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今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与活动块体模型 被引量:185
1
作者 王敏 沈正康 +5 位作者 牛之俊 张祖胜 汉荣 甘卫军 王琪 任群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4期21-32,共12页
通过分析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数据特别是1999年与2001年区域网数据,我们初步得到了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并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高密度台站速度场中区分出9个独立活动块体和2个广泛形变带,求出活动块体刚体运动欧拉极和相邻块体间... 通过分析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数据特别是1999年与2001年区域网数据,我们初步得到了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并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高密度台站速度场中区分出9个独立活动块体和2个广泛形变带,求出活动块体刚体运动欧拉极和相邻块体间相互运动速率。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形变场似可分为3类区域:第1类区包括青藏高原内部区域和天山造山带,形变在全区域内广泛分布;第3类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及南北带以东地区,形变场表现为活动块体,内部稳定,形变局限在狭窄的边界带内;第2类区则处在青藏高原的边缘带,如柴达木、祁连、西宁、川滇菱形南块体等,这类区形变场特征处在第1,3类区之间,虽然还能保持一定的块体完整性,但块体的尺度和强度已不如第3类地区。通过分析各类区域岩石圈结构以及形变模式我们可以得出初步推断:中国大陆地壳形变模式主要由地壳结构所控制。中国大陆东部和塔里木盆地地区地壳介质有相当强度,形变表现为刚性块体的相互运动。而印度板块的北向挤压造成青藏高原和天山的隆起并产生巨厚地壳、壳内温度上升,下地壳低速高导层发育,介质呈较强黏塑性,地壳脆性层在下地壳塑性流变场作用下产生各种类型的、多层次的形变,且分布广泛而不局限于少量块体边界地区。青藏高原边缘的第2类地区地壳结构为第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壳运动 活动块体模型 板块学 地壳构造 刚体运动 形变场
原文传递
我国大地测量及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40
2
作者 程鹏飞 杨元喜 +2 位作者 李建成 汉荣 秘金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综述我国大地测量及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新进展,介绍近几年我国大地测量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坐标系统的建立、维护和更新;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应用;地壳运动监测与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大地测量 卫星导航定位 地壳运动监测 (似)大地水准面
下载PDF
利用GPS地形变资料在大地坐标系中计算应变 被引量:32
3
作者 顾国华 汉荣 +1 位作者 惠娟 杨春花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8年第3期26-31,共6页
根据正交曲线坐标中应变张量的定义,得到了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应变的方法。由此可直接利用GPS或其他3维大地测量技术得到的位移或其他形变量计算地应变。这一方法克服了利用平面坐标作计算的限制,无投影误差影响。本文给出... 根据正交曲线坐标中应变张量的定义,得到了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应变的方法。由此可直接利用GPS或其他3维大地测量技术得到的位移或其他形变量计算地应变。这一方法克服了利用平面坐标作计算的限制,无投影误差影响。本文给出了用首都圈GPS地形变监测网1995~1996年椭球面上的位移求得的应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地震预报 水平形变 应变 椭球体 地形变资料
下载PDF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定的印尼苏门达腊巨震的远场同震地表位移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敏 张培震 +4 位作者 沈正康 刘杰 汉荣 甘卫军 李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5-368,共4页
以中国的连续GPS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其他全球GPS观测资料,计算了2004年12月和2005年3月发生在苏门达腊岛9.3和8.7级巨大地震的同震位移场.2004年地震的同震永久位移的影响范围达6000~7000km,并呈现波状起伏的特征.2005年地震... 以中国的连续GPS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其他全球GPS观测资料,计算了2004年12月和2005年3月发生在苏门达腊岛9.3和8.7级巨大地震的同震位移场.2004年地震的同震永久位移的影响范围达6000~7000km,并呈现波状起伏的特征.2005年地震的同震位移主要局限在震中区附近,可能只是2004年地震诱发的强余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同震位移 板块边界带耦合 逆冲型地震
原文传递
Contemporary crustal de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 and tectonic block model 被引量:34
5
作者 WANG Min (王 敏) SHEN Zhengkang (沈正康) NIU Zhijun (牛之俊) ZHANG Zusheng (张祖胜) SUN Hanrong (汉荣) GAN Weijun (甘卫军) WANG Qi (王 琪) REN Qun (任 群)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z2期25-40,共12页
