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在观察角膜塑形术对泪膜稳定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罗铭 梁纳 +1 位作者 马胜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应用OCULUS眼表分析仪观察角膜塑形术对青少年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青少年近视患者52例(101眼),年龄(12.8±2.9)岁,屈光状态为(-3.51±0.87)D,给予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通过OCULUS角膜地形图观察戴镜前和戴镜后第... 目的应用OCULUS眼表分析仪观察角膜塑形术对青少年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青少年近视患者52例(101眼),年龄(12.8±2.9)岁,屈光状态为(-3.51±0.87)D,给予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通过OCULUS角膜地形图观察戴镜前和戴镜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时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TBUT)[NITBUT(f)]、平均NITBUT[NITBUT(av)]、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以及观察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的分级和位置。结果 (1)NITBUT的变化:戴镜前与戴镜1 d、1周、1个月、3个月的NITBUT(f)分别为(10.11±4.54)、(6.56±5.08)、(9.97±8.49)、(10.07±5.62)、(9.73±6.70)s;(2)NITBUT(av)的变化:戴镜前与戴镜1 d、1周、1个月、3个月的NITBUT(av)分别为(13.43±5.27)、(8.34±5.03)、(13.49±5.30)、(13.64±6.49)、(13.26±5.52)s;戴镜后第1天NITBUT(f)以及NITBUT(av)均较戴镜前降低(P<0.05),之后NITBUT(f)以及NITBUT(av)恢复戴镜前水平(P>0.05);(3)首次泪膜破裂位置的变化:戴镜前双眼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以下方最多,戴镜后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不稳定,下方、鼻侧、颞侧比例高,上方和中央较少;(4)角膜上皮染色:戴镜后角膜上皮染色病例数较戴镜前增多,其中以Ⅰ级染色为主,戴前和戴镜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时分别为7.5%、21.1%18.4%、17.1%、14.5%,分布位置为:戴镜前双眼角膜上皮染色以下方最多,戴镜1 d、1周、1个月均为中央最多,戴镜3个月下方最多;(5)术后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与角膜上皮染色的位置并无相关性(P>0.05)。结论OCULUS眼表分析仪可以准确观察泪膜的稳定性,角膜塑形术后第1天泪膜稳定性较戴镜前降低,之后泪膜稳定性恢复戴镜前水平。泪膜首发破裂点戴镜前以下方最多,戴镜后位置不稳定。术后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与角膜上皮染色的位置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塑形术 泪膜 眼表分析仪
下载PDF
伏立康唑纳米银复合膜对烟曲霉菌性角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7
2
作者 钟菁 袁进 +4 位作者 蒋刚彪 陈国普 陈玲 邓宇晴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2-418,共7页
背景 伏立康唑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但目前临床上所用剂型的生物利用度并不理想.改良伏立康唑眼用剂型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对于改善真菌性角膜炎的预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研究伏立康唑纳米银/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治... 背景 伏立康唑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但目前临床上所用剂型的生物利用度并不理想.改良伏立康唑眼用剂型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对于改善真菌性角膜炎的预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研究伏立康唑纳米银/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过程中的缓释作用、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8周龄雌性SPF级C57BL/6小鼠210只,其中30只用于药物的生物相容性验证,180 只小鼠用于疗效观察,均以左眼作为实验眼.药物的生物相容性研究中将3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纳米银/羧基石墨烯/壳聚糖季铵盐复合物(CS-ETA/Ag/GO)组和包被伏立康唑的纳米银/羧基石墨烯/壳聚糖季铵盐复合物(CS-ETA/Ag/GO/Vor)组,分别将自行构建的CS-ETA/Ag/GO膜和CS-ETA/Ag/GO/Vor膜贴敷于小鼠左眼角膜,分别于贴敷后1d、7d行角膜组织的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药物疗效观察实验中,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CS-ETA/Ag/GO组和CS-ETA/Ag/GO/Vor组.3个组小鼠均用33G注射器针头于左眼角膜基质内注射5&#215;107 CFU/ml烟曲霉菌悬浮液2.0μl建立烟曲霉菌性角膜炎小鼠模型,CS-ETA/Ag/GO组和CS-ETA/Ag/GO/Vor组小鼠分别在模型眼角膜贴敷相应的药膜.分别于造模后第1、3、5、7天用裂隙灯显微镜对术眼角膜炎症进行评分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真菌平板并计算角膜载菌量;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角膜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 mRNA和IL-1β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CS-ETA/Ag/GO膜和CS-ETA/Ag/GO/Vor膜贴敷于正常小鼠角膜后1~7d,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异常.CS-ETA/Ag/GO/Vor组各时间点小鼠的角膜炎症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CS-ETA/Ag/GO组,3个组间和不同时间点角膜炎症评分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37.29,P=0.00;F时间=260.33,P=0.00).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对照组小鼠角膜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治疗 伏立康唑 纳米药物 银/药理学 烟曲霉菌 角膜炎 近交系C57BL小鼠
下载PDF
Oculus Keratograph分析角膜塑形术对青少年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罗铭 周惠慈 +2 位作者 马胜生 梁纳 《黑龙江医学》 2018年第10期943-945,共3页
目的运用Oculus Keratograph眼表分析仪观察角膜塑形术对青少年眼表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少年近视患者43名(83眼),给予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通过Oculus Keratograph眼表分析仪观察戴镜前和戴镜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1年的非... 目的运用Oculus Keratograph眼表分析仪观察角膜塑形术对青少年眼表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少年近视患者43名(83眼),给予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通过Oculus Keratograph眼表分析仪观察戴镜前和戴镜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1年的非侵入泪河高度(NITMH)、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TBUT、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TBUT、脂质层厚度、睑板腺完整度、角膜上皮点染分级。结果与戴镜前相比,戴镜后第1天FTBUT及ATBUT均较戴镜前降低(P <0. 05),之后FTBUT及ATBUT恢复戴镜前水平(P> 0. 05)。戴镜后脂质层变薄(P <0. 05),角膜上皮点染增加。NITMH、睑板腺完整度评分戴镜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角膜塑形术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发生在术后第一天,远期并无影响;其对泪液分泌量并无影响;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并不会造成睑板腺丢失,但会造成脂质层变薄。角膜塑形术对青少年眼表的影响仍需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术 泪膜 眼表分析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