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火工艺对Ti-Ni-V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和形变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张伟 贺志荣 明宇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8,共9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拉伸试验研究了400℃×10~120 min和500℃×10~120 min退火态Ti-50.8Ni-0.5V合金的相变行为、拉伸性能和形状记忆行为。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和时间变化,合金的相变类型、R相变温度T_(R)和热滞ΔT_(R)、马...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拉伸试验研究了400℃×10~120 min和500℃×10~120 min退火态Ti-50.8Ni-0.5V合金的相变行为、拉伸性能和形状记忆行为。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和时间变化,合金的相变类型、R相变温度T_(R)和热滞ΔT_(R)、马氏体相变温度T_(M)和热滞ΔT_(M)、抗拉强度R_(m)、伸长率A、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临界应力σ_(M)、加载-卸载残余应变ε_(R)和能耗W_(D)的变化规律如下:400和500℃退火态Ti-50.8Ni-0.5V合金皆发生B2→R→B19’/B19’→R→B2(B2-母相,CsCl型结构;R-R相,菱方结构;B19’-马氏体相,单斜结构)型相变;T_(R)^(400℃)>T_(R)^(500℃),T_(M)^(500℃)>T_(M)^(400℃),ΔT_(M)^(400℃)>ΔT_(M)^(500℃)≥ΔT_(R)^(400℃)≈ΔT_(R)^(500℃)≈4℃;R_(m)^(400℃)>R_(m)^(500℃),A^(500℃)>A^(400℃);400℃退火态合金的超弹性(SE)稳定性高于500℃退火态合金。随退火时间延长,T_(R)^(400℃)、T_(R)^(500℃)、T_(M)^(400℃)和T_(M)^(500℃)升高,ΔT_(M)^(400℃)和ΔT_(M)^(500℃)减小,ΔT_(R)^(400℃)和ΔT_(R)^(500℃)在3.5~4.6℃之间变化;400℃退火态合金保持SE,500℃退火态合金由SE向SE+SME(形状记忆效应)转变;σ_(M)^(400℃)和σ_(M)^(500℃)降低;W_(D)^(400℃)和W_(D)^(500℃)增加;ε_(R)^(500℃)先降后升;ε_(R)^(400℃)在0.64%~1.36%之间变化。要使Ti-50.8Ni-0.5V合金获得较高的T_(R),可对其进行400℃退火;要使该合金获得较高的T_(M),可对其进行500℃退火;要使该合金在室温下获得超弹性,可对其进行400℃×10~120 min或500℃×10~60 min退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V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退火工艺 相变 形变
原文传递
铜与不锈钢焊接技术与工艺研究现状
2
作者 明宇 但斌 +3 位作者 袁威杰 刘梓儒 李玉祥 董文轩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0期151-155,共5页
铜与不锈钢的合金结构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学、空调冷凝、航空航天和汽车零部件等中高端工业领域,存在着广阔地展现出极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潜力。由于铜与不锈钢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使得两者之间的焊接相当困难,文章通过分析铜与不锈... 铜与不锈钢的合金结构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学、空调冷凝、航空航天和汽车零部件等中高端工业领域,存在着广阔地展现出极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潜力。由于铜与不锈钢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使得两者之间的焊接相当困难,文章通过分析铜与不锈钢的焊接性,综述了各种焊接方法及其原理,分析了各种焊接缺陷以及解决办法,并指出当前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同时,文章还将展望铜与不锈钢异种金属焊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推动该领域的持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不锈钢 异种金属焊接 发展趋势 应用前景
下载PDF
固溶冷却方式对新型高强近β钛合金Ti-5321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宋博 明宇 +2 位作者 王红阳 王一森 甄金明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3-61,共9页
以新型高强近β钛合金Ti-5Al-3Mo-3V-2Cr-2Zr-1Nb-1Fe(Ti-5321,式中数值为对应元素的质量分数的100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固溶冷却方式对钛合金组织演变、相变过程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合金固溶后经不同方式冷却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组... 以新型高强近β钛合金Ti-5Al-3Mo-3V-2Cr-2Zr-1Nb-1Fe(Ti-5321,式中数值为对应元素的质量分数的100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固溶冷却方式对钛合金组织演变、相变过程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合金固溶后经不同方式冷却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组织,在连续加热过程中发生不同的相变,导致时效后α相析出特征明显不同,合金具有不同力学性能。Ti-5321合金固溶后空冷,β相基体中会形成ω和O′两种亚稳相。与水淬态样品相比,空冷态样品时效处理后α相尺寸更小,密度更高,析出强化效果也更高。当时效温度为600℃时,空冷态合金时效后的抗拉强度最高,达到1421 MPa,水淬态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220 MPa。合金固溶后炉冷α相以板条状析出,形成网篮组织,时效处理不改变组织特征,合金强度最低,塑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冷却方式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葛根素治疗肝细胞癌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明宇 田思思 +3 位作者 张学武 林登梅 张楠楠 李军 《巴楚医学》 202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葛根素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等数据库中获取葛根素作用靶点;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获取HCC数据集;HDDb数据库中获取细胞...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葛根素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等数据库中获取葛根素作用靶点;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获取HCC数据集;HDDb数据库中获取细胞自噬靶点。三者靶点取交集并构建PPI网络,交集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蛋白表达图谱、临床相关性、生存分析、差异表达、ROC曲线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获得5个交集靶点,分子对接显示有3个蛋白(RHEB、FAS、SERPINA1)能与葛根素高度结合。蛋白表达图谱提示在HCC中RHEB呈高表达,FAS、SERPINA1呈低表达。临床相关性分析、生存分析、差异表达分析和ROC曲线均支持RHEB在葛根素通过作用于细胞自噬治疗HCC。KEGG通路富集显示RHEB参与mTOR-自噬通路。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作用于自噬相关基因RHEB,从而起到治疗HC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肝细胞癌 自噬 脑Ras同源蛋白
