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6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被引量:256
1
作者 袁壮 陆权 +11 位作者 万莉雅 邓力 陈小友 李昌崇 胡仪吉 洪建国 赵顺英 曹玲 崔振泽 董宗祈 鲁继荣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61-572,共12页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诊治 呼吸系统疾病 MP-IGM 治疗过度 肺外并发症 血清学检测
原文传递
甘草酸二铵治疗各类肝病62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9
2
作者 王慧芬 苏海滨 +3 位作者 刘鸿凌 李捍卫 胡瑾华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回顾性观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在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治疗中消炎降酶的作用。方法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 15 0mg ,加入 5 %~ 10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静脉点滴 ,治疗轻~中度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药物... 目的 回顾性观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在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治疗中消炎降酶的作用。方法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 15 0mg ,加入 5 %~ 10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静脉点滴 ,治疗轻~中度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共 6 2 9例 ,强力宁注射液(10 0ml/d)治疗慢性肝炎 12 7例作为对照 ,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无明显差异 ,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血清胆红素 (SB)的恢复速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 17d时治疗组有 93.3%患者的ALT恢复正常 ,而对照组为 73.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治疗 10d时治疗组有 86 .7%患者的SB恢复正常 ,而对照组仅为 4 0 % ,两组有显著差异 (P<0 .0 1)。在治疗 17d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分别为 (4 4 .7± 5 .6 7) g/L和 (4 5 .2±5 .5 6 ) g/L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本研究中 ,甘草酸二铵治疗组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甘草酸二铵可明显改善病毒性、药物性、酒精性等肝脏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 ,在慢性肝炎组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治疗 肝病 疗效观察 肝炎
原文传递
苏州儿童医院住院儿童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点及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3
3
作者 陈正荣 +4 位作者 郭红波 王美娟 严永东 张学兰 丁云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流行特点及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方法 2006-2009年连续4年对因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6655例儿童进行病毒病原学监测.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性感冒(简...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流行特点及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方法 2006-2009年连续4年对因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6655例儿童进行病毒病原学监测.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A、B(Inf-A、Inf-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inf-Ⅰ、Pinf-Ⅱ、Pinf-Ⅲ)和腺病毒(ADV),RT-PCR检测人类偏肺病毒(hMPV),2009年1-12月采用实时PCR(Real-Time PCR)检测人类博卡病毒(HBoV).同时收集2006-2009年苏州地区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湿度、月总雨量、月总日照、月平均风速等有关气象资料.采用直线回归和逐步回归法研究各病毒活性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2006-2009年苏州地区病毒总检出率为32.2%(2142/6655);RSV是最常见的病毒,平均检出率为15.7%(1048/6655),其次为hMPV 8.9%(596/6655),HBoV 7.8%(148/1883),Pinf-Ⅲ 2.7%(183/6655),Inf-A 2.4%(161/6655),ADV 1.3%(89/6655),Pinf-Ⅰ 0.4%(29/6655),Inf-B 0.37%(25/6655),Pinf-Ⅱ0.16%(11/6655).RSV、hMPV、ADV连续4年平均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71、33.23、8.42,P值均<0.05).不同病毒其流行特性不同,感染高峰的季节也不同.RSV、hMPV、Inf-A 冬季检出率高,分别为37.2%,13.2%,4.4%;ADV、Pinf-Ⅲ夏季检出率高,分别为2.3%,4.6%;HBoV 为秋季检出率高,为3.3%.病毒总检出率与月平均气温、风速相关联,尤其与月平均气温相关性好,且呈现负相关(r=-0.732,P<0.001),与风速也呈现负相关,但相关性较弱(r=-0.36,P<0.05);即温度在3.2~9.4℃时,风速在1.2~1.9 m/s时,病毒总检出率较高,月检出率为47.6%~84.4%.RSV检出率与月平均气温、月日照总和、风速均有相关,且均呈明显的负相关(r=-0.88,P<0.001;r=-0.43,P<0.01;r=-0.47,P<0.01);即平均气温在5.3~19.9 ℃、平均月日照总和为61.0~153.4 h,平均风速在1.3~2.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环境监测 气候因素 儿童
原文传递
2005—2011年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67
4
作者 陈正荣 +4 位作者 周卫芳 孙慧明 李蓓荃 蔡利红 严永东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7-503,共7页
