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12-2016年内蒙古雪灾的特征与周期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万忠 魏靖宇 +1 位作者 高英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6,共5页
运用历史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及小波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了1912-2016年内蒙古雪灾的等级、时空变化特征、周期规律及其与ENSO的关系。研究表明:1912-2016年内蒙古共发生雪灾179次,其中轻灾29次、中灾66次、重灾58次、特大灾26次;雪灾分为4... 运用历史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及小波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了1912-2016年内蒙古雪灾的等级、时空变化特征、周期规律及其与ENSO的关系。研究表明:1912-2016年内蒙古共发生雪灾179次,其中轻灾29次、中灾66次、重灾58次、特大灾26次;雪灾分为4个阶段,1912-1951年为第1阶段,1952-1986年为第2阶段,1987-2006年为第3阶段,2007-2016年为第4阶段,其中第2,4阶段为雪灾的多发期且灾害强度较大;雪灾的主要周期有4个,分别是53 a左右、36 a左右、9 a左右、22 a左右;La-Nina年发生雪灾的县(旗)数多于常年,内蒙古雪灾与La-Nina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 特征 周期规律 小波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
下载PDF
1573-1643年多因素背景下华北地区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2
作者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0-46,共7页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以粮食安全为切入点,利用1573—1643年华北地区发生的与粮食生产相关的灾害、耕作条件、人口、屯田、田赋、粮食贸易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透过影响粮食生产的现象,揭示粮食安全的...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以粮食安全为切入点,利用1573—1643年华北地区发生的与粮食生产相关的灾害、耕作条件、人口、屯田、田赋、粮食贸易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透过影响粮食生产的现象,揭示粮食安全的本质。研究表明,粮食安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纽带,以动态平衡维系二者的关系。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具有因果关系,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链,造成了粮食生产供给的不确定性,防灾减灾是粮食安全的安全阀;耕地条件与农业人口是粮食生产的根本,起到稳定器的作用;粮食贸易能够调节粮食供需平衡,稳定粮食价格,起着调节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灾害 社会经济系统 华北地区 1573—1643年
下载PDF
1912—2016年内蒙古地区霜冻灾害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万忠 高英霞 +1 位作者 魏靖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9-163,共5页
霜冻灾害对内蒙古地区的农牧业影响巨大。运用数理统计法、小波分析法对1912—2016年内蒙古地区霜冻灾害的等级、时空变化特征和周期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法对霜冻灾害与人口、ENSO事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12—2016... 霜冻灾害对内蒙古地区的农牧业影响巨大。运用数理统计法、小波分析法对1912—2016年内蒙古地区霜冻灾害的等级、时空变化特征和周期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法对霜冻灾害与人口、ENSO事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12—2016年内蒙古地区共发生霜冻灾害163次,轻度灾害占29.4%,中度灾害占36.2%,重度灾害占34.4%。可分为3个阶段,1912—1946年为第一阶段,1947—1986年为第二阶段,1987—2016年为第三阶段,其中一、三阶段以轻度和中度霜冻灾害为主,第二阶段以重度霜冻灾害为主。小波分析表明,霜冻灾害在低等级层次中存在3~4a或者7~8a的周期,在中等级层次中存在13~14a的周期,在高等级层次中存在26~27a的周期。内蒙古东北部、东南部和中部地区发生霜冻灾害的频次较高,灾害发生的频次与所在地区的人口呈显著正相关,与ENSO冷事件关系显著,而与ENSO暖事件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灾害 时空分布 相关分析 内蒙古
下载PDF
基于混频Lamb波的闭合裂纹定位方法仿真
4
作者 郑慧峰 +1 位作者 凌田昊 赵娜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0-525,共6页
为了对金属板构件中存在的早期闭合裂纹损伤进行无损检测和评价,提出一种将非线性混频方式与超声Lamb波技术相结合的检测技术。通过基本原理分析,推导了混频Lamb波对应的非线性评价参量,用于对闭合裂纹损伤进行评价,提出一种线扫查的闭... 为了对金属板构件中存在的早期闭合裂纹损伤进行无损检测和评价,提出一种将非线性混频方式与超声Lamb波技术相结合的检测技术。通过基本原理分析,推导了混频Lamb波对应的非线性评价参量,用于对闭合裂纹损伤进行评价,提出一种线扫查的闭合裂纹定位方法确定其在板中的位置,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验证了混频信号的生成,利用非线性系数确定有效检测范围,并应用混频Lamb波对铝板中闭合裂纹进行了检测、表征与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混频信号的幅值随闭合裂纹的长度增加而增加,随闭合裂纹的宽度增加而减小,可认为混频信号对于闭合裂纹有足够的敏感性,能够对闭合裂纹进行检测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超声 闭合裂纹 混频兰姆波 无损检测 非线性系数