We obtain the preliminary result of crustal deformation velocity field for the Chinese con-tinent by analyzing GPS data from the Crustal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particularly the data from the reg... We obtain the preliminary result of crustal deformation velocity field for the Chinese con-tinent by analyzing GPS data from the Crustal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particularly the data from the regional networks of CMONOC observed in 1999 and 2001. We de-lineate 9 tectonically active blocks and 2 broadly distributed deformation zones out of a denseGPS velocity field, and derive block motion Euler poles for the blocks and their relative motionrates. Our result reveals that there are 3 categories of deformation patterns in the Chinese conti-nent. The first categor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ior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Tianshan oro-genic belt, shows broadly distributed deformation within the regions. The third category, associatedwith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region east of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of China, shows block-likemotion, with deformation accommodated along the block boundaries only. The second category,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borderland of the Tibetan Plateau, such as the Qaidam, Qilian, Xining(in eastern Qinghai), and the Diamond-shaped (in western Sichuan and Yunnan) blocks, has thedeformation pattern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third, i.e. these regions appear to deform block-like,but with smaller sizes and less strength for the block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ithosphericstructures and the deformation patterns of the regions above, we come to the inference that thedeformation modes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crust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crustal structure.The crust of the eastern China and the Tarim Basin is mechanically strong, and its deformationtakes the form of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rigid blocks. On the other hand, the northward indentation of the Indian plate into the Asia continent has created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Tianshan Mountains, thickened their crust, and raised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rust. The lower crust thus has become ductile, evidenced in low seismic velocity and high electric conductivity observed. The brittle part of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CONTINENTAL CRUSTAL motion TECTONIC blocks significance test.
原文传递
华北地区GPS形变测量结果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6
作者 顾国华 王若柏 +2 位作者 惠娟 汉荣 杨春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7-104,共8页
简要介绍了华北地区GPS形变监测网1995~1996年两次观测概况,利用伯尔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水平形变计算与应变分析的方法和结果及垂直形变的结果。分析了GPS成果的地震地质意义,认为GPS观测到的水平形变... 简要介绍了华北地区GPS形变监测网1995~1996年两次观测概况,利用伯尔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水平形变计算与应变分析的方法和结果及垂直形变的结果。分析了GPS成果的地震地质意义,认为GPS观测到的水平形变可能反映了上地壳层块构造活动的某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华北地区 GPS 地震地质意义
