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民摹刻认知的画卷--青铜
1
作者 斯琴格日 《老年世界》 2022年第10期44-47,共4页
阴山山脉南北,草原辽阔、水草丰美,自古以来是北方民族繁衍生息、采集渔猎耕作驻牧之地。这些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艺术,而文化艺术宝库中最为夺目的则是有着“千里画廊”美誉的阴山岩画。岩画是人类用凿刻、磨刻... 阴山山脉南北,草原辽阔、水草丰美,自古以来是北方民族繁衍生息、采集渔猎耕作驻牧之地。这些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艺术,而文化艺术宝库中最为夺目的则是有着“千里画廊”美誉的阴山岩画。岩画是人类用凿刻、磨刻、彩绘等不同方式在自然岩石上绘画的图形,又被称作“岩石艺术”或“岩刻”,是人类重要的早期文化遗存,是一部写在岩石上的史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岩画 文化遗存 交往交流交融 艺术宝库 岩石艺术
原文传递
内蒙古地区人类骨骼考古研究工作综述
2
作者 胡春柏 斯琴格日 《草原文物》 201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截止目前,对于内蒙古地区出土的人类骨骼考古研究基本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70年代,为初始阶段,这期间对于内蒙古地区出土人骨的研究如星星之火。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内蒙古地区出土... 截止目前,对于内蒙古地区出土的人类骨骼考古研究基本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70年代,为初始阶段,这期间对于内蒙古地区出土人骨的研究如星星之火。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内蒙古地区出土的人类骨骼考古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主要表现是针对单个遗址或墓地的个案人骨研究成果逐步积累、对于区域性人种分布及匈奴等北方民族的人种类型的初步探索、古DNA和稳定同位素等新研究领域的拓展、古病理研究的科学性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体质人类学 古代 DNA 稳定同位素分析 古病理学
下载PDF
内蒙古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2018年发掘简报
3
作者 胡春佰 +7 位作者 高兴超 王永胜 李倩 白苏娜(绘图) 陈文虎(拍照) 朝力门(拍照) 施慧超(绘图) 斯琴格日(绘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8,共17页
2017~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2018年共清理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99座及祭祀坑1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器等500余件。此次发掘发现了... 2017~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2018年共清理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99座及祭祀坑1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器等500余件。此次发掘发现了明确进入西汉纪年的墓葬,证明了汉初秦昭襄王长城以东的福路塔墓地所在区域仍然在西汉王朝的控制之下。该墓地以秦文化为主导,但同时存在赵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因素和西戎人群相关的随葬品,对于研究多文化交流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路塔墓地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秦文化
下载PDF
乌海市三坝汉墓群发掘简报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春佰 +5 位作者 姜子强 江楠 武俊生 斯琴格日 施慧超 斯琴格日 《草原文物》 2021年第1期29-42,共14页
三坝汉墓群位于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东约500米。为配合包银高铁乌海段的建设,2020年下半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清理汉代墓葬7座,出土陶、石、铁、铜、釉陶等随葬品50余件以及铜钱30余枚。依据随葬品和墓葬形制等... 三坝汉墓群位于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东约500米。为配合包银高铁乌海段的建设,2020年下半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清理汉代墓葬7座,出土陶、石、铁、铜、釉陶等随葬品50余件以及铜钱30余枚。依据随葬品和墓葬形制等特征推断这些墓葬的年代为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三坝汉墓群的发掘对了解新地古城汉代居民的丧葬习俗、人口来源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海 三坝 汉墓 发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