目的了解2005--2011年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患儿的病原检出情况。方法选取苏州地区2005年9月至2011年10月因ARI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0243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同时采集鼻咽部分泌物及... 目的了解2005--2011年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患儿的病原检出情况。方法选取苏州地区2005年9月至2011年10月因ARI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0243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同时采集鼻咽部分泌物及血清标本进行多病原检测。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IV—A)和流感病毒B(IV—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3)、腺病毒(ADV);荧光定量PCR检测鼻咽分泌物中人类博卡病毒(HBo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RT—PCR检测人类偏肺病毒(hMPV);痰培养检测细菌;定量ELISA检测MP和CP的特异性抗体;分析病原检出情况、不同年龄患儿各病原检出率、各病原季节分布及其致病情况。结果10243例患儿中有5871例至少有1种病原检测结果为阳性,总检出率为57.32%(5871/10243),其中,病毒检出率为32.47%(3326/10243),细菌检出率为28.02%(2870/10243),不典型病原体检出率为26.94%(2759/10243)。MP是最常见的病原,检出率为25.74%(2637/10243)。病毒病原中RSV、PIV-3阳性患儿年龄中位数(分别为6、8月龄)小于患儿总体年龄中位数(12月龄)(χ2值分别为380.992、34.826,P值均〈0.05),而ADV、HBoV、IV—A阳性患儿年龄中位数(分别为42、14、24月龄)高于总体年龄中位数(χ2值分别为83.583、13.169、18.012,P值均〈0.05);不典型病原MP患儿年龄中位数(30月龄)大于总体年龄中位数(χ2=728.299,P〈0.05)。细菌病原中肺炎链球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阳性患儿年龄中位数(分别为17、21月龄)大于总体年龄中位数(x。值分别为60.463、8.803,P值均〈0.05)。0—6月龄、7月龄~1岁、2—3岁、4~5岁、≥6岁组患儿RSV检出率分别为25.59%(840/3283)、17.0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急性病 儿童 病原学
原文传递
热毒宁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1
5
作者 周卫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3037-3038,共2页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病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1-5岁5ml/次/d;5-10岁10ml/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子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病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1-5岁5ml/次/d;5-10岁10ml/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子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1次/d,1—5岁4m1次/d;5—10岁8ml/次/d,静脉滴注。3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3天试验组疾病疗效相似于对照组(94.3%、90.0%,P〉0.05)。治疗3天试验组体温疗效相似于对照组(82.9%、73.3%,P〉0.05)。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症状。结论:用药3天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等同于复方麝香注射液,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发热 呼吸道感染 药物评价 热毒宁注射液
下载PDF
苏州地区14994例儿童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特点 被引量:48
6
作者 王淑会 +6 位作者 张新星 顾文婧 严永东 周卫芳 黄莉 王美娟 陶云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11月至2014年10月连续9年因呼吸道感染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4994例儿童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994份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3947份,总阳性检...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11月至2014年10月连续9年因呼吸道感染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4994例儿童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994份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3947份,总阳性检出率为26.32%。第1位细菌病原为肺炎链球菌(12.79%),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5.02%)、卡他莫拉菌(2.91%)。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儿童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前未使用过抗菌药物的患儿痰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使用过抗菌药物的患儿(P〈0.01)。院外病程〈1个月组、1~3个月组及〉3个月组患儿痰培养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鲍曼不动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随病程的延长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细菌病原,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各种细菌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年龄阳性检出率有差异。疾病病程与院外抗菌药物使用对细菌的阳性检出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细菌 病原 儿童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致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分析 被引量:47
7
