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小麦农田二氧化碳通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林同保 王志强 +2 位作者 宋雪雷 曲奕威 战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58-1463,共6页
以冬小麦农田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CO2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冬小麦CO2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季变化,各生育时期CO2通量日变化均呈倒"U"型,CO2通量瞬时最高值和累积值在灌浆前期达到最大,抽穗期次之... 以冬小麦农田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CO2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冬小麦CO2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季变化,各生育时期CO2通量日变化均呈倒"U"型,CO2通量瞬时最高值和累积值在灌浆前期达到最大,抽穗期次之,返青期最低。潜热通量、显热通量、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均与CO2通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潜热通量与CO2通量的相关系数在0.920~0.955之间,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相关性较高,灌浆期较低;显热通量与CO2通量的相关系数在0.801~0.953之间,拔节期相关性最高,苗期次之,抽穗期和灌浆期较低;净辐射与CO2通量的相关系数在0.879~0.967之间,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较高,灌浆期较低;光合有效辐射与CO2通量的相关系数在0.910~0.953之间,冬小麦生育前期和后期光合有效辐射对CO2通量的影响小于生育中期。灌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CO2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涡度相关通量 CO2通量 气象因素
下载PDF
超高产小麦产量及旗叶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高海涛 王育红 +2 位作者 战赢 吴少辉 张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0-1084,共5页
为给超高产小麦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以超高产小麦品种温麦6号为对照,在水肥条件较好的高产麦田研究了两个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洛麦21号和周麦18的产量及生育后期旗叶生理特点。结果表明,与温麦6号相比,洛麦21号和周... 为给超高产小麦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以超高产小麦品种温麦6号为对照,在水肥条件较好的高产麦田研究了两个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洛麦21号和周麦18的产量及生育后期旗叶生理特点。结果表明,与温麦6号相比,洛麦21号和周麦18分别增产13.02%和9.92%,差异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洛麦21号和周麦18每公顷穗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温麦6号,两品种的经济系数也均高于温麦6号。洛麦21号和周麦18在生育后期都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较大的光合叶面积指数和较高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并且其光合功能期长,叶绿素含量高;旗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仅高而且下降缓慢。这些结果说明,改善生育后期旗叶光合性能、延缓叶片衰老进程、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及提高经济系数可进一步提高超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小麦 旗叶 叶面积指数 光合特性 碳氮代谢 产量
下载PDF
轮耕模式对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区农田土壤改良效应 被引量:30
3
作者 于淑婷 赵亚丽 +5 位作者 王育红 刘卫玲 战赢 穆心愿 程思贤 李潮海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50-2165,共16页
目的针对黄淮海地区长期采用单一土壤旋耕作业存在的弊端,研究由秸秆覆盖深松、秸秆还田旋耕和秸秆还田深耕组成的不同轮耕模式对黄淮海两熟区农田的土壤改良效应。【方法】连续6年定位实施5种轮耕模式:连年旋耕(CRT,CK)、连年深松(CST... 目的针对黄淮海地区长期采用单一土壤旋耕作业存在的弊端,研究由秸秆覆盖深松、秸秆还田旋耕和秸秆还田深耕组成的不同轮耕模式对黄淮海两熟区农田的土壤改良效应。【方法】连续6年定位实施5种轮耕模式:连年旋耕(CRT,CK)、连年深松(CST)、连年深耕(CDT)、深耕/旋耕(DT/RT)和深耕/旋耕/旋耕(DT/RT/RT),研究各轮耕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三相比R值、土壤有机碳储量、全氮储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速率和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轮耕模式、耕层深度、年份对土壤三相比R值、土壤有机碳储量、全氮储量和酶活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与连年旋耕相比,连年深松模式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氮储量、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积累,而连年深耕、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轮耕模式有利于增加1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储量、氮储量、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促进土壤营养均匀分布。随着轮耕年限的增加,0—40 cm土层的R值呈整体降低趋势,而土壤有机碳储量、全氮储量呈整体增加趋势,其中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轮耕模式表现更为明显。与试验开展前相比,秸秆全量还田下的连年旋耕、连年深松、连年深耕、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模式在0—40 cm土层的R值分别降低20.8%、33.1%、29.5%、29.7%和30.7%,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6.4%、14.5%、16.0%、20.6%和23.8%,全氮储量分别增加3.1%、11.1%、11.6%、13.3%和15.7%。