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志强 孟欣 苗明三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37-241,共5页
中药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是在原有的药理学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对中药原有的功效进行再次验证,同样挖掘出中药潜在未知的某些性能,以一定的微观及定性指标表现出来,发展和完善中药药性理论。应用临床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从临... 中药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是在原有的药理学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对中药原有的功效进行再次验证,同样挖掘出中药潜在未知的某些性能,以一定的微观及定性指标表现出来,发展和完善中药药性理论。应用临床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从临床、药理学等多角度阐明中药药性的本质,使临床药理学的微观性、科学性与中药药性的宏观性、整体性相互渗透又相互融合,从多维角度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以"中药-中药药效-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为主线研究,将药性研究回归于临床研究,挖掘中药未知药性,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药药性理论,为老药新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建立新的中药药性科学研究体系,科学客观地阐述中药药性理论,促进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临床应用及药理学多学科融合,实现中药现代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临床药理 药性理论 研究模式 中药
下载PDF
葛花的现代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志强 孟欣 苗明三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957-1960,共4页
目前,对葛花的药理研究主要集中于葛花异黄酮的解酒护肝、影响乙醇代谢吸收、抗氧化、抗肿瘤方面,葛花苷降血糖血脂,以及葛花抗脑缺血的研究,机制深浅不一,较为混乱,重点缺少葛花对机体的作用靶点研究,并且天然药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很... 目前,对葛花的药理研究主要集中于葛花异黄酮的解酒护肝、影响乙醇代谢吸收、抗氧化、抗肿瘤方面,葛花苷降血糖血脂,以及葛花抗脑缺血的研究,机制深浅不一,较为混乱,重点缺少葛花对机体的作用靶点研究,并且天然药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很难与化学药物作用等同,因此应该对其药理作用机制、大脑通路以及作用靶点进行系统性、有层次的研究。同时,葛花对心肌细胞组织和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抗脑缺血、调节胃肠道中肠道菌群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比例的研究较为鲜见。因此,有必要运用现代的药理研究方法,分离具有药理活性的葛花有效成分,明确其作用机制,探讨其作用靶点。这将成为葛花未来研究的重点,分离其有效成分和明确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成为重中之重,为研发葛花其他临床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 化学成分 药理研究 心肌细胞 脑组织 中药
下载PDF
中药饮片处方、斗谱及实物不相符合的原因分析与探讨——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敏 孟欣 +2 位作者 田玥 杨琦 潘洋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12期217-220,共4页
通过调查北京市医疗机构中药房调剂情况,对部分品种饮片处方名称、斗谱名称、饮片实物三者不相符合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与探讨。实地调查北京市30家医疗机构的饮片调剂状况,发现中药饮片处方中品种调剂混乱的情形可归为五类:名称相似,药... 通过调查北京市医疗机构中药房调剂情况,对部分品种饮片处方名称、斗谱名称、饮片实物三者不相符合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与探讨。实地调查北京市30家医疗机构的饮片调剂状况,发现中药饮片处方中品种调剂混乱的情形可归为五类:名称相似,药典中是两种中药饮片的品种;性状相近,药典中是两种中药饮片的品种;药典中同种饮片不同来源的品种;中药饮片的处方应付要求;饮片名称书写不准确。建议应当规范处方和斗谱名称的命名、合理摆放斗柜、科学编码、严格校对、提升调剂人员专业水准、定期执行检查,从而保障中药饮片调剂准确、避免混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处方斗谱实物三者不符 原因分析
下载PDF
黄芪皂苷类成分在人源肠道菌群中生物转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孟欣 乐世俊 +4 位作者 杨智睿 刘娟 冯五文 苏晶 张毅 《食品与药品》 CAS 2018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阐释黄芪皂苷类成分(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在人源肠道菌群中的生物转化特征,及共性代谢产物环黄芪醇的生成过程。方法将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分别与人源肠道菌液在厌氧条件下共... 目的阐释黄芪皂苷类成分(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在人源肠道菌群中的生物转化特征,及共性代谢产物环黄芪醇的生成过程。方法将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分别与人源肠道菌液在厌氧条件下共孵育,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检测0,4,8,12,24,48 h代谢产物,并以峰面积标示环黄芪醇生物转化率。结果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主要的代谢途径包括脱糖基、脱乙酰基和脱氢;共性代谢产物为环黄芪醇,生物转化率可达50%以上;相较于黄芪皂苷Ⅱ和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和黄芪皂苷Ⅲ转化速率更快。结论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可经人源肠道菌群逐步脱糖,转化成易吸收入血的环黄芪醇,并成为黄芪皂苷类成分在体内发挥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相对于黄芪甲苷,黄芪药材中黄芪皂苷Ⅰ~Ⅲ含量更高,其潜在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苷 微生物代谢 人肠道菌群 环黄芪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