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恶性腹水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1
1
作者 何义富 +9 位作者 陈健 徐腾云 王刚 王勇 杜建平 陈曼萍 江丰收 胡长路 季楚舒 胡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内注入抗肿瘤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氟尿嘧啶(5-FU)治疗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恶性腹水肿瘤患者36例(食管癌1例、胃癌10例、结直肠癌15例、肝细胞癌和胰腺癌各5例),接... 目的:观察腹腔内注入抗肿瘤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氟尿嘧啶(5-FU)治疗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恶性腹水肿瘤患者36例(食管癌1例、胃癌10例、结直肠癌15例、肝细胞癌和胰腺癌各5例),接受腹腔内注入恩度联合5-FU的方案治疗,其中5-FU1.0g以及恩度60mg匀速缓慢腹腔注入,每周重复1次;恩度治疗前和治疗中进行腹水VEGF的测定。按照WHO腹水评价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参照Karnofsky评分(KPS)变化评价生活质量(QOL),按照NCI CTC 3.0版的药物毒性分级标准评价化疗不良反应。用药1周期即可评价不良反应以及近期疗效。结果:全组36例患者中,接受恩度的周期数为2~4,中位周期数为3,总共完成的周期数为102个。获得CR 4例,PR 13例,即客观有效率(RR)47.2%(17/36);腹水缓解持续时间10~105天,中位缓解时间51天。而QOL改善率为55.6%(20/36)。32例患者治疗前腹水VEGF水平异常升高,根据其治疗后VEGF水平下降的比例将患者分为VEGF下降≥25%组和VEGF下降<25%组,前者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比后者高(P值分别为0.003和0.002)。3~4级不良反应主要与化疗药物有关,包括白细胞下降5.6%(2/36)、血小板下降2.8%(1/36)、恶心呕吐5.6%(2/36)以及腹泻2.8%(1/36)。结论:腹腔内恩度联合5-FU治疗恶性腹水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并能改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腹水VEGF的水平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氟尿嘧啶 恶性腹水 抗肿瘤血管形成
下载PDF
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伊立替康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季楚舒 何义富 +8 位作者 胡冰 王刚 姚艺伟 陈健 单本杰 王勇 江丰收 胡长路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0-874,共5页
目的: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1(uridine-diphosphoglucuronosyl transferase 1A1,UGT1A1)作为伊立替康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其基因多态性可显著影响该酶的活性。本研究旨在观察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伊立替康化疗疗效和不... 目的: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1(uridine-diphosphoglucuronosyl transferase 1A1,UGT1A1)作为伊立替康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其基因多态性可显著影响该酶的活性。本研究旨在观察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伊立替康化疗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64例接受伊立替康/氟尿嘧啶一线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DNA,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UGT1A1*28 TATA盒基因序列,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化疗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51例(79.7%)患者的UGT1A1*28基因启动子区TA序列重复6次,为纯合野生型(TA)6/(TA)6;10例(15.6%)患者的基因型为TA序列重复6次和7次的杂合型(TA)6/(TA)7;3例(4.7%)患者的TA序列重复7次,为纯合突变型(TA)7/(TA)7。UGT1A1*28非野生型的基因多态性可增加患者发生Ⅲ度以上腹泻的风险(38.5%vs9.8%,P=0.035);UGT1A1*28非野生型基因患者接受伊利替康化疗时,需要下调剂量的比率明显高于野生型基因者(46.2%vs15.7%,P=0.046)。64例患者中28例(43.8%)化疗有效,其中UGT1A1*28野生型基因者22例,非野生型基因者6例,2组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2%vs43.1%,P=0.845)。结论:在应用伊立替康化疗的患者中,UGT1A1*28基因启动子区TATA盒基因多态性(TA)6/(TA)7或(TA)7/(TA)7基因型可增加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伊立替康化疗后,发生Ⅲ度以上腹泻的风险,但不影响化疗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T1A1 基因多态性 晚期结直肠癌 伊立替康 化疗疗效 化疗不良反应 关系 野生型基因 癌患者 基因启动子区 基因序列 近期疗效 葡糖醛酸转移酶 外周血白细胞 基因型 直接测序法 药物代谢酶 统计学意义 尿苷二磷酸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江丰收 王刚 +3 位作者 姚艺伟 季楚舒 胡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0-792,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该方案疗效的相关性。方法:42例Ⅳ期复治胃癌患者随机...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该方案疗效的相关性。方法:42例Ⅳ期复治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0例给予恩度联合XELOX方案治疗,对照组22例仅给予XELOX方案治疗,2组患者均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2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稳定(stabledisease,SD)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情况,以CR+PR为有效率(response rate,RR),以CR+PR+SD为临床受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同时,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变化以及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RR分别为40.0%和22.7%(P<0.05),CBR分别为75.0%和59.1%(P<0.05),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分别为6.9个月和3.9个月(P<0.05)。2组患者治疗后QOL评分均有所提高,以试验组提高更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试验组下降较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耐受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VEGF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勇 +3 位作者 李笑秋 赵夕 胡冰 胡杰贵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11期1530-1532,共3页
