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健康教育实践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素秋 梁芳 +1 位作者 陈丽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5期516-518,共3页
中医药在促进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在中医经典古籍及现行文献中,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及实践的对象、方法、内容均有探讨。本文在综观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古... 中医药在促进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在中医经典古籍及现行文献中,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及实践的对象、方法、内容均有探讨。本文在综观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古代、现代中医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现行中医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发挥中医健康教育在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中医 护理 社区 护士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技术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所致腹胀60例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石福霞 樊艳美 +2 位作者 刘畅 张兵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6期593-595,共3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技术改善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导致腹胀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6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中药穴位贴敷技术。比较2组干预7日后肠鸣音、... 目的观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技术改善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导致腹胀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6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中药穴位贴敷技术。比较2组干预7日后肠鸣音、腹围和腹腔压,并评价腹胀程度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肠鸣音、腹腔压、腹围均较干预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肠鸣音、腹腔压较干预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间比较,观察组肠鸣音、腹腔压和腹围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所致腹胀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腹胀 穴位贴敷
下载PDF
五音之商调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兵 +2 位作者 樊艳美 于萍 石福霞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10期965-967,共3页
目的观察五音之商调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镇静治疗,即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商调音... 目的观察五音之商调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镇静治疗,即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商调音乐疗法干预。研究周期3~14 d;研究终点: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出院或转院、死亡。分别于每日07∶30及17∶30用RASS镇静评分表对患者镇静程度进行评价;统计2组镇静药物使用剂量、使用时间及插管时间、拔管率。结果 2组每日RA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第7天镇静药物使用剂量小于对照组,镇静药物使用时间、插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拔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讨论商调音乐疗法可减少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药物使用剂量,缩短使用时间,并可减少机械通气患者插管时间,提高拔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商调 机械通气 镇静
下载PDF
中药溻渍技术干预危重症患者高热症状的临床应用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兵 +5 位作者 石福霞 张萃 马玉林 甘泉 于萍 杨金亮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溻渍技术干预危重症患者高热症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ICU危重症高热患者51例采用中药溻渍技术降温,并进行数据采集及统计分析,对不同中医证型、不同干预部位实施中药溻渍...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溻渍技术干预危重症患者高热症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ICU危重症高热患者51例采用中药溻渍技术降温,并进行数据采集及统计分析,对不同中医证型、不同干预部位实施中药溻渍技术干预前及干预后体温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中药溻渍不同部位、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体温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溻渍干预后,溻渍躯干与四肢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患者溻渍干预效果明显优于虚证与虚实夹杂证(P<0.05),虚证与虚实夹杂证患者溻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溻渍药效持续时间长,与溻渍部位无关,对实证患者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溻渍 高热 临床探索
下载PDF
改良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氧合指数及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张萃 杨金亮 +9 位作者 徐霞 石福霞 张兵 黄惠斌 李鹤 高楠 赵利利 陆镇涛 王学勤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1266-1270,共5页
目的评估改良俯卧位通气(PP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氧合指数及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6月3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ICU收治的56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俯卧位通气治疗方式的不... 目的评估改良俯卧位通气(PP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氧合指数及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6月3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ICU收治的56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俯卧位通气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改良组,各28例;根据治疗时间又各分为6 h组和12 h组,各14例。常规组每隔2 h改变头部方向1次,治疗结束后还原平卧位;改良组每隔2 h交替翻身,治疗结束后还原平卧位。对比各组干预前后氧合指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力性损伤严重程度。