下载PDF
GNSS实时数据质量控制 被引量:17
7
作者 蔡华 赵齐乐 +1 位作者 汉荣 胡志刚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20-824,共5页
设计了一套实时数据质量控制模块,利用观测值的多种线性组合进行周跳探测及修复,并对观测方程的验后残差进行实时分析,来探测粗差和周跳,从而使实时数据的处理结果更加稳定可靠,并在PANDA单历元实时数据处理模块(SRIF)的基础上,运用实... 设计了一套实时数据质量控制模块,利用观测值的多种线性组合进行周跳探测及修复,并对观测方程的验后残差进行实时分析,来探测粗差和周跳,从而使实时数据的处理结果更加稳定可靠,并在PANDA单历元实时数据处理模块(SRIF)的基础上,运用实时质量控制模块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此模块更加稳定可靠,适用于GNSS实时数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实时质量控制 周跳探测 周跳修复 PANDA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垂直运动概貌及其地球动力学的某些特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国华 王若柏 +1 位作者 汉荣 巩曰沐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4-189,共6页
本文根据均衡理论,编绘了我国大陆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率图(不包括台湾、海南等岛屿)。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地区的运动特征为“南升北降”、“东弱西强”;且明显地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所控制,以印度板块的作用为最强烈。
关键词 地壳运动 地球动力学 中国大陆
下载PDF
GPS形变监测网起算点坐标对水平形变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顾国华 惠娟 汉荣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9年第1期43-48,共6页
利用首都圈GPS形变监测网的资料,用伯尔尼软件计算并分析了大规模GPS地形变监测网中起算点坐标误差对水平形变计算结果的影响,给出了3种典型图形。利用速率动态平差结果,分析了不同固定点的情况下,GPS形变监测网的点位位... 利用首都圈GPS形变监测网的资料,用伯尔尼软件计算并分析了大规模GPS地形变监测网中起算点坐标误差对水平形变计算结果的影响,给出了3种典型图形。利用速率动态平差结果,分析了不同固定点的情况下,GPS形变监测网的点位位移中误差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水平形变 数据处理 误差 形变监测网 坐标
下载PDF
GPS测定的2011年日本9.0级地震的中国大陆地区同震位移场 被引量:11
10
作者 蔡华 汉荣 +1 位作者 赵齐乐 李鹏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53-955,1009,共3页
利用陆态网络东北地区的6个GPS基准站地震期间的观测数据反演了日本本州东海岸9.0级强震区域地表的瞬时形变过程,应用160多个陆态网络基准站以及IGS跟踪站的GPS观测数据解算获得中国大陆地区的远场同震位移。将测站按照中国大陆主要构造... 利用陆态网络东北地区的6个GPS基准站地震期间的观测数据反演了日本本州东海岸9.0级强震区域地表的瞬时形变过程,应用160多个陆态网络基准站以及IGS跟踪站的GPS观测数据解算获得中国大陆地区的远场同震位移。将测站按照中国大陆主要构造带(区)进行分配统计可知,东北地区同震位移最大,平均接近20mm;首都圈与郯-庐带及周围地区平均同震位移也在10mm左右;距离震中比较远的鄂尔多斯及周围、阿尔金-祁连山-阿拉善、新疆等地区也受到了该地震的影响,在东方向发生了5mm左右的位移,并且以上地区的优势方向都为东方向;而本次地震对中国的华南(包括南海)以及青藏等地区基本没有影响。这些解算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地震动力学特征及判定未来地震趋势提供了详实的实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日本9.0级地震 同震位移 陆态网络
原文传递
连续基准网GPS数据质量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国强 汉荣 《城市勘测》 2009年第3期73-75,共3页
利用TEQC软件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1999年至2007年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检测,给出了各站Mp1、Mp2和CSR的月变化趋势图及年平均值;参照IGS的GPS观测数据质量标准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网络工程基准站大部分站点观测数据... 利用TEQC软件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1999年至2007年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检测,给出了各站Mp1、Mp2和CSR的月变化趋势图及年平均值;参照IGS的GPS观测数据质量标准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网络工程基准站大部分站点观测数据质量优于IGS标准;数据质量较差的站为:shao、wuhn和y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工程 GPS TEQC 数据质量
下载PDF
汶川Mw7.9与日本Mw9.0地震同震电离层扰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华 李子申 +1 位作者 王敏 汉荣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6-719,724,共5页
