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RPH-4)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姚齐贤 王静林 +4 位作者 狄岩 汤灵娇 何羽 徐珺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2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观察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RPH-4)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患者,治疗组采用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RPH-4),对照组采用PPH,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RPH-4)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患者,治疗组采用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RPH-4),对照组采用PPH,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肛门坠胀、肛门狭窄、术后肛门出血、肛门水肿、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RPH-4)与PPH治疗混合痔疗效相当,但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RPH-4)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RPH-4) PPH 疗效
下载PDF
加减黄芪汤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肿瘤化疗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羽 汤灵娇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497-501,共5页
目的:以加减黄芪汤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肿瘤化疗后便秘(气虚证),观察疗效。方法:90例肿瘤化疗后气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以加减黄芪汤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加减黄芪汤、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比较3组便秘... 目的:以加减黄芪汤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肿瘤化疗后便秘(气虚证),观察疗效。方法:90例肿瘤化疗后气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以加减黄芪汤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加减黄芪汤、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比较3组便秘中医症状评分、肠道菌群、便秘临床症状评分(CCS)、生存质量评分(PAC-QOL)及肿瘤功能状态评分(KPS)。结果:治疗后,3组便秘中医症状评分、CCS、PAC-QOL评分均降低,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杆菌均升高,大肠杆菌、肠球菌降低,联合组均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药组KPS评分升高,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其他2组(中药组为73.3%,西药组为6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黄芪汤与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治疗化疗后便秘,能重整肠道菌群,改善便秘,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黄芪汤 复方嗜酸乳杆菌 肿瘤 化疗 便秘 气虚证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146例肛周脓肿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顾尽晖 杨柏霖 +2 位作者 汤灵娇 何羽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877-879,共3页
目的总结肛周脓肿相关致病菌的分布以及药敏特点,为其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肛肠科行手术治疗的146例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结果 146例标本中检... 目的总结肛周脓肿相关致病菌的分布以及药敏特点,为其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肛肠科行手术治疗的146例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结果 146例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7株,占87.8%;革兰阳性菌19株,占12.2%。数量在前3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09株(69.9%)、肺炎克雷伯菌18株(11.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5.8%)。156株细菌中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34株,占21.8%,除1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外,其余均为大肠埃希菌。对革兰阴性菌,前3种敏感抗菌药物分别为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西丁,前3位耐药的抗菌药物为哌拉西林、四环素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对革兰阳性菌,前3种敏感抗菌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和庆大霉素;前3位耐药的抗菌药物为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并列)、环丙沙星及四环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并列)。结论肛周脓肿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且产ESBLs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脓液培养 药敏试验 耐药性 敏感性
原文传递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44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程滢瑞 +2 位作者 高莹 杨晓玲 杨柏霖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84-486,共3页
目的评价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治疗复杂性肛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44例经括约肌肛瘘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中获一期治愈者36例... 目的评价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治疗复杂性肛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44例经括约肌肛瘘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中获一期治愈者36例(81.8%);术后括约肌间感染2例,使用银离子敷料换药后治愈,4例出现括约肌间切口感染,形成括约肌间瘘,经直接切开后治愈;完全失败2例,1例因术后症状持续而行挂线治疗后治愈,另1例术后7个月复发(于其他医院行肛瘘切开挂线术)。术后住院时间10~25 d,平均14.7 d;伤口完全愈合时间15~30 d,平均21.1 d。结论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保留括约肌术式,该手术减少了对肛门功能的损伤,保证括约肌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治愈率 复发率
原文传递
单中心肛周克罗恩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竺平 陈玉根 +5 位作者 谷云飞 陈红锦 程滢瑞 高莹 杨柏霖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84-1388,共5页
