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阳伽蓝记》中的庶民群像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0-83,共4页
《洛阳伽蓝记》作为一部史学、文学、文化学名著,在庶民群像刻画上有着积极的文化意义:关注人的命运,表现元魏丰富的社会生活,展现元魏庶民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庶民群像 文学特色 文化意义
下载PDF
水边的离别——读何逊离别诗札记
2
作者 孟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5-22,共8页
何逊诗在梁朝时就备受好评,很有艺术魅力,且影响久远。何逊离别诗清丽感人,在用词、句法、写法、意境营造上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在艺术方面对中古的山水诗、抒情诗都有重要贡献。在当下,应充分发掘在“诗可以群”思想陶冶下何逊离别诗的... 何逊诗在梁朝时就备受好评,很有艺术魅力,且影响久远。何逊离别诗清丽感人,在用词、句法、写法、意境营造上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在艺术方面对中古的山水诗、抒情诗都有重要贡献。在当下,应充分发掘在“诗可以群”思想陶冶下何逊离别诗的情感教育价值、文学价值、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逊 水边 离别诗 诗可以群
下载PDF
张大千与八德园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光 罗宗良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0-34,共5页
张大千与园林艺术有着深厚的情缘。园林是研究大千生活、艺术、心灵的很好的切入点,八德园尤其如此。大千先生在八德园的美食、漫游及所享天伦之乐,使八德园成为大千先生实实在在的一处乐园。
关键词 张大千 园林艺术 八德园 乐园
下载PDF
论《洛阳伽蓝记·庭山赋》的另一种趣昧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B12期61-62,共2页
《洛阳伽蓝记》收录了元魏民间文士姜质的《庭山赋》,该赋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这篇札记分析该赋的文学基本特色,并结合元魏一代的文化背景,分析该赋多方面的意义,同时谈到对北朝的文学和文化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庭山赋 北朝文学与文化
下载PDF
浅论文人与佛寺——以赵贞吉与明代内江佛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65-68,共4页
赵贞吉一生与佛寺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内江佛寺密切相伴,而佛寺作为古代社会公共核心区之一,它有多重社会文化功能,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佛寺在赵贞吉的精神生活和诗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赵贞吉 明代 内江佛寺 社会文化功能
下载PDF
文学传播的意义——以明清之交会稽无名女题壁诗与文人唱和诗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光 胡俊林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83-86,共4页
明末会稽无名女子在新嘉驿题诗文,吸引了明末清初不少著名文人的关注与唱和,持续近半个世纪,成为古代文学传播史上一典型个案,值得重视。这里参照传播学思想,用文本细读方法,分析此个案所包含的文学传播意义。
关键词 会稽女 明清文人 唱和 文学传播
下载PDF
从《洛阳伽蓝记》看园林与文学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光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3期173-174,共2页
从大文化、大文学视野看,园林与文学艺术关系密切:由古典园林名著《洛阳伽蓝记》梳理园林与文艺氛围,与文学的创作、批评传播等的关系。认为古典文学研究需加强园林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寻求更广大的学术生长空间。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园林 文学 空间研究
原文传递
训诂与多元文学分析方法的结合——以清真词的解读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B12期176-178,共3页
文章以《清真词》的解读为例,认为解读古典文学作品,宜走传统训诂与多元文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的路子,传统训诂包括词义解释、典章制度文化意蕴、化用诗句的由来、词牌体制特点等,多元文学分析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词的色彩词藻美、从赋和叙... 文章以《清真词》的解读为例,认为解读古典文学作品,宜走传统训诂与多元文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的路子,传统训诂包括词义解释、典章制度文化意蕴、化用诗句的由来、词牌体制特点等,多元文学分析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词的色彩词藻美、从赋和叙事文学等多角度分析,力求古今结合;并简要评说两种分析路子的长短,从而为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尽一点探索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真词》 训诂 多元文学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另一种趣味——从《碾玉观音》管窥宋话本的叙事美学特点
9
作者 孟光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7-110,共4页
文章《从碾玉观音》入手 ,分别从传统雅文学的渗透 ,《碾玉观音》的时间表现艺术与空间表现艺术 ,套语与活泼口语几个角度 ,分析、揭示了宋话本文学的叙事美学特点 ,并对其成因作了扼要的探析。
关键词 话本 雅文学 叙事美学特点 宋代 《碾玉观音》 时间表现艺术 文学研究 成因 套语 空间表现艺术
下载PDF
王微与谭元春的诗歌唱和
10
作者 孟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77-80,共4页
晚明文坛活跃着青楼、闺阁两类女性作家群。青楼诗人王微与谭元春等文人的广泛交际及诗歌唱和,反映出作为"第二性"的女子已步入当时的文学天地,折射出文坛格局尤其是传统抒情雅文学格局的重大变化。
关键词 王微 谭元春 诗歌唱和 文学特色
下载PDF
论《洛阳伽蓝记》的抒情
11
作者 孟光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0年第4期196-197,共2页
《洛阳伽蓝记》以含蓄温婉、灵活多样的间接抒情为主,清丽能给人留下想象回味余地;以刚直热烈的直接抒情为辅,情意鲜明恺切。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原文传递
论诗、赋、叙事文学在清真词中的渗透及其意义
12
作者 孟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2-95,共4页