通过分析研究2008年的汶川Mw7.9地震、2011年的日本Mw9.0地震,发现伴随强震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同震电离层扰动现象。这种现象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震前30~40min出现,并在震后大约10min达到极值,然后逐渐消失。持续时间及强度和震级存在... 通过分析研究2008年的汶川Mw7.9地震、2011年的日本Mw9.0地震,发现伴随强震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同震电离层扰动现象。这种现象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震前30~40min出现,并在震后大约10min达到极值,然后逐渐消失。持续时间及强度和震级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震级越大其异常值也越大,持续时间也越长。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震中附近出现较为明显的正异常的同时,距离震中较远的地区出现了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w7 9地震 日本Mw9 0地震 地震前兆 同震电离层扰动 TEC
原文传递
利用陆态网络实时监测电离层TEC及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蔡华 汉荣 李子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8,共8页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陆态网络)是中国最大的GPS综合服务网络,该网络包括260个分布全国的GPS基准站。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GPS研究电离层TEC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然后阐述了陆态网络电离层TEC监测系统的数据处理及产品发布的详细流程,...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陆态网络)是中国最大的GPS综合服务网络,该网络包括260个分布全国的GPS基准站。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GPS研究电离层TEC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然后阐述了陆态网络电离层TEC监测系统的数据处理及产品发布的详细流程,最后分析了震前电离层异常现象与地震发生的耦合关系,并利用陆态网络电离层TEC监测系统的产品分析了四川省芦山7.0级地震的同震电离层扰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电离层扰动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GPS 电离层TEC监测 电离层异常
下载PDF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顾国华 牛红叶 +2 位作者 孟国杰 许永江 汉荣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203-210,共8页
为了解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中心数据处理 ,特别是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数据处理 ,首先简要介绍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观测系统及网络的数据中心。较为全面地概述了数据中心的数据流程 ,获取地壳运动信息的 GPS数据处理方法与软... 为了解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中心数据处理 ,特别是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数据处理 ,首先简要介绍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观测系统及网络的数据中心。较为全面地概述了数据中心的数据流程 ,获取地壳运动信息的 GPS数据处理方法与软件 ,讨论了数据处理中解算结果的选取、精度分析、位移与应变分析、位移时间序列分析等。较详细分析了 1 998年 9月初至1 999年 1 1月底基准网地壳运动 ,包括各基准站位移与网内各部分的应变及基准网每周计算结果时间序列。表明在所述观测期间 ,我国东部地区相对较为稳定 ;相对东部的西南地区以向北运动为主 ,并受到 NNE向挤压 ;西北地区以向北西运动为主 ;而云南地区以向南运动为主。我国中部南北地震带则是一强烈的剪切变形带。观测结果表明 ,印度板块向北挤压依然是影响我国地壳运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观测网络 地壳运动 数据处理 地震预报
下载PDF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数据处理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顾国华 牛红叶 +4 位作者 孟国杰 许永江 汉荣 郑贵明 方颖 《全球定位系统》 2001年第1期5-13,共9页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是我国“九五”重大科学工程之一,以地震预报为主要目的,以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主要技术,GPS数据处理是工程取得成果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中心概况与数据处理进展;较为全面地介绍数...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是我国“九五”重大科学工程之一,以地震预报为主要目的,以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主要技术,GPS数据处理是工程取得成果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中心概况与数据处理进展;较为全面地介绍数据中心数据流程,获取地壳运动信息的GPS数据处理方法、软件与处理结果。详细介绍所获取的1998年9月初至1999年11月底基准网地壳运动,包括各基准站住移、网内各部分的应变及每周计算结果时间序列。在所述观测期间,我国东部地区相对较为稳定;相对东部地区,西南部地区以向北运动为主,受北北东向挤压为主,西北部地区以北西向运动为主,而云南地区以向南运动为主。我国中部南北地震带则是一强烈的剪切变形带。观测结果表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依然是影响我国地壳运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观测网络 地壳运动 数据处理
