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23
1
作者 广 朱可辛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3,107,共9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并非永远不能实现的"乌托邦",它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崇高理想性。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四个维度出发,论证了"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可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求索中发掘根据;在...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并非永远不能实现的"乌托邦",它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崇高理想性。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四个维度出发,论证了"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可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求索中发掘根据;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中发现希望;在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与超越中获得认同;在科学论证方法的甄别中强化支撑。马克思、恩格斯将"共同富裕"思想置于科学理论基础之上,不仅依赖逻辑论证,更依赖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不仅是伦理性的道德理想,更具有科学性。通过科学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得出了"共同富裕"必然实现的科学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共同富裕 可能性 维度
原文传递
航空发动机复杂零部件的新型测量技术 被引量:11
2
作者 广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2-35,共4页
全球对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追求从未停歇,对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海克斯康最新研发的Leitz三坐标测量机扫描技术、HP—O非接触测量和I++Simulator模拟软件等,为解决航空发动机复杂零部件的测量难题,提出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零部件 测量技术 扫描技术
下载PDF
公民法治意识形成的机制及启示 被引量:9
3
作者 广 张迪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12期112-113,共2页
公民法治意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意识系统,它的形成需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条件。从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机制来看,它是一个不断深入的渐进过程,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既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还要根据... 公民法治意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意识系统,它的形成需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条件。从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机制来看,它是一个不断深入的渐进过程,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既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还要根据公民的自身特质调整普及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法治意识 形成机制 形成阶段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可辛 广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22年第3期4-12,共9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原则,是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担当。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生成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逻辑,缩小贫富差距问题导向的现实逻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逻辑。其主要内涵是,以社会主要矛盾...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原则,是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担当。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生成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逻辑,缩小贫富差距问题导向的现实逻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逻辑。其主要内涵是,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为现实依据,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立场,以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为思想引领,以全面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为动力支撑,以全力实施脱贫攻坚为政策托底,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巩固了党执政兴国的群众基础,标定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共同富裕 主要内容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论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关系——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广 张迪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创立唯物史观,实现了社会历史研究的革命性变革,使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科学构想。共同... 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创立唯物史观,实现了社会历史研究的革命性变革,使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科学构想。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只有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生产力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都是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都是共产党人肩负的伟大使命,要在相互促进中实现二者的内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人的全面发展 唯物史观 重要使命
下载PDF
历史、现实与未来: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可辛 广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69,共9页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不是空想出来的,它是建立在严谨理论论证和充分实践考察基础上的科学构想,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和理想性。马克思从三个维度论证了人类生态文明,是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探索中发掘依据,把对生态文明的探讨置于科学理论...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不是空想出来的,它是建立在严谨理论论证和充分实践考察基础上的科学构想,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和理想性。马克思从三个维度论证了人类生态文明,是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探索中发掘依据,把对生态文明的探讨置于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中发现希望,把对生态文明的探讨置于现实条件基础之上;是在共产主义的生态理想中获得支撑,把对生态文明的探讨置于理想社会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 生态理想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意蕴
7
作者 广 张迪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他们的著作中蕴涵着丰富的共同富裕思想,构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至少包括四个基本部分,即共同富裕的主体、对象、目的和实现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共同富裕的主体是...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他们的著作中蕴涵着丰富的共同富裕思想,构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至少包括四个基本部分,即共同富裕的主体、对象、目的和实现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共同富裕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全体劳动者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对象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富裕的目的是:消除贫富对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完成经济解放,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终止奴役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实现既与社会进步密不可分,也与个人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共同富裕思想 主要内容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
8
作者 广 《理论研究》 2024年第5期6-14,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价值诉求,是维护社会公正的现实需要,是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担当,因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共同富裕道...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价值诉求,是维护社会公正的现实需要,是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担当,因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一个伟大理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收入者占比较大、人的素质有待提高和影响社会公正因素的存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完善低收入者财富增长机制,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机制,完善维护社会公正机制,是奋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下载PDF
“共同道德”不是西方所谓“永恒道德”--基于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道德观 被引量:3
9
作者 广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53-161,共9页
《反杜林论》中“道德和法。永恒真理”是恩格斯批判杜林“永恒道德”的经典篇章。恩格斯认为,道德归根到底是对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反映,共同的经济关系决定了“共同道德”的存在。“人的思维”的至上性是有限度的,认识的“无条件的真理... 《反杜林论》中“道德和法。永恒真理”是恩格斯批判杜林“永恒道德”的经典篇章。恩格斯认为,道德归根到底是对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反映,共同的经济关系决定了“共同道德”的存在。“人的思维”的至上性是有限度的,认识的“无条件的真理权”是相对的,在理论上不能从“永恒真理”推出“永恒道德”。“善恶观念”和“道德论”是具体的、历史的,超越阶级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在历史实践中不存在“永恒道德”。“共同道德”与西方所谓“永恒道德”不是一回事,鼓吹“永恒道德”的人是历史唯心主义者,“永恒道德”是“普世价值”错误思潮在道德领域的反映。要应对“永恒道德”和“普世价值”思潮的负面影响,就要认清它们的理论实质,消除它们在实践中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道德 永恒道德 普世价值 真理的相对性 意识形态斗争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2
10