轮耕模式对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极显著影响,与连年旋耕相比,连年深松、连年深耕、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模式冬小麦季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提高20.7%、19.3%、13.7%和9.2%,夏玉米季分别提高19.1%、18.1%、15.2%和10.4%。但与连年深耕相比,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模式冬小麦季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显著降低5.9%和9.6%,夏玉米季分别降低3.3%和7.3%。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比R值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储量 土壤酶活性 土壤呼吸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密度对夏玉米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战赢 王育红 +1 位作者 王向阳 沈东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8-51,共4页
研究了适宜种植密度(60 000株/hm2)和增加密度(60 000+15 000株/hm2)对夏播玉米洛玉8号、郑单958灌浆特性的影响,以借助密度调控灌浆,实现夏玉米高产和源库协调。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由60 000株/hm2增加到75 000株/hm2,郑单958籽粒干质量... 研究了适宜种植密度(60 000株/hm2)和增加密度(60 000+15 000株/hm2)对夏播玉米洛玉8号、郑单958灌浆特性的影响,以借助密度调控灌浆,实现夏玉米高产和源库协调。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由60 000株/hm2增加到75 000株/hm2,郑单958籽粒干质量增加量减小,日增量也减小,最终产量增加3.20%;洛玉8号籽粒质量增加量灌浆前期减小,散粉后35d开始增加,增量峰值也减小,最终产量增加7.2%。同一密度条件下,两品种表现也有所不同,60 000株/hm2密度下洛玉8号籽粒质量增量大于郑单958,日增量峰值则较郑单958低5.42%,产量(9 877.8kg/hm2)比郑单958高3.0%。75 000株/hm2密度下洛玉8号籽粒干质量增量大于郑单958,日增量较郑单958高22.27%,产量(10 586.1kg/hm2)比郑单958高7.0%。随着密度增加,灌浆进程减缓,洛玉8号较郑单958受影响小,且最终产量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密度 灌浆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小麦-玉米双晚种植对周年产量和资源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高海涛 王育红 +3 位作者 战赢 席玲玲 段国辉 温红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2-1106,共5页
为了了解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双晚"种植模式的增产效应,选用3个半冬性冬小麦品种和3个中晚熟夏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冬小麦播期、夏玉米收获期对周年产量及水温资源分配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晚播冬小麦增... 为了了解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双晚"种植模式的增产效应,选用3个半冬性冬小麦品种和3个中晚熟夏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冬小麦播期、夏玉米收获期对周年产量及水温资源分配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晚播冬小麦增产0.98%~8.17%,晚收夏玉米产量提高1 050.2~1 459.4 kg·hm-2,"双晚"种植模式周年最高产量达19 409.6 kg·hm-2,增幅16.64%。冬小麦适期晚播使降水生产效率和积温生产效率分别提高7.06%~14.68%和5.95%~13.49%,夏玉米晚收分别提高1.22%~4.44%和2.48%~5.50%。说明"双晚"种植模式能有效利用水、温资源,起到增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双晚 周年产量 资源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夏玉米蒸发蒸腾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同保 战赢 曲奕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26,共5页
以郑单958为材料,在防雨测坑模拟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夏玉米蒸发蒸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蒸发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干旱条件下土壤蒸发日变化低于适宜土壤水分条件,充足水分条件下土壤... 以郑单958为材料,在防雨测坑模拟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夏玉米蒸发蒸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蒸发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干旱条件下土壤蒸发日变化低于适宜土壤水分条件,充足水分条件下土壤蒸发量高于适宜水分处理。蒸腾速率日变化则是适宜水分75%最高,单叶瞬时蒸腾速率比干旱处理和充足水分处理分别高11.8%、4.3%。茎流量日变化峰值随水分含量的增高而增高,其峰值比蒸腾峰值要延迟约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土壤水分 土壤蒸发 叶面蒸腾 茎流
下载PDF
豫西地区夏玉米适时晚收产量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育红 战赢 +2 位作者 王向阳 张园 张高德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62,73,共4页
以郑单958、浚单20和洛玉4号为材料,对不同收获期夏玉米子粒长、乳线长、含水量、容重、千粒重及其产量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豫西生态条件下,与玉米吐丝后45 d比较,推迟15 d收获平均增产1 333.6 k... 以郑单958、浚单20和洛玉4号为材料,对不同收获期夏玉米子粒长、乳线长、含水量、容重、千粒重及其产量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豫西生态条件下,与玉米吐丝后45 d比较,推迟15 d收获平均增产1 333.6 kg/hm2,千粒重平均提高42.55 g。