目的研究多靶点叶酸拮抗剂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资料完整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8例,男10例,女8例,中位年龄51岁(范围32~68岁),均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证实,... 目的研究多靶点叶酸拮抗剂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资料完整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8例,男10例,女8例,中位年龄51岁(范围32~68岁),均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证实,因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进展而采用培美曲塞化疗。化疗方案为培美曲塞500mg/m2单药或联合顺铂75mg/m2,每3周重复;对接受两个或两个以上化疗周期的患者进行化疗效果及副反应评价。结果 18例可评价疗效,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仅2例,稳定者(SD)共12例,4例疾病进展(PD)。全组有效率(CR+PR)为11.1%(2/18),疾病控制率(DCR)为77.8%(14/18)。中位生存时间9.2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2.8个月,1年生存率为31.2%。未出现化疗相关死亡,毒副反应主要为I~Ⅲ度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培美曲塞治疗复治晚期NSCLC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下载PDF
胃癌中DAPK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孔祥勇 胡世莲 +6 位作者 沈干 徐维平 徐修才 姜晓东 黄大兵 程昭栋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高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法分别检测66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高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法分别检测66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手术前外周血浆以及37例术后血浆中DAP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以2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浆和胃镜活检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结果:胃癌组织中有66.7%(44/66)存在DAPK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10.6%(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外周血浆中DAPK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16.7%(11/66);37例同时有胃癌根治术前后血浆标本的患者中,5例术前血浆甲基化阳性,术后全部转阴。而2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浆和胃镜活检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该基因甲基化。结论:DAPK基因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浆中的高甲基化可能为胃癌的诊断以及临床预后评估提供有益的线索,手术后血浆中DAPK甲基化状态的变化可能与手术治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DNA甲基化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 DAPK基因 血浆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冰 +1 位作者 王勇 何义富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837-840,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腺癌(其中结肠癌11例,直肠癌4例),恩度给药剂量和方法为7.5mg/m2,每日1次,连续14天;联合...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腺癌(其中结肠癌11例,直肠癌4例),恩度给药剂量和方法为7.5mg/m2,每日1次,连续14天;联合的化疗药物为既往未使用的或与既往治疗无交叉耐药的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每21天重复使用。按照REC 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毒性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表现和分级标准评价。结果:全组15例,使用恩度联合化疗2个周期8例,3个周期5例,4个周期3例,有效率(CR+PR)为26.7%,疾病控制率(DCR)为66.7%。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乏力、心脏毒副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初步观察表明,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低,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大肠癌 靶向治疗 化学治疗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勇 江丰收 +1 位作者 胡冰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8期804-804,806,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14例确诊的肺癌患者及87例对照者血清VEGF浓度,分别计算VEGF的灵敏度、特异度,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血清VEGF...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14例确诊的肺癌患者及87例对照者血清VEGF浓度,分别计算VEGF的灵敏度、特异度,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血清VEGF平均浓度为203.70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21 ng/L;以200.60 ng/L为医学参考值上限,其灵敏度为59.65%,特异度为95.40%;有瘤负荷组患者灵敏度可达到74.68%,而无负荷者仅为25.71%,其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VEGF在肺癌中表达较高,可能在肿瘤的增殖、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有价值的肺癌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标记物
下载PDF
探讨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磊林 陈健 +3 位作者 王刚 李世伟 季楚舒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研究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化疗联合贝伐单抗靶向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化疗前及化疗4周期后血清VEGF水平,其中30例患者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结果 3... 目的研究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化疗联合贝伐单抗靶向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化疗前及化疗4周期后血清VEGF水平,其中30例患者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结果 30例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422.5±39.4)、(331.4±49.8)ng·L-1,另外3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418.1±32.4)、(371.7±26.3)ng·L-1,是否联合贝伐单抗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下降率平均值分别为21.18%和10.8%,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与疗效有关,患者血清VEGF水平下降程度与疗效存在正相关关系(r=0.750,P<0.005)。