作者 陈正荣 +5 位作者 王宇清 严永东 朱宏 邵雪军 徐骏 丁云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4-748,共5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肺炎支原体(MP)所致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选取于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社区获得性MP肺炎患儿,根据肺部影像学检查将患儿分为MP-支气管肺炎组151例和MP-大叶性肺炎组89例,收集临... 目的分析和探讨肺炎支原体(MP)所致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选取于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社区获得性MP肺炎患儿,根据肺部影像学检查将患儿分为MP-支气管肺炎组151例和MP-大叶性肺炎组89例,收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 MP-支气管肺炎患儿平均年龄为42.7个月,MP-大叶性肺炎患儿平均年龄为6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患儿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而5岁以上患儿以大叶性肺炎多见。MP-支气管肺炎患儿比MP-大叶性肺炎患儿容易出现喘息症状(13.2%对1.1%),而MP-大叶性肺炎患儿更易出现发热(95.5%对78.1%),且发热持续时间长(4 d对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大叶性肺炎患儿伴有胸腔积液的比例高于MP-支气管肺炎患儿(9.0%对1.3%)。MP-大叶性肺炎患儿CD3+及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高于MP-支气管肺炎患儿,而CD4/CD8比值、CD3-CD19+及CD19+CD23+B淋巴细胞比例低于MP-支气管肺炎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大叶性肺炎患儿的IgA水平高于MP-支气管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和Ig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P-支气管肺炎和MP-大叶性肺炎患儿具有各自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MP感染后因不同年龄患儿机体的免疫状态不同,最终导致的疾病转归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支气管肺炎 大叶性肺炎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2006~2014年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46
8
作者 钱前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4113-4116,共4页
[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地区2006-2014年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5395例呼吸道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 [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地区2006-2014年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5395例呼吸道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年间MP总阳性检出率30.27%(5395/17820),2009、2013年呈暴发流行,阳性率分别为40.35%、40.38%。MP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发病率高于冬春季节;女童MP阳性检出率高于男童;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阳性率分别为15.75%、38.14%、53.96%、59.42%,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在不同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以大叶性肺炎居首位,高达76.20%。喘息患者MP阳性检出率为27.00%,各季节喘息患者M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所致肝功能异常总的发生率为8.14%,以大叶性肺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最高,达10.84%。结论苏州地区MP流行周期约为4年,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感染率与患儿年龄呈正相关。MP感染可引起喘息症状及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流行病学 儿童
下载PDF
不同年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胸片与实验室检查特点比较 被引量:46
9
作者 孙慧明 +4 位作者 蔡利红 李蓓荃 严永东 朱宏 丁云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表现为大叶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时,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体液免疫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MPP患儿211例,根据年龄分为1个月~6岁组和≥6岁组,同时依据胸片表现分为大叶性肺炎组和支气管肺...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表现为大叶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时,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体液免疫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MPP患儿211例,根据年龄分为1个月~6岁组和≥6岁组,同时依据胸片表现分为大叶性肺炎组和支气管肺炎组。入院初检测血常规、CRP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6岁组患儿MPP大叶性肺炎发生率为45.92%,高于1个月~6岁组的22.12%(χ2=13.4,P<0.001)。在1个月~6岁组中,大叶性肺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低于支气管肺炎患儿(P<0.05);而在≥6岁组患儿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岁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血清IgA、IgM含量低于支气管肺炎患儿(P<0.05)。两个年龄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血清CRP含量均高于支气管肺炎患儿(P<0.05)。结论年长儿MPP以大叶性肺炎多见,可能是年长儿MP感染后机体全身炎症反应强烈的表现之一,MP感染后淋巴细胞减少和早期特异性抗体产生不足也可能与大叶性肺炎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 体液免疫 C反应蛋白 儿童
下载PDF
苏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4
10
作者 郭红波 王美娟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对2005年11月~2008年10月苏州地区5834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三年总的MP感染阳性率为30.61%(1786/5834)。春、夏、秋、冬MP阳...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对2005年11月~2008年10月苏州地区5834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三年总的MP感染阳性率为30.61%(1786/5834)。春、夏、秋、冬MP阳性率分别为27.16%,33.56%,35.19%,26.67%;秋季阳性率显著高于冬季。2008年秋季MP阳性率最高为41.42%(222/536);男女阳性检出率之比为1∶1.33;大叶性肺炎检出率最高,毛细支气管炎检出率最低;随年龄增加MP检出率明显增加;单、双份血清检出率分别为23.33%,48.82%,合计达30.61%。结论MP感染全年均有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夏秋季为MP感染高发季节。2008年秋季可能有小的流行发生。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MP感染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苏州地区儿童 呼吸道感染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郑加生 李建军 +6 位作者 崔雄 孙斌 李睿 史勤生 高文峰 王春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HCC患者200例先行TACE术,然后在CT引导下行RFA术。