下载PDF
长距离GPS基线及卫星定轨计算精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国华 汉荣 +3 位作者 熊阜成 惠娟 东平 杨春花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7年第2期13-19,共7页
利用6个GPS固定观测点3天的观测资料,采用伯尔尼3.5版软件用多种方法计算了长距离GPS基线边及GPS卫星轨道参数。结果表明,对800~3000km的GPS基线,利用精密星历计算,边长及其经纬度分量重复测量精度可达... 利用6个GPS固定观测点3天的观测资料,采用伯尔尼3.5版软件用多种方法计算了长距离GPS基线边及GPS卫星轨道参数。结果表明,对800~3000km的GPS基线,利用精密星历计算,边长及其经纬度分量重复测量精度可达10-8~10-9;同精密星历相比,2天轨道弧段的定轨精度为1~4m(坐标中误差)。显然,采用IGS(国际地球动力学GPS服务处)计算中心的精密星历可以满足地球动力学及地震预报研究对GPS的精度要求,而利用国内的观测点资料作GPS卫星定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卫星定轨 计算精度 地震预报 长距离基线
下载PDF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基准站时间序列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国强 汉荣 +1 位作者 任雳 李鹏 《国际地震动态》 2013年第4期19-29,41,共12页
本文给出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7个GPS基准站测站信息。采用统一的数据处理策略和最新的地球物理模型,利用GAMIT/GLOBK软件解算了这些站1999—2011年底的观测资料。定量计算了同震位移、更换仪器等事件对基准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 本文给出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7个GPS基准站测站信息。采用统一的数据处理策略和最新的地球物理模型,利用GAMIT/GLOBK软件解算了这些站1999—2011年底的观测资料。定量计算了同震位移、更换仪器等事件对基准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ITRF2005框架下由27个站组成的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GAMIT GLOBK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时间序列
下载PDF
全国重力联网和精度评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雪芳 陈益惠 +6 位作者 李辉 华昌才 欧阳飙 沈建华 杨满栋 汉荣 张勇志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2-98,共7页
本文以收集现有全国各省地震局流动重力测量资料和图件为主,结合大区域联测资料,用绝对重力点控制联网并进行统一平差。平差程序采用经典相关间接平差方法,以压缩存贮方式解算法方程。计算结果表明:全国重力网段差平均精度为0.0... 本文以收集现有全国各省地震局流动重力测量资料和图件为主,结合大区域联测资料,用绝对重力点控制联网并进行统一平差。平差程序采用经典相关间接平差方法,以压缩存贮方式解算法方程。计算结果表明:全国重力网段差平均精度为0.0107×10-5ms-2。辽宁地区点值精度最高为0.019×10-5ms-2,一般为0.020×10-5-0.030×10-5m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联测 平差法 精度 平差
下载PDF
钻孔体应变仪高采样对比观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江 薛兵 +3 位作者 汉荣 李小军 王曰风 周银兴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6,共6页
为分析提高应变观测采样率及拓展观测频带对低频观测的影响,在张家口地震台、怀来地震台选择TJ-2型体应变仪进行台站对比观测实验,并在时域和频域分别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体应变与测震观测频带的特性。
关键词 形变观测 高采样率 对比观测 观测频带
下载PDF
三种GPS接收机长距离对比试验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国华 汉荣 +2 位作者 熊阜成 惠娟 杨春花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14,共6页
首都圈GPS地壳形变监测网是以监测大面积水平形变为主的地震监测网,要求达到5×10-8的相对定位精度,以适应变化量小的地壳形变观测的需要。为了选择该网所用的GPS接收机,于1994年6月下旬开展了Rogue800... 首都圈GPS地壳形变监测网是以监测大面积水平形变为主的地震监测网,要求达到5×10-8的相对定位精度,以适应变化量小的地壳形变观测的需要。为了选择该网所用的GPS接收机,于1994年6月下旬开展了Rogue8000,AshtechZ-XII,Wild200对比试验观测,特别是长距离的对比观测。长距离对比观测点设在上海天文台、武汉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及北京房山人卫激光观测站,同一地方设三个十分靠近的点,轮流安放三种接收机进行观测、这样,三种接收机在基本相同的外界条件下观测以便对比。观测结果曾用各家的商用软件分别处理过,三厂家曾分别委托有关单位用GAMIT,GIPSY等软件处理过。Rogue8000的生产厂家AOA公司委托JPL用GIPSY软件处理的结果及Ashtech公司委托Scripps海洋研究所用GAMIT软件处理的结果十分一致,处理中都采用了全球网的资料,精度最高。为了进一步研究GPS形变监测网数据处理问题,提高计算精度,最近笔者又利用瑞士伯尔尼3.5版软件在PC机及工作站上对1994年的长距离对比观测结果用多种方法作了处理,同时对三种GPS接收机的精度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计算结果表明,Rogue8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接收机 距离 对比试验 观测数据 数据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