结论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联合贝伐单抗靶向治疗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下降更明显,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转移性结直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江丰收 胡冰 +2 位作者 庄建生 吕桦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常见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10例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及87例对照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水平。结果肿瘤...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常见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10例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及87例对照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水平。结果肿瘤患者血清VEGF平均水平为201ng/L.对照组为76.21ng/L,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负荷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无负荷组(P<0.001)。血清VEGF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但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肿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随着KPS评分的降低,而逐渐升高(P<0.05)。结论VEGF作为一个促进血管渗透性和促进血管内皮生长的主要因子,在肿瘤发生、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判断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有无复发或转移的良好指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清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江丰收 王刚 +3 位作者 季楚舒 胡冰 翟志敏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 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14例NSCLC和87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VEGF水平,计算VEGF的灵敏度和特异...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 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14例NSCLC和87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VEGF水平,计算VEG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对其近期疗效的影响以及VEGF与CYFRA21-1和CE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1)NSCLC组血清VEGF平均水平为203.70ng/L,对照组为76.21ng/L,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负荷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无负荷组(P<0.001)。(2)VEGF以200.6ng/L为医学参考值上限,VEGF对NSCLC诊断的灵敏度为69.7%,特异度为96.4%;有负荷组患者灵敏度可达到81.9%,而无负荷组仅为33.7%,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NSCLC患者随着血清VEGF平均水平的升高,其疗效逐渐降低(P<0.05)。3种肿瘤标记物联合分析显示,随着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阳性数目的增多,无效患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当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阳性数目达到3种时,约87.5%的患者治疗无效。(4)血清VEGF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与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结论:VEGF在NSCLC的发生、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用于NSCLC的辅助诊断或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标记物 血清学诊断
下载PDF
厄洛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勇 +1 位作者 胡冰 江丰收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7期980-981,共2页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43例经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每日口服厄洛替尼150mg治疗,直至病情进展或患者不能耐受毒副反应时停药,对临床疗效、无疾病进展时间和毒副反应...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43例经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每日口服厄洛替尼150mg治疗,直至病情进展或患者不能耐受毒副反应时停药,对临床疗效、无疾病进展时间和毒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组43例患者中PR14例,占32.6%;SD12例,占27.9%;PD17例,占39.5%;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0.5%。常见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结论厄洛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有一定疗效,毒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厄洛替尼
下载PDF
青年与老年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勇 姚艺玮 +6 位作者 钱小军 任胜祥 王伟 黄大兵 韩兴华 胡冰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2150-2153,2158,共5页
目的探讨现今发病青年与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40岁青年以及≥70岁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ECOG评分、症状、病理类型、分子分型、临床分期、转移部位、合并症等... 目的探讨现今发病青年与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40岁青年以及≥70岁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ECOG评分、症状、病理类型、分子分型、临床分期、转移部位、合并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4.88岁、74.48岁;青年组男女性别比例为0.93,而老年组男女比例为4.6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青年组ECOG评分0分患者多于老年组,但绝大多数患者为0-1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均为咳嗽、胸闷、疼痛(P>0.1);青年组78.57%为腺癌,老年组小细胞肺癌、鳞状细胞癌占52.48%(74/141);青年组EGFR阳性率达55.36%(31/56),查见驱动基因比例高达64.29%(36/56);青年组0-Ⅱ期患者为25%,而老年组Ⅲ-Ⅳ期患者高达9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以肺、胸膜转移最为常见,远处转移(M1b)也多见于骨、脑、肝脏、肾上腺;老年组患者合并疾病达52.5%,明显多于青年组。结论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临床分期多较晚,但行为状态均较好;青年肺癌患者腺癌很常见,且存在驱动基因几率较高,而老年患者男性多见,小细胞肺癌及鳞癌、合并基础疾病常见,值得临床进一步关注其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肺肿瘤 病理 分期 行为状态 合并症
下载PDF