结果各组干预后氧合指数均高于干预前,改良12 h组、常规12 h组干预前后氧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6 h组、常规6 h组干预前后氧合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改良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常规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92.86%(26/28)高于改良组的67.86%(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6 h组、常规12 h组、改良6 h组、改良12 h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分别为85.7%(12/14)、100%(14/14)、57.14%(8/14)、78.57%(11/14),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6 h组、常规12 h组、改良6 h组、改良12 h组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分别为21、58、14、36处,评分分别为(1.71±1.33)、(7.14±3.21)、(1.43±1.55)、(3.14±2.11)分。常规组压力性损伤评分(7.35±3.92)分高于改良组的(4.00±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组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数量、压力性损伤评分均高于6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12 h组压力性损伤评分高于改良12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6 h组压力性损伤评高于改良6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V干预12 h可有效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但长时间PPV增加了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改良后的PPV可减少因长时间PPV而造成的压力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改良俯卧位通气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中药溻渍干预脓毒症高热临床方案优化研究
6
作者 张萃 张兵 +7 位作者 徐霞 赵利利 陆镇涛 高楠 关亚丽 刘容容 石福霞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8期852-856,共5页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试验进行临床研究,从不同因素水平的中药溻渍干预脓毒症高热的临床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患者按照正交设计表随机分入9组。将药液浓度、药液温度、溻渍纱布湿度和溻渍部位作为因素,每...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试验进行临床研究,从不同因素水平的中药溻渍干预脓毒症高热的临床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患者按照正交设计表随机分入9组。将药液浓度、药液温度、溻渍纱布湿度和溻渍部位作为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随机分入L9(34)正交表安排的9组试验中。入组患者均接受中药溻渍干预方案,临床观察1个疗程,每个疗程4 h。通过观察患者膀胱温度变化评价技术干预效果。结果中药溻渍干预脓毒症高热的最佳方案是中药液浓度0.3 g/mL,温度25~30℃,溻渍纱布湿度≥80%,溻渍部位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结论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的中药溻渍最优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干预脓毒症高热的效果,实现快速降低人体温度,并且减少在中药溻渍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节省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最终实现提高患者对中药溻渍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溻渍 脓毒症 高热 正交设计
下载PDF
通调平衡针刺法治疗非手术肠梗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钱晶 石福霞 +1 位作者 杨金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非手术肠梗阻的作用机制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0例寒热错杂、清浊相混证非手术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非手术肠梗阻的作用机制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0例寒热错杂、清浊相混证非手术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等;针刺组则在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通调平衡针刺疗法治疗,以通腑行气、平衡阴阳为治则,曲骨穴透刺气海穴、天枢穴透刺章门穴、上巨虚穴透刺下巨虚穴,留针30 min,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5 d后评定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腹痛、排气排便、腹部X线情况和血浆乳酸(LA)、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的差异。结果针刺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24/25)比72.0%(18/25),P<0.05〕;针刺组治疗后LA和DA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A为(26.01±12.12)mmol/L比(35.53±12.28)mmol/L;DAO为(12.70±3.96)kU/L比(16.78±5.64)kU/L,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LA和DAO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为(27.27±9.42)mmol/L比(32.03±11.78)mmol/L;DAO为(15.56±5.77)kU/L比(16.30±5.33)kU/L,均P>0.05〕;针刺组DAO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U/L:4.07±3.64比0.75±5.77,P<0.05)。结论通调平衡针刺法能够有效改善非手术肠梗阻患者症状,降低血浆LA及DAO水平,间接提示针刺可恢复肠黏膜功能,从而治疗非手术肠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非手术 乳酸 二胺氧化酶 透刺
下载PDF
八段锦养生功法联合常规护理对慢性复杂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萃 +3 位作者 杨金亮 石福霞 于萍 钱晶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5期561-563,共3页
目的观察八段锦养生功法联合常规护理对慢性复杂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病房就诊的慢性复杂性肺疾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 目的观察八段锦养生功法联合常规护理对慢性复杂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病房就诊的慢性复杂性肺疾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八段锦养生功法锻炼指导,20 min/次,1次/d,干预14 d。对比2组干预前后症状评分、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第14天及出院后第28天,2组咳嗽、咳痰评分及胸闷、喘憋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前及干预第14天,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话随访患者满意度,包括住院期间的满意度、护士的服务态度、护士的技术操作、治疗效果等内容,2组均评价为满意。结论八段锦养生功法联合常规护理能促进慢性复杂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复杂性肺病 八段锦养生功法 护理干预 肺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