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间点耳穴贴压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86
1
作者 李菊云 +3 位作者 段培蓓 吴艳红 黄为君 孔维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4-847,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时间点耳穴贴压促进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纳入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3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6h开始耳穴贴压,观... 目的评价不同时间点耳穴贴压促进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纳入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3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6h开始耳穴贴压,观察术后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结果 观察Ⅰ组术后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79.06±27.83)h,观察Ⅱ组为(102.68±27.14)h,对照组为(111.39±25.80)h,3组排气或排便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71,P<0.05),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及对照组比较,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均缩短。结论耳穴贴压可有效促进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前干预效果优于术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胃肿瘤 手术后医护 胃肠道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及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77
2
作者 魏书精 罗碧珍 +3 位作者 魏书威 刘芳芳 胡海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9-704,共16页
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流通途径,是大气CO2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直接影响,且关系到科学把握全球变化背景下CO2的排放动态,在全球碳收支中占据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流通途径,是大气CO2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直接影响,且关系到科学把握全球变化背景下CO2的排放动态,在全球碳收支中占据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土壤呼吸的时空异质性及其影响因子,可为探索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循环方面的碳源/碳汇功能和揭示"碳失汇之迷",以及减缓气候变暖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依据。作为一个复杂的生物学与生态学过程,土壤呼吸受到气候、生物以及非生物等因子的影响而呈现时空异质性,并随着各种干扰因子影响的增强,人为因素的作用亦越来越大,该文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各种影响因子,剖析了导致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的影响因子,指出自然因子、生物因子和干扰因子共同驱动着土壤呼吸的时空动态变化。并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的模型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讨论了森林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同时提出了今后土壤呼吸研究中应关注的问题,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及影响因子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土壤呼吸 时空异质性 影响因子 模型模拟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林火后对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71
3
作者 赵彬 +1 位作者 胡海清 志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0-459,共10页
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后不同强度(重度、中度、轻度)及未火烧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于火烧结束3年后(2009年)的秋季,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了不同强度火烧后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并研究其与土壤养分因... 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后不同强度(重度、中度、轻度)及未火烧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于火烧结束3年后(2009年)的秋季,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了不同强度火烧后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并研究其与土壤养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重度火烧区的Cmic显著高于中度、轻度和未火烧区,Nmic在不同强度火烧样地间差异不显著,但在重度火烧区出现最高值。其中重度、中度、轻度和对照的Cmic平均为692.8、499.94、28.8和498.7 mg.kg-1,而Nmic分别为70.65、5.25、0.9和54.1 mg.kg-1。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碳对Cmic和Nmic的影响显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pH值、土壤有机碳均呈正相关。研究将为进一步开展火干扰对北方森林土壤碳平衡影响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氯仿熏蒸浸提法 兴安落叶松林 土壤养分
原文传递
利用人工鱼礁工程增殖海洋水产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62
4
作者 张怀慧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0,共5页
该文分析了人工鱼礁用于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和人工鱼礁集鱼的机理 ,并介绍了人工鱼礁的种类、结构型式、平面布置以及制作人工鱼礁的材质。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海洋牧场 海洋水产资源 可行性 资源增殖
下载PDF
气候变化、火干扰与生态系统碳循环 被引量:69
5
作者 胡海清 魏书精 +1 位作者 王明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75,共19页