对吐丝后天数与子粒产量及子粒特性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表明该地区玉米粒重和产量最高值出现在吐丝后第62天,至完熟期3个品种子粒乳线均未完全消失,子粒含水量下降到27%以下可作为收获期的标准,容重最高值出现在吐丝后第49天,晚收影响子粒容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收获时期 增产效应 豫西地区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对垄作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同保 宋雪雷 +2 位作者 战赢 曲奕威 冯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垄作小麦的水分利用、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平作相比,垄作的降雨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垄作60%的降雨利用率最高,垄作100%的水分利用率最高;而灌水利用率除垄作100...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垄作小麦的水分利用、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平作相比,垄作的降雨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垄作60%的降雨利用率最高,垄作100%的水分利用率最高;而灌水利用率除垄作100%有幅度不大的增加外,垄作60%和垄作80%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垄作条件下小麦产量有明显的增加,尤以垄作100%增加幅度大,这种增产效应是由千粒重和穗粒数的明显增加导致的,而穗数有一定幅度的减少;垄作60%和垄作100%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垄作下小麦面团的粉质性状均变劣,垄作100%的劣化程度较低,垄作80%的劣化程度最高;小麦面团的拉伸性状与粉质性状表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垄作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品种灌浆特性的拟合与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育红 张园 +2 位作者 王向阳 战赢 张少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5-270,共6页
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水旱2种不同水分处理的1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夏玉米品种灌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探明水分对不同生态型夏玉米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处理对金赛29、浚单20、郑单958、中科4号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而对浚单... 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水旱2种不同水分处理的1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夏玉米品种灌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探明水分对不同生态型夏玉米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处理对金赛29、浚单20、郑单958、中科4号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而对浚单009、浚单18有一定的减产作用;灌水处理对不同品种的平均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时间都有不同程度提高,金豫8号、中科4号、浚单18的平均灌浆速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根据玉米的灌浆特性和产量,对12个玉米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水旱两种处理均分为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夏玉米 水旱处理 灌浆特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生态型夏玉米灌浆参数的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育红 张园 +2 位作者 王向阳 战赢 张劭澜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1,共5页
采用灌溉处理和自然降水处理2种种植模式和聚类分析法,对1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夏玉米灌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均较自然降水条件下有所提高,且不同程度的延长灌浆持续时间。模糊聚类分析表明,灌... 采用灌溉处理和自然降水处理2种种植模式和聚类分析法,对1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夏玉米灌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均较自然降水条件下有所提高,且不同程度的延长灌浆持续时间。模糊聚类分析表明,灌溉和自然降水两种处理均分为3种类型,灌水处理下,金豫8号为代表的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最多,平均灌浆速率较高,灌浆持续时间一般;洛06-2为代表的品种灌浆持续时间较长,但平均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都处于中等水平;郑单958为代表的品种,灌浆特性一般。自然降水处理以中科4号、洛玉5号、金豫8号为代表的品种归为第一类,此类品种灌浆性能最好,干物质积累量最大;金赛29干物质积累量、灌浆持续时间和平均灌浆速率等灌浆特性较差,归为第二类;以郑单958为代表的品种灌浆性能一般,归为第三类。灌水处理对金赛29、浚单20、郑单958、中科4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金豫8号平均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最大,灌浆性能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生态类型 干物质积累量 灌浆参数 模糊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土壤水分对夏玉米水分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同保 战赢 +1 位作者 王志强 支园园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为了解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夏玉米叶片水分特征的影响,以郑单958为材料,在旱作棚条件下研究了全生育期不同土壤水分对夏玉米水分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分灌水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在抽雄前最高,蒸腾速率日变化峰值最高,脯氨酸含... 为了解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夏玉米叶片水分特征的影响,以郑单958为材料,在旱作棚条件下研究了全生育期不同土壤水分对夏玉米水分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分灌水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在抽雄前最高,蒸腾速率日变化峰值最高,脯氨酸含量最少.中度灌水条件下,叶水势日变化较大,叶片相对含水量在抽雄以后最高,脯氨酸含量波动较大.亏缺灌水条件下,叶水势日变化较小,蒸腾速率日变化峰值最小,脯氨酸含量最大.中度灌水处理的75%(占田间持水量,下同)处理产量要比亏缺灌水处理50%高出16.1%,比充分灌水的95%处理高出15.2%.从玉米叶片水分特征来说,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为中度灌水条件下的75%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水分代谢 产量 叶水势 脯氨酸