200例患者共行TACE术495例次。肿瘤病灶共计378个,直径为0.5~16 cm,共行RFA术362人次,663个位点。结果...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HCC患者200例先行TACE术,然后在CT引导下行RFA术。200例患者共行TACE术495例次。肿瘤病灶共计378个,直径为0.5~16 cm,共行RFA术362人次,663个位点。结果术前、术后12个月AFP分别为(2 156.79±574.61)ng/ml、(269.53±146.65)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1,P<0.01)。术前、术后3、6和12个月的肿瘤体积分别是(72.64±24.74)cm3、(46.78±18.95)cm3、(28.27±11.70)cm3和(10.82±8.31)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7,P<0.01)。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7.8%。结论肝TACE联合CT引导下RFA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疗效
下载PDF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sB7-H3及细胞因子表达 被引量:42
12
作者 张新星 陈正荣 +7 位作者 顾文婧 严永东 王宇清 朱灿红 黄莉 王美娟 邵雪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中sB 7-H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细胞因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例急性RMPP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BALF,其中13例仅在急性期灌洗1次(单次灌洗组),30例急性期后再次灌洗(...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中sB 7-H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细胞因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例急性RMPP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BALF,其中13例仅在急性期灌洗1次(单次灌洗组),30例急性期后再次灌洗(再次灌洗组);以同期15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ALF中sB 7-H 3、IL-1β、IL-2、IL-36表达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以及RMPP患儿急性期BALF中sB 7-H3水平与IL-1β、IL-2、IL-36的相关性。结果再次灌洗组首次灌洗时BALF中sB 7-H3、IL-1β、IL-36水平显著高于单次灌洗组和对照组,单次灌洗组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次灌洗组在第二次灌洗时BALF中sB 7-H3、IL-1β、IL-2、IL-36水平较首次灌洗时显著降低(P均<0.05);再次灌洗组第二次灌洗时BALF中IL-1β、IL-36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B 7-H3、IL-2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MPP急性期BALF中sB 7-H 3水平与IL-1β、IL-2、IL-36水平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 sB 7-H3可能通过调控IL-1β、IL-2、IL-36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参与RMPP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sB7-H3 细胞因子 儿童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沈晓玲 张爱丽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10期1613-161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对380例MP感染患儿进行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从总体看,MP感染体液免疫功能增高,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结论免疫活性变化在小儿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调节患...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对380例MP感染患儿进行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从总体看,MP感染体液免疫功能增高,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结论免疫活性变化在小儿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调节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对MP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下载PDF
2005年至2014年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9
14
作者 张新星 +6 位作者 顾文婧 陈正荣 严永东 王美娟 黄莉 朱灿红 邵雪君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94-598,共5页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诊治及卫生行政部门制订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地区20021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标本,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DNA;同时...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诊治及卫生行政部门制订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地区20021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标本,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DNA;同时在人院24h内及治疗7~10d采集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抗体IgG、IgM,分析MP检出情况。各组阳性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20021例患儿中,MP感染率为36.08%(7224/20021),其中女性患儿MP感染率为40.81%(3057/7490),明显高于男性患儿的33.25%(4167/12531,x^2=116.20,P〈0.01)。〈6个月、~1岁、~3岁、~7岁以及〉7岁患儿的MP感染率分别为18.35%、29.39%、43.93%、54.10%和64.48%,MP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升高(x^2=1949.65,P〈0.01)。春夏秋冬四季MP感染率分别为31.97%、41.57%、40.88%和29.90%,夏秋季患儿MP感染率明显高于冬春季(x^2=234.61,P〈0.01)。2008年秋季为10年中最高MP检出季节,达55.07%,而2010年春季MP感染率为10年中最低季节(18.48%)。除2007年四季MP感染率无明显波动外,其余年份四季的MP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2008年、2009年、2012年及2013年苏州地区MP感染率分别为46.03%、46.60%、39.28%和47.40%,处于较高水平,2011年为25.24%,为10年来最低水平,其余年份MP感染率均维持在30%左右。结论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MP感染处于较高水平,女性患儿感染率高于男性,MP感染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儿童,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感染率逐渐升高,夏秋季节为MP感染高发季,每隔2-3年MP感染出现一个流行小高峰,流行期可持续2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呼吸道疾病 流行病学 儿童
