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要沉溺于花间悄语
- 1
-
-
作者
孙虹江
-
出处
《上海戏剧》
1982年第1期62-63,共2页
-
文摘
我所接触过的前辈艺术家和著名演员,当他们把自己成材之路指点给青年演员时,总会不约而同地谈起演员的恋爱和婚姻问题,也免不了再三叮咛这样几句话:“为了艺术事业。
-
关键词
艺术事业
婚姻问题
黄金岁月
四功五法
爱情生活
象服
艺术道路
戏曲演员
热爱生活
艺术工作者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迎十六大,演《木棉红》
- 2
-
-
作者
孙虹江
-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9,共2页
-
文摘
《木棉红》讲述了聪慧美丽的黎族大首领——冼英,一举粉碎民族分裂的阴谋,扫平叛军,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大团结,捍卫真挚爱情的动人故事。剧作的题材决定了戏的风格与以往才子佳人式的淡雅意境迥然不同。整体基调的把握、风格样式的设置、节奏上分寸感的拿捏、音乐形象的塑造、舞台调度与形体动作的组织等等都为二度创作展现出全新的体验与表现的空间。
-
关键词
《木棉红》
越剧
戏剧艺术
剧作题材
戏剧风格
音乐形象
舞台设计
-
分类号
J892.4
[艺术—戏剧戏曲]
J825
-
-
题名“现实主义”是戏曲表导演艺术的基石
- 3
-
-
作者
孙虹江
-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3-35,共3页
-
文摘
每当沪剧《挑山女人》演出结束时,观众都会以掌声和泪水给予热烈的回报,来赞美王美英的善良纯朴、坚韧和担当。作为导演,我感触更深的也许是陪同宝山沪剧团一路走来以及这出戏成功背后的一些事。
-
关键词
导演艺术
现实主义
戏曲
-
分类号
J81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对精品戏剧de再创造——导演畅述
- 4
-
-
作者
童薇薇
孙虹江
-
出处
《上海戏剧》
1999年第12期20-21,共2页
-
文摘
关于新版《红楼梦》的构想 原版《红楼梦》已为越剧精品,被海内外观众认可接受。现在原创本,演员等基本不动、不伤筋骨、不动神韵,但小剧场版本(除了舞美、灯光、服装、道具等外)搬至大剧院,这对导演来讲确有压力。
-
关键词
再创造
导演
精品
观众审美心理
戏剧
舞美
贾宝玉
越剧
大剧院
太虚幻境
-
分类号
J81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短暂百年中的永恒——忆我的老师吴琛
- 5
-
-
作者
孙虹江
-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0,共2页
-
文摘
早在“孤岛”时期的上海,作为影剧导演和编剧的吴琛就已相当有名。他用手中的笔激励热血青年奔赴前线,为民族解放冲锋陷阵。为此,他遭到日本特务的追捕。躲在乡间的吴琛隐姓埋名,用“魏予潜”的笔名继续创作,写出了《钗头凤》、《寒夜曲》等多部作品。
-
关键词
老师
短暂
“孤岛”时期
《钗头凤》
民族解放
吴琛
-
分类号
J803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关于新版越剧《红楼梦》的一些思考
- 6
-
-
作者
孙虹江
-
出处
《上海艺术家》
1999年第6期60-61,共2页
-
文摘
在世纪之交,我们院里决定对演了四十年、在全国有很大影响、脍炙人口的越剧精品《红楼梦》改版重排,其难度不言而喻。 难度即高度 改版工作首先必须考虑到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兼顾经典作品的传统底蕴。它面临着五个方面的难点:1.
