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伴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 被引量:110
1
作者 程芳 +2 位作者 羊丽芳 张宜南 曹正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由不同人群进行电话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方法首先招募13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多年的患者,由造口治疗师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成为同伴教育者。将2011年1月到2012年3月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的91例... 目的探讨由不同人群进行电话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方法首先招募13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多年的患者,由造口治疗师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成为同伴教育者。将2011年1月到2012年3月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的9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由经培训的同伴教育者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访问,对照组出院后由病区护士进行定期电话访问。在患者出院前及出院3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造口相关知识及社会心理适应水平。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造口相关知识得分为(58.14±6.88)分,对照组造口相关知识得分为(54.11±5.7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6,P=0.160);观察组社会心理适应总分为(70.79±5.89)分,对照组社会心理适应总分为(50.90±10.8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2,P=0.003)。结论实施同伴电话访问可以为造口患者提供有效的社会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术后早期的造口相关知识和社会心理适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教育 结肠造口术 适应 心理学 随访
原文传递
肿瘤患者PICC留置初期自我管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7
2
作者 邾萍 刘建红 +3 位作者 郑晓莉 程芳 汪吕慧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2期1509-1513,共5页
目的 :调查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肿瘤患者在导管留置一个月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160例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调查,使用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调查患者对PIC... 目的 :调查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肿瘤患者在导管留置一个月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160例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调查,使用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调查患者对PICC导管的自我管理能力,使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了解肿瘤患者对自身健康的全面护理能力。结果 :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154.45±14.60)分,大部分(80.0%)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处于较好水平,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113.47±18.27)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护理能力与PICC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r=0.306,P<0.05),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为年龄和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年龄、现居地。结论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肿瘤患者留置一个月内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对PICC导管管理能力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导管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两个方面。对于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大、居住于农村的患者须给予护理干预来提高肿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自我管理 自我护理
下载PDF
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多学科护理团队安宁疗护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羊波 赵云 +2 位作者 王叶苹 孙艳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团队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安宁疗护的效果。方法将82例进入安宁疗护期的晚期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多学科护理团队实施安宁疗护。连续...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团队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安宁疗护的效果。方法将82例进入安宁疗护期的晚期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多学科护理团队实施安宁疗护。连续干预2周后使用McGill生存质量量表(MQOL)、临终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及临终阶段的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生存质量及临终护理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结论多学科护理团队对肿瘤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可有效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生存质量,提升临终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肿瘤 多学科协作 安宁疗护 临终护理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晚期癌症病人安宁疗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4
作者 李呈 +6 位作者 智晓旭 程芳 邾萍 赵云 羊波 潘梦婷 方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1-795,共5页
对晚期癌症病人安宁疗护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指出我国的安宁疗护起步较晚,但需求量很大,针对晚期癌症安宁疗护的评价量表多是引用自国外,缺乏本土化、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基于我国国情的晚期癌症病人的安宁疗护模式和理论还需... 对晚期癌症病人安宁疗护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指出我国的安宁疗护起步较晚,但需求量很大,针对晚期癌症安宁疗护的评价量表多是引用自国外,缺乏本土化、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基于我国国情的晚期癌症病人的安宁疗护模式和理论还需进一步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 安宁疗护 临终关怀 善终服务 测评工具 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综合干预治疗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及机体康复的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董高悦 许勤 +2 位作者 郑晓宇 邾萍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方案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及机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选的93例病人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综合干预组和传统对照组。综合干预组病人进行综合干预治疗,传统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方案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及机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选的93例病人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综合干预组和传统对照组。综合干预组病人进行综合干预治疗,传统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EN不耐受的发生率、首次闻及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综合干预组47例病人中有36例(76.60%)能耐受EEN支持;传统对照组46例病人中有24例(52.17%)耐受EEN支持,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组病人首次闻及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住院天数等均优于传统对照组(P<0.01)。且综合干预组病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传统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干预方案治疗食管癌术后病人可有效降低EEN不耐受性的发生率,促进病人机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治疗 早期肠内营养 耐受性
下载PDF
抗阻运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和肌肉力量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3
6
