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4
1
作者 沈建辉 史峰军 +4 位作者 李刚 姜屿 宋银冬 崔明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6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50例,外固定架固定21例。结果术后均获随访12~22个月,平均16个月。各组疗...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6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50例,外固定架固定21例。结果术后均获随访12~22个月,平均16个月。各组疗效满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法均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但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合理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外固定架
原文传递
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菁爽 +3 位作者 马永文 吴宏 冯佳庆 王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组、阿仑膦酸钠联合磺脲类药物组及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测同部位骨密度,观察比较各组骨密度值变化的差别。...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组、阿仑膦酸钠联合磺脲类药物组及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测同部位骨密度,观察比较各组骨密度值变化的差别。结果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组骨密度较磺脲类药物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强化治疗 阿仑膦酸钠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36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东 +3 位作者 张克非 史峰军 王红 李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41-2642,共2页
中老年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绝经后更容易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并且这些患者往往身体较弱,难以接受较大的手术创伤,而长期卧床会加重骨质疏松和带来许多卧床并发症。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 中老年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绝经后更容易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并且这些患者往往身体较弱,难以接受较大的手术创伤,而长期卧床会加重骨质疏松和带来许多卧床并发症。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PVP)或椎体后突成形术(PKP)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9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治疗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分为4组:A组2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28例,行防旋股骨近端...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9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治疗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分为4组:A组2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28例,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C组26例,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治疗;D组24例,行Gamma钉内固定治疗。比较4组术后3、6、12、18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随术后时间延长而均较前一时间点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一时间点A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在同一时间点明显高于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和D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在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髋内翻畸形、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B组随访期内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髋内翻畸形发生。C组出现内固定松动2例,髋内翻畸形3例。D组出现1例(Ⅱ型)钉远端股骨干骨折,1例大腿中上端疼痛;结论与内固定术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更具优势,近期疗效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其远期并发症尚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H19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保军 黄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沈阳市急救中心急诊科及综合外科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82例以及健康者20例。采集急性胰腺炎患者及健康者的外周血,分离血清提...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沈阳市急救中心急诊科及综合外科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82例以及健康者20例。采集急性胰腺炎患者及健康者的外周血,分离血清提取RNA,利用Real-time PCR检测lncRNA H19的表达水平,分析H19的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lncRNA H19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期血清中的lncRNA H1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4,P=0.020);重型急性胰腺炎组患者比轻型急性胰腺炎组lncRNA H19表达水平高(t=2.111,P=0.037),Balthazar CT分级>C级患者的lncRNA H19表达水平高于CT分级≤C级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P=0.022)。ROC曲线分析显示H19的检测可以帮助诊断急性胰腺炎(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95%可信区间:0.636~0.867,P<0.01)。结论 lncRNA H19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中表达升高,且对于急性胰腺炎诊断和严重程度的预判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RNA 未翻译 诊断
下载PDF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沈建辉 +2 位作者 张龙 王红 石冰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35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11年6月,本院对2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取了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 目的:探讨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11年6月,本院对2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取了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评价其诊疗过程及结果。结果:23例患者经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获成功,并于术后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x线摄片复查显示,全部病例植骨融合良好,融合时间平均为12周,颈椎稳定,无感染,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亦无假关节、骨不连以及生理曲度改变等发生;脊髓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具有创伤小,植入骨块愈合快,‘颈椎高度恢复好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改善受损脊髓神经功能亦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植骨 带锁钢板内固定 下颈椎骨折脱位 脊髓神经损伤
下载PDF
髋关节周围软组织重建对THA术后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6期101-102,共2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作为髋关节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髋关节置换的后外侧入路是目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翻修术(Revision total hip replacement)常用的手术入路。术后...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作为髋关节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髋关节置换的后外侧入路是目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翻修术(Revision total hip replacement)常用的手术入路。术后髋关节后脱位是一种比较严重而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左右,仅次于假体松动。研究表明术后脱位多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目前研究发现术中软组织破坏过多导致的软组织失平衡已逐渐成为假体脱位,尤其是早期脱位的主要因素。我们通过骨锚钉技术,及部分游离阔筋膜修复重建关节囊,增加髋关节术后稳定,降低早期术后脱位风险,极大恢复了髋关节张力,最大可能地重建关节囊的正常解剖结构,使之更加接近生理状态的髋关节,有效防止髋关节脱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重建 髋关节周围 术后脱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稳定性 THA 全髋关节翻修术 髋关节置换术后