周邦彦作为宋词一大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身上鲜明体现了宋代士人文化教养全面、尚新变好探索的特点。文中论述诗、赋、叙事文学在周词中的渗透:从引诗入词、用诗法入词、援用诗的抒情方式并形成浑成词境来谈诗的渗透,从结构上用... 周邦彦作为宋词一大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身上鲜明体现了宋代士人文化教养全面、尚新变好探索的特点。文中论述诗、赋、叙事文学在周词中的渗透:从引诗入词、用诗法入词、援用诗的抒情方式并形成浑成词境来谈诗的渗透,从结构上用赋法、重铺陈、同义词汇的组合、中心意象群谈赋的渗透,从叙事诸要素齐备谈叙事文学的渗透;简评这些渗透的多方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邦彦 叙事文学 清真词
下载PDF
源远流长:从《洛阳伽蓝记》到林文月《拟古》
13
作者 孟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拟古"曾是中国古代很普遍的文艺创作现象,蕴含了丰富深厚的文化意蕴。本文从林文月的成长背景入手,以明其散文家、翻译家、学者"三栖文人"身份的由来;结合古今论述,梳理"拟古"现象蕴含的深广文化意蕴;... "拟古"曾是中国古代很普遍的文艺创作现象,蕴含了丰富深厚的文化意蕴。本文从林文月的成长背景入手,以明其散文家、翻译家、学者"三栖文人"身份的由来;结合古今论述,梳理"拟古"现象蕴含的深广文化意蕴;为明确参照比较的对象,在概评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内容、文学成就、影响后,详细比较林文月作品与《洛阳伽蓝记》的"同",尤其是"异",以揭明二者的承革、源流关系。论述中,力求把文本细读比较、思辨与文化背景勾勒相结合。从林文月创作实绩可见:古今是关联的,古代经典仍有活力,当代文学应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源远才能流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林文月 拟古 比较 承革
下载PDF
慷慨吐清音 明转出天然——《子夜歌》、《子夜四时歌》艺术特色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52-56,共5页
本文将《子夜歌》、《子夜四时歌》看作一个系统,从套语、双关隐语角度论其语言特色,从意象的比较论其悲、欢的抒情基调,从套式角度把握其结构特点。
关键词 子夜组歌 语言特色 抒情基调 结构特点
下载PDF
《诗古十九首》的意象系统
15
作者 孟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5-18,25,共5页
本文以文本解读的手法,梳理了《古诗十九首》的意象系统,即从自然的时空真象(含包孕性的时刻意象、时间流意象和道路意象)和人文意象(含美女意象、音乐意象)入手去把握古代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感受,力图从诗歌的发展中去把... 本文以文本解读的手法,梳理了《古诗十九首》的意象系统,即从自然的时空真象(含包孕性的时刻意象、时间流意象和道路意象)和人文意象(含美女意象、音乐意象)入手去把握古代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感受,力图从诗歌的发展中去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组合上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首 《古诗十九首》 古代诗人 中国古典诗歌 文本解读 荡涤放情 人的悲剧 陇头歌辞 心理积淀 母题
下载PDF
《世说新语》文学四题
16
作者 孟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59-63,共5页
本文撮要论述《世说新语》的四个方面:语言风格及其成因,散式结构,在古代美学和中日比较文学上的价值。
关键词 《世说新语》 语言风格 散式结构 美学 比较文学
下载PDF
张大千《雅歌·香草嘉果良木册》的多维赏析
17
作者 孟光 罗宗良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9-15,共7页
张大千晚年,精心创作了《雅歌·香草嘉果良木册》。从册页上的诗文与画、印结合,唯美画面的鉴赏,从册页到月历载体形式的变化,张大千"花草情结",《雅歌》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联五方面展开分析,以对画作的艺术分析为主,辅... 张大千晚年,精心创作了《雅歌·香草嘉果良木册》。从册页上的诗文与画、印结合,唯美画面的鉴赏,从册页到月历载体形式的变化,张大千"花草情结",《雅歌》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联五方面展开分析,以对画作的艺术分析为主,辅以中国文化背景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 《雅歌·香草嘉果良木册》
下载PDF
至精至美的大千藏蒙仕女画
18
作者 孟光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0年第2期-,共11页
张大千堪称"描绘少数民族仕女及其服饰的先驱画家",其藏蒙仕女图至精至美。文中从四个方面分析:从绘画语言见其唯美,从题识诗文见其唯性灵,再梳理20世纪40年代少数民族题材画作的共时背景,最后揭明张大千对绘画多重功能的思考... 张大千堪称"描绘少数民族仕女及其服饰的先驱画家",其藏蒙仕女图至精至美。文中从四个方面分析:从绘画语言见其唯美,从题识诗文见其唯性灵,再梳理20世纪40年代少数民族题材画作的共时背景,最后揭明张大千对绘画多重功能的思考,期冀对张大千研究的深入贡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 藏蒙仕女画 唯美 唯性灵
下载PDF
张大千绘画特色与民间绘画的关系
19
作者 王平 孟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4-30,共7页
张大千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他的绘画深受民间绘画的影响,雅俗共赏,深受世人喜爱。他的绘画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对民间绘画的研习和借鉴,特别是对民间绘画创新精神的吸收。他将原属于文人曲高和寡的文人画艺术,改变成... 张大千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他的绘画深受民间绘画的影响,雅俗共赏,深受世人喜爱。他的绘画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对民间绘画的研习和借鉴,特别是对民间绘画创新精神的吸收。他将原属于文人曲高和寡的文人画艺术,改变成为充满世俗气息,市民阶层喜闻乐见的艺术。张大千吸纳和融合民间绘画的长处,从而创新中国画,不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的内涵和形式,也找到了一条中国画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 民间绘画 色彩 题材 世俗性 创新精神
下载PDF
阅读是聆听 也是对话──浅谈《古文观止》对语境的分析
20
作者 孟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3期73-76,共4页
本文以《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鄢》的评注为考察对象,看看评注中对语境的多层次分析,由此思考语境分析的目的、传统评注的是与非、理想的读者角度。惜此希望对古代文化的现代转换这个大课题作一点尝试。
关键词 语境分析 设身处地 读者角色 阐释 古文观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