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8-0051,共4页
比较两种材料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110例进行口腔修补术的病人,按照所执行的修补计划,分成两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预成纤维桩法,观察组采用可塑纤维桩法。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比较... 比较两种材料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110例进行口腔修补术的病人,按照所执行的修补计划,分成两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预成纤维桩法,观察组采用可塑纤维桩法。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观察组龈沟液炎性因子IL-17、IL-23修复后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情况,包括牙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以及牙菌斑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牙体修复完整评分和咀嚼功能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统计资料显示,观察组在疼痛、脱落、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与预成纤维桩组相比,可塑纤维桩更好地保护牙体,提高修复效果,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牙体保护
下载PDF
清广作外销骨扇述析——兼谈“广州制造”品牌
2
作者 《艺术市场》 2022年第4期68-71,共4页
本文聚焦清代外销艺术品中的广作骨扇,从具有典型性的博物馆藏品入手,分析清代中西贸易中外销骨扇的设计创意,厘清其西传后风靡的原因,从而得出清代外销艺术品在构成中西文化形态联结的同时更通过设计造物的互鉴实现了文化融合的结论。... 本文聚焦清代外销艺术品中的广作骨扇,从具有典型性的博物馆藏品入手,分析清代中西贸易中外销骨扇的设计创意,厘清其西传后风靡的原因,从而得出清代外销艺术品在构成中西文化形态联结的同时更通过设计造物的互鉴实现了文化融合的结论。另从“广州匠”精工精制的工匠精神、商匠群体间互动的缝合效应、文学与商业结合的营销以及中西经济制度差异四个角度窥见清代对外贸易中“广州制造”品牌的盛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外销骨扇 文化互鉴 广州制造 品牌
原文传递
匠艺之道与文化自觉:罗斯金美学思想再析——基于《建筑的七盏明灯》展开
3
作者 《今传媒》 2022年第5期102-105,共4页
本文基于建筑评论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展开分析,以“伦理”一词指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道德准则,从建筑宗教伦理、匠人劳动伦理、建筑的“记忆”与“顺从”三个方面阐述、分析罗斯金美学思想。研究认为,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自... 本文基于建筑评论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展开分析,以“伦理”一词指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道德准则,从建筑宗教伦理、匠人劳动伦理、建筑的“记忆”与“顺从”三个方面阐述、分析罗斯金美学思想。研究认为,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自觉维护是罗斯金艺术成就的力量源泉;建筑育人、型塑文化认同亦是其孜孜以求的艺术目标。罗斯金所处的时代,正值英国迈入工业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而当下中国亦迈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将这二者进行对照分析并思考,既是应对传统文化流失、坚定文化传承的精神需要,也是赋能当下非遗传承、走向传统文化复兴的现实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金 宗教伦理 劳动伦理 文化记忆
下载PDF
清末民国上海高校建筑色彩探析
4
作者 《流行色》 2022年第8期129-131,共3页
文章以色彩学、历史城市保护的相关研究为理论依据,以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保有的风貌相对完好的清末民国时期建筑遗存为研究对象,分析中西建筑师探索文化融合与民族形式的设计手法,结合档案材料等,讨论技术材料发展、文化思潮转... 文章以色彩学、历史城市保护的相关研究为理论依据,以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保有的风貌相对完好的清末民国时期建筑遗存为研究对象,分析中西建筑师探索文化融合与民族形式的设计手法,结合档案材料等,讨论技术材料发展、文化思潮转捩与建筑师身份视角在建筑色彩上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 高校建筑 建筑师 色彩表现
下载PDF
学舍融时情 风韵汇中西——清末民国上海高校建筑装饰探赜
5
作者 《上海工艺美术》 2022年第2期110-112,共3页
1840年以来,上海的西学东渐至先,成为新式教育制度改革的先驱。清末民国时期的高校建筑,可被视作书院学制改革、教育理念转变、中西文化交融的有形史料。建筑装饰既与结构构造、材质特点、制作工艺等物质技术因素密不可分,又是历史文化... 1840年以来,上海的西学东渐至先,成为新式教育制度改革的先驱。清末民国时期的高校建筑,可被视作书院学制改革、教育理念转变、中西文化交融的有形史料。建筑装饰既与结构构造、材质特点、制作工艺等物质技术因素密不可分,又是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社会民俗民风等文化艺术因素的物化载体。以往对近代高校建筑的研究中,多围绕武汉、广州、南京等地,以教会大学的“中西建筑交融”较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制度改革 中西文化交融 教会大学 学制改革 民俗民风 物化载体 建筑装饰 高校建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