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白皎 孙冬雪 +2 位作者 李占林 坂井淳一 安东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56-961,971,共7页
目的明确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愈伤组织中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红豆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愈伤组织的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 目的明确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愈伤组织中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红豆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愈伤组织的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分离得到11个紫杉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ax-uyunnanine C(1)、2α,5α,10β-triacetoxy-14β-propionyloxy-4(20),11-taxadiene(2)、2α,5α,10β-tri-acetoxy-14β-isobutyryloxy-4(20),11-taxadiene(3)、2α,5α,10β-triacetoxy-14β-(2′-methyl)butyrylo-xy-4(20),11-taxadiene(4)、云南红豆杉甲素(yunnanxane,5)、紫杉醇(paclitaxel,6)、taxol C(7)、baccatin VI(8)、1β-deoxybaccatin VI(9)、taxayuntin C(10)、baccatin I(11)。结论化合物9、11为首次从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8-10尚未在东北红豆杉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愈伤组织 紫杉烷类化合物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2)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琳 白皎 +3 位作者 李占林 华会明 坂井淳一 安东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83-887,共5页
目的进一步明确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愈伤组织中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红豆杉资源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愈伤组织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 目的进一步明确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愈伤组织中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红豆杉资源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愈伤组织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紫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axusin(1)、2α-acetoxytaxusin(2)、14β-hydroxytaxusin(3)、2-deacetyltaxuyunnanine C(4)、10-deacetyltaxuyunnanine C(5)、7-表-紫杉醇(7-epi-taxol,6)、cephalomannine(7)。结论化合物1~5,7为首次从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尚未在东北红豆杉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愈伤组织 紫杉烷型二萜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薄层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夹竹桃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被引量:1
3
作者 孟繁旭 白丽明 +1 位作者 马玲 安东 《高师理科学刊》 2011年第6期59-61,共3页
为测定夹竹桃中总三萜的质量分数,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5%的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和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薄层色谱分离-分光光度法在550 nm波长处测定样品吸光度.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显色反应条件,适宜的展开剂组成为氯仿∶丙酮=10∶3,对照品... 为测定夹竹桃中总三萜的质量分数,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5%的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和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薄层色谱分离-分光光度法在550 nm波长处测定样品吸光度.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显色反应条件,适宜的展开剂组成为氯仿∶丙酮=10∶3,对照品在10~200μL/m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070C+0.0317,r=0.998 6.夹竹桃中总三萜的质量分数为1.01%.该方法适合夹竹桃中总三萜的质量分数测定,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且比较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 三萜类化合物 分光光度法 薄层色谱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松香烷型二萜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4
作者 胡晓兰 张岩柏 +3 位作者 周晓磊 刘子祺 白皎 安东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0-363,367,共5页
目的明确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愈伤组织中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红豆杉资源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型HPLC等手段对愈伤组织的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 目的明确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愈伤组织中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红豆杉资源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型HPLC等手段对愈伤组织的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共分离得到7个松香烷型二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inokiol(1)、美丽红豆杉素A(taxamairin A,2)、美丽红豆杉素C(taxamairin C,3)、taxayunnin(4)、margoci-lin(5)、3,20-epoxy-12-methoxy-8,11,13-abietatriene-3,7,11-triol(6)和brevitaxin(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东北红豆杉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愈伤组织 松香烷型二萜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穿心莲中一种新内酯的立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树军 安东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70-273,共4页
利用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穿心莲地上部分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10个已知化合物和1个新化合物。
关键词 中药化学 穿心莲 立体结构 羟基穿心莲内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