作者 李呈 +6 位作者 程芳 智晓旭 杜世正 邾萍 羊丽芳 潘梦婷 方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7-10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抗阻运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及肌肉力量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英文数据库及CNKI、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关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抗阻运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自... 目的系统评价抗阻运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及肌肉力量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英文数据库及CNKI、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关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抗阻运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7年5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2名评价者单独进行文献筛选,纳入最终文献后进行质量评价、信息提取,采用RevMan5.3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RCT研究,共1 461例患者。7个研究针对无上肢淋巴水肿患者,5个研究针对并发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患者进行抗阻运动安全,不会增加或加剧淋巴水肿症状。Meta分析显示,抗阻运动可改善患者腿部推举力、仰卧推举力和胸部推举力(均P<0.01)。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可进行抗阻运动,能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但对预防或改善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需规范测量方法和诊断标准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淋巴水肿 抗阻运动 肌肉力量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吴冰 张柳柳 +3 位作者 邾萍 吴苏娅 刘建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相关不良反应的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之间的一致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术后首次辅助化疗患者12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乳腺癌... 目的调查并分析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相关不良反应的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之间的一致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术后首次辅助化疗患者12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乳腺癌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自我报告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同时从电子护理病历中提取患者不良反应的信息,与患者自我报告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两者一致性。结果患者自我报告的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高于护理记录的数据(P<0.05);仅呕吐这一不良反应,患者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之间的一致性一般;其余不良反应,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均较差。结论护理人员存在漏记录或低估患者不良反应的情况,甚至包括一些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的症状。应考虑将患者自我报告作为常规数据收集,以便促进患者参与决策,改善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疗 药物毒性 患者自我报告 护理记录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被引量:30
8
作者 殷淑芳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3-1114,共2页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年龄为45-64岁。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综合化疗、放疗,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有所提高。我们应用临床路径对...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年龄为45-64岁。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综合化疗、放疗,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有所提高。我们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手术治疗 恶性肿瘤 妇女健康 好发年龄 癌发病率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发病危险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潘梦婷 +5 位作者 智晓旭 王梅香 羊丽芳 邾萍 程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2期1707-1710,共4页
目的 深入了解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6-9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的方法,对9例乳腺癌术后发生淋巴水肿进行诊治的患者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对采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淋巴水肿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根... 目的 深入了解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6-9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的方法,对9例乳腺癌术后发生淋巴水肿进行诊治的患者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对采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淋巴水肿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根本原因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淋巴结清扫;放疗;化疗.(2)对淋巴水肿的重视程度不够:淋巴水肿相关知识缺乏;患侧肢体体力活动不均衡;患肢功能锻炼及保护意识淡化.结论 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淋巴结清扫术是导致淋巴水肿的根本原因,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于淋巴水肿的重视程度不高,尤其缺乏预防意识,护理人员应注重乳腺癌术后预防淋巴水肿的健康宣教,改善患者的意识,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危险因素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多学科协作干预在居家晚期肾癌靶向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赵云 羊波 +3 位作者 郑晓宇 王叶苹 伍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干预对居家晚期肾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Ⅳ期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多学科协作干预和常规护理,比...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干预对居家晚期肾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Ⅳ期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多学科协作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实验组的服药依从性问卷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的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未出现停药及用药减量的现象。结论多学科协作干预能够改善居家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次住院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多学科协作 护理
原文传递
高龄原发性肺癌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26
11
作者 戴炳媛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老年肺肿瘤 并发症 护理
原文传递
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25
12
作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573-1575,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手术前严格戒烟,练习呼吸功能,有效治疗合并症及控制感染;手术切除范围遵循"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原则;手术后密切监护,及时发现与... 目的探讨预防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手术前严格戒烟,练习呼吸功能,有效治疗合并症及控制感染;手术切除范围遵循"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原则;手术后密切监护,及时发现与处理心律失常、呼衰,手术后吸氧时间宜延长,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排除气道分泌物,必要时采用纤支镜吸痰。对呼吸功能不全者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老年人康复期的活动、锻炼宜循序渐进。结果 83例患者除1例术前肺通气功能中度障碍,术后5 d并发呼衰死亡外,其余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于手术后14~21 d康复出院。结论手术前有效治疗合并症、控制感染,手术后密切监护,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防止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老年患者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尖端位置移动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春丽 江定飚 +2 位作者 陈传英 刘腊根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2-567,共6页
综述了中心静脉血管通路尖端位置移动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体位因素、肢体活动因素、呼吸运动因素、胸腔内压力改变因素、生长发育因素,分析了中心静脉血管通路尖端位置移动的原因,在确定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及纠正异位时,需综合考虑各影响因... 综述了中心静脉血管通路尖端位置移动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体位因素、肢体活动因素、呼吸运动因素、胸腔内压力改变因素、生长发育因素,分析了中心静脉血管通路尖端位置移动的原因,在确定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及纠正异位时,需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改变 上肢活动 呼吸运动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港 尖端位置 移动