随着全球变暖的日益显著,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干扰过程是对碳的再分配过程,因而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气候变化、火干扰与生态系统碳循环三者之间... 随着全球变暖的日益显著,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干扰过程是对碳的再分配过程,因而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气候变化、火干扰与生态系统碳循环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循环关系,正确认识气候变化与火干扰的复杂关系及双向反馈作用,以及火干扰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这对制定科学合理的火干扰管理策略,提高生态系统管理水平,减少碳排放,促进碳增汇,减缓全球变化速率均有重要意义。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气候变化、火干扰与生态系统碳循环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气候变化与火干扰相互影响关系及双向反馈作用,分别从气候变化对火干扰的影响及火干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火干扰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交互作用,分别从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模型方法在模拟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论述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定量评价模型方法。目前火干扰直接碳排放的模型方法比较完善,而间接影响碳循环的模型方法并不成熟,许多方法局限于定性描述,因此,应进一步探讨集成实地测量、遥感观测和模型模拟的跨尺度火干扰对碳循环的影响研究,注重尺度的转换问题。最后,提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管理的路径选择,以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循环 火干扰 模型模拟 火干扰管理
下载PDF
大兴安岭5种典型林型森林生物碳储量 被引量:69
6
作者 胡海清 罗碧珍 +6 位作者 魏书精 魏书威 文正敏 罗斯生 王立明 马洪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745-5760,共16页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碳储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碳循环与碳平衡产生重要作用。以大兴安岭5种典型林型为研究对象,结合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采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将5种林型分...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碳储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碳循环与碳平衡产生重要作用。以大兴安岭5种典型林型为研究对象,结合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采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将5种林型分龄组分别对乔木层、林下的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各组分的单位面积生物量、含碳率和生物碳储量进行测定和计量估算,并从林分水平上,采用分龄组的方法,计量估算了生物碳储量。结果表明:大兴安岭5种典型林型不同龄组的生物碳储量分别为:兴安落叶松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生物碳储量分别为15.20、50.96、95.80t/hm2和109.33t/hm2;白桦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生物碳储量分别为15.36、30.67、41.62t/hm2和64.35t/hm2;樟子松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生物碳储量分别为29.89、59.92、90.01t/hm2和117.08t/hm2;蒙古栎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生物碳储量分别为11.17、11.90、34.94t/hm2和59.49t/hm2;山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生物碳储量分别为21.81、28.58、42.84t/hm2和64.39t/hm2。研究发现:5种典型林型不同龄组的森林生物碳储量均随着林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增长而增加,但不同林型的碳汇功能存在差异,同一种林型在不同林龄的生物碳储量增幅差异亦较大。尤其是大兴安岭目前林分质量比较差,幼龄林和中龄林所占的比重较大,若能对现有林分加以更好地抚育和管理,该区森林植被仍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碳汇功能将进一步增强,大兴安岭在国家的生态功能区建设中将发挥更重要的碳汇功能,对此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增汇管理策略与管理路径。研究结果为正确认识森林生物碳储量对区域碳平衡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在未来营林、造林活动中充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碳储量 典型林型 大兴安岭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碳汇管理措施
下载PDF
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树干液流研究 被引量:57
7
作者 慧珍 +1 位作者 王传宽 周晓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42,共7页
选择相同年龄(1 2年生)、起源(实生)和立地条件下的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水曲柳、紫椴、蒙古栎、核桃楸、黄菠萝和红松幼树,采用ICT - 2 0 0 0TE自动监测系统同步测定其树干液流密度、耗水量及其主要环境因子。在生长季晴天,各树种的树... 选择相同年龄(1 2年生)、起源(实生)和立地条件下的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水曲柳、紫椴、蒙古栎、核桃楸、黄菠萝和红松幼树,采用ICT - 2 0 0 0TE自动监测系统同步测定其树干液流密度、耗水量及其主要环境因子。在生长季晴天,各树种的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基本呈单峰曲线(但黄菠萝有3次为双峰曲线) ,日峰值主要出现在1 0 :0 0—1 4 :0 0。黄菠萝、红松、紫椴、水曲柳、蒙古栎和核桃楸最大树干液流密度分别为2 34 0 0、2 86 2 1、5 0 7 93、5 1 6 36、6 2 5 93、94 5 83cm3·cm- 2 h- 1 。除黄菠萝之外,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PAR)和蒸汽压亏缺(VPD)的影响,它们对树干液流变异的贡献率波动在6 0 %~74 %。整个生长季中核桃楸、紫椴、水曲柳、红松、黄菠萝和蒙古栎的耗水量分别为384 0、2 82 0、2 71 0、2 1 2 0、1 4 70和1 390kg·株-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主要树种 树干液流 耗水量 时间动态
下载PDF
1965-2010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碳排放的估算研究 被引量:57
8
作者 胡海清 魏书精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9-644,共16页
