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筋理论指导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怀东 +2 位作者 郭长青 高文凯 朱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2459-2462,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经筋理论指导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北京市第六医院门诊诊断为肩周炎、病程>3个月的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5)。... 目的:观察中医经筋理论指导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北京市第六医院门诊诊断为肩周炎、病程>3个月的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发散式冲击波循经筋治疗,对照组采用发散式冲击波痛点疗法治疗。数据采集时间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记录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并在治疗后6个月进行总有效率评价。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及治疗后6个月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C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其他时段的C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是治疗肩周疾患的有效方式。经筋理论指导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能够有效缩短自然病程,改善关节功能,长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理论 指导 发散式冲击波 肩周炎 疗效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行PKP治疗Kummell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澎 高利颖 +2 位作者 孔令英 袁一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88-389,共2页
Kummell病是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最早于1895年经一位德国学者提出[1],既往对该病多采取非手术治疗,但随着近年来临床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已有不少学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 Kummell病是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最早于1895年经一位德国学者提出[1],既往对该病多采取非手术治疗,但随着近年来临床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已有不少学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该病进行治疗[2],但目前没有文献对比高黏度/低黏度骨水泥经PKP治疗该病的疗效。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使用高黏度骨水泥行PKP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mmell病 骨水泥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罗哌卡因联合玻璃酸钠在肩关节镜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超前阵痛的疗效
3
作者 焦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328-329,共2页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玻璃酸钠在肩关节镜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超前阵痛的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21年5月北京市第六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4组,术毕后关节腔内注射相应药物。A组:注射罗哌卡因注射液10 ml+生理盐水2.5ml;B 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玻璃酸钠在肩关节镜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超前阵痛的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21年5月北京市第六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4组,术毕后关节腔内注射相应药物。A组:注射罗哌卡因注射液10 ml+生理盐水2.5ml;B 组: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l+生理盐水2.5ml;C 组:注射罗哌卡因注射液10 ml+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l;D 组:注射生理盐水12.5 ml;比较四组间一般数据(身高、体重、年龄、手术时间、术前VAS评分),对比各组术后3、6、12、24、48、72小时VAS疼痛评分。结果:肩袖修补术后4组VAS评分中,玻璃酸钠联合罗哌卡因组各时间段的VAS疼痛评分数值低于各单独用药组及对照组(P<0.05),罗哌卡因组和玻璃酸钠组在术后各时间段的 VAS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罗哌卡因在肩关节镜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早期肩关节疼痛。 展开更多
下载PDF
发散式冲击波痛点结合循经取穴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怀东 郭长青 《中国医药》 2020年第6期932-935,共4页
目的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痛点结合循经取穴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北京市第六医院门诊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61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痛... 目的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痛点结合循经取穴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北京市第六医院门诊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61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痛点结合循经取穴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痛点疗法治疗,仪器选用比利时Gymna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每周1次,3次/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即刻,治疗后1、3、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即刻,治疗后1、3、6个月2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疗程结束后即刻,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7±1.2)分比(4.5±1.6)分、(2.8±0.9)分比(3.7±1.4)分、(2.4±1.1)分比(3.1±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2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痛点结合循经取穴疗法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有效方法,相较于体外冲击波痛点疗法能够有效缩短肱骨外上髁炎的自然病程,效果持续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 循经取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