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杉醇联合卡铂同步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文峰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年第11期1421-1423,共3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同步放疗在不宜外科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慈溪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不宜外科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90例)和B组(90...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同步放疗在不宜外科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慈溪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不宜外科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90例)和B组(90例),分别在卡铂+同步放疗基础上加用依托泊苷与紫杉醇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III-IV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时间和O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EORTC QLQ-C30和KP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III-IV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疲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III-IV级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同步放疗用于不宜外科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与常规化疗方案接近,但在提高生存质量和降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卡铂 放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原文传递
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章展 +1 位作者 唐小万 李文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394-2397,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对SBF级健康BALB/c裸鼠右腋下注射处于对数生长期鼠源性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癌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A组、实验B...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对SBF级健康BALB/c裸鼠右腋下注射处于对数生长期鼠源性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癌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A组、实验B组和实验C组,每组8只;另取8只健康裸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腹腔注射0.9%Na Cl 0.4 m L,每周2次;实验A组给予腹腔注射15 mg·kg^(-1)贝伐单抗,每周2次;实验B组给予腹腔注射5 mg·kg^(-1)顺铂,每周2次;实验C组给予腹腔注射15 mg·kg^(-1)贝伐单抗和5 mg·kg^(-1)顺铂,每周2次。5组裸鼠均连续给药2周后处死,摘眼球取血和取瘤称重。比较5组裸鼠的抵瘤率、免疫功能、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A,B,C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6.57±5.45)%,(72.03±8.24)%和(87.47±9.02)%,任意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A,B,C组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分别为(37.12±5.24),(15.24±2.36),(26.45±4.45),(7.36±1.02)和(22.32±3.25)pg·m L-1,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125.36±15.24),(54.32±6.32),(86.45±10.12),(24.36±3.45)和(74.36±8.54)pg·m L-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为(80.12±4.25),(32.45±4.56),(62.54±7.24),(17.36±2.54)和(52.12±6.35)pg·m L-1,CD3+分别为(66.45±6.74)%,(38.52±4.56)%,(50.32±5.23)%,(21.32±3.24)%和(44.12±4.65)%,CD4+分别为(42.36±5.12)%,(26.02±3.54)%,(34.12±4.21)%,(20.42±3.25)%和(30.25±3.45)%,CD4+/CD8+比率分别为(1.83±0.32),(0.83±0.14),(1.36±0.30),(0.54±0.10)和(1.06±0.22),血清中VEGF分别为(10.42±1.24),(33.45±4.32),(23.36±2.45),(28.12±3.25)和(20.12±2.32)pg·m L-1,肿瘤组织中VEGF分别为(0.21±0.06),(1.04±0.21),(0.51±0.10),(0.76±0.12)和(0.38±0.05)pg·m L-1,实验A,B,C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B,C组的上述指标与实验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B组的上述指标和实验C组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顺铂 LEWIS肺癌 小鼠 免疫功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不同体质量指数直肠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曹启军 李艳红 +3 位作者 苗永兴 刘轶群 董蕊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利用模拟机测定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直肠癌患者不同体位的放疗摆位误差,并以此计算计划靶体积(PTV)外扩边界的大小。方法选择36例直肠癌患者,根据体位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真空垫组(18例)和常规腹板组(18例),计算每例患者的... 目的利用模拟机测定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直肠癌患者不同体位的放疗摆位误差,并以此计算计划靶体积(PTV)外扩边界的大小。方法选择36例直肠癌患者,根据体位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真空垫组(18例)和常规腹板组(18例),计算每例患者的BMI,每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每周拍摄正、侧位X线片,并与三维适形放疗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图像(DRR)进行比较,测定出X、Y、Z轴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并进一步计算出不同BMI患者三维方向的PTV外扩边界。结果真空垫组和常规腹板组患者随BMI增加在X、Y、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均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BMI正常患者在X、Y、Z轴方向的PTV外扩边界分别为4.60、5.51、5.29 mm,超重患者分别为5.48、6.81、6.16 mm,肥胖患者分别为8.92、8.59、7.02 mm。结论超重和肥胖直肠癌患者摆位误差更大,确定患者的PTV外扩边界时需考虑BMI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计算机辅助 人体质量指数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苏林酸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增敏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维娜 +1 位作者 邵霞 章展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217-3219,共3页
目的 观察苏林酸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增敏作用。本文通过利用抑制NF-κB活性以探讨TNF-α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苏林酸组、TNF-α组、联合组。空白组予以0. 9%氯化钠,苏林酸组予以50μ... 目的 观察苏林酸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增敏作用。本文通过利用抑制NF-κB活性以探讨TNF-α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苏林酸组、TNF-α组、联合组。空白组予以0. 9%氯化钠,苏林酸组予以50μmol·L-1苏林酸;TNF-α组予以20 ng·m L-2TNF-α;联合组则予以50μmol·L-1苏林酸和20 ng·m L-2TNF-α。给药后,用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蛋白相对表达量,用凝胶迁移滞后实验(EMSA)检测NF-κB,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空白组、苏林酸组、TNF-α组、联合组的凋亡率分别为(2. 01±0. 12)%,(2. 42±0. 11)%,(12. 06±0. 24)%,(70. 27±7. 32)%;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 47±0. 54,24. 07±0. 89,7. 14±0. 36和1. 37±0. 12;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 13±0. 46,10. 46±1. 89,12. 42±1. 23和2. 14±0. 12;p-JN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 04±0. 10,0. 84±0. 13,0. 62±0. 14和2. 48±0. 41;NF-κB蛋白相对表达分别为4. 66±0. 72,2. 02±0. 33,2. 14±0. 21和0. 25±0. 02,空白组、苏林酸组、TNF-α组分别与联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苏林酸对TNF-α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有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坏死因子-Α 苏林酸 核因子-ΚB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PDCA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宋立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年第12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PDCA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慈溪市人民医院2015年4~12月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行常规护理模式;2016年1~9月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PDCA护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针... 目的:探讨PDCA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慈溪市人民医院2015年4~12月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行常规护理模式;2016年1~9月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PDCA护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理能力及针对感染知识掌握缺陷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理能力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针对感染知识掌握缺陷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选择PDCA模式进行干预,可以将护理人员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理能力显著提高,将针对感染知识掌握缺陷率显著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模式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