TP、TC与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方向 胡世莲 +3 位作者 沈干 吴蕾 徐维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611-2614,I0002,共5页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用顺铂(TP)或卡铂(TC)方案与长春瑞滨联用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用顺铂(TP)或卡铂(TC)方案与长春瑞滨联用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4月;纳入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9个研究2 593例患者,TP、TC与NP方案显示中位生存期、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4级血液学及胃肠道不良反应中,TP和TC方案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NP方案,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NP方案。结论在临床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对TP、TC或NP方案的选择需要参考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长春瑞滨 紫杉醇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江丰收 +1 位作者 胡冰 庄建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72-575,共4页
探讨帕米膦酸二钠(博宁)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博宁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用化疗,两组化疗方案相同。结果:治疗组疼痛总缓解率为83.3%,对照组为56.7%;骨病灶控... 探讨帕米膦酸二钠(博宁)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博宁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用化疗,两组化疗方案相同。结果:治疗组疼痛总缓解率为83.3%,对照组为56.7%;骨病灶控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3.3%,对照组为2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化疗是目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膦酸二钠 化疗 肿瘤转移
下载PDF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进展期胃癌化疗免疫抑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刚 胡冰 +5 位作者 季楚舒 胡长路 江丰收 何义富 王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7期67-69,共3页
目的:评价甘露聚糖肽改善进展期胃癌免疫抑制的疗效。方法:入组6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FOLFOX4方案组(对照组30例)与甘露聚糖肽联合FOLFOX4方案组(治疗组38例),于化疗前后检测两组CD3+CD8+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亚群、NK细胞和CD4+CD2... 目的:评价甘露聚糖肽改善进展期胃癌免疫抑制的疗效。方法:入组6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FOLFOX4方案组(对照组30例)与甘露聚糖肽联合FOLFOX4方案组(治疗组38例),于化疗前后检测两组CD3+CD8+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亚群、NK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并于化疗2个周期后评估化疗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优于对照组(13.15%vs 0%,χ2=4.261,P=0.048),其他近期疗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CD4+CD25++Treg治疗前后下降明显(P=0.008),且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治疗后CD3+CD4+T细胞、NK细胞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43、0.036)。同时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化疗中,加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虽能提高化疗完全缓解率,但未见提高疾病控制的近期疗效,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甘露聚糖肽 化疗 免疫抑制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方向 胡世莲 +5 位作者 沈干 吴蕾 陈尹 徐婷娟 徐维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47-2351,共5页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P)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Pubmed、CBM、CNKI、万方等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P)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Pubmed、CBM、CNKI、万方等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16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个研究均未详细报道是否采用盲法。DP方案显示出与GP方案相当的中位生存期、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有效率[RR=1.02,95%CI(0.89,1.15)]和生存率[1年RR=1.07,95%CI(0.93,1.24);2年RR=1.02,95%CI(0.66,1.58)]。15个研究的3~4级毒副作用合并结果显示,GP方案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DP方案[RR=5.22,95%CI(2.97,9.18);RR=1.76,95%CI(1.30,2.38);RR=1.29,95%CI(1.04,1.60)];GP方案白细胞减少及腹泻发生率低于DP方案[RR=0.71,95%CI(0.56,0.89);RR=0.30,95%CI(0.15,0.60)];两方案中性粒细胞减少、虚弱乏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两方案疗效相近的情况下,选择GP方案或DP方案将取决于药物的毒性及患者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吉西他滨 多西紫杉醇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期间血红蛋白下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钱小军 陈健 +4 位作者 潘跃银 王刚 陈曼萍 郑海燕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525-1529,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期间,病人血红蛋白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铂类/紫杉类联合氟脲嘧啶类方案辅助化疗的102例胃癌病人的资料,分析病人临床病理特征与辅助化疗期...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期间,病人血红蛋白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铂类/紫杉类联合氟脲嘧啶类方案辅助化疗的102例胃癌病人的资料,分析病人临床病理特征与辅助化疗期间血红蛋白下降的相关性。结果 64例(62.7%)病人术后存在贫血,79例(77.4%)病人辅助化疗期间存在贫血。接受辅助化疗的病人中,70例(68.6%)血红蛋白下降1 mg/L及以上,17例(16.6%)发生Ⅲ~Ⅳ级化疗不良反应,7例(6.8%)因不良反应调整化疗剂量及方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为T4的病人血红蛋白下降至少1 mg/L以及2 mg/L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1-3的病人(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100 mL、化疗前存在贫血、白蛋白低于正常值的病人,血红蛋白下降1 mg/L及以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T4、术中出血大于100 mL、化疗前贫血、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辅助化疗引起血红蛋白下降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低色素性 胃肿瘤 胃切除术后综合征 辅助化疗 高危因素