下载PDF
葛根素调控铁死亡干预肝细胞癌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明宇 杨霞 +4 位作者 程方玲 杨凯平 朱燚 张楠楠 李军 《贵州科学》 2024年第2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调控铁死亡干预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等方法对葛根素-铁死亡-肝细胞癌共同作用靶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交集靶点为PTGS2、AKR1C3、JUN、PLIN2、ALB;其中有4个关键靶点(AKR1C3... 目的:探讨葛根素调控铁死亡干预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等方法对葛根素-铁死亡-肝细胞癌共同作用靶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交集靶点为PTGS2、AKR1C3、JUN、PLIN2、ALB;其中有4个关键靶点(AKR1C3、ALB、PTGS2、JUN)能与葛根素结合,差异表达结果表明均有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THPA验证在人类正常组织和癌症组织之间的表达结果具有一致性,临床相关性分析表明四者均有突出临床意义。生存分析曲线表明,10年生存预后分析中AKR1C3具有显著生存意义(P<0.05),ALB、PTGS2、JUN生存意义较差(P>0.05);ROC曲线显示AKR1C3的预测能力有较高准确性(AUC=0.945,CI=0.922~0.968)。免疫浸润分析可知,AKR1C3表达与巨噬细胞等细胞浸润呈正相关,而与CD4+T细胞负相关。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靶向作用于AKR1C3基因调控铁死亡干预肝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AKR1C3 铁死亡 肝细胞癌
下载PDF
肝细胞癌铜死亡标志物SLC31A1、DBT的鉴定及化合物筛选
6
作者 张楠楠 周伊帆 +3 位作者 朱燚 明宇 邓颖 李军 《山东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39-50,共12页
探究铜死亡相关基因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影响,并挖掘治疗HCC的活性成分。通过GEO数据库下载GSE84402数据集,获取肝癌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文献检索铜死亡相关基因,两者取交集获得肝癌相关铜死亡基因。进一步分析交... 探究铜死亡相关基因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影响,并挖掘治疗HCC的活性成分。通过GEO数据库下载GSE84402数据集,获取肝癌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文献检索铜死亡相关基因,两者取交集获得肝癌相关铜死亡基因。进一步分析交集基因,使用UALCAN分析其差异表达,R语言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的相关性,Kaplan-Meier Plortter分析其预后价值,HCMDB分析其与肝癌转移的关系,并使用THPA分析其与肝癌的病理关系。最后进行化合物预测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铜死亡关键基因SLC31A1、DBT在肿瘤中表达水平下调,病理分析显示其蛋白在HCC组织中表达增加,且与临床相关性变量性别、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其高表达与肝癌预后良好相关,其中SLC31A1低表达与肝癌向肾上腺、肺部转移显著相关。最后筛选出可能与SLC31A1、DBT结合的活性化合物,其中白藜芦醇、叶酸对接分数高。研究认为铜死亡相关基因SLC31A1、DBT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HCC的诊断及治疗药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铜死亡 SLC31A1 DBT
下载PDF
葛花解酲方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军 明宇 +1 位作者 何金秀 杨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04-2708,共5页
目的探讨葛花解酲方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稳定高表达、高侵袭的HepG2肝癌细胞为体外研究模型,用不同浓度的葛花解酲方含药血清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增殖的... 目的探讨葛花解酲方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稳定高表达、高侵袭的HepG2肝癌细胞为体外研究模型,用不同浓度的葛花解酲方含药血清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法观察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HepG2细胞中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显著下调肝癌细胞中N-cadherin的表达,显著上调E-cadherin的表达(P<0.05)。结论葛花解酲方含药血清能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解酲方 肝癌 迁移 侵袭 凋亡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葛花解酲方作用于CCL2、BIRC5调控自噬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
8
作者 王羿 张学武 +2 位作者 林登梅 明宇 李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95-104,共10页
为探讨葛花解酲方(GHJCF)通过调控自噬干预肝细胞癌进展的作用机制,根据GEO数据库中GSE45267和GSE87630肝癌数据集,将自噬相关的222个基因与GHJCF靶点和数据集的差异表达基因用韦恩图取交集得出关键基因,进行靶点预测并建立蛋白质-蛋白... 为探讨葛花解酲方(GHJCF)通过调控自噬干预肝细胞癌进展的作用机制,根据GEO数据库中GSE45267和GSE87630肝癌数据集,将自噬相关的222个基因与GHJCF靶点和数据集的差异表达基因用韦恩图取交集得出关键基因,进行靶点预测并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临床因素相关分析和生存预后分析。最后使用分子对接进而筛选出GHJCF通过调控自噬干预肝细胞癌进展的作用机制,获得4个GHJCF介导自噬干预肝细胞癌的靶点。与对照组(癌旁组织)相比,肝癌组中CCL2、NFE2L2、FAS和BIRC5表达均具有显著差异;THPA数据库病理切片验证NFE2L2、CCL2、BIRC5等蛋白在正常组中低表达,在癌症组织中高表达;CCL2和BIRC5与性别、癌症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5年生存预后分析显示两者都有预后价值;最后分子对接显示BIRC5蛋白能与GHJCF中的染料木素、槲皮素、葛根素和木犀草素成分结合且对接分数较高,CCL2能与槲皮素成分结合且对接分数较高。通过以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临床数据相关性,GHJCF可能通过染料木素、槲皮素、葛根素和木犀草素作用于BIRC5、CCL2,调节HCC的自噬,进而对HCC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解酲方 自噬 肝细胞癌 BIRC5 CCL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