原文传递
关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尚群 《职业与健康》 CAS 2004年第9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人畜共患传染病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5
9
作者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6期3-7,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研究分析,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治疗方法,为髋关节术后脱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11年10月,我组所进行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95例患者,所有患者由同一术者完成,均采用后...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研究分析,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治疗方法,为髋关节术后脱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11年10月,我组所进行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95例患者,所有患者由同一术者完成,均采用后外侧手术入路。患者平均年龄57.2岁,其中男187髋女108髋。因股骨头坏死手术179髋,股骨颈骨折91髋,翻修术15髋,骨性关节炎7髋,病理骨折2髋。术后有13例发生关节脱位,并给予复位治疗。本文对脱位病例进行了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切口、安装角度、术后不良活动等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平均住院20.5天,术后随访1-3年。有13例发生脱位,所有脱位患者均为术后不良活动导致,都属于后上方脱位,在患侧臀部可触到脱位的股骨粗隆部。脱位后分别采用床头手法复位、麻醉下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床头手法复位13例,成功8例,失败5例。2例麻醉下复位成功,3例切开复位成功。所有复位患者无2次脱位发生。结论:随着人工髋关节技术的发展,术后不良活动逐渐成为目前脱位的重要原因。正确的康复锻炼方式,能有效地防止早期脱位的发生。不良活动的脱位复位后,不用限制肢体的正常活动锻炼。脱位患者无2次脱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脱位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华蟾素和顺铂对骨肉瘤MG-63细胞联合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科官 张涛 +3 位作者 严峰 王海 周永飞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比较华蟾素(cinobufagin)协同顺铂(cisplatin)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杀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株MG-6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采用MTT比色法测定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计算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骨... 目的探讨比较华蟾素(cinobufagin)协同顺铂(cisplatin)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杀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株MG-6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采用MTT比色法测定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计算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骨肉瘤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观察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情况和药物对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骨肉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并检测细胞凋亡率;相差显微镜观察骨肉瘤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学上的改变。结果华蟾素和顺铂均对骨肉瘤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华蟾素组、顺铂组及华蟾素+顺铂组在药物浓度不同时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各不相同,在药物浓度低于80μg/ml时,各实验组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当药物浓度达到80μg/ml时,华蟾素组和顺铂组药物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再增加,但华蟾素+顺铂组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在药物浓度达到160μg/ml时,抑制作用仍强于其浓度为80μg/ml时。各实验组在药物浓度相同时华蟾素+顺铂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独应用华蟾素或者顺铂。结论华蟾素+顺铂对骨肉瘤MG-63细胞的联合杀伤作用明显强于单独应用顺铂或者华蟾素;在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方面,华蟾索协同顺铂对细胞的杀伤作用效果显著,并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顺铂 细胞凋亡 骨肿瘤
原文传递
经后路椎弓根系统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明宇 闫景龙 +4 位作者 巢鹏程 郝强 张峰 关继奎 《黑龙江医学》 2009年第7期538-539,559,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经后路椎体内撑开植骨治疗胸腰段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经后路椎体内撑开植骨治疗胸腰段压缩骨折106例,并进行随访分析,观察神经损伤以及骨折椎体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除神经损伤ASIA分级为A级的10例无变化外,其余都... 目的观察和分析经后路椎体内撑开植骨治疗胸腰段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经后路椎体内撑开植骨治疗胸腰段压缩骨折106例,并进行随访分析,观察神经损伤以及骨折椎体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除神经损伤ASIA分级为A级的10例无变化外,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骨折椎体平均高度(为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体高度和×100%):术前(%)59.41±9.53,术后(%)95.28±10.30,6个月后随访(%)93.96±11.51。椎管受阻狭窄程度:按Wolter分类,术前指数1为30例,指数2为64例,指数3为12例;术后指数0为92例,指数1为14例。内固定物无发生折断、折弯等。结论为建立脊柱的稳定,对椎体明显爆裂压缩的患者在手术复位内固定的同时行椎体植骨是必要的,经后路椎体内撑开植骨治疗胸腰段压缩骨折是较为有效,方便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内 撑开植骨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不同内固定材料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大勇 乔添柱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3期22-23,2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材料对成人股骨干骨折手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4月~2009年7月间我科共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286例资料,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3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伤口均...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材料对成人股骨干骨折手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4月~2009年7月间我科共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286例资料,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3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记忆合金组手术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LCP组术后最早负重,LCP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最短,术后内固定钢板出现断裂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最好。结论 LCP具有最大优越性,手术坚强内固定的同时能够开始早期的功能锻炼,这样可以缩短患者伤后的康复期,最大程度地恢复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3-D移动X线机引导下PVP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史峰军 崔明宇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0,93,共4页
目的通过3-D移动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椎原发及转移瘤,分析与疗效的相关因素,提高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脊椎原发性肿瘤及转移瘤患者在3-D移动X线机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效果和并发症。57例患者69... 目的通过3-D移动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椎原发及转移瘤,分析与疗效的相关因素,提高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脊椎原发性肿瘤及转移瘤患者在3-D移动X线机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效果和并发症。57例患者69节椎体病变,经病史、影像学及术中病理证实椎体肿瘤行PVP术,术中经3-D移动X线机引导下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颈椎1.5~2.5 mL,胸椎为2~4 mL,腰椎为2~6 mL。结果术后显示疼痛完全缓解73.9%,部分缓解20.9%,总有效率94.8%。术后影像证实椎体周围组织渗漏5例,1例椎管内硬膜囊外和1例渗漏入椎间盘。结论经3-D移动X线机下引导行PVP治疗脊柱肿瘤,通过3-D成像,穿刺定位准确,骨水泥注入量容易控制,疼痛缓解明显,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移动X线机 脊柱恶性肿瘤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院前早期电除颤抢救心搏骤停成功5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11Z期130-131,共2页
