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白云质岩类岩石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杰 何周 +4 位作者 徐怀宝 换成 袁青 史基安 鲁新川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9-867,共9页
为了探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白云质岩类的成因,利用岩矿鉴定技术,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等手段,系统分析该套云质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区云质岩类有别于海相碳酸盐岩,受外物源的影响较大,成份复杂,多... 为了探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白云质岩类的成因,利用岩矿鉴定技术,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等手段,系统分析该套云质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区云质岩类有别于海相碳酸盐岩,受外物源的影响较大,成份复杂,多为过渡性岩类。以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和白云质粉砂岩为主,含有少量的凝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凝灰岩。岩石矿物学特征和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均表明,研究区的云质岩类主要形成于水体安静、深度较大、盐度偏高的半封闭陆源近海湖湾环境。二叠系时期气候炎热,蒸发作用强烈与火山活动频繁,加之淡水补给相对匮乏,为该区的云质岩类形成提供了良好的镁离子来源和水动力条件。这时湖湾中沉积的富含文石或高镁方解石的泥岩或凝灰岩,在早成岩阶段经过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形成了大量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和白云质粉砂岩。在中晚成岩阶段,经过埋藏作用生成自形或半自形的细晶—中晶白云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乌尔禾—风城地区 风城组 地球化学特征 白云石化作用 成因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