下载PDF
结肠癌肝转移靶向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琳 王伟 +6 位作者 钱小军 姚艺伟 王刚 何义富 季楚舒 胡冰 《肝胆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458-461,共4页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和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间安徽省立医院经病理及影像学确诊的23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资料,经评估均为不可切除。均经贝伐单抗或西妥昔单...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和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间安徽省立医院经病理及影像学确诊的23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资料,经评估均为不可切除。均经贝伐单抗或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总结评估不同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并对比不同部位结肠癌的疗效,回顾性分析各临床因素与预后关系。结果 23例中,5例进展,13例死亡。右半结肠10例,左半结肠13例。中位PFS(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7.0个月,(95%CI:4.28-9.72),中位OS(overall survival,OS)为22个月(95%CI:18.24-25.76)。单因素分析显示左半结肠较右半结肠相比PFS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分层分析显示KRAS野生型患者中,左半结肠较右半结肠PFS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对于晚期不可切除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两种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安全有效,总体上左半结肠预后优于右半结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肝转移 靶向治疗 左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癌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与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闫滢 胡冰 +5 位作者 王刚 季楚舒 江丰收 何义富 王勇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1416-1417,共2页
目的比较紫杉醇(PTX)联合奈达铂(NDP)与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研究晚期食管鳞癌共42例,分为A、B两组。A组予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B组予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 目的比较紫杉醇(PTX)联合奈达铂(NDP)与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研究晚期食管鳞癌共42例,分为A、B两组。A组予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B组予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每例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化疗,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有效率为66.67%,1年生存率为42.86%。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有效率为38.10%,1年生存率为33.33%,两组的疗效及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较后者毒性反应轻。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疗效高于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奈达铂 食管肿瘤 食管鳞癌 化疗
下载PDF
两种方法检测胃癌患者CH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状态 被引量:6
20
作者 程昭栋 胡世莲 +3 位作者 徐维平 沈干 孔祥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1-17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认为CpG岛甲基化导致转录抑制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微管抑制剂诱发有丝分裂应激时,CHFR基因能够控制细胞分裂的进行。本研究检测胃癌中CH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该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 背景与目的:目前认为CpG岛甲基化导致转录抑制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微管抑制剂诱发有丝分裂应激时,CHFR基因能够控制细胞分裂的进行。本研究检测胃癌中CH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该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比较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和结合重亚硫酸盐的限制性内切酶法(combined bisulfite restriction analysis,COBRA)在检测胃癌组织CHFR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差异性。方法:首先采用MSP方法检测6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CHFR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然后采用COBRA方法检测6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CHFR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并将检测结果结合各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MSP方法检测结果显示,51.6%的胃癌组织和18.8%的癌旁正常组织中存在CHFR基因异常甲基化,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HFR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状态在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期、Borrma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程度)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BR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组织CHFR甲基化阳性率为42.2%(27/64),与MSP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R基因异常甲基化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频发事件,检测胃黏膜组织中CHFR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可能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对于胃癌组织CH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检测,MSP与COBRA两种方法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FR基因 甲基化 胃肿瘤 甲基化特异性PCR 结合重亚硫酸盐的限制性内切酶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