作者 广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48,共7页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做出了原创性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在理论方面,明确了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内涵,论证了共同富裕何以必要,阐述了共同富裕何以可...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做出了原创性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在理论方面,明确了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内涵,论证了共同富裕何以必要,阐述了共同富裕何以可能。在实践方面,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发展阶段、制度保障、根本立场、时间表与路线图、主要着力点以及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具有世界意义,擘画了共同富裕实践在新征程上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人类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原创性贡献
原文传递
工科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广 《知识经济》 2017年第11期168-168,170,共2页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日益凸显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对技术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多,比较而言,工科大学生在就业中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工科大学生在就业中定位不清晰,职业发展规划不准确等问题,他们的就业观念存在一些误区,致使...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日益凸显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对技术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多,比较而言,工科大学生在就业中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工科大学生在就业中定位不清晰,职业发展规划不准确等问题,他们的就业观念存在一些误区,致使择业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基于对工科大学生就业观念出现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就业观念 竞争力
下载PDF
法治教育融入大学教育的基本路径
12
作者 广 《知识经济》 2017年第6期149-150,共2页
在公民法治教育的各对象群体中,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因其对未来中国法治化进程将带来的重大影响,应当成为法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法治教育 大学教育 路径
下载PDF
高等学校新生适应问题探析
13
作者 广 《知识经济》 2017年第7期167-167,169,共2页
90后大学生成为高校校园的主力军,他们个性独立张扬,思想活跃,成为校园的新生力量。但是他们当中部分人娇生惯养,自理适应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不强也成为当前面临的问题。从高等学校新生适应问题现状分析,深入剖析原因,试图找到合理的路... 90后大学生成为高校校园的主力军,他们个性独立张扬,思想活跃,成为校园的新生力量。但是他们当中部分人娇生惯养,自理适应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不强也成为当前面临的问题。从高等学校新生适应问题现状分析,深入剖析原因,试图找到合理的路径帮助高等学校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成长成才,点亮青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新生 适应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论“共同富裕”与“劳动解放”的内在统一关系——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
14
作者 张迪 广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6期30-36,共7页
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劳动解放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志,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统一的关系。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遭受资本家的剥削,从事的... 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劳动解放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志,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统一的关系。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遭受资本家的剥削,从事的仍是奴役劳动,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劳动解放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革命。共同富裕与劳动解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富裕是实现劳动解放的基础,劳动解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共同富裕和劳动解放都是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都是共产党人肩负的伟大使命,其终极目标是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劳动解放 共产主义 重要使命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特质
15
作者 广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1期45-50,64,共7页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原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思想诉求。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源头。马克思恩格斯从人民...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原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思想诉求。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源头。马克思恩格斯从人民群众出发构建共同富裕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方法论证共同富裕思想,在批判与反思中完善共同富裕思想,主张在无产者的革命中实现共同富裕,使共同富裕思想彰显出人民性、科学性、批判性和革命性的理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共同富裕思想 理论特质
下载PDF
自由批判与建构——从《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自由思想的萌芽 被引量:1
16
作者 广 张迪 《社会科学论坛》 2020年第4期48-55,共8页
自由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重要价值取向,是未来理想社会的重要特质。马克思在理论与实践的自由批判与建构中阐发了自由思想。在马克思的著作《论犹太人问题》中,他批判了鲍威尔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抽象自由观,批判了资本主义自由的局限... 自由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重要价值取向,是未来理想社会的重要特质。马克思在理论与实践的自由批判与建构中阐发了自由思想。在马克思的著作《论犹太人问题》中,他批判了鲍威尔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抽象自由观,批判了资本主义自由的局限性,指出资本主义自由是有产者的自由,是一种形式自由。他尝试构建了未来理想社会的普遍人的自由,是一种实质自由。从马克思自由思想,可以得出几点结论:自由始终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具有阶级性;自由的实现程度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批判与建构 鲍威尔抽象自由观 马克思 论犹太人问题
下载PDF
习近平对马克思政治公正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1
17
作者 广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30-236,共7页
为实现普遍人的、实质的公正,马克思构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公正。他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政治公正的实现途径,共产主义是超越政治公正的社会形态,“真正的共同体”是政治公正的空间场域。当前政治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亟需中国化的马克思... 为实现普遍人的、实质的公正,马克思构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公正。他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政治公正的实现途径,共产主义是超越政治公正的社会形态,“真正的共同体”是政治公正的空间场域。当前政治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亟需中国化的马克思政治公正思想作出回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理念,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体现了对马克思政治公正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马克思 政治公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梦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普世价值”的本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8
作者 广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0-16,共7页
“普世价值”在演变过程中,从原来的反封建主义的武器变成西方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当前,西方“普世价值”思潮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历史虚无主义解读历史,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片面强调西方政治民主制度,贬低中国特色社会... “普世价值”在演变过程中,从原来的反封建主义的武器变成西方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当前,西方“普世价值”思潮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历史虚无主义解读历史,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片面强调西方政治民主制度,贬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为只有私有制和私有化才能发展中国,才能“还富于民”;混淆了西方“普世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认真应对“普世价值”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普世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必要”的四个维度
19
作者 广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6,共8页
“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必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论域。他们主要从四个维度论证了“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必要”:从唯物史观的维度来讲,共同富裕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确认;从现实社会的维度来讲,共同富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现实需要... “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必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论域。他们主要从四个维度论证了“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必要”:从唯物史观的维度来讲,共同富裕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确认;从现实社会的维度来讲,共同富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现实需要;从理想社会的维度来讲,共同富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先决条件;从工人运动的维度来讲,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必要”的论证置于科学理论基础之上,不仅有逻辑论述,还有现实考量,即把消灭无产者的贫困进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以期早日实现共产主义;顺应工人阶级反贫困斗争的需要,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共同富裕 必要性
原文传递
高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新乡市某省属高校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广 《才智》 2017年第11期119-119,共1页
本文基于新乡市某省属高校学风的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风 现状 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