-
关键词
《红楼梦》
音乐形象
观众
越剧
世纪之交
科学的态度
新版
脍炙人口
难点
四十年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看钱惠丽演出的《真假驸马》
- 7
-
-
作者
孙虹江
-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0-41,共2页
-
文摘
看钱惠丽演出的《真假驸马》时,我觉得有一种陌生感。俏丽的面庞;修长的身材;天生一付好嗓子,依然是我熟悉的钱惠丽,可是在表演风格上却与以往有些不尽相同之处了。既要师古而不泥古,从古至今,这是任何艺术家攀登艺术高峰的必进之路,徐玉兰老师早就把打开艺术宫殿大门的钥匙交给了她,然后登堂入室,去探求艺术的真谛,寻找真正的“自我”则是钱惠丽的追求。
-
关键词
惠丽
表演风格
徐玉兰
从古至今
尹派
艺术高峰
徐派
创作状态
平演
文仲
-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念吴琛先生 写在越剧改革七十年之际
- 8
-
-
作者
孙虹江
-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0,共2页
-
文摘
台灯下,时常凝望着书桌上我和吴琛先生将近三十年前的合影照,虽然已是一张旧照,却保留着我多年的记忆。那年我已过而立之年,吴琛先生则已年届古稀了。在我为新戏做案头工作时,好像总能听到先生的殷殷嘱咐……
-
关键词
越剧改革
三十年
案头
-
分类号
J825.5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袖手于前 疾书于后
- 9
-
-
作者
孙虹江
-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30-31,共2页
-
文摘
有人说伟平天生就是为中国戏曲而造就,是为淮剧事业造就的,为什么呢?他的扮相、个头、嗓音都是戏曲演员中第一流的。也许有人认为梁伟平成就于他的天赋,但是了解他的人、真正能看懂他的戏的观众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触,隐藏在天赋后面的是梁伟平无懈可击、出类拔萃的表演功力,他无愧于新时代表演艺术家的称号!
-
关键词
表演艺术家
中国戏曲
戏曲演员
梁伟平
天赋
淮剧
嗓音
-
分类号
J821.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远去的记忆——吴琛先生与越剧
- 10
-
-
作者
孙虹江
-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14,共2页
-
-
关键词
越剧艺术
杰出贡献
30年代
抗日斗争
中华民族
吴琛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K825.7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梁伟平与“李甲”
- 11
-
-
作者
孙虹江
-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69,共2页
-
文摘
一个好演员必须是拿定了角色的灵魂,才能做出一篇篇"好文章"来的.梁伟平便是其中的一个.十年前,他与何双林主演的<金龙与蜉蝣>确实使我震颤了一下.在表演上,他的挥洒、他的隽永、他的激越,他的憨厚乃至他的委琐,都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甚至是在同一个人物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许多次为他的精到表演而折服.毋庸讳言,作为导演,能与这样的演员合作,应该是一种幸运.
-
关键词
梁伟平
演员
淮剧
《李甲与杜十娘》
李甲形象
演技
-
分类号
J825.53
[艺术—戏剧戏曲]
J812.1
-
-
题名抓住,趁着这美好的年华——记越剧新秀方亚芬
- 12
-
-
作者
邹建忠
孙虹江
-
出处
《上海戏剧》
1988年第5期41-,共1页
-
文摘
“我是一个幸运儿”。如果有人问她,她时常会这样说。是的,参加宝灵杯“三新”奖越剧大奖赛,几十出戏,上百名演员,竞争是激烈的。经过专家严格的品评,这位去年才走出戏校大门的姑娘命中了。她的名字赫然写在上海越剧院的大红喜报上:《风雨大观园》演员奖,司棋扮演者——方亚芬。四年前,上海越剧院赴宁波地区演出,在鄞县人民大会堂的后台,曾见到过她。当时,这位十几岁的姑娘已经是镇海越剧团的主要演员了。为了观摩上海越剧院的戏。
-
关键词
上海越剧院
扮演者
司棋
宁波地区
袁雪芬
白素贞
林黛玉
梨香院
华怡
戏曲学校
-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黄梅戏《凤鸣宏村》
- 13
-
-
作者
余治淮
孙虹江
徐代泉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
-
关键词
宏村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小道具不小
- 14
-
-
作者
孙虹江
-
机构
上海越剧院青年队
-
出处
《上海戏剧》
1982年第5期58-,共1页
-
文摘
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每排完一出戏都应该有一些新的体会。前一时期我在排演越剧《何文秀》时遇到过看来细小但很有趣的问题。戏中有这样一段,杨妈妈救了王兰英、把她收为干女儿避居九里桑园以后,王兰英以为丈夫何文秀已死,在做三周年祭奠时痛哭不止,而此时何文秀已身为巡按,因奸邪未除,不能公开与妻子见面,只能假扮算命先生,借算命来慰妻。
-
关键词
何文秀
一出戏
王兰英
我在
喜剧效果
人物性格
对我说
演员表演
艺术形象
给你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