原文传递
生猪屠宰HACCP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9
15
作者 徐幸莲 段静芸 +2 位作者 周光宏 章建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4-157,共4页
通过对南京肉联厂生猪屠宰分割线上的工序、设备和工人的微生物污染状况的检验以及大量的资料查询,确定了候宰检验、麻电击昏、刺杀放血、入库快速冷却和分割这5个工序为关键控制点,并建立了相应的生猪屠宰分割线上的HACCP计划。
关键词 HACCP体系 生猪屠宰线 分割线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7
16
作者 任吟莹 顾文婧 +4 位作者 张新星 黄莉 陈正荣 严永东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4-259,共6页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为儿童呼吸道感染预警及诊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为儿童呼吸道感染预警及诊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d^15岁,并将研究病例按年龄分为28d~<1岁组、1~<3岁组、3~<5岁组及≥5岁组。采集患儿病史及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及博卡病毒(hBoV),反转录(RT)-PCR法检测鼻病毒(HRV)及人类偏肺病毒(hMPV)等,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21624例住院患儿中,送检病例17618例,病毒检出阳性5416例(30.74%);10年间,2011年病毒检出率最高为44.25%(881/1991例)。单一病毒感染共检出3317例(18.8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占首位为9.42%(1660/17618例),其次分别为HRV(5.17%,278/5372例)、hBoV(3.12%,351/11263例)、副流感病毒3型(Pinf3)(2.17%,383/17618例),Pinf2检出率最少为0.05%(8/17618例)。混合感染共检出2099例(11.91%),以病毒+细菌感染检出率最高为7.86%(1384/17618例)。单一病毒感染在28d~<1岁组检出率最高(22.82%,1976/8656例),≥5岁组检出率最低(7.81%,159/2035例),病毒感染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春夏秋冬四季病毒检出率依次为18.28%(833/4556例)、13.86%(625/4508例)、15.91%(684/4298例)、27.68%(1178/4256例),冬季检出率最高,夏季最低。以单一病毒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检出率最高为36.32%(25/69例),诊断大叶性肺炎病毒检出率最低仅为5.83%(63/1080例)。结论在对苏州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病毒连续10年监测中,发现RSV、HRV和hBoV在该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重要地位。婴幼儿组为病毒检出高发年龄组,各种病毒流行季节具有差异性及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毒病原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儿童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6
17
作者 王琨 王宇清 +6 位作者 郝创利 陶会 武敏 顾文婧 邵雪君 徐俊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8年第6期470-473,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8例疑似百日咳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应用Real-time PCR检测百日咳杆菌双目标基因.结果 入组患儿58例,PCR检测阳性患儿27例,... 目的 探讨儿童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8例疑似百日咳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应用Real-time PCR检测百日咳杆菌双目标基因.结果 入组患儿58例,PCR检测阳性患儿27例,阳性率46.6%;未接种百日咳疫苗的有19例(70.4%).≤3月龄组阳性患儿有9例(33.3%);>3个月龄组阳性患儿有18例(66.7%);百日咳患儿中以阵发性痉咳(85.2%)、面色涨红 (85.2%)和阵发性青紫(22.2%)为主要表现;≤3个月组和>3个月组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表现比较无明显差异;27例百日咳患儿中,9例(33%)混合有其他病原感染,单纯百日咳组与百日咳混合其他病原感染组的临床表现比较无明显差异;31例PCR阴性患儿中,10例检出肺炎支原体感染,4例检出人鼻病毒感染,2例检出副流感3病毒感染.百日咳组的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住院时间明显高于类百日咳组,痉挛样咳嗽、鸡鸣样回声、面色涨红、咳后呕吐、阵发性青紫、并发症及肺部体征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 未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婴儿博德特百日咳杆菌感染率较高,>3个月龄组百日咳杆菌感染并不少见,≤3个月组和>3个月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别;肺炎支原体、人鼻病毒和副流感病毒3是引起类百日咳的主要病原,单纯从临床表现不能区别百日咳与类百日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杆菌 双重PCR 儿童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儿童肺炎后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性表现及支气管镜诊治价值 被引量:35
18
