB通路中转录因子c-Fos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1蛋白(NFATc1)的表达。结果(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B组IκBα与内参β-肌动蛋白(β-actin)灰度值之比IκBα/β-actin(0.029±0.004)低于其余3组(P=0.001)(A组:0.321±0.014,C组:0.352±0.019,D组:0.554±0.009),C组与D组比较(P=0.001);B组磷酸化IκBα/β-actin(1.450±0.081)高于其余3组(P=0.001)(A组:0.593±0.041,C组:0.480±0.023,D组:0.511±0.024),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2)Real-time PCR实验结果,B组中c-Fos (1.243±0.040)和NFATc1(1.255±0.009)的表达量最高(P=0.000),C组中c-Fos(0.868±0.032)高于D组c-Fos(0.814±0.009,P=0.015),C组中NFATc1(0.956±0.016)高于D组中NFATc1(0.624±0.009,P=0.001)。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NF-κB通道的激活抑制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磨损颗粒 无菌性松动 骨溶解
原文传递
姜黄素治疗聚乙烯颗粒诱导骨溶解的体内实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斐 胡懿郃 +2 位作者 安森博 雷鹏飞 汪龙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2期331-338,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聚乙烯颗粒诱导骨溶解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为防治假体无菌性松动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小鼠气囊植骨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聚乙烯组、溶剂组、姜黄素组(姜黄素+溶剂)。干预完成后杀死小鼠,取出背部气囊组织及其内...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聚乙烯颗粒诱导骨溶解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为防治假体无菌性松动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小鼠气囊植骨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聚乙烯组、溶剂组、姜黄素组(姜黄素+溶剂)。干预完成后杀死小鼠,取出背部气囊组织及其内植骨骨片。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 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 AP)染色检测骨片中破骨细胞的数量。QPCR检测气囊组织中c-Fos,NFATc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气囊组织中IκBα以及p-IκBα的蛋白含量。结果:TRAP染色发现,聚乙烯组和溶剂组骨片中染色的破骨细胞较多,而空白组和姜黄素组极少或没有染色的破骨细胞。QPCR检测基因表达情况:c-Fos,聚乙烯组>溶剂组>空白组>姜黄素组,前两组与后两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FATc1,聚乙烯组>溶剂组>空白组>姜黄素组,前两组与后两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印迹检测IκBα蛋白相对灰度值:姜黄素组>空白组>溶剂组>聚乙烯组,前两组与后两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κBα蛋白相对灰度值:聚乙烯组>溶剂组>空白组>姜黄素组,前两组与后两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小鼠气囊植骨模型中,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以及c-Fos,NFATc1的表达来抑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诱导的骨溶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溶解 无菌性松动 姜黄素 小鼠气囊植骨模型 NF-ΚB c—Fos NFATc1 NF-κB抑制蛋白 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
下载PDF
界膜组织细菌16S rRNA和23S rRNA对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安森博 蔡碰德 +1 位作者 汪龙 胡懿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对界膜组织中细菌16S rRNA、23S rRNA进行PCR检测,分析比较两者单独以为及联合应用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的效率。方法应用诊断标准对本机构67例髋关节翻修患者是否患有假体周围感染(PJI)作出诊断;用PCR技术检测各界膜组织中细菌16S r... 目的对界膜组织中细菌16S rRNA、23S rRNA进行PCR检测,分析比较两者单独以为及联合应用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的效率。方法应用诊断标准对本机构67例髋关节翻修患者是否患有假体周围感染(PJI)作出诊断;用PCR技术检测各界膜组织中细菌16S rRNA和23S rRNA基因片段的表达,同样对PJI作出诊断。分别将16S rRNA、23S rRNA、16S rRNA/23S rRNA(即16S rRNA或23S rRNA检测一项为阳性结果即可)以及16S rRNA+23S rRNA 4种策略的诊断结果与诊断标准的结果比较,分析4种策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应用16S rRNA/23S rRNA诊断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16S rRNA+23S rRNA(95.7%vs 52.2%,P<0.01;97.6%vs 79.6%,P=0.01)。4种诊断策略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准确性无显著性差异,单独应用16S rRNA或23S rRNA的诊断效率相当。结论单独应用16S rRNA或23S rRNA进行诊断的效率明显差异,16S rRNA/23S rRNA较16S rRNA+23S rRNA更为敏感,且阴性结果可信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膜 16S RRNA 23S RRNA 假体周围感染 翻修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治疗的中期疗效
8
作者 龙俊霖 肖跃军 +4 位作者 杨涛 安森博 刘雨微 胡懿郃 汪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二期翻修术治疗后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2月-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34例,经一期彻底清创术后取出假体,采用自制预混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占位,二期翻修手术在感染有...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二期翻修术治疗后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2月-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34例,经一期彻底清创术后取出假体,采用自制预混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占位,二期翻修手术在感染有效控制后进行,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3例一期清创感染未控制,其中2例2次清创,1例4次清创;1例伤口皮肤坏死,行皮瓣移植术;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现关节假体脱位;其余患者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5.4±4.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63,P=0.000)。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可以通过二期翻修术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中期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二期翻修术 中期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