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术期乳腺癌病人情绪的观察 被引量:119
1
作者 毛雪琴 潘芳 +2 位作者 江虹 张洪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规律及交感神经紧张状况。方法 :31例乳腺癌患者和 31例正常对照者分别于手术前 5d、手术后 2周、手术后 3周用心理行为评定量表 (SDS、SAS)和皮肤电测试仪对其心理状况、交感神经紧...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规律及交感神经紧张状况。方法 :31例乳腺癌患者和 31例正常对照者分别于手术前 5d、手术后 2周、手术后 3周用心理行为评定量表 (SDS、SAS)和皮肤电测试仪对其心理状况、交感神经紧张度进行测试。结果 :手术前患者组与正常组相比 ,存在明显的情绪障碍 (P <0 .0 1)和较高的交感神经紧张度 (P <0 .0 5 ) ;术后 2周时 ,患者的焦虑情绪好转 ,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 ;手术后 3周即将出院时 ,患者焦虑情绪得分又显著升高 ,与术后 2周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这反应交感神经紧张度的皮肤电阻值的变化与不良情绪的动态变化相一致。结论 :围手术期乳腺癌病人存在明显不良情绪和较高的交感神经紧张度 ,并呈现有规律的动态变化 ,临床护理人员应据此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乳腺癌 情绪 肿瘤 皮肤电阻
原文传递
女性乳房手术预防乳头乳晕坏死的血供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高德宗 +1 位作者 尹群生 刘书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研究女性乳头乳晕的动脉血供特点,为乳腺手术时避免乳头乳晕坏死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13具女性尸体26个乳房标本的乳头乳晕血管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乳头乳晕动脉血供主要由胸外侧动脉分支及胸廓内动脉穿支供应胸廓内动脉第2~4肋... 目的研究女性乳头乳晕的动脉血供特点,为乳腺手术时避免乳头乳晕坏死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13具女性尸体26个乳房标本的乳头乳晕血管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乳头乳晕动脉血供主要由胸外侧动脉分支及胸廓内动脉穿支供应胸廓内动脉第2~4肋间血管穿支与胸外侧动脉的乳头乳晕支分别从乳晕上、内方和外上方经腺体小叶之间到达乳头乳晕基底部,然后在乳腺导管间上行供应乳头乳晕;胸廓内动脉肋间穿支和胸外侧动脉分支的浅层腺体穿支在皮下形成广泛吻合,特别是在乳晕下形成动脉网,由此网发出分支供应乳头乳晕;肋间动脉穿支与胸肩峰动脉未见有分支供应乳头乳晕。结论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根治术时,为了避免乳头乳晕坏死,应注意保护乳晕下动脉网,这时的皮瓣厚度不能小于0.5cm。乳房缩小整形术时,应以乳房内上或外上象限腺体作为腺蒂,并且注意保留乳腺后方至少1.5cm厚的腺体,以保证胸廓内动脉第2~4肋间穿支或胸外侧动脉乳头乳晕支对乳头乳晕的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切除术/副作用 乳头坏死/预防和控制 乳头/血液供给
下载PDF
盆腔自主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及直肠癌手术保留神经的体会 被引量:28
3
作者 毕冬松 靳祖涛 +4 位作者 魏其珍 曾庆东 戴勇 李兆亭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97-598,共2页
目的了解盆腔自主神经的解剖 ,减少直肠癌手术中对自主神经的损伤。方法通过解剖 7例尸体了解盆腔自主神经的分布 ,并于 10例直肠癌手术中进一步验证。结果上腹下丛紧贴肠系膜下血管的后方 ;直肠正后方的脏层筋膜与壁层筋膜之间的疏松... 目的了解盆腔自主神经的解剖 ,减少直肠癌手术中对自主神经的损伤。方法通过解剖 7例尸体了解盆腔自主神经的分布 ,并于 10例直肠癌手术中进一步验证。结果上腹下丛紧贴肠系膜下血管的后方 ;直肠正后方的脏层筋膜与壁层筋膜之间的疏松间隙内无明显自主神经分支 ;直肠与精囊和前列腺 (或子宫、阴道 )之间无明显的神经支 ;盆丛呈网状不规则四边形结构 ,其四个角不在同一平面。直肠侧韧带主要由盆丛发至直肠的分支及结缔组织构成。结论当实施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时 ,肠系膜下血管可作为寻找上腹下丛的标志 ;游离直肠时应先游离其后壁及前壁 ,后游离其侧方 ,使直肠侧韧带呈桥状架于直肠与盆丛之间 ;侧方的游离应于盆丛的内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自主神经 解剖学 直肠癌 手术治疗 自主神经保留
原文传递
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中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马榕 +3 位作者 王建丽 余之刚 高海东 崔亚洲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06-607,共2页
目的 进一步评价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1995年 3月至 2 0 0 2年 10月共施行该手术 38例 ,其中Ⅰ期 2 2例 ,Ⅱ期 16例 ,35例符合作者制订的手术适应证 ,3例略超出手术适应证。结果  38例病人中 ,术后发... 目的 进一步评价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1995年 3月至 2 0 0 2年 10月共施行该手术 38例 ,其中Ⅰ期 2 2例 ,Ⅱ期 16例 ,35例符合作者制订的手术适应证 ,3例略超出手术适应证。结果  38例病人中 ,术后发生乳头表皮部分坏死 1例 ,1个月后乳头皮肤痂下愈合 ;皮下积液 3例 ,经穿刺抽液治愈 ;34例切口甲级愈合 ,顺利出院。全部病例乳头基底部切线病理检查均无癌浸润。术后 38例全部随访 ,最长随访时间 93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 5 9个月。 1例肿瘤直径为 4cm者术后 49个月发生乳头基底部复发 ,行乳头乳晕复合体切除后随访 2 6个月无瘤生存。其余 37例病人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可作为Ⅰ、Ⅱ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乳头根治术 手术治疗 乳腺癌 术式改良 手术适应证
原文传递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切除范围的探讨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建丽 马榕 +3 位作者 刘文君 王志富 王美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合适的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对104例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切除标本进行观察研究。每一患者标本分为“癌肿区”、“近癌区”和“远癌区”。以肿瘤切除活检标本或肉眼可见肿瘤及其周围0.5cm区域为“癌肿区”;“癌... 目的:探讨合适的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对104例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切除标本进行观察研究。每一患者标本分为“癌肿区”、“近癌区”和“远癌区”。以肿瘤切除活检标本或肉眼可见肿瘤及其周围0.5cm区域为“癌肿区”;“癌肿区”边缘向外1cm~3cm区域为“近癌区”;3cm~5cm区域为“远癌区”。对三个区域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和c-erbB-2、p53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发生情况分别进行研究。结果:104例乳腺癌手术标本中,“近癌区”和“远癌区”发生非典型增生率分别为56.7%、32.7%,其中Ⅱ、Ⅲ级非典型增生率“近癌区”明显高于“远癌区”。49例c-erbB-2阳性乳腺癌中,“近癌区”亦发现有c-erbB-2阳性表达者26例(53.6%),“远癌区”阳性表达者8例(16.3%)。两组比较均P<0.01。25例p53阳性者中,“近癌区”及“远癌区”检测均阴性。结论:提示在行保留乳房手术时,一并切除近癌组织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切除范围 保留乳房手术 近癌区 远癌区
