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的构建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于双成 张婷婷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1期106-107,共2页
玉米农作物的茁壮生长离不开化肥的施用,近年来许多地区出现了玉米化肥增量不增效,甚至影响玉米生长的情况,严重地降低了玉米化肥的施用效率,对玉米的生长成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的构建与完... 玉米农作物的茁壮生长离不开化肥的施用,近年来许多地区出现了玉米化肥增量不增效,甚至影响玉米生长的情况,严重地降低了玉米化肥的施用效率,对玉米的生长成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的构建与完善,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化肥 减量增效 构建探讨
下载PDF
垄沟秸秆覆盖对土壤团聚体含量及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宇 +3 位作者 刘健 王识然 张琪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89,共6页
为了揭示不同坡度垄沟秸秆覆盖对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吉林省伊通河青沟小流域农耕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3°,6°,9°3个坡面,沿着坡面进行顺坡耕作(无覆盖)与顺坡垄沟秸秆覆盖处理2种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 为了揭示不同坡度垄沟秸秆覆盖对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吉林省伊通河青沟小流域农耕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3°,6°,9°3个坡面,沿着坡面进行顺坡耕作(无覆盖)与顺坡垄沟秸秆覆盖处理2种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形态、平均质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GMD)、破坏率(PAD)、水稳系数(K)和分形维数(D)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秸秆覆盖与未覆盖相比,>0.25 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有所增加,变化趋势为9°>6°>3°。不同坡度处理的土壤团聚体的MWD和GMD值从大到小依次排序均为9°覆盖>3°覆盖>6°覆盖>9°无覆盖>6°无覆盖>3°无覆盖。分形维数均小于未覆盖,9°秸秆覆盖的分形维数最小,与9°未覆盖处理相比,降低了10.11%。9°覆盖处理的水稳系数最高。各坡度下土壤团聚体的结构破环率的排列顺序为3°无覆盖>3°覆盖>6°无覆盖>9°无覆盖>6°覆盖>9°覆盖。扫描电镜观察垄沟秸秆覆盖与未覆盖相比,各处理团聚体形态优劣均为9°>6°>3°,9°秸秆覆盖大多呈圆润多孔状,对团聚体改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垄沟秸秆覆盖 坡度 平均质量直径 平均几何直径 分形维数 水稳系数
原文传递
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尤迪 +4 位作者 于双成 房杰 张婷婷 姜航 戚昕元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0期146-148,155,共4页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在保证粮食持续增产、农民不断增收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稳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是落实“藏粮于技”国家战略的核心。本文在介绍肥料利用率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肥料...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在保证粮食持续增产、农民不断增收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稳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是落实“藏粮于技”国家战略的核心。本文在介绍肥料利用率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对策,以期为科学施肥、化肥减量增效和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利用率 化肥减量增效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玉米氮、磷、钾肥施用效果及养分吸收利用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4 位作者 尤迪 于双成 朱健菲 刘振刚 王年一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1,共7页
明确吉林省西部生态区玉米作物的氮、磷、钾肥施用效果及养分吸收利用特征,为该地区肥料的合理配置与施用提供依据,对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及农业绿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2015—2019年中央财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吉林省西部布置的36... 明确吉林省西部生态区玉米作物的氮、磷、钾肥施用效果及养分吸收利用特征,为该地区肥料的合理配置与施用提供依据,对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及农业绿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2015—2019年中央财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吉林省西部布置的360个玉米“3414”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的玉米产量,对比分析氮、磷、钾肥的增产效应以及不同肥料的农学效率和肥料贡献率。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生态区玉米氮磷钾配施N_(2)P_(2)K_(2)处理(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是209.20、97.80、85.15 kg/hm^(2))的玉米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9.46 t/hm^(2),较不施肥处理平均增产50.64%。与各缺素处理相比,增施氮、磷、钾肥平均增产2.21、1.37、1.32 t/hm^(2),增幅分别为37.81%、23.65%、22.41%。与不施肥处理比较,缺素处理的玉米产量差异显著,其高低顺序为N_(2)P_(2)K_(0)(8.14 t/hm^(2))>N_(2)P_(0)K_(2)(8.09 t/hm^(2))>N_(0)P_(2)K_(2)(7.25 t/hm^(2)),表明吉林省西部玉米的养分限制因子顺序为氮>磷>钾。施用氮、磷、钾肥增加玉米养分吸收量(N 192.5 kg/hm^(2)、P_(2)O_(5)86.5 kg/hm^(2)、K_(2)O 217.4 kg/hm^(2))。在吉林省西部生态区,玉米作物的氮、磷、钾肥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5.11 kg/kg N、22.28 kg/kg P_(2)O_(5)、19.44 kg/kg K_(2)O,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9.50%、29.27%、45.71%,平均肥料贡献率分别为23.72%、17.59%、14.97%。吉林省西部生态区玉米施肥的增产效果和肥料利用率较高,但仍应结合当地土壤条件,积极进行培肥改良,并应用减肥增效等相关技术,根植科学施肥理念,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实现玉米增产和土壤肥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西部 产量 氮素 磷素 钾素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大力推动吉林省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超 代丽宏 +2 位作者 卢凌霄 霍光 《河北农机》 2023年第14期30-32,共3页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与应用,我国农业生产正在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农机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吉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大省,其农机化程度直接关系着农机化进程。本文以吉林省为例,从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推广中的作...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与应用,我国农业生产正在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农机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吉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大省,其农机化程度直接关系着农机化进程。本文以吉林省为例,从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推广中的作用出发,详细分析了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策略。通过加强农业机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用水平和培养人才队伍,可以推动吉林省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对整个国家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业机械信息化 策略
下载PDF
吉林省盐碱耕地现状及改良治理思路与意见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姜航 张环宇 +2 位作者 崔佳慧 马玉涛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7期119-121,共3页
本文对吉林省盐碱耕地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了吉林省盐碱耕地改良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吉林省盐碱耕地改良治理的思路与意见建议。根据调查,吉林省盐碱耕地总面积为88.96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2.73%;... 本文对吉林省盐碱耕地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了吉林省盐碱耕地改良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吉林省盐碱耕地改良治理的思路与意见建议。根据调查,吉林省盐碱耕地总面积为88.96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2.73%;轻度盐碱耕地面积为58.82万hm^(2),中度盐碱耕地面积为19.02万hm^(2),重度盐碱耕地面积为11.12万hm^(2),分别占盐碱耕地总面积的66.12%、21.38%及12.50%。同时,提出了盐碱耕地改良治理的思路和意见建议,以期为今后吉林省盐碱耕地改良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盐碱耕地 现状 改良治理 思路 意见建议
下载PDF
五号高炉10#热风炉在线中修凉炉、烘炉实践
7
作者 王世友 吴军 《金属世界》 2009年第6期22-25,共4页
10#热风炉因超期服役拱顶及钢甲破损严重,需凉炉中修。本文阐述了凉炉及烘炉方案,既保证了中下部耐材的安全,又保证了烘炉效果,而且未影响风温。
关键词 热风炉 凉炉 烘炉 风温
下载PDF
浅论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
8
作者 公静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9Z期39-40,共2页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创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决定这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纵...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创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决定这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纵观人类历史,生产力的每一次巨大飞跃,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都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可以说经济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技术创新史。在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体系 要素贡献率 创造知识 创新能力 经济发展史 经济时代 人类社会 国际竞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