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者采取的主要措施,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是评估院前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努力提高心搏骤停者院前复苏成功率在体现院前急救医疗水平方面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心肺复苏 电除颤
下载PDF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体会附28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明宇 乔添柱 +4 位作者 宋银东 沈建辉 李刚 张龙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12期50-51,共2页
目的:探索和研究解剖型锁定钢板在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28例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评定术后患髋功能。结果:本组随访12~3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8个月。... 目的:探索和研究解剖型锁定钢板在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28例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评定术后患髋功能。结果:本组随访12~3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8个月。根据黄公怡临床评定标准:优20例,良7例,差1例。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符合股骨近端解剖形态,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简单实用,安全有效,对股骨头血供干扰小,内固定牢固,创伤小,能早期活动和负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下骨折 解剖型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椎管内硬膜下肿瘤经半椎板入路切除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大勇 +1 位作者 张峰 史峰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切除入路行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8年7月共手术治疗86例颈、胸、腰椎管内硬膜下肿瘤患者,均在偏肿瘤侧对应肿瘤节段切除半侧椎板、棘突根部、关节突内1/3,切开硬膜,游离并切除...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切除入路行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8年7月共手术治疗86例颈、胸、腰椎管内硬膜下肿瘤患者,均在偏肿瘤侧对应肿瘤节段切除半侧椎板、棘突根部、关节突内1/3,切开硬膜,游离并切除肿瘤。结果:86例肿瘤均获得顺利切除,手术时间45~70分钟,平均54分钟;出血量80~120ml,平均90ml。3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每日切口旁局部穿刺抽出漏出液,并采取头低脚高位,术后3周愈合。61例获得4个月~8年1个月,平均3年5个月随访,无颈、胸、腰痛等症状,获得随访的42例术前不完全性瘫痪患者肌力由术前3~4级恢复至术后5级。结论:位于椎管内脊髓背侧、腹侧及突入椎间孔的硬膜下肿瘤,采用半椎板切除入路可顺利切肿瘤组,该方法出血少,创伤小,可最大限度地保护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管内肿瘤 硬膜下肿瘤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含服硝酸甘油致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承华 李庆岩 《黑龙江医学》 2000年第10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硝酸甘油 含服 致过敏性休克 慢性 治疗 咳痰 心前区疼痛 堵塞 纠正 改善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复位固定微创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常树松 张丽丽 +4 位作者 刁振彬 张龙 郝强 张峰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第6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微创复位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优点。方法:本组共23例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8~47岁,平均年龄25.4岁。均为胫骨髁间棘闭合性、新鲜性撕脱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3~8天,平均5.8天。受伤原因:运动伤11例...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微创复位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优点。方法:本组共23例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8~47岁,平均年龄25.4岁。均为胫骨髁间棘闭合性、新鲜性撕脱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3~8天,平均5.8天。受伤原因:运动伤11例,交通伤7例,其他伤5例。全部病例均选择膝关节镜下复位、定位器引导下用钢丝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处。结果:23例随访12个月~3年,平均2.5年。术后下肢支具固定4~6周,行膝关节屈伸功能练习。无1例膝关节感染及膝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结论:膝关节镜下复位固定微创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可以减少因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引起的感染,减少因切开复位、膝关节粘连而导致膝关节僵硬的并发症,可明显减轻病人因开刀所导致的痛苦,术后功能恢复快,降低残疾率,是一项应大力开展及推广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 膝关节镜 复位固定 微创治疗 临床应用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髁间棘骨折 膝关节僵硬
原文传递
联合应用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4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中快速同步联用氨茶碱与肾上腺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在我院急诊科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在心肺复苏中快速同步联用氨茶碱和肾上腺素抢救为联合组。30例患者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为... 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中快速同步联用氨茶碱与肾上腺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在我院急诊科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在心肺复苏中快速同步联用氨茶碱和肾上腺素抢救为联合组。30例患者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为大剂量组。30例患者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抢救为标准剂量组。比较三组复苏疗效以及自主循环恢复的时间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结果联合组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存活率、存活出院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和大剂量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在心肺复苏中联合使用氨茶碱和肾上腺素能够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存活率和存活出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氨茶碱 肾上腺素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8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峰军 +1 位作者 刘东 张克非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6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2012年4月使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8例,其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47~81岁(平均62岁),按Neer分类法:2部分骨折21例,3部分骨折17例。手...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2012年4月使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8例,其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47~81岁(平均62岁),按Neer分类法:2部分骨折21例,3部分骨折17例。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术后第3天肩关节适量被动活动,1周后适量主动及被动活动。结果:随访时间3~21个月,平均12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9周。按照Neer评分标准,功能优24例,良9例,中5例,优良率为86.8%。有1例患者LPHP固定失败。结论: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该手术切口创伤小,血运破坏少,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可起到牢固固定肱骨近端骨折的作用,特别适用于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接骨板 骨折愈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