下载PDF
乳腺癌钼靶X线钙化与HER-2/neu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晓 陈连胜 +5 位作者 田斌 金广超 马国辉 臧益秀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钙化与HER-2/neu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52例乳腺癌钼靶X线片的钙化特点;并将切除的肿瘤标本行HER-2/neu检测,分析钼靶X线钙化特征与HER-2/neu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钼靶X线钙化组HER-2/neu过度...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钙化与HER-2/neu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52例乳腺癌钼靶X线片的钙化特点;并将切除的肿瘤标本行HER-2/neu检测,分析钼靶X线钙化特征与HER-2/neu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钼靶X线钙化组HER-2/neu过度表达率高于无钙化组(61.6%vs.35.4%)(P<0.01);在73例钙化中,以钙化伴随毛刺征为主要表现者,HER-2/neu过度表达率高于单纯钙化组(P<0.05)。根据钙化形态特征,蠕虫状钙化组HER-2/neu过度表达率明显高于非蠕虫状钙化组(P=0.01)。钼靶X线钙化簇最大径≥25 mm者,多在HER-2/neu过度表达组(P<0.05),而钙化颗粒数≤20枚/cm2者,多在HER-2/neu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乳腺癌钼靶X线钙化与HER-2/neu过度表达关系密切,可为乳腺癌治疗策略的制定和预测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摄影术 乳房X线摄影术 钙化 HER-2/NEU
下载PDF
乳腺癌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马榕 王建丽 +5 位作者 张建平 刘文君 张小桥 毕冬松 姜希宏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为术中采用杀灭脱落癌细胞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9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创面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并将其中104例的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04例...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为术中采用杀灭脱落癌细胞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9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创面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并将其中104例的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04例患者,脱落癌细胞阳性者36例,占34.6%。Ⅰ期、Ⅱ期及Ⅲ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检出率分别为3.8%、29.8%和85.7%。T1、T2和T3以上癌细胞检出率依次为10.8%、33.3%和77.3%。腋淋巴结转移数目4枚以上者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阳性率为76.0%,而无腋淋巴结转移者仅13.5%。结论乳腺癌手术结束时,采用杀灭或去除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的措施,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科手术 病理学 脱落癌细胞
原文传递
创建基础、综合、创新相结合的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新体系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传勇 高英茂 +3 位作者 于修平 胡维诚 苑辉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6,19,共3页
探索并创建一种将基础、综合和创新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医学基础实验教学项目分为基础、综合和创新三个层次,基础实验随相应的理论课程同步进行,综合和创新项目组成五门独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分别是"医学形态学实验&q... 探索并创建一种将基础、综合和创新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医学基础实验教学项目分为基础、综合和创新三个层次,基础实验随相应的理论课程同步进行,综合和创新项目组成五门独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分别是"医学形态学实验"、"医学机能学实验"、"医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和"临床基础"。综合性实验课程在相应理论课程结束后单独开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实验课程体系 综合实验 创新实验
下载PDF
槐定碱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炳刚 苏刚 +3 位作者 马德强 范玉琢 郝永存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 探讨槐定碱对人胃癌MGC 80 3细胞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凋亡机理。方法 用MTT法测定槐定碱对MGC 80 3细胞的IC50 ,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DNA凝胶电泳等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实验显示 0 .4~ 3.2mg /ml的槐定碱对... 目的 探讨槐定碱对人胃癌MGC 80 3细胞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凋亡机理。方法 用MTT法测定槐定碱对MGC 80 3细胞的IC50 ,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DNA凝胶电泳等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实验显示 0 .4~ 3.2mg /ml的槐定碱对体外培养的MGC 80 3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发生凋亡 ,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固缩 ,核染色质聚集或碎裂、胞质空泡化等 ;DNA电泳可见DNA“梯形”条带 ;流式细胞仪检测Sub G1凋亡峰在G1期前出现 ,S期细胞比例增高。结论 槐定碱对体外培养MGC 80 3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 ,机理与通过阻止细胞周期的进程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定碱 胃癌 MGC-803细胞 细胞凋亡 肿瘤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应激事件、社会支持与婚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潘芳 毛雪琴 +3 位作者 江虹 张红静 马榕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65-66,69,共3页
