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你离汽车梦还有多远
1
作者 简丹 小河(摘) 《新智慧(财富版)》 2007年第4期53-54,共2页
汽车曾经是男人们的最爱,而现在,已越来越受到女性的青睐,她们像追求爱情一样,如饥似渴地梦想有朝一日拥有自己的私家车。爱车,拥有车,已经成为现今女性势不可挡的时尚潮流。身处时尚前沿的你,了解拥有一部汽车需要做的各种事项... 汽车曾经是男人们的最爱,而现在,已越来越受到女性的青睐,她们像追求爱情一样,如饥似渴地梦想有朝一日拥有自己的私家车。爱车,拥有车,已经成为现今女性势不可挡的时尚潮流。身处时尚前沿的你,了解拥有一部汽车需要做的各种事项吗?实现你的汽车梦想,你真正准备好了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时尚潮流 私家车 女性 梦想
原文传递
什么样的女人离财富最近
2
作者 如水 罗庆平(摘) 《新智慧(财富版)》 2006年第7期42-43,共2页
女主角一:逆向思维,让清洁工变成了百万富姐创业人:林薇创业时年龄:20岁创业前身份:某服装公司清洁工目前:京城一家“左撇子专卖店”
关键词 财富 女人 逆向思维 服装公司 清洁工 女主角 创业 专卖店 左撇子 老板
原文传递
传统修复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俞蕙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3期61-67,共7页
以"装裱修复技艺""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古陶瓷修复技艺"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为重点,对我国修复技艺类"非遗"项目的名录建设、技艺保护、技艺传承、非遗成果等进行全面总结,并提... 以"装裱修复技艺""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古陶瓷修复技艺"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为重点,对我国修复技艺类"非遗"项目的名录建设、技艺保护、技艺传承、非遗成果等进行全面总结,并提出修复技艺类"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所需的指导思想与路径。同时,回顾了我国修复人才培养的历程与现状,并重点探讨当前国内院校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修复 技艺保护
下载PDF
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博物馆展示 被引量:8
4
作者 俞蕙 《博物馆研究》 2009年第4期13-16,共4页
博物馆在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着重思考历史类、艺术类和综合性博物馆的展示功能在这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探讨展品如何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进行展示,分析传统手工艺展示有助于博物馆体现自身特色,实... 博物馆在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着重思考历史类、艺术类和综合性博物馆的展示功能在这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探讨展品如何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进行展示,分析传统手工艺展示有助于博物馆体现自身特色,实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地区文化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展示
下载PDF
“文化遗产”概念回溯及我国之运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闰华芳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9年第1期9-11,共3页
概念梳理是研究的基础。目前国际社会影响最大的法律文件——《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所定义的"文化遗产"概念所指对象范围大体对应于我国《文物保护法》的"不可移动文物",即建筑(群)、遗址等,这与概念产... 概念梳理是研究的基础。目前国际社会影响最大的法律文件——《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所定义的"文化遗产"概念所指对象范围大体对应于我国《文物保护法》的"不可移动文物",即建筑(群)、遗址等,这与概念产生的背景因素相关——正是社会思想的发展促进了公众对"公共遗产"的关注,注重对建筑类遗产的保护。而我国现在所广泛运用的"文化遗产"概念,则在《公约》等文献理念的基础上,体现出进一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概念 文物保护法 公约 建筑物 建筑遗产 可移动 自然遗产 遗产保护 世界遗产
原文传递
历史展示与文化阐释——美国历史住宅博物馆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美国的历史住宅博物馆主要是由曾作为居所的历史建筑改建而成的一类博物馆,也是历史建筑保护和展示的方式之一。博物馆通过复原室内历史场景,让观众体验和了解历史;以物质文化来解读历史,其展示内容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试图通过对历... 美国的历史住宅博物馆主要是由曾作为居所的历史建筑改建而成的一类博物馆,也是历史建筑保护和展示的方式之一。博物馆通过复原室内历史场景,让观众体验和了解历史;以物质文化来解读历史,其展示内容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试图通过对历史的表述来影响人们的观念。关于展示内容"真实性"的讨论,又涉及了博物馆实务与展览理念。同时,美国这些故居旧宅改建的博物馆对我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亦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住宅博物馆 美国博物馆 展览阐释
原文传递
明清景德镇瓷业用工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朱顺龙 《文物春秋》 2003年第2期10-18,48,共10页
明清两朝是中国瓷器生产成熟而繁荣的时期;所谓“一器而百工聚焉”,陶瓷工匠在瓷业生产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然而,现存的资料、各类陶瓷专著都大量关注于官、民窑器物本身,容易忽视对瓷业工匠情况的整理研究。 由是,本文意在对一系列古... 明清两朝是中国瓷器生产成熟而繁荣的时期;所谓“一器而百工聚焉”,陶瓷工匠在瓷业生产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然而,现存的资料、各类陶瓷专著都大量关注于官、民窑器物本身,容易忽视对瓷业工匠情况的整理研究。 由是,本文意在对一系列古籍文献和今人著作资料的整理,以景德镇瓷业工匠为讨论对象,梳理出明清时期瓷业用工制度的发展脉络,较全面地展示瓷业工匠的工作、生活情况;分析其来源、组成、管理等关键问题;在分析探讨中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如:影响工匠经济状况的多方面因素;匠役制度在瓷业生产中的有利因素和矛盾冲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瓷业 明代 清代 瓷业工匠 匠役制度 用工制度 夫役制 瓷画画工 用工管理