火干扰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 是导致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火干扰所排放的含碳气体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有效地对森林火灾所排放的碳进行计量, 对了解区域和全球的碳平衡及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根... 火干扰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 是导致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火干扰所排放的含碳气体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有效地对森林火灾所排放的碳进行计量, 对了解区域和全球的碳平衡及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大兴安岭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1965–2010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 通过野外火烧迹地调查与室内控制环境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种计量参数, 从林分水平上, 采用排放因子法, 估算了大兴安岭1965–2010年46年间森林火灾所排放的碳和含碳气体量。结果表明: 大兴安岭46年间森林火灾排放的碳为2.93 × 107t, 年平均排放量为6.38 × 105t, 约占全国年均森林火灾碳排放量的5.64%; 含碳气体CO_2、CO、CH_4和非甲烷烃(NMHC)的排放量分别为1.02 × 108、9.41 × 106、5.41 × 105和2.11 × 105t, 含碳气体CO_2、CO、CH_4和NMHC的年均排放量分别为2.22 × 106、2.05 × 105、1.18 × 104和4.59 × 103t, 分别占全国年均森林火灾各含碳气体排放量的5.46%、7.56%、10.54%和4.06%; 针阔混交林燃烧效率较低, 虽然火烧面积占总过火面积的21.23%, 但排放的碳只占总排放量的7.81%, 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林火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大兴安岭 排放因子 森林火灾 林火管理策略
原文传递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9
作者 魏书精 罗碧珍 +3 位作者 魏书威 文正敏 胡海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4-514,共11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最大的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其碳通量和碳储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乃至全球碳收支平衡具有决定性影响。土壤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亦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向大气输出的主要途径,是土...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最大的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其碳通量和碳储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乃至全球碳收支平衡具有决定性影响。土壤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亦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向大气输出的主要途径,是土壤圈与大气圈交流的重要形式,是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目前,土壤呼吸已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排放CO2最大的源,在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与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森林土壤呼吸在全球碳平衡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土壤呼吸测定方法是科学有效地测定土壤呼吸的重要手段以及对土壤呼吸定量化研究的重要媒介,科学有效地加强森林土壤呼吸测定方法的精确化与定量化研究,对了解森林土壤呼吸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中的地位以及实现森林土壤碳汇效应与固碳潜力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阐明了森林土壤呼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论述比较了土壤呼吸的各种测定方法,特别比较了静态气室法和动态气室法的优缺点,为人们对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虽然测定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方法均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但目前最理想的方法是动态红外气体分析法,亦是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此外,本文亦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各组分的区分方法,最后讨论了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测定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并总结了土壤呼吸测定方法研究的趋势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土壤呼吸 测定方法 自养呼吸 异养呼吸
下载PDF
火烧对不同林型下森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1
10
作者 胡海清 刘洋 +2 位作者 蔡体久 宋立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165,共4页
通过对大兴安岭松岭林区白桦林、落叶松林以及白桦落叶松混交林的当年高强度火烧迹地与对照样地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火烧迹地和对照样地无论是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量还是贮水能力,0~10cm... 通过对大兴安岭松岭林区白桦林、落叶松林以及白桦落叶松混交林的当年高强度火烧迹地与对照样地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火烧迹地和对照样地无论是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量还是贮水能力,0~10cm土层土壤都较10~20cm土层土壤优越,火烧没有改变随深度变化的趋势,但相差明显增高。3种林型相比,在对照样地,白桦林土壤通气性优于落叶松林,而在火烧迹地,落叶松林优于白桦林。无论是在对照样地还是火烧迹地,落叶松林土壤的持水量平均值均大于白桦林,而白桦林土壤的平均贮水能力优于落叶松林。总体上看,在研究地区无论是土壤通气性、土壤持水量还是贮水能力,白桦林和落叶松林都较白桦落叶松混交林优越。火烧迹地与对照样地相比,火烧对3种林型的影响趋势相同,即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平均孔隙度以及土壤持水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火烧 林地类型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下载PDF
土壤活性有机碳分组及测定方法 被引量:52
11
作者 胡海清 陆昕 《森林工程》 2012年第5期18-22,共5页
土壤活性有机碳作为土壤有机碳中活跃的化学组分,是土壤有机碳动态的敏感性指标,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研究中,引起了土壤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界的高度关注。介绍具有代表性的活性碳组分的表征:溶解性有机碳、微生... 土壤活性有机碳作为土壤有机碳中活跃的化学组分,是土壤有机碳动态的敏感性指标,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研究中,引起了土壤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界的高度关注。介绍具有代表性的活性碳组分的表征: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矿化碳、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等,并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测量方法进行简要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活性有机碳 表征 分组 测定方法