目的:探讨与乳腺癌发病相关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方法:对40例乳腺癌患者及30例匹配对照分别进行自评式心理测试,包括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婚姻质量问卷(ENRICH)。结果:乳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与乳腺癌发病相关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方法:对40例乳腺癌患者及30例匹配对照分别进行自评式心理测试,包括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婚姻质量问卷(ENRICH)。结果:乳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负性生活事件值(L2、L5、L8、L11)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量表得分、生活满意度和婚姻质量问卷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家庭负性生活事件值(L5)和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客观支持分(S2)。结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多种因素有关,但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女性在生活中所承受的心理社会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应激 心理学 社会支持 婚姻状况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分期和侧切缘受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姜金波 戴勇 +4 位作者 张晓明 李传福 靳祖涛 毕冬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961-964,共4页
目的 评估磁共振成像(MRI)预测直肠癌分期和侧切缘受累的准确程度。方法术前活检病理证实的直肠癌53例,用高分辨率MRI评估肿瘤(T)、系膜淋巴结转移(N)和侧切缘(CRM),所有病例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采用连续病理切片法观察手... 目的 评估磁共振成像(MRI)预测直肠癌分期和侧切缘受累的准确程度。方法术前活检病理证实的直肠癌53例,用高分辨率MRI评估肿瘤(T)、系膜淋巴结转移(N)和侧切缘(CRM),所有病例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采用连续病理切片法观察手术标本,对照术前MRI和术后病理结果,评估MRI能否准确预测直肠癌T、N、CRM。结果MRI正确T分期41例,错误12例,其中4例T1-12期报告为仍期,8例仍期报告为T1-12期,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7.4%(41/53),其中T1~12期的预测准确率为83.3%(20/24),仍期的准确率为68.0%(17/25),T4期的准确率为100%(4/4),MRI可以对T分期进行一般预测,但准确度不高(Kappa值为0.602,P〈0.001)。MRI对直肠系膜淋巴结正确分期37例,错误分期16例,其中高估10例,低估6例,准确率为69,8%(37/53),灵敏度为75%(18/24),特异度为65.5%(19/29),MRI不能对系膜淋巴结做出准确预测(Kappa值为0.399,P=0.003)。MRI正确预测CRM51例,错误2例,其中高估1例,低估1例,准确率为96.2%(51/53),灵敏度为80%(1/5),特异度为97.9%(47/48)。MRI可以准确预测CRM是否受累(Kappa值为0.779,P〈0.001)。结论术前MRI不能准确预测直肠癌T、N分期,但可以可靠地预测CRM是否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肿瘤分期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BRMS1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3
12
作者 唐鲁兵 高海东 +3 位作者 刘焕涛 马榕 余之刚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63-1165,116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cancermetastasis-suppressor1,BRMS1)mRNA表达水平与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将58例乳腺癌标本分为转移组(31例)和非转移组(27例);以β-actin为内参照,用...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cancermetastasis-suppressor1,BRMS1)mRNA表达水平与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将58例乳腺癌标本分为转移组(31例)和非转移组(27例);以β-actin为内参照,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58例乳腺癌组织中BRMS1mRNA的表达。结果:BRMS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为0.397±0.023;BRMS1mRNA在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327±0.038、0.475±0.041,转移组BRMS1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BRMS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而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无相关性,BRMS1mRNA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预后 BRMS1 MRNA 腋淋巴结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2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炳刚 +2 位作者 景生虹 范玉琢 黄允宁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对比治疗研究。治疗组26例,用平消胶囊、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介入栓塞化疗(TAE)术;对照组20例单用TAE术。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CR+PR)...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对比治疗研究。治疗组26例,用平消胶囊、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介入栓塞化疗(TAE)术;对照组20例单用TAE术。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CR+PR)率分别为80.77%、65.00%(P<0.05),进展(PD)率分别为0和10.00%(P<0.001),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率分别84.61%和60.00%(P<0.05),碱性磷酸酶(AKP)变化也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用平消胶囊、苦参素注射液联合TAE术,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 肝癌 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 平消胶囊 苦参注射液 介入栓塞化疗
