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均衡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国山 徐士琴 +1 位作者 韩继业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21-1229,共9页
建立了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均衡模型的标号系统,该生态产业系统可有效地减少原材料使用量并降低污染物排放.针对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多产品(主副产品和废弃物)和多层次(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分解者企业和需求市场)的复杂网络结构,基于标... 建立了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均衡模型的标号系统,该生态产业系统可有效地减少原材料使用量并降低污染物排放.针对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多产品(主副产品和废弃物)和多层次(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分解者企业和需求市场)的复杂网络结构,基于标号系统描述了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各层决策成员的利润优化行为以得到均衡条件,利用变分不等式构建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均衡模型.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探讨变分不等式问题解的性质并构造数值算例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产业共生 废弃物处理 变分不等式问题 博弈论 标号系统
原文传递
逃税心理成本分析及其模型
2
作者 保佳 董一林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3,共3页
1问题的提出 对逃税问题进行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是由Allingham和Sandmo于1972年提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简称A-S模型)([1]).该模型假设纳税人是在不确定情况下追求预期效用的最大化,同时假设纳税人不存在道德是非观念,逃税不... 1问题的提出 对逃税问题进行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是由Allingham和Sandmo于1972年提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简称A-S模型)([1]).该模型假设纳税人是在不确定情况下追求预期效用的最大化,同时假设纳税人不存在道德是非观念,逃税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Gordon(1989)([2])认为纳税人是有道德荣辱感的,逃税行为不仅要受到预期刑罚,还要承受一定的良心谴责、负罪感和一旦被查处对其名誉造成的损害.Myles and Naylor(1996)([33)提出纳税人所在社会的社会规范对其逃税行为有重要影响.除个人道德和社会规范两个因素外,国内外学者还提出其它一些重要因素([4,5,6]),如税收体系公正性、周围逃税行为等对逃税行为也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假设 成本分析 心理 效用最大化 社会规范 纳税人 经济分析 行为
原文传递
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3
作者 《作家天地》 2019年第18期89-90,共2页
倡导人文关怀,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学生的身心特征等,运用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向学生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思政教学。帮助大学生坚定信念,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思政教... 倡导人文关怀,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学生的身心特征等,运用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向学生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思政教学。帮助大学生坚定信念,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创新性完善教学手段,为他们营造更优质的人文关怀氛围;积极融入"和谐"教育观念,优化思政教育育人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高校 思政教育
原文传递
我梦想
4
作者 崔丽莉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8期72-72,共1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