下载PDF
1980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发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博物馆学本科专业类课程包括了博物馆学、历史学、文物学、考古学、文物保护等不同学科的相关课程。本科专业建立以来,各高校的具体课程和修读要求,随着博物馆学学科发展而变化,根据各校自身基础而调整。自20世纪80年代起,从理论与实务... 博物馆学本科专业类课程包括了博物馆学、历史学、文物学、考古学、文物保护等不同学科的相关课程。本科专业建立以来,各高校的具体课程和修读要求,随着博物馆学学科发展而变化,根据各校自身基础而调整。自20世纪80年代起,从理论与实务两个方面构建博物馆学课程体系,以概论性质课程为基础,逐步发展为以博物馆经营管理、藏品管理、展览内容策划、展览形式设计、博物馆教育等为主干课程的架构。博物馆学课程建设回应实践需求,反映出博物馆行业的时代特征;课程内容不断深化与细化,逐步扩展自身学科分支体系。在现有本科学制和学科归属下,博物馆学课程在行业需求与学科建设之间兼顾平衡,并呈现多元发展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学课程 博物馆学专业 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从孔庙看民国时期历史建筑保护现象 被引量:3
9
作者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5年第2期28-32,共5页
历代传承的寺观坛庙是我国建筑遗产的重要一类。本文以此观察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保护现象,孔庙建筑的维护是具体案例。民国时期,这些历史建筑成为文物法规的保护对象,也形成了新的公共空间。社会以之为精神文化象征而关注其物质保存,并... 历代传承的寺观坛庙是我国建筑遗产的重要一类。本文以此观察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保护现象,孔庙建筑的维护是具体案例。民国时期,这些历史建筑成为文物法规的保护对象,也形成了新的公共空间。社会以之为精神文化象征而关注其物质保存,并通过保护和使用方式发挥了教育功能。"不改变原状"原则在20世纪30年代的修复实例中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历史建筑 保护 孔庙
原文传递
美国博物馆管理简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Martha Morris 《博物馆研究》 2012年第1期65-67,共3页
美国有超过17,000家博物馆,包括美术馆、历史博物馆、儿童博物馆、动物园、水族馆、以及科学中心等不同类型。大多数博物馆都是非营利的(notforprofit)。在联邦及州享有税收政策的优惠,能接受可减税的捐款。
关键词 博物馆管理 美国 历史博物馆 儿童博物馆 科学中心 税收政策 美术馆 动物园
下载PDF
作为塑造社会力量的博物馆展览——美国若干博物馆展览的案例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中国博物馆》 2012年第4期93-97,共5页
博物馆通过主题展览来体现对社会的关注、对时代的回应。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对展览内容产生兴趣,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从展览获得的感悟和经验带入社会生活。通过近两年美国博物馆几个展览案例的论述,可以看到博物馆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
关键词 博物馆展览 社会力量 美国博物馆 史密森博物学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
下载PDF
中国早期博物馆的收藏与活动研究——以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博物院》 2020年第1期60-67,共8页
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设立的上海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博物馆之一,在中国博物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其收藏、展示与公共活动的梳理,尤其关注藏品中历史文物的增加、博物馆展览与公共活动的增多,分析博物馆理念、专业人员、社... 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设立的上海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博物馆之一,在中国博物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其收藏、展示与公共活动的梳理,尤其关注藏品中历史文物的增加、博物馆展览与公共活动的增多,分析博物馆理念、专业人员、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将中国早期博物馆联系起来观察,可以看到:对藏品的选取与阐释,体现出的博物馆意识、文化遗产观念与社会需求;博物馆的历史所延续的不仅是藏品实物,还有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中国早期博物馆 文化遗产 上海博物院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上海的漆器消费与生产
13
作者 《艺术与民俗》 2023年第2期68-74,共7页
论及今日之“海派漆器”风格,需要回顾与探讨民国时期上海的漆器消费与生产。漆器产品有日常用品和工艺美术品的不同种类,从这两个角度进行观察,市场需求的变化,工艺美术的创作,古代漆器与技艺研究的兴起,这些因素在这一时期上海城市经... 论及今日之“海派漆器”风格,需要回顾与探讨民国时期上海的漆器消费与生产。漆器产品有日常用品和工艺美术品的不同种类,从这两个角度进行观察,市场需求的变化,工艺美术的创作,古代漆器与技艺研究的兴起,这些因素在这一时期上海城市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下,综合影响着上海的漆器制作。融汇东西方技艺与装饰,逐步成为上海地区漆器生产和使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漆器 漆艺 工艺美术
原文传递
“中国营造学社”机构特性浅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古建园林技术》 2009年第4期18-24,共7页
