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抑郁药物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萍 +1 位作者 吴杰 张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31-1632,共2页
目的:评价抗抑郁药物(黛力新)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黛力新联合艾司唑仑及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单用莫沙比利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消化道症状、SDS和HAMA... 目的:评价抗抑郁药物(黛力新)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黛力新联合艾司唑仑及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单用莫沙比利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消化道症状、SDS和HAMA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消化道症状积分、SDS和HAMA量表评分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55.3%,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黛力新、艾司唑仑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抗抑郁药物 艾司唑仑 疗效
下载PDF
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杰 +1 位作者 王萍 张姮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678-1679,共2页
目的:探讨在无痛胃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3例无痛胃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患者,评估其治疗效果和满意率。结果:无痛胃镜可使患者在安全、无痛苦情况下顺利完成整个检查及治疗过程,无并发症和... 目的:探讨在无痛胃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3例无痛胃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患者,评估其治疗效果和满意率。结果:无痛胃镜可使患者在安全、无痛苦情况下顺利完成整个检查及治疗过程,无并发症和麻醉意外发生。结论:无痛胃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息肉,具有无痛、安全、高效、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 电凝电切 丙泊酚 胃息肉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技术治疗肝囊肿的初步观察(含视频) 被引量:9
3
作者 石干 吴杰 +4 位作者 张姮 圣斌 刘璟 陈志涛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97-399,共3页
近年来,EUS及EUS—FNA相关诊疗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方兴未艾,但目前国内外鲜见关于EUS诊疗技术应用于治疗肝囊肿的报道。近期我们为3例患者成功实施了EUS引导下肝囊肿穿刺抽吸+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内镜超声引导 肝囊肿 治疗 抽吸技术 视频 细针 硬化剂注射术 诊疗技术
原文传递
内镜微创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圣斌 +3 位作者 黄曼玲 王剑 马松林 吴杰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和内镜下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lti-band mucosectomy,E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武汉...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和内镜下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lti-band mucosectomy,E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武汉中心医院接受内镜微创治疗的72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病例,ESD组(60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MBM组(12例)接受内镜下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对其手术时间及治疗情况、病理诊断情况、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疗效等多个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ESD治疗组病理结果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早期食管癌病例16例;病灶长度2-6 cm,平均(3.2±0.6)cm,平均手术时间(82.1±7.5) min。EMBM治疗组病理结果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早期食管癌病例5例;病灶长度3-10 cm,平均(4.8±0.8) cm,平均手术时间(35.0±5.1) min。所有患者中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41.7%(30/72),出血1.4%(1/72),穿孔1.4%(1/72),食管狭窄5.6%(4/72),腹痛11.1%(8/72),发热11.1%(8/72)。ESD组术后病理显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完全切除率96.4%(27/28),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完全切除率93.8%(15/16),食管早期癌患者完全切除率100%(16/16)。术后病理显示所有病灶侧切缘和基底切缘均为阴性,ESD组所有病例均未突破黏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EMBM组中2例病变侵犯至黏膜下层。62例进行了术后2个月的胃镜复查,创面愈合率100%(62/62),局部残留1例。58例完成了术后6个月的胃镜复查,局部复发1例。56例完成了术后12个月的胃镜复查,无局部复发。16.7%(2/72)局灶残留或复发的患者均为EMBM组。结论ESD和EMBM都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ESD能够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有利于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前状态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
原文传递
莫沙比利联合胃肠起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杰 +1 位作者 王萍 张姮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61-162,165,共3页
目的评价莫沙比利联合胃肠起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莫沙比利联合胃肠起搏治疗,对照组单用莫沙比利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消化道症状... 目的评价莫沙比利联合胃肠起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莫沙比利联合胃肠起搏治疗,对照组单用莫沙比利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消化道症状积分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总有效率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莫沙比利联合胃肠起搏治疗能有效缓解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莫沙必利 胃肠起搏
下载PDF