下载PDF
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林分生物量碳密度与固碳能力 被引量:51
12
作者 胡海清 罗碧珍 +4 位作者 魏书精 魏书威 罗斯生 马洪斌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0-158,共19页
森林生物碳储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样地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林分尺度对林分生物量与碳密度进行计量,分析了林分生物碳储量的... 森林生物碳储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样地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林分尺度对林分生物量与碳密度进行计量,分析了林分生物碳储量的空间分配格局,并对林分年固碳能力与碳汇潜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兴安岭不同林型从幼龄林到成熟林的乔木层碳密度增长速率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云冷杉(Picea-Abies)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7种典型林型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林分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红松林31.4、74.7、118.4和130.2 t·hm–2;兴安落叶松林28.9、44.3、74.2和113.3 t·hm–2;樟子松林22.8、52.0、71.1和92.6 t·hm–2;云冷杉林23.1、44.1、77.6和130.3 t·hm–2;白桦林18.8、35.3、66.6和88.5 t·hm–2;蒙古栎林25.0、20.0、47.5和68.9 t·hm–2;山杨林19.8、28.7、43.7和76.6 t·hm–2。红松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和蒙古栎林在幼龄林时林分年固碳量较高,其他林型在成熟林时林分年固碳量较高。7种典型林型不同龄组的林分生物量碳密度均随林龄增长而增加,但不同林型的碳汇功能存在差异,同一林型不同林龄的生物量碳密度增幅差异也较大。林分年固碳量在0.4–2.8 t·hm–2之间,碳汇能力较强、碳汇潜力较大。尤其是小兴安岭目前林分质量较差,幼龄林和中龄林所占的比重较大,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研究结果可为森林经营管理及碳汇功能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生物量 碳密度 固碳能力 年固碳量 碳汇管理路径 小兴安岭
原文传递
黑龙江帽儿山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5
13
作者 林英华 家宝 +3 位作者 刘海良 张夫道 金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77,共7页
2002年5-9月,采用大型改良干漏斗和手拣法对天然次生针叶林(A)、天然次生混交林(B)、人工针叶林(C)、人工混交林(D)进行调查,共获得干生土壤动物30045只(未鉴定个体24只),隶属3门10纲21目3亚目56科,其中土层(0~15 cm)7 631... 2002年5-9月,采用大型改良干漏斗和手拣法对天然次生针叶林(A)、天然次生混交林(B)、人工针叶林(C)、人工混交林(D)进行调查,共获得干生土壤动物30045只(未鉴定个体24只),隶属3门10纲21目3亚目56科,其中土层(0~15 cm)7 631只,隶属3门10纲21目3亚目41科,森林凋落物层22 390只,隶属3门10纲21目3亚目50科.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群落类群数在4种林型中均表现为D>A>B>C.土壤动物个体和类群数在同一林型垂直分布现象明显,个体数一般表现为0~5 cm最多,10~15 cm最少,类群均随着土壤剖面层次的加深而递减.多样性指数(H')最大值和最小值因群落、月份不同而不同,其相对大小为D>C>A>B,Pielou指数(Js)和辛普森优势度指数(C)总体水平变化与多样性指数相同.Jaccard(q)和Gower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群落组成具有很高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群落 多样性 帽儿山 黑龙江省
下载PDF
用光腔衰荡光谱方法精确测量高反镜的反射率 被引量:41
14
作者 福革 戴东旭 +2 位作者 解金春 房本杰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8,共4页
介绍了利用光腔衰荡光谱技术高精度地检测高反镜的反射率的实验方法。利用直型和折叠型衰荡光腔结合,可以高精度地测定高反镜的反射率。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以精确地测定各种反射角度、镜片基底和尺寸的高反镜的反射率。
关键词 光腔衰荡光谱 反射率 高功率激光 激光光谱
原文传递
中度火干扰对白桦落叶松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9
15
作者 赵俊 胡海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10,共8页
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大兴安岭林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1982—2007年的中度火烧迹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后土壤密度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率降低,但是变化幅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并在火烧后第20年将接近... 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大兴安岭林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1982—2007年的中度火烧迹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后土壤密度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率降低,但是变化幅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并在火烧后第20年将接近火烧前水平;火烧后A层和B层土壤有机质均呈降低趋势,A层的降幅逐渐缩小直到火烧后20年比火烧前水平大幅增加;火后土壤A层和B层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土壤全氮在A层基本也呈增加趋势,B层随火后时间呈波动变化,无明显规律;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A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基本呈增加趋势,但随时间增加幅度减小,而B层的变化无规律;A层土壤水解氮含量变化呈增加趋势,而B层的变化则与速效钾在B层的变化相似,无明显规律。此研究旨在找出火烧后随时间的推移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火烧迹地的改造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干扰 火烧迹地 森林土壤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火灾灾害的响应特征及展望 被引量:46
16
作者 王千雪 +3 位作者 魏书精 胡海清 关岛 陈祥伟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7,共6页
