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ovulatory dysfunction,AUB-O)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疑难重症,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2009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联合绝经学组发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ovulatory dysfunction,AUB-O)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疑难重症,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2009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联合绝经学组发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断治疗指南(草案)》[1];2011年国际妇产科协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发布《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新分类(PALM-COEIN)系统》[2];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3],其中与AUB-O相关的疾病有: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同年美国妇产科医生协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发布《育龄女性非妊娠急性子宫异常出血》的管理第557号委员会意见[4];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发布《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5],但迄今为止尚无中西医结合诊治AUBO的相关临床规范或指南。为进一步提高AUB-O诊治水平,指导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医师规范诊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内分泌学组于2018年3月21日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Global Practice Guidelines Registry Platform,http://www.guidelines-registry.cn)进行注册,组织全国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家、循证医学专家和药学专家制订本指南。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PI)临床疗效研究现状,分析探索今后研究方向。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和Bio Med Central(BMC)数据库,纳入近6年针刺治疗PI并与镇静催眠药物比较临床疗效的41项前瞻性...目的:了解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PI)临床疗效研究现状,分析探索今后研究方向。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和Bio Med Central(BMC)数据库,纳入近6年针刺治疗PI并与镇静催眠药物比较临床疗效的41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从诊断标准、疗效标准、观察时间、对照药物、选穴特点及规律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结果:针刺治疗PI以头部取穴为主,配合辨证取穴,显示出短期疗效和安全性优势,但在诊断标准、疗效评定、观察时间、对照药物等诸多方面欠规范完善。结论:目前证据显示针刺治疗PI有效,但有必要增加更多严谨的RCTs,并引入客观监测指标来加强证据强度和提升整体研究水平。展开更多
文摘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ovulatory dysfunction,AUB-O)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疑难重症,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2009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联合绝经学组发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断治疗指南(草案)》[1];2011年国际妇产科协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发布《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新分类(PALM-COEIN)系统》[2];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3],其中与AUB-O相关的疾病有: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同年美国妇产科医生协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发布《育龄女性非妊娠急性子宫异常出血》的管理第557号委员会意见[4];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发布《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5],但迄今为止尚无中西医结合诊治AUBO的相关临床规范或指南。为进一步提高AUB-O诊治水平,指导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医师规范诊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内分泌学组于2018年3月21日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Global Practice Guidelines Registry Platform,http://www.guidelines-registry.cn)进行注册,组织全国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家、循证医学专家和药学专家制订本指南。
文摘目的:了解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PI)临床疗效研究现状,分析探索今后研究方向。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和Bio Med Central(BMC)数据库,纳入近6年针刺治疗PI并与镇静催眠药物比较临床疗效的41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从诊断标准、疗效标准、观察时间、对照药物、选穴特点及规律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结果:针刺治疗PI以头部取穴为主,配合辨证取穴,显示出短期疗效和安全性优势,但在诊断标准、疗效评定、观察时间、对照药物等诸多方面欠规范完善。结论:目前证据显示针刺治疗PI有效,但有必要增加更多严谨的RCTs,并引入客观监测指标来加强证据强度和提升整体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