血清IL-17与IL-17-197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莹 廖宇圣 +2 位作者 圣斌 周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47-1650,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及IL-17-197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病毒性肝炎易感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就诊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200例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及IL-17-197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病毒性肝炎易感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就诊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自限性HBV感染组48例、无症状慢性HBV携带组31例、慢性乙型肝炎组7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46例。采用PCR技术检测IL-17-197G/A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载量;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血清IL-17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3.91%(34/46)、15.22%(7/46)、10.87%(5/46)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81.52%高于自限性HBV感染组15.63%和慢性乙型肝炎组36.67%(P<0.05);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高病毒载量者的IL-17为(6.68±0.72)pg/ml高于低病毒载量者(P<0.05);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ALT>40 U/L、AST>40 U/L、TBIL>20μmol/L患者的IL-17分别为(6.92±0.74)U/L、(8.97±0.69)U/L、(6.96±0.67)μmol/L高于ALT、AST、TBIL低水平者(P<0.05)。结论IL-17高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进程有关,IL-17-197G/A位点基因型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HBV感染有关,A等位基因可能为易感基因,AA基因型可能增加了HBV感染的不良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白细胞介素-17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萍 +1 位作者 吴杰 张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2期96-97,100,共3页
目的: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抗抑郁焦虑药物(黛力新、艾司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7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艾司唑仑治疗,对照组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疗程均为4... 目的: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抗抑郁焦虑药物(黛力新、艾司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7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艾司唑仑治疗,对照组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消化道症状、SDS和HAMA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消化道症状积分、SDS和HAMA量表评分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5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黛力新、艾司唑仑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马来酸曲美布汀 黛力新 艾司唑仑
下载PDF
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联合JNET分型对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周磊 马松林 +4 位作者 圣斌 黄曼玲 罗波 张姮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探讨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BLI-ME)联合JNET分型对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接受BLI-ME检查的结直肠新生性病变患者的内镜图片,内镜医师根据JNET... 目的探讨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BLI-ME)联合JNET分型对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接受BLI-ME检查的结直肠新生性病变患者的内镜图片,内镜医师根据JNET分型对上述病变图片进行分析并初步诊断病变的病理性质,后与内镜下处理或外科手术切除后标本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选93例患者共174处结直肠新生性病变,包括非肿瘤性病变(增生性病变及炎性病变)64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2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黏膜下浅层浸润癌28处、黏膜下深层浸润癌10处。在BLI-ME下,JNET分型总体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3.6%、90.6%、94.5%、89.2%、92.5%;按病变大小<10 mm、10~20 mm、≥20 mm进行分类,三者分别对应的JNET分型总体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1.0%、97.7%、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I-ME下应用JNET分型对结直肠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能力,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蓝激光成像 放大内镜 JNET分型
原文传递
10天序贯疗法和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萍 吴杰 +4 位作者 张姮 郑丹 宋敏 刘璟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649-650,共2页
[目的]比较10d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14 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前5天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天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对照组(39例)予埃索美拉... [目的]比较10d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14 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前5天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天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对照组(39例)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10d。疗程结束1个月后行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治疗组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阴性者37例,阳性者2例,根除率为94.87%;对照组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阴性者32例,阳性者7例,根除率为82.05%,2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d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的根除率较传统三联疗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疾病 序贯疗法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原文传递
乳果糖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杰 +1 位作者 王萍 张姮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563-564,共2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采用乳果糖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用采用乳果糖行肠道准备...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采用乳果糖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用采用乳果糖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及患者耐受情况。结果:A组肠道清洁度优良率为60.0%,B组为80.0%。B组清洁度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耐受度优良率和B组相同,均为95.0%。结论:采用胶囊内镜检查前采用乳果糖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具有较好的清洁度,安全耐受性好,是较理想的胶囊内镜术前准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乳果糖 胶囊内镜 肠道准备
下载PDF