成立于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机构。学社通过将传统的文献考据方法与现代科学的实证方法相结合,对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积累了大量建筑研究、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方... 成立于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机构。学社通过将传统的文献考据方法与现代科学的实证方法相结合,对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积累了大量建筑研究、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珍贵资料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迄今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机构特性 文化遗产保护 古代建筑 中国古建筑 学术机构 现代科学 脉络
下载PDF
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中国营造学社工作及其观念分析
15
作者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7年第4期37-44,52,共9页
成立于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是我国第一家古建筑研究机构,对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梳理学社的工作和思想,归纳其遗产保护观念,并探讨其形成因素。以期实现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到一... 成立于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是我国第一家古建筑研究机构,对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梳理学社的工作和思想,归纳其遗产保护观念,并探讨其形成因素。以期实现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回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文化遗产保护 无形文化遗产 建筑遗产 观念分析 保护观念 古建筑保护 梁思成 考古学 建筑物
原文传递
文物经营权与管理权的思考——由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想到的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物工作》 2003年第2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文物经营权 文物管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文物保护
下载PDF
责任与情感——以“Artizen”为例的美国博物馆志愿者项目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上海文博论丛》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志愿者在博物馆领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2011年北京各博物馆注册的志愿者已突破5000人次(1);美国的博物馆志愿者体系更以其成熟和完善而著称。"Artizen"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研究体系——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the Smit... 志愿者在博物馆领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2011年北京各博物馆注册的志愿者已突破5000人次(1);美国的博物馆志愿者体系更以其成熟和完善而著称。"Artizen"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研究体系——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下属弗利尔美术馆与亚瑟M.赛克勒美术馆(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Sackler Gallery,以下简称"弗利尔与赛克勒美术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zen 博物馆工作 项目观察 史密森 利尔 面试者 填写表格 活动调查 克勒 征询意见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的艺术品观念探析
18
作者 《博物馆研究》 2015年第3期26-32,共7页
我国博物馆在近现代时期,收藏与展示的艺术品沿袭传统,注重历史价值。通过古代艺术品表达文化传承的象征意义,发挥博物馆艺术藏品的社会教育功能。回顾这些历史片段,有助于理解我国博物馆藏品与艺术品观念的发展,及其所蕴含的物质文化... 我国博物馆在近现代时期,收藏与展示的艺术品沿袭传统,注重历史价值。通过古代艺术品表达文化传承的象征意义,发挥博物馆艺术藏品的社会教育功能。回顾这些历史片段,有助于理解我国博物馆藏品与艺术品观念的发展,及其所蕴含的物质文化遗产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博物馆 古代艺术品 艺术博物馆 美术馆
下载PDF
试论陈列室建筑结构、设备与展览主题的融合
19
作者 《博物馆研究》 2003年第2期5-9,共5页
关键词 博物馆 陈列室 建筑结构 设备 陈列展览 展览主题 陈列设计
下载PDF
“从历史走向未来--亚太地区历史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达(整理) 周婧景(整理) +2 位作者 (整理) 石鼎(整理)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26,共5页
2015年11月2日至3日,“从历史走向未来——亚太地区历史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日本筑波大学、东京大学和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国内外六所高校共同主办,汇... 2015年11月2日至3日,“从历史走向未来——亚太地区历史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日本筑波大学、东京大学和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国内外六所高校共同主办,汇聚了一百余名来自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文博单位的专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景观保护 历史遗产 亚太地区 历史走向 文化 纪要 复旦大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