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Gabor特征的局部自适应三值微分模式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19
1
作者 夏军 裴东 +1 位作者 王全州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0-116,共7页
提出了一种融合Gabor特征和局部三值微分模式(LTDP)的人脸识别算法,并在该算法中对LTDP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自适应阈值算子。通过Gabor滤波器对人脸图像进行滤波,提取人脸多尺度、多方向的幅值特征;针对每个幅值特征图像,运用局部Gabor... 提出了一种融合Gabor特征和局部三值微分模式(LTDP)的人脸识别算法,并在该算法中对LTDP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自适应阈值算子。通过Gabor滤波器对人脸图像进行滤波,提取人脸多尺度、多方向的幅值特征;针对每个幅值特征图像,运用局部Gabor自适应三值微分模式(LGATDP2)方法提取局部方向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区域直方图统计,计算信息熵权重,加权串联后得到最终的人脸描述。识别过程中,采用χ2距离对特征直方图进行相似度匹配。分别在ORL和Yale数据库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LGATDP2方法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在光照变化、表情变化和噪声干扰下具有更高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人脸识别 局部Gabor自适应三值微分模式 自适应阈值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基于多信息融合的智能控制方法
2
作者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7期39-41,45,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融合人脸与人体姿态识别的智能控制方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鉴别,然后基于深度图像采集人体骨骼信息进行姿态识别,最后根据识别的姿态信息进行指令重构。其中,人脸识别部分采用较新的LTDP2算法(局部自适应三... 提出一种新的融合人脸与人体姿态识别的智能控制方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鉴别,然后基于深度图像采集人体骨骼信息进行姿态识别,最后根据识别的姿态信息进行指令重构。其中,人脸识别部分采用较新的LTDP2算法(局部自适应三值微分模式)。经实验验证,LTDP2算法能够高效地提取人脸特征,在复杂光线场景下仍可以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姿态识别部分采用三目摄像头采集人体深度信息,通过对骨骼点相对位置的分析,获得姿态指令,然后对单一指令进行组件化重构,最终拼接成一套完整的控制指令。该算法能够有效解决在封闭无人的场景下对智能系统进行控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鉴别 局部自适应三值微分模式 深度图像 姿态识别 指令组件化重构 智能控制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部地幔交代作用与早二叠世超镁铁质岩成因
3
作者 王志伟 +5 位作者 朱泰昌 徐引 刘剑波 张立剑 李灿清 耿晓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7-1404,共18页
华北克拉通北部高寺台晚古生代环状杂岩体是一套富单斜辉石的超镁铁质岩,是研究华北北部地幔碳酸盐化熔体交代作用的理想对象,同时也是华北克拉通北部晚古生代岩浆活动与深部碳循环联系的纽带。作者在岩体西部边缘识别出一套早二叠世早... 华北克拉通北部高寺台晚古生代环状杂岩体是一套富单斜辉石的超镁铁质岩,是研究华北北部地幔碳酸盐化熔体交代作用的理想对象,同时也是华北克拉通北部晚古生代岩浆活动与深部碳循环联系的纽带。作者在岩体西部边缘识别出一套早二叠世早期富铁角闪单斜辉石岩,形成时代为297.8±3.4Ma。结合岩体东部辉石岩早泥盆世和早石炭世的成岩年龄,表明高寺台超镁铁质杂岩体可能是晚古生代多期岩浆侵位的产物。其次,高寺台环状超镁铁质杂岩体缺少大面积辉长岩和闪长岩、硫化物和Cu-Ni-PGE矿化,单斜辉石成分具有裂谷带堆晶岩矿物特征,角闪石也具有相对低的结晶温度(933~947℃)和压力(287~323MPa)及水含量(4.06%~5.10%),而且区域上尚未发现同期环状杂岩体和蛇绿岩,与岛弧拼贴到陆块后沿俯冲带延伸数万米侵位的阿拉斯加型环状杂岩体明显不同。另外,前人的研究显示,与铬铁矿中富镁单斜辉石包裹体平衡的苦橄质母岩浆显示出OIB的特征,具有强烈的重稀土分馏、富Nb和高Nb/La,异常高的Ca/Al和(La/Yb)N,低的Ti/Eu、Zr/Sm和Hf/Sm,这些特征都表明苦橄质母岩浆起源于石榴石相软流圈地幔,且源区遭受过显著的碳酸盐熔体交代。单斜辉石岩中单斜辉石及角闪石成分及其平衡岩浆成分记录了母岩浆与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后的岩浆演化过程,也显示出比母岩浆弱的源区碳酸盐熔体交代印记。此外,岩浆房在地壳浅部经历了多期深部岩浆补给和富铁熔体贯入,同时带来热量和挥发分,触发晶粥体活化,促进了岩浆的上升运移。高寺台环状超镁铁质杂岩体具有板内成因特征,可能是陆内岩石圈伸展的产物。华北克拉通北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三个岩浆事件峰期很好地对应着全球三次升温和CO_(2)回升事件,岩石圈伸展能有效促进强烈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及起源于碳酸盐化地幔的基性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高寺台 华北克拉通北部 早二叠世 阿拉斯加型岩体 单斜辉石岩 地幔交代