TIPS versus Endoscopic Therapy for Variceal Rebleeding in Cirrhosis:A Meta-analysis Update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虎 张辉 +4 位作者 李晖 张姮 郑丹 吴杰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7年第4期475-485,共11页
Endoscopic therapy(ET) is most common method for preventing variceal bleeding in cirrhosis, but the outcomes are not perfect. Recently,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 is introduced into clinic... Endoscopic therapy(ET) is most common method for preventing variceal bleeding in cirrhosis, but the outcomes are not perfect. Recently,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 is introduced into clinical practice. However,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IPS compared to ET on cirrhotic patients is unknow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IPS with thos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ET for prevention of variceal rebleeding(VRB) in liver cirrhosis. The PubMed, EMBASE, and 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rom inception to February 2017. The primary study outcomes included the incidence of VRB, all-cause mortality, bleeding-related death,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treatment hepatic encephalopathy(PTE). The odds ratios(ORs)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s(CI) were pooled for dichotomous variables. Subgroup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wenty-four studies were eligible and they included 1120 subjects treated with TIPS and 1065 subjects treated with ET. Al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rvival and PTE, TIPS was superior to ET in de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VRB(OR=0.27; 95% CI, 0.19–0.39, P〈0.00001), and de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related death(OR=0.21; 95% CI, 0.13–0.32, P〈0.00001). Subgroup analysis found a lower mortality(OR=0.48; 95% CI, 0.23–0.97; P=0.04) without any increased incidence of PTE(OR=1.37; 95% CI, 0.75–2.50; P=0.31) in the studies of a greater proportion(≥40%) of patients with Child-Pugh class C cirrhosis receiving TIPS, and TIPS with covered stent did not increase the risk of PTE compared to ET(OR=1.52, 95% CI =0.82–2.80, P=0.18). It was concluded that TIPS with covered stent might be considered the preferred choice of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liver disease for secondary prophylax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endoscopic therapy variceal bleeding cirrhosis meta-analysis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1123G/C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志涛 吴杰 +5 位作者 王萍 张姮 姜挺 夏冰 刘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9-723,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PTPN22)启动子区-1123G/C和外显子10区+788G/A多态性与湖北汉族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检测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表达。方法:收集105例UC患者和20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PTPN22)启动子区-1123G/C和外显子10区+788G/A多态性与湖北汉族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检测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表达。方法:收集105例UC患者和20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TPN22基因-1123G/C和+788G/A位点多态性。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肠黏膜PTPN22mRNA表达。结果:UC患者PTPN22基因-1123G/C位点C等位基因和"CC+C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2.4%比32.5%,P=0.016,OR=1.53,95%CI:1.08-2.16;67.6%比51.5%,P=0.009,OR=1.93,95%CI:1.18-3.16),且与广泛性结肠炎相关(P=0.035)。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的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P=0.005)。UC患者PTPN22基因-1123G/C多态性与肠黏膜PTPN22mRNA的水平无关。UC组+788G/A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PN22基因启动子区-1123G/C位点C等位基因与湖北汉族UC相关,活动性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水平增高,提示PTPN22基因在UC遗传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 溃疡性结肠炎 多态性 表达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梗塞长期卧床患者胃肠功能紊乱临床治疗分析
13
作者 吴杰 +1 位作者 张姮 王萍 《医学信息》 2012年第9期86-86,共1页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脑梗塞长期卧床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应用鼻饲乳果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梗塞长期卧床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50mL温开水鼻饲;治疗组患者则给予乳果糖液15mL鼻饲,2次...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脑梗塞长期卧床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应用鼻饲乳果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梗塞长期卧床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50mL温开水鼻饲;治疗组患者则给予乳果糖液15mL鼻饲,2次/d,疗程均为2w。比较2组患者2w内消化道出血、腹痛、呕吐、腹胀症状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结果2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和腹痛、呕吐、腹胀症状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梗塞长期卧床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应用乳果糖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紊乱 乳果糖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