下载PDF
苦参碱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凋亡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炳刚 +1 位作者 苏刚 马德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516,共2页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乳腺癌MCF 7/ADR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机制。方法 四甲基噻唑蓝 (MTT)法测定苦参碱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 ,用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DNA凝胶电泳等技术观察细胞...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乳腺癌MCF 7/ADR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机制。方法 四甲基噻唑蓝 (MTT)法测定苦参碱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 ,用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DNA凝胶电泳等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0 .3~ 2 .5 g/L浓度苦参碱对MCF 7/ADR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诱导发生凋亡 ,实验范围内细胞凋亡的比率与药物浓度呈一定相关。结论 苦参碱能抑制人乳腺癌MCF 7/ADR细胞的生长 ,其机制与阻止细胞周期的进程 ,启动细胞自身调控程序 ,诱导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人乳腺癌细胞 MCF—7/ADR 细胞凋亡 乳腺癌
原文传递
胸苷酸合成酶的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余之刚 +2 位作者 张强 贾红英 王建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 (TS)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与 5氟脲嘧啶 (5 Fu)类药物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ABC法 )检测了 134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 (ⅠB~Ⅳ期 )石蜡标本中的TS基因的表达情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 (TS)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与 5氟脲嘧啶 (5 Fu)类药物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ABC法 )检测了 134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 (ⅠB~Ⅳ期 )石蜡标本中的T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134例标本中TS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为 6 1 2 % (82 / 134) ,TS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 ) ,且TS表达阴性患者的 5年生存率 (5 7 6 9% )明显高于TS表达阳性者 (2 1 95 % ,P <0 0 0 1)。多因素分析显示 ,肿瘤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和TS表达状态 3者与生存率有相关性(P <0 0 5 ) ,其中TS的表达状态与患者 5年生存率关系最为密切 (P <0 0 0 0 1) ,相对危险系数为1 2 4 1。结论 TS表达水平的高低可能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 ,同时对预测 5 Fu化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酸合成酶 基因表达 结直肠癌 肿瘤 TS 5-FU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情绪与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潘芳 毛雪琴 +1 位作者 马榕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情绪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测试3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手术前5d、手术后14、21d的免疫功能和情绪状况,在相同时间对3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测试。结果:手术前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功能较低,差异显著(P&l...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情绪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测试3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手术前5d、手术后14、21d的免疫功能和情绪状况,在相同时间对3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测试。结果:手术前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功能较低,差异显著(P<0.01);患者组不良情绪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手术后14d,患者的免疫功能较手术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1d时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分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前后患者的免疫功能与不良情绪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和情绪障碍并呈动态变化,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与不良情绪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活性 情绪障碍
下载PDF