原文传递
PICC置管实时尖端定位方法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春丽 刘腊根 +1 位作者 陈传英 《护理学报》 2017年第9期39-42,共4页
综述了PICC置管术中行导管尖端实时定位方法 ,包括电磁导航定位法、中心静脉压定位法、超声定位法、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及腔内心电图与导航系统综合定位法,上述方法在临床PICC置管术中进行实时定位安全有效,避免或降低了导管尖端异位的风... 综述了PICC置管术中行导管尖端实时定位方法 ,包括电磁导航定位法、中心静脉压定位法、超声定位法、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及腔内心电图与导航系统综合定位法,上述方法在临床PICC置管术中进行实时定位安全有效,避免或降低了导管尖端异位的风险。笔者对不同实时定位方法进行分析阐述、整理归纳,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尖端定位 腔内心电图与导航系统综合定位法 中心静脉压定位法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龚萍 陈传英 +1 位作者 刘建红 《临床护理杂志》 2012年第5期72-74,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传统盲穿置管两种方法在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2月~12月我科住院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盲穿。观察组采用...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传统盲穿置管两种方法在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2月~12月我科住院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盲穿。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比较两组在置管过程中、置管后第2天、第5天、第6天至导管拔除四个阶段,置管一次成功率、穿刺点渗血、静脉炎、置管侧肢体舒适度、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导管异位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及肢体肿胀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置管第6天至导管拔除期间,在静脉血栓及肢体舒适度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能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增加肢体的舒适度,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丁格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年轻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自我感受负担体验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方红 +7 位作者 邾萍 智晓旭 董高悦 程芳 王梅香 潘梦婷 李呈 《护理管理杂志》 2018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索年轻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自我感受负担的真实体验,为制订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合理依据。方法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5例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20分的年轻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进... 目的探索年轻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自我感受负担的真实体验,为制订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合理依据。方法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5例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20分的年轻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年轻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自我感受负担体验主要为负性心理显著、症状困扰严重、家庭角色缺如、自我价值丧失。结论临床护士应深入了解并关注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程度,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年轻患者 自我感受负担
下载PDF
PICC血凝性堵管风险预警评估及相关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浦亚楼 +2 位作者 刘春丽 智晓旭 程立辉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0期1857-1860,共4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血凝性堵管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探索科学有效的预测评估和防控方法对临床护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对PICC血凝性堵管的风险因素、风险预警评估和相关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指出临床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血凝性堵管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探索科学有效的预测评估和防控方法对临床护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对PICC血凝性堵管的风险因素、风险预警评估和相关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指出临床护理人员应明确风险因素,进行早期风险预警评估和护理干预,实现PICC血凝性堵管的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堵塞 风险预警评估 预防措施 护理
下载PDF
943名肿瘤科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得分水平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方红 +6 位作者 邾萍 智晓旭 董高悦 程芳 刘腊根 施如春 李呈 《护理学报》 2018年第17期61-64,共4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创新行为得分水平现状,以期为有效提升肿瘤科护士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的方法,选取6所三级甲等医院943名肿瘤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创新行为得分水平现状,以期为有效提升肿瘤科护士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的方法,选取6所三级甲等医院943名肿瘤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创新行为总分为(31.00±7.00)分;各维度均分从高到低分别为:产生想法(3.56±0.75)分、取得支持(2.86±0.77)分、实现想法(2.83±0.91)分。结论肿瘤科护士创新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加强护士创新相关知识培训及资源支持,提高护士的创新意愿和能力,从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护士 创新行为 护理科研
下载PDF
基于安全输液示范病房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被引量:20
19
作者 茅昌敏 +4 位作者 郑晓宇 刘建红 刘腊根 邾萍 娄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安全输液示范病房在提升全院静脉治疗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创建安全输液示范病房,确立静脉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推进方法,更新静脉治疗标准程序,加强培训和质量控制,每年根据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管理改进等,完成第1阶段(2015~2... 目的探讨安全输液示范病房在提升全院静脉治疗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创建安全输液示范病房,确立静脉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推进方法,更新静脉治疗标准程序,加强培训和质量控制,每年根据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管理改进等,完成第1阶段(2015~2017年)任务后评价效果。结果实施前全面留置外周静脉导管8 445例、中心静脉导管15 892例,实施后分别为13 855例、27 831例;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更合理、无针化连接率显著上升、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缺陷及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安全输液示范病房的建设发挥了示范与引领作用,有效提升了全院静脉治疗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输液 示范病房 静脉治疗 质量改进
下载PDF
江苏省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实践及体会 被引量:19
20
作者 施如春 《中华护理教育》 2013年第10期457-459,共3页
护理专科化是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方向,江苏省肿瘤医院作为江苏省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经过几年的探索,从理论培训、实践培训、考核评价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完整、规范的培训体系,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培训工作中我们仍然要... 护理专科化是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方向,江苏省肿瘤医院作为江苏省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经过几年的探索,从理论培训、实践培训、考核评价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完整、规范的培训体系,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培训工作中我们仍然要重视专业理论架构专科化、专科护士角色多元化、护理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兼顾、机制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肿瘤专科护士,促进江苏省肿瘤专科护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培训 肿瘤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