作者 蔡利红 李双双 +3 位作者 屈春燕 严永东 王美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638-164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后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PB)临床特征性表现及行电子支气管镜诊治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使用过支气管镜进行诊治并符合支气管镜诊治标准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为...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后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PB)临床特征性表现及行电子支气管镜诊治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使用过支气管镜进行诊治并符合支气管镜诊治标准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共3865例。将患儿分成PB组、单纯痰栓堵塞组及无阻塞组[支气管镜下未见分泌物堵塞支气管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未见塑形分泌物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其临床特征性表现、病原学及免疫功能、影像学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儿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2)。PB组和单纯痰栓堵塞组的年龄均明显大于无堵塞组。3组患儿均有咳嗽。无堵塞组喘息患儿占25.06%(924/3687例)、单纯痰栓堵塞组占21.00%(21/100例),明显高于PB组的5.13%(4/78例)。PB组发热患儿比例最高占93.59%(73/78例),其次为单纯痰栓堵塞组,占83.00%(83/100例),无堵塞组占71.93%(2652/3687例),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71,P<0.05);PB组热峰(39.65±0.6)℃,热程(10.32±3.87)d;单纯痰栓堵塞组热峰(39.57±0.64)℃,热程(9.46±5.13)d;无堵塞组热峰(39.27±0.76)℃,热程(6.89±4.06)d。PB组患儿热峰高于无堵塞组、热程长于无堵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865例患儿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前胸部影像学检查均有肺炎表现、大叶性肺炎及胸腔积液,3组占比第1位的是PB组[大叶性肺炎占79.49%(62/78例);胸腔积液占41.03%(32/78例)],其次是单纯痰栓堵塞组[大叶性肺炎占65%(65/100例),胸腔积液占27%(27/100例)]。PB组的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单纯痰栓堵塞组,单纯痰栓堵塞组均明显高于无堵塞组。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淋巴细胞比例PB组明显降低,CD8^+淋巴细胞比例PB组明显升高。3组患儿检出第1位的病原菌均为肺炎支原体(MP),但PB组MP检出率(84.62%,66/78例)明显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镜 塑型性支气管炎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儿童
原文传递
171株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被引量:35
19
作者 钱婧 薛莲 +15 位作者 谢贵林 郑跃杰 王传清 尚云晓 王惠云 万莉雅 刘岚 李昌崇 徐樨巍 王亚亭 徐佩茹 姚开虎 俞桑洁 沈叙庄 杨永弘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了解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在中国儿童中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状况。方法对2006—2008年中国11家儿童医院分离的171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采用简易棋盘式肺炎链球菌分型试剂盒进行血清型分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7个看家基因并测序,... 目的了解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在中国儿童中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状况。方法对2006—2008年中国11家儿童医院分离的171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采用简易棋盘式肺炎链球菌分型试剂盒进行血清型分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7个看家基因并测序,根据7个基因型的组合确定序列分型(ST)。结果 171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常见的血清型为19F(19.9%),14(19.3%),19A(18.1%),6B(9.4%)和23F(6.4%),其中有5株(2.0%)用丹麦抗血清无法确定血清型。共检出65种ST,12个克隆群,有1株因未扩增出aroe位点的等位基因无法分型。其中ST320最常见,占17.5%,其次为ST271(13.5%)、ST876(10.5%)。常见的ST同源复合群是CC320(33.9%)和CC876(13.3%)。发现20种新的ST型,已被MLST数据库录入,并有3个新的等位基因序列。结论分离自中国儿童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主要为ST320、ST271和ST876等3种,流行的克隆群为CC271、CC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血清分型 多位点序列分型 儿童
下载PDF
混合感染因素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陆燕红 张新星 +7 位作者 严永东 顾文婧 陈正荣 朱灿红 王宇清 黄莉 邵雪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了解混合感染因素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作用及影响。方法收集并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286例RMPP患儿的病史资料。依据病原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RMPP混合感染组和单纯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 目的了解混合感染因素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作用及影响。方法收集并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286例RMPP患儿的病史资料。依据病原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RMPP混合感染组和单纯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混合感染组患儿热程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2.5(11.0~14.0)d、12.00(9.0~14.0)d,均明显高于单纯感染组的11.0(9.0~13.0)d、10.0(8.0~1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混合感染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CRP)>40 mg/L、CRP>100 mg/L及CK-MB升高发生率均高于单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混合感染组气胸、呼吸衰竭发生率高于单纯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混合感染组血液系统损害、心肌损害、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于单纯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混合感染会使RMPP患儿发热时间延长,全身炎症反应加重,肺内外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并增加患儿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混合感染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