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灾害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火灾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重点剖析了火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火险天气与防火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火周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灾害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火灾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重点剖析了火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火险天气与防火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火周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提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实现碳减排增汇效应的科学的林火管理策略与合理林火管理路径。最后对今后尚需加强的一些重点研究领域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森林火灾灾害 火行为 火险天气 火周期 林火管理策略
下载PDF
血清CRP、IL-6、PCT在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46
17
作者 王月平 尹飞飞 +3 位作者 赵国厚 袁开芬 王应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50-1354,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0例为感染组,同期收治的未合并感染患者50例为未感染组。采集感染患者临床样本,进行病原菌分析。采集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CRP、IL-6、PCT的表达水平。结果90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共送检标本90份,检出95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2.63%。感染组患者血清CRP、IL-6、PCT浓度分别为[(65.29±14.04)mg/L、(9.26±1.24)pg/ml、(5.65±1.42)ng/ml]显著高于未感染组[(13.56±1.01)mg/L、(7.36±1.67)pg/ml、(1.01±0.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组中,支气管扩张症病情越重,患者血清CRP、IL-6、PCT表达水平越高(P<0.05);感染越严重,患者血清CRP、IL-6、PCT表达水平越高(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CRP、IL-6、PCT水平均高于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患者(P<0.05),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CRP、IL-6、PC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炎症 支气管扩张症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哈尔滨市绿地景观格局与过程的连通性和完整性 被引量:32
18
作者 王天明 王晓春 +1 位作者 国庆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02-407,共6页
城市绿地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的研究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色之一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支持下对哈尔滨城市现有景观生态格局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认为主要存在以下景观生态问题 ... 城市绿地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的研究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色之一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支持下对哈尔滨城市现有景观生态格局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认为主要存在以下景观生态问题 :景观生态连通性低 ;景观结构单一 ;绿地面积少 ,且绿地空间分布不均衡 .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 ,哈尔滨市可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 :在景观生态战略点开辟新的绿色斑块 ;建立和完善生态化的水系廊道网络 ;建立城效绿化网络 ,连接绿地系统的点、线、面 ;增加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 ;在城市扩展中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 .图 4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市 景观连续性 格局 景观规划
下载PDF
一起医院内暴露导致的麻疹爆发疫情分析 被引量:45
19
作者 朱鑫 谢清梅 +1 位作者 任蕴慧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8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正阳县麻疹爆发危险因素,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2006年12月-2007年3月,正阳县共报告麻疹357例,发病率达47.2/10万,全县均有病例分布,51.3%的病例〈3岁。对71例麻疹和9... 目的探讨正阳县麻疹爆发危险因素,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2006年12月-2007年3月,正阳县共报告麻疹357例,发病率达47.2/10万,全县均有病例分布,51.3%的病例〈3岁。对71例麻疹和91例对照进行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接种率的比值比(OR)=0.3,95%,可信区间(CI)=0.1-0.8;发病前1-2周医院暴露史的OR=22.7,95%CI=6.1-99.5;与麻疹病人密切接触史的OR=40.4,95%CI=5.5-829.1。为避免MV接种的影响,将〈8月龄的儿童单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仅医院暴露史有显著统计学意义,OR=15.1,95%CI=1.4-377.2。结论除较低的MV接种率外,发病前1-2周的医院暴露是本次疫情爆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必须重视医院内感染在控制麻疹爆发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爆发 医院内感染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41
20
作者 魏书精 +1 位作者 魏书威 胡海清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0,64,共6页
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发生、发生规律、频率、周期、强度、种类、区域分布等产生的重要影响,阐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并对相关的研究... 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发生、发生规律、频率、周期、强度、种类、区域分布等产生的重要影响,阐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并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重点剖析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鼠害和森林火灾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灾害管理策略与措施,为及早预测气候变化可能对森林带来的灾害影响,积极主动地应对气候变化,将气候变化对森林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水平提出应对策略,同时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些重点研究领域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森林灾害 病虫鼠害 森林火灾 防控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