下载PDF
豫西地区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向阳 战赢 +2 位作者 王育红 席玲玲 沈东风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100,共7页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两个种植密度(82 500、97 500株/hm2)、5个行距配置(60+60、70+50、80+40、90+30、100+20 cm)和4种不同留苗的株距配置(单株、单双、双株、三株)方式,研究高密度条件下株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两个种植密度(82 500、97 500株/hm2)、5个行距配置(60+60、70+50、80+40、90+30、100+20 cm)和4种不同留苗的株距配置(单株、单双、双株、三株)方式,研究高密度条件下株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密度条件下均以80+40行距、双株留苗处理产量最高,密度增加,增产效果更好。宽窄行配置增加了穗行数和穗粗,减小秃尖长,双株留苗增加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80+40行距配置、双株留苗处理改变了玉米后期的灌浆特性,增加渐增期持续时间和累积子粒量,增大了平均灌浆速率。因此,在豫西地区高密度种植条件下,采用80+40的种植行距,通过双株留苗扩大株距,有利于玉米高密度群体植株的生长和最终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豫西地区 株行距 产量
原文传递
水肥效应对夏玉米产量及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战赢 林同保 王育红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103,共4页
在自然降水和补充灌水(拔节期+灌浆中期)条件下,进行了拔节期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及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然降水相比,补充灌水有利于提高百粒重,平均提高1.55g,产量提高5.56%。在相同的水分条件下,拔节期追施氮... 在自然降水和补充灌水(拔节期+灌浆中期)条件下,进行了拔节期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及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然降水相比,补充灌水有利于提高百粒重,平均提高1.55g,产量提高5.56%。在相同的水分条件下,拔节期追施氮肥有利于产量提高,但追肥量高于180kg/km2时增产效果不明显。追肥和灌水有利于花后穗位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的增加。随着追肥量增加,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反而降低。补充灌水和自然降水对GS活性影响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水肥效应 氮代谢
下载PDF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洛白糯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4
作者 郭党 战赢 +2 位作者 王育红 张自启 韩卫红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3期38-41,共4页
洛白糯3号是洛阳市农林科学院2023年育成的鲜食型糯玉米新品种,审定编号豫审玉20230076。洛白糯3号株形半紧凑、茎秆坚硬、抗病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稳定性好、果皮较薄、风味和品质好,适宜在河南省种植。分析了洛白糯3号的亲本... 洛白糯3号是洛阳市农林科学院2023年育成的鲜食型糯玉米新品种,审定编号豫审玉20230076。洛白糯3号株形半紧凑、茎秆坚硬、抗病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稳定性好、果皮较薄、风味和品质好,适宜在河南省种植。分析了洛白糯3号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白糯3号 选育过程 栽培技术
下载PDF
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豫西地区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丽峰 战赢 +1 位作者 郭党 高延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0期166-168,共3页
本文以中科甜438、中科甜M13、中科甜N1、绿巨人、百战、大卡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为试验对象,研究其在豫西地区的引种适应性。结果表明,上述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豫西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其中中科甜438、中科甜M13、中科甜N1、绿巨人、大卡5... 本文以中科甜438、中科甜M13、中科甜N1、绿巨人、百战、大卡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为试验对象,研究其在豫西地区的引种适应性。结果表明,上述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豫西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其中中科甜438、中科甜M13、中科甜N1、绿巨人、大卡5个品种全生育期只参与了营养生长。在多次刈割组收获的鲜草、干草产量中,中科甜M13最高,鲜草、干草产量分别为122757.90、21485.40 kg/hm2;中科甜438次之,鲜草、干草产量分别为115760.40、20461.50 kg/hm2。在一次刈割组收获的鲜草、干草产量中,中科甜N1最高,鲜草、干草产量分别为127964.70、31959.30 kg/hm2;中科甜438次之,鲜草、干草产量分别为127488.60、28055.40 kg/hm2。中科甜438抗倒伏能力明显优于中科甜M13和中科甜N1。综合考虑,推荐中科甜438在豫西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甜高粱 引种 适应性 鲜草产量 干草产量 豫西地区
下载PDF
