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解酸化—地下渗滤的分散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 被引量:6
1
作者 余艳艳 李海波 +2 位作者 段玉龙 王士满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491-6498,共8页
为解决城郊或农村地区分散污水处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解酸化—地下渗滤的分散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其中地下渗滤系统为深度处理单元,水解酸化为预处理单元。为保障地下渗滤系统进水水质,优化了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参数。通过控制水解酸... 为解决城郊或农村地区分散污水处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解酸化—地下渗滤的分散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其中地下渗滤系统为深度处理单元,水解酸化为预处理单元。为保障地下渗滤系统进水水质,优化了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参数。通过控制水解酸化工艺水力停留时间(HRT),考察了预处理单元对悬浮性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磷(TP)、氨氮(NH_4^+-N)和总氮(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预处理工艺对SS、COD和BOD5去除效果较好,对TP、NH_4^+-N和TN去除率较低,但在合理控制预处理程度的条件下,能够强化地下渗滤系统的处理效果;当HRT为1.5 h时,一体化工艺对SS、COD、TP、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5%、91.7%、89.8%、83.7%和63.1%,出水水质满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部分指标达到一级A标准,可以实现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 污水地下渗滤 水力停留时间 去除效果 一体化工艺
原文传递
河口区稻田退水后沟渠底泥氨氮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海波 +2 位作者 余艳艳 段玉龙 王士满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2期148-153,共6页
沉积物对氨氮吸附行为是河口区沟渠生态系统氮迁移转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运用试验模拟的方法,研究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试验、等温吸附试验及其影响氨氮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存在快慢吸附2个阶段,其... 沉积物对氨氮吸附行为是河口区沟渠生态系统氮迁移转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运用试验模拟的方法,研究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试验、等温吸附试验及其影响氨氮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存在快慢吸附2个阶段,其中快吸附阶段在2 h内完成,慢吸附阶段在6 h内完成,6 h后沉积物对氨氮吸附达到平衡;沉积物吸附氨氮的等温吸附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Langmuir模型等温吸附结果的拟合性较好。由此可见,干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能力高于农沟;有机质、铁锰对沉积物吸附氨氮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有机质含量和铁锰的增高,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量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渠 沉积物 氨氮 吸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稻田退水沟渠去除氮磷的强化措施及其应用概述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海波 吕学东 +3 位作者 王洪 王鑫 李英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0期4985-4990,共6页
在阐述稻田退水氮磷面源污染严重性及沟渠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沟渠底泥吸附、植物吸收、微生物分解和协同作用等主要净化机理,探讨了沟渠植物种类选取、沟渠基质类型筛选、沟渠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充分利用毗邻生态单元构建生态处... 在阐述稻田退水氮磷面源污染严重性及沟渠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沟渠底泥吸附、植物吸收、微生物分解和协同作用等主要净化机理,探讨了沟渠植物种类选取、沟渠基质类型筛选、沟渠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充分利用毗邻生态单元构建生态处理系统4种沟渠改造措施,指出在沟渠工程化建设的同时宜采用人工强化技术,可有效增强沟渠生态与服务功能;从生态学及景观生态学角度,提出生态拦截型沟渠、溪流式接触氧化沟渠、多级消减沟渠等3种新型生态型沟渠的应用。建议在沟渠的改造、利用、管理上要实施合理的监管制度,对新型沟渠的建设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设计规范;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室模拟分析,为实践工程提供数据支撑及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退水 沟渠系统 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沟渠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地下渗滤系统微生物分布及N_2O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段玉龙 李英华 +2 位作者 李海波 余艳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431-6438,共8页
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分析了进水水力负荷对污水地下渗滤系统脱氮微生物分布及N_2O气体释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升高,系统对COD、NH_4^+-N和TN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深度基质层中硝化细菌数量随着水力负荷的... 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分析了进水水力负荷对污水地下渗滤系统脱氮微生物分布及N_2O气体释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升高,系统对COD、NH_4^+-N和TN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深度基质层中硝化细菌数量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而减少,靠近散水区变化最为明显,而反硝化细菌数量随水力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在低水力负荷(≤0.12 m^3·(m^2·d)^(-1))和高水力负荷(≥0.28 m^3·(m^2·d)^(-1))时,生物脱氮作用产生N_2O气体产率较低,平均值1.10 mg N_2O·(m2·d)-1;在中等水力负荷(0.16 m^3·(m^2·d)^(-1))时,N_2O气体的产率达到最大值(3.75±0.038)mg N_2O·(m2·d)-1。综合考虑地下渗滤系统处理能力、除污效果以及N_2O产率等多方面因素,建议在工程应用中,污水地下渗滤系统的进水水力负荷区间0.20~0.24 m^3·(m^2·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 水力负荷 脱氮微生物 N2O
原文传递
SMART:自主研发的混合STR图谱分析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池连江 +4 位作者 徐珍 彭柱 叶健 凃政 陈华 《刑事技术》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混合STR图谱的分析是法医遗传学领域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大多数法医DNA实验室依靠人工方法分析混合STR图谱,费时费力,且拆分效果也多有主观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混合STR图谱分析的需求。本文介绍一套自主研发的混合STR图谱分析系... 目的混合STR图谱的分析是法医遗传学领域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大多数法医DNA实验室依靠人工方法分析混合STR图谱,费时费力,且拆分效果也多有主观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混合STR图谱分析的需求。本文介绍一套自主研发的混合STR图谱分析系统——SMART(STR Mixture Analysis and Resolution Tools),其能够实现对混合STR图谱的自动化分析,包括拆分混合STR图谱和计算似然比。方法SMART使用的STR峰高的概率模型,考虑了影子峰、降解、基因座特异性扩增效率、峰高变异、插入峰、峰丢失等因素。模型通过比较各个基因型集合拟合当前混合STR图谱的似然值大小来推断最有可能的基因型集合,采用了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算法进行求解。结果SMART可应用于不同试剂盒和遗传分析仪产生的数据。经使用ABI-3500XL遗传分析仪和Global Filer试剂盒测试,SMART能够实现对2~5人的混合STR图谱的分析,输出包括混合比例、混合图谱质量、各个贡献者单人的STR基因分型、似然比等多项结果。结论SMART作为一款自主研发的混合STR图谱分析系统,其基本涵盖了国外同类分析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一线法医工作者对于混合STR图谱分析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混合STR图谱结果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混合STR图谱分析系统 概率分型模型 STR峰高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