下载PDF
基于局部Gabor自适应三值模式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军 裴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3-207,共5页
提出一种融合Gabor特征和局部三值模式(LTP)的人脸识别方法,并在算法中对局部三值模式(LTP)进行改进,提出能够自适应阈值的LATP算子。对归一化后的人脸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的Gabor滤波提取其对应的幅值特征,在每个幅值图像上进行LAT... 提出一种融合Gabor特征和局部三值模式(LTP)的人脸识别方法,并在算法中对局部三值模式(LTP)进行改进,提出能够自适应阈值的LATP算子。对归一化后的人脸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的Gabor滤波提取其对应的幅值特征,在每个幅值图像上进行LATP运算,抽取局部邻域关系模式,这些模式的区域直方图再经过信息熵加权并串联得到最终的人脸描述,识别过程使用χ2距离对特征直方图进行相似度匹配。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对人脸表情和光照变化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对噪声干扰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GABOR滤波器 局部三值模式 自适应阈值算子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东部微陆块在Columbia—Rodinia超大陆演化中的岩浆—沉积记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志伟 刘振宇 +7 位作者 杨振宁 张立杨 王智慧 徐备 李灿清 徐引 朱泰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15-2140,共26页
中亚造山带东部分布有多个具有前寒武纪基底的微陆块(额尔古纳、兴安、松嫩和佳木斯地块),其上存在大量元古宙地质记录,包括2.5~2.4 Ga、1.8 Ga、1.5~1.4 Ga、0.9~0.6 Ga岩浆事件和中—新元古代沉积序列,它们是回答微陆块与Columbia和Ro... 中亚造山带东部分布有多个具有前寒武纪基底的微陆块(额尔古纳、兴安、松嫩和佳木斯地块),其上存在大量元古宙地质记录,包括2.5~2.4 Ga、1.8 Ga、1.5~1.4 Ga、0.9~0.6 Ga岩浆事件和中—新元古代沉积序列,它们是回答微陆块与Columbia和Rodinia超大陆演化联系和地球中年期演化的关键对象。额尔古纳、兴安和松嫩地块发育相似的2.5~1.8 Ga基底岩石且其间缺少古老的蛇绿岩,它们可能构成了一个联合陆块,其陆核至少在2.7 Ga前已经形成,从华北克拉通北部裂解出去并在其周缘演化,2.5 Ga和1.8 Ga经历了洋陆俯冲作用,未参与克拉通化过程。1.87~1.80 Ga岩浆作用很可能是Columbia超大陆周缘俯冲作用于古老的微陆块之下的产物;兴安地块西部和白乃庙岛弧带1.45~1.32 Ga A型花岗岩—流纹岩组合及其向陆缘Hf同位素持续亏损的趋势与劳伦南部Granite—Rhyolite Province和波罗的克拉通西南Fennoscandia十分相似,可能是Columbia超大陆周缘俯冲后撤伸展的产物,俯冲后撤和陆下地幔上涌共同促进了Columbia超大陆的伸展和裂解。兴安地块西部发育岩石组合、碎屑锆石年龄和Hf同位素变化与格林威尔造山有关的同碰撞和碰撞后沉积序列相似的沉积地层,而且碎屑锆石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随时代的系统性变化也揭示了1.10~0.98 Ga地壳明显加厚,伴有大量古老地壳物质重熔,0.9~0.8 Ga地壳持续减薄,以古老地壳再造为主,这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阶段格林威尔造山(1080~980 Ma)及随后的垮塌伸展过程基本吻合。松嫩地块东北部954 Ma正长花岗岩很可能是松嫩与佳木斯地块陆—陆碰撞后阶段沉积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可能代表了Rodinia超大陆碰撞聚合在中亚造山带东部的响应。超大陆周缘前进式俯冲引发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兴安—额尔古纳联合陆块在954 Ma前碰撞拼贴,同时在外缘的佳木斯地块上产生953~939 Ma中钾—高钾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东部 微陆块 地球中年期 元古宙 Columbia—Rodinia超大陆 聚合和裂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