耕作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战赢 李小东 +1 位作者 郭党 韩卫红 《作物研究》 2019年第1期9-14,共6页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通过4年(2009~2012年)的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深松40 cm+秸秆还田(SSS)、连续深耕+秸秆不还田(CT)、连续深耕(30~35 cm)+秸秆还田(CTS)、常规耕作(旋耕)+秸秆还田(CK) 4种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通过4年(2009~2012年)的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深松40 cm+秸秆还田(SSS)、连续深耕+秸秆不还田(CT)、连续深耕(30~35 cm)+秸秆还田(CTS)、常规耕作(旋耕)+秸秆还田(CK) 4种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SSS处理平均增产幅度达到16. 9%;与CT处理相比,CTS处理平均增产11. 6%;(2) SSS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散粉中后期灌浆速率,增加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最终增加千粒重;而与CTS处理比较,CT处理的中后期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均较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日较早,灌浆总天数较少,最终千粒重较低;(3)SSS处理能改善土壤物理状况,降低土壤R值,有利于玉米根系下扎;而CT处理则较CTS增加了0~10 cm和20~30 cm土层容重,不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因此深松和覆盖有利于玉米后期生长和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改善籽粒灌浆特性,从而提高夏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模式 产量 土壤容重
下载PDF
豫西地区青贮玉米光合和产量方面品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战赢 蔡海峡 +3 位作者 杨浩哲 王跃卿 郭党 李丽峰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5期28-32,共5页
为了在豫西地区筛选到适宜的青贮玉米品种,以‘郑青3号’、‘京科932’、‘川单99’、‘郑单958’和‘雅玉8号’(对照处理)为材料,通过分析不同品种抽雄吐丝期的光合特性指标和荧光特性指标,结合最终鲜干草产量以及籽粒产量结果进行适... 为了在豫西地区筛选到适宜的青贮玉米品种,以‘郑青3号’、‘京科932’、‘川单99’、‘郑单958’和‘雅玉8号’(对照处理)为材料,通过分析不同品种抽雄吐丝期的光合特性指标和荧光特性指标,结合最终鲜干草产量以及籽粒产量结果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郑单958’和‘川单99’表现较好的光合性能,‘川单99’表现出较好的叶绿素荧光性能且具有较高的鲜草产量,‘郑单958’具有较高的籽粒产量。因此,‘川单99’是豫西地区种植较为适宜的青贮玉米品种,‘郑单958’则是豫西地区收获籽粒和青贮饲料均适宜的兼用型玉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豫西地区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洛白糯2号的选育过程及栽培制种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战赢 韩卫红 +1 位作者 李小东 郭党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20-20,22,共2页
糯玉米新品种洛白糯2号是洛阳农林科学院和洛阳市中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交系LBN2586为母本、LBN0866为父本于2017年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本文介绍了洛白糯2号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提出其栽培制种技术,以供黄... 糯玉米新品种洛白糯2号是洛阳农林科学院和洛阳市中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交系LBN2586为母本、LBN0866为父本于2017年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本文介绍了洛白糯2号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提出其栽培制种技术,以供黄淮海地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白糯2号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产量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下载PDF
豫西地区高产条件下夏玉米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战赢 王育红 +2 位作者 沈东风 王向阳 张向召 《作物研究》 201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以洛玉8号、登海602和洛玉7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高产条件下的穗位叶硝酸还原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散粉后27 d左右达到最大,且以登海602品种最大;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 以洛玉8号、登海602和洛玉7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高产条件下的穗位叶硝酸还原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散粉后27 d左右达到最大,且以登海602品种最大;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0呈抛物线趋势,在14:00时达到最小值,此时洛玉8号Fv/Fm日变化最大;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在散粉后35 d达到最大值,此时登海602最大。综合各品种生理生态指标:各品种在散粉后27~35 d灌浆速率、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穗位叶叶绿素含量最大,因此应该加强在散粉后30 d左右的田间管理,有利于夏玉米获得更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高产栽培 生理特性
下载PDF
糯玉米洛白糯2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小东 战赢 +1 位作者 郭党 韩卫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3期28-29,35,共3页
洛白糯2号是由洛阳农林科学院以自交系LBN2586为母本、以LBN0866为父本选育的国审特种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口感好、商品外观优良等特性。2017年通过审定,审定号为20170041。本文介绍了洛白糯2号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阐... 洛白糯2号是由洛阳农林科学院以自交系LBN2586为母本、以LBN0866为父本选育的国审特种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口感好、商品外观优良等特性。2017年通过审定,审定号为20170041。本文介绍了洛白糯2号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阐述了其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洛白糯2号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