目的 通过对肛周克罗恩病(P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PC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住院的52例PC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Montreal分型、临床症状、肛周病变类型、既往... 目的 通过对肛周克罗恩病(P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PC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住院的52例PC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Montreal分型、临床症状、肛周病变类型、既往肛周手术和药物治疗情况、疾病活动指数以及血清炎性标记物和营养指标等。结果 52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12例,年龄(27.9 ± 9.1)岁。根据Montreal分型,肠道病变部位为回结肠者占51.9%(27/52),疾病行为中炎症型占75.0%(39/52)。入院时临床症状为腹痛者13例(25.0%),腹泻者15例(28.8%);肛周病变为肛瘘者32(61.5%),肛周脓肿者16例(30.8%)。分别有75.0%(39/52)和63.5%(33/52)的患者在本次入院前曾接受过肛周手术和药物治疗。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血小板升高比例分别为63.5%(33/52)、61.5%(32/52)和32.7%(17/52),体质量指数过低、低蛋白血症和贫血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4.2%(23/52)、26.9%(14/52)和42.3%(22/52)。结论 PCD患者的临床特点以男性为主,发病年龄较轻,回结肠受累和炎症型病变多见。伴有特征性的消化道症状、需要反复手术的肛周疾病、炎性指标和营养指标异常等均提示可能存在P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肛门病 临床特点 Montreal分型
原文传递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临床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顾尽晖 +3 位作者 高莹 杨晓玲 徐治中 杨柏霖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895-899,共5页
目的总结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治疗肛瘘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CNKI及Pub Med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对LIFT术原理、临床应用、相关改良术式等相关文献加以综述。结果 LIFT是近年出... 目的总结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治疗肛瘘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CNKI及Pub Med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对LIFT术原理、临床应用、相关改良术式等相关文献加以综述。结果 LIFT是近年出现的一种保留括约肌术式。因其具有保证括约肌的完整性、术后肛门功能损伤较小、伤口愈合较快等优势逐渐被国内外学者所接受。结论 LIFT术在治愈肛瘘的同时保证了肛门功能完整性,是肛瘘手术的发展趋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失禁率 复发率
原文传递
热敏灸联合溴吡斯的明片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1例
7
作者 袁雪金 余清华 +2 位作者 邵斌香 郑爽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4期41-41,40,共2页
重症肌无力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儿童及青少年重症肌无力患病率高达50%,且以眼肌型为主。本文报道1例以右眼睑下垂为初起表现的病例,经热敏灸干预后双眼睑下垂程度、饮食、手脚冰凉、... 重症肌无力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儿童及青少年重症肌无力患病率高达50%,且以眼肌型为主。本文报道1例以右眼睑下垂为初起表现的病例,经热敏灸干预后双眼睑下垂程度、饮食、手脚冰凉、睡眠等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详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溴吡斯的明片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下载PDF
结肠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特性及致病机制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
8
作者 高莹 +1 位作者 杨晓玲 杨柏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35期5662-5669,共8页
全球范围内结肠癌肿瘤发病位列第3位.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不断进步,人们发现肿瘤细胞中存在着一小部分特殊的细胞亚群,即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通过不断自我更新和分化使肿瘤具有持续生长、远处转移和复发的能力.研究表明,传统的放化疗... 全球范围内结肠癌肿瘤发病位列第3位.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不断进步,人们发现肿瘤细胞中存在着一小部分特殊的细胞亚群,即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通过不断自我更新和分化使肿瘤具有持续生长、远处转移和复发的能力.研究表明,传统的放化疗无法彻底消除肿瘤干细胞,通过特异性细胞表面标志精确地将肿瘤干细胞从大量肿瘤细胞和正常健康细胞中分离,为精确靶向治疗提供了基础.充分认识和利用结肠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机制,应用分子生物技术阻断其稳态调控,将成为靶向治疗结肠癌的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干细胞 稳态调控 表面标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芪仁通便方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气虚证的疗效及对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何羽 +1 位作者 姚齐贤 汤灵娇 《河北中医》 2022年第9期1479-1482,共4页
目的 观察芪仁通便方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气虚证的疗效及对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的影响。方法 将85例OOC气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予芪仁通便方治疗,对照组43例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疗效;比... 目的 观察芪仁通便方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气虚证的疗效及对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的影响。方法 将85例OOC气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予芪仁通便方治疗,对照组43例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1、3、5、7 d内起效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95%(34/42),对照组总有效率53.49%(23/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3 d内起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5、7 d内起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排便费力、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排便不尽感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大便性状、排便间隔时间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排便费力、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排便不尽感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快速收缩电位、持续收缩电位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快速收缩10 s放松时间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快速收缩10 s放松时间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快速收缩电位、持续收缩电位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担忧因素、满意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担忧因素、满意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满意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仁通便方治疗OOC气虚证,能增强患者盆底肌收缩力,有效改善患者肛门不适症状,缓解便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辨证 中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