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的茅盾
1
作者 若圣() 景梦如()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69-78,158,共10页
茅盾在中华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划分的国民党统治区文艺活动的四个时期,几乎与他自身的经历相重合。茅盾在抗日战争中摸索文艺思想,找到了自我问题意识发展的归宿,即将中国共产党的方向定为目标的经历,这成为中国... 茅盾在中华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划分的国民党统治区文艺活动的四个时期,几乎与他自身的经历相重合。茅盾在抗日战争中摸索文艺思想,找到了自我问题意识发展的归宿,即将中国共产党的方向定为目标的经历,这成为中国共产党认知的国民党统治区的文艺活动的范例。换言之,茅盾根据自身的逻辑形成的文艺思想的变化,与中国共产党追求的"自我改造"相一致。可以说,从中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期的茅盾的文艺思想,正是"改造"与"坚持"之间角力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自我改造” 文化体制
下载PDF
儒家传统文化对近代日本“自由”概念的影响——以中江兆民与江原素六的阐述为例
2
作者 小岛毅 若圣()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11,共11页
文章通过考察中江兆民和江原素六的言说,分析了在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掌握传统儒学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接受“自由”一词时并非将其视作西方思想的借用物,而是将其视作根植于自古以来传统中的自有之物。其中中江兆民将“自由”作为翻译概... 文章通过考察中江兆民和江原素六的言说,分析了在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掌握传统儒学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接受“自由”一词时并非将其视作西方思想的借用物,而是将其视作根植于自古以来传统中的自有之物。其中中江兆民将“自由”作为翻译概念所产生的新意义与《论语》中的“由己”联系起来,并通过朱子学的解释将其置于人们内心构造中的基底部分。对江原素六来说,所谓“自由”,就是拒绝包括掌权者在内的他者之束缚,并且在此状况中约束自己,这也是江原认可的朱子学理想中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自由 中江兆民 江原素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