乳腺导管扩张症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焕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乳腺导管扩张症
下载PDF
乳腺癌与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毛雪琴 潘芳 +3 位作者 江虹 马榕 张洪静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危险性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1例乳腺癌病人及31例正常人,进行心理行为问卷(婚姻质量问卷—ENRICH、生活事件问卷—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特质应对方式—TCSQ)测试。结果在乳腺癌确诊前5... 目的探讨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危险性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1例乳腺癌病人及31例正常人,进行心理行为问卷(婚姻质量问卷—ENRICH、生活事件问卷—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特质应对方式—TCSQ)测试。结果在乳腺癌确诊前5年内病人所经历的应激性负性生活事件(L2)明显多于对照组,其中以与家庭有关的负性生活事件(L5)及工作学习中的问题(L8)占主要位置,且病人的婚姻满意度(H5)低于对照组,在遇到应激性负性生活事件时较多地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NC),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选入变量中,L5[OR=0.959,CI(0.921~0.998)]、S2[OR=0.825,CI(0.700~0.972)]和NC[OR=0.921,CI(0.847~1.002)]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性关系密切。结论病前经历较多的与家庭有关的应激性负性生活事件、面对应激时缺乏客观社会支持及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是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心理学 医学 危险因素 社会环境
下载PDF
青年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肖虎 +1 位作者 戴勇 李鹏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 :了解青年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情况 ,探讨BRCA1基因突变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UGE) -DNA银染方法 ,研究 30例 <35岁乳腺癌患者的BRCA1基因外显子 ... 目的 :了解青年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情况 ,探讨BRCA1基因突变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UGE) -DNA银染方法 ,研究 30例 <35岁乳腺癌患者的BRCA1基因外显子 2、2 0的突变情况。结果 :检出 8例突变 ,突变率为 2 6 7% ,5例在外显子 2 ,3例在外显子 2 0。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BRCA1突变率为 38 9% ,而无转移者仅为 8 3%。腋窝淋巴结转移率 >5 0 %的患者 ,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率 <5 0 %的患者相比 ,前者BRCA1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后者 (71 4%vs18 2 % )。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BRCA1突变率显著低于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 (5 36 %vs 6 3 6 % )。结论 :青年乳腺癌与BRCA1基因突变存在相关性 ;BRCA1基因突变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与雌激素受体阳性呈负相关 ;对BRCA1基因外显子 2和 2 0进行的突变分析 ,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基因 淋巴结转移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中p16、p21、cyclin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田兴松 王新刚 +1 位作者 周文红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2-535,543,共5页
目的:探讨p16、p21和cyclinD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上p16、p21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比较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 目的:探讨p16、p21和cyclinD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上p16、p21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比较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p16、p21、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58.3%、41.7%,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中。p16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1)相关。p2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ER相关(P<0.01)。p16蛋白的表达与p21、cyclinD1蛋白表达不相关(P>0.05)。p21蛋白表达与cyclinD1蛋白表达相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影响总生存率的因素有: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和p16、p21、cyclinD1蛋白(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状态和p16、cyclinD1蛋白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p16、p21蛋白的失表达和cyclinD1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p16、p21蛋白是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客观指标,cyclinD1蛋白表达与ER有关。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以及p16、p21、cyclinD1蛋白表达可能是判断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有效指标,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合理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p16 基因 p21 细胞周期蛋白D1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