下载PDF
1637—1643年华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中的粮食危机 被引量:1
5
作者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9-174,共6页
粮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联点,能够有效地揭示极端干旱事件对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的过程和机理。以粮价异动为切入点,通过粮价通胀指数和“无透雨”的持续时间,分析农业旱情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1637—164... 粮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联点,能够有效地揭示极端干旱事件对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的过程和机理。以粮价异动为切入点,通过粮价通胀指数和“无透雨”的持续时间,分析农业旱情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1637—1643年华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中的粮食安全进行深入剖析。结果显示:华北地区无透雨天数超过150 d,年降水量与5—9月降水量的距平值均≤-30%,水分异常短缺,土壤严重失墒,危及粮食生产安全。因此,降水量距平值≤-30%是华北地区粮食生产安全的临界阈值。此次极端干旱事件是历史同类事件之最,连续无透雨日数最长,地表径流枯竭记录最多,水资源的短缺导致伴生灾害相继发生,超过生态系统的忍耐极限,粮食生长期缩短,减产歉收,绝产绝收,粮食供给链条断裂。粮价通胀指数最低9.50,最高26.70;货币发行与粮食供给失衡,通货膨胀严重,粮价飞涨,市场倒闭,粮食安全体系崩塌,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生质变成为历史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37—1643年 极端干旱事件 粮食危机 华北地区
下载PDF
流域文明传承的驱动要素分析——以山西黄河段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万忠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5-39,共5页
人类文明的实质就是流域文明,黄河流域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黄河中游的三晋文化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纵一横的基本形态,将黄土高原一分为二,形成独特的山西高原景观,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 人类文明的实质就是流域文明,黄河流域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黄河中游的三晋文化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纵一横的基本形态,将黄土高原一分为二,形成独特的山西高原景观,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黄土高原之土与黄河之水,水土交融,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流域景观.晋陕峡谷段是黄河唯一保留河流天然形态自然流淌的河段,是黄河最健康、最具生命力、最能体现黄河文明的部分.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为黄河文明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驱动力,是黄河流域文明绵延千年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文明 传承 驱动力
下载PDF
千薯4号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7
作者 李文中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3期122-123,共2页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马铃薯"千薯4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从选用高产的脱毒种薯、深耕整地、肥料准备、薯块处理、全程机械化管理和适期采收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 马铃薯 千薯4号 高产 高效
下载PDF
清代五台县聚落分布及影响因素
8
作者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95-100,共6页
以山西五台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代地方志的文献资料梳理,采用历史地理学研究“以小见大”的方法,考察村落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清代五台县村落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以下特征:一是从地形地貌来看,主要分布在山前台地... 以山西五台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代地方志的文献资料梳理,采用历史地理学研究“以小见大”的方法,考察村落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清代五台县村落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以下特征:一是从地形地貌来看,主要分布在山前台地和河流二级阶地上;二是村落的分布受政治、军事、经济、宗教等人文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是人地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县 分布特征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分布规律
下载PDF
童心·水牛·风筝
9
作者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02年第28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水牛 风筝 童心 草坪 助跑 轨迹 踏板 神秘 嫩草 花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