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励理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42-46,共5页
激励的理论基础是人性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需要不同的激励理念和激励实践与之相对应。激励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已经比较广泛,但目前科研激励机制还不太成熟,存在缺乏心理需求分析、激励方法有效性研究不够等许多问题。高校科研激... 激励的理论基础是人性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需要不同的激励理念和激励实践与之相对应。激励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已经比较广泛,但目前科研激励机制还不太成熟,存在缺乏心理需求分析、激励方法有效性研究不够等许多问题。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完善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 激励机制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混沌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中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年第2期91-93,共3页
混沌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混沌理论关于系统或事物对初始条件有敏感依赖性以及注重规律性与非规律性之间某种联系的分析,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强化初始条件,关注寻找不确定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关键词 混沌理论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中的问题与价值取向 被引量:4
3
作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46-247,共2页
当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对科研激励机制的设计和运用还不太成熟,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一是缺乏心理需求分析,二是激励的时效性差,三是偏向于只重视物质激励,四是忽视教师自我评价,五是激励方法有效性研究不够。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校情,... 当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对科研激励机制的设计和运用还不太成熟,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一是缺乏心理需求分析,二是激励的时效性差,三是偏向于只重视物质激励,四是忽视教师自我评价,五是激励方法有效性研究不够。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校情,其教师的特点、需求层次也不一样,没有一套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应用于所有高校,但管理者在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时应该遵循一定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 激励机制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论新时期教育关怀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2
4
作者 中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9年第3期91-93,共3页
教育关怀是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弱势群体子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的教育关怀是一种基于道德诉求的消极关怀,对制度的关注明显不够,必须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政策理念,实现从临时性关怀到制度性保... 教育关怀是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弱势群体子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的教育关怀是一种基于道德诉求的消极关怀,对制度的关注明显不够,必须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政策理念,实现从临时性关怀到制度性保障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子女 教育关怀 制度保障
下载PDF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救助:从道德诉求到制度补偿 被引量:1
5
作者 中民 《经济研究导刊》 2008年第9期215-216,共2页
我国当前的教育救助是一种基于道德诉求的济贫式救助,责任主体界定不合理,项目杂乱,资金不足,救助方式不规范。不论从社会正义发展的要求看,还是从贫困文化论与人力资本角度看,都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确立正确的教育救助政策取向... 我国当前的教育救助是一种基于道德诉求的济贫式救助,责任主体界定不合理,项目杂乱,资金不足,救助方式不规范。不论从社会正义发展的要求看,还是从贫困文化论与人力资本角度看,都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确立正确的教育救助政策取向,实现从临时性救助到制度补偿的转变,从基本受教育权救助向综合救助转型,建立协调有序的救助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子女 教育救助 制度补偿
下载PDF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救助:从道德诉求到制度正义 被引量:2
6
作者 中民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9期96-98,24,共4页
我国的教育救助是一种基于道德诉求的济贫式救助,其责任主体界定不合理,项目杂乱,资金不足,救助方式不规范。不论从社会正义发展的要求看,还是从贫困文化论与人力资本角度看,都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确立正确的教育救助政策取向,... 我国的教育救助是一种基于道德诉求的济贫式救助,其责任主体界定不合理,项目杂乱,资金不足,救助方式不规范。不论从社会正义发展的要求看,还是从贫困文化论与人力资本角度看,都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确立正确的教育救助政策取向,实现从临时性救助到制度补偿的转变,从基本受教育权救助向综合救助转型,建立协调有序的救助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子女 教育救助 制度正义
下载PDF
组织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1
7
作者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2-15,共4页
当前农村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严重滞后于时代,组织创新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这是应对农村经济战略转型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实现和保护自身利益和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最佳途径。必需在改造与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既有传统组织... 当前农村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严重滞后于时代,组织创新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这是应对农村经济战略转型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实现和保护自身利益和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最佳途径。必需在改造与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既有传统组织资源的同时,培育与发展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更新当前的农村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创新 新农村 建设
下载PDF
经验与启示:民国时期农村合作运动反思 被引量:2
8
作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0-133,共4页
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农村合作运动是国民政府试图把中国农业和农村推向近代化的一次尝试。由于推行合作的南京政府没有考虑外部的客观环境及内部成员的素质状况,一厢情愿地靠行政力量来建立合作组织,因此合作运动在当时没有达到所谓"... 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农村合作运动是国民政府试图把中国农业和农村推向近代化的一次尝试。由于推行合作的南京政府没有考虑外部的客观环境及内部成员的素质状况,一厢情愿地靠行政力量来建立合作组织,因此合作运动在当时没有达到所谓"救济农村,复兴农村"的目的,其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农村 合作运动
下载PDF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农村合作运动与传统乡村社会的变迁 被引量:1
9
作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8-131,共4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为了整合、控制乡村社会,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实现民生主义而兴起了农村合作运动,虽然最终归于失败,但合作组织在农村的建立,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变革和乡村金融关系的变迁,在与家族等传统社会组织的博弈中也给我...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为了整合、控制乡村社会,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实现民生主义而兴起了农村合作运动,虽然最终归于失败,但合作组织在农村的建立,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变革和乡村金融关系的变迁,在与家族等传统社会组织的博弈中也给我国乡村注入了现代化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运动 乡村社会 转型
下载PDF
民国合作社组织与近代乡村社会转型
10
作者 中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8-72,共5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农村合作社组织打破了传统高利贷一统乡村的局面,促使乡村社会传统借贷关系向近代转型;合作社组织的日常运作推进了传统农事生产的变迁,给传统的乡村农业生产注入了现代化因子;在加强乡村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农...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农村合作社组织打破了传统高利贷一统乡村的局面,促使乡村社会传统借贷关系向近代转型;合作社组织的日常运作推进了传统农事生产的变迁,给传统的乡村农业生产注入了现代化因子;在加强乡村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农村合作社组织也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对农村传统社会的近现代转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组织 乡村社会 转型
下载PDF
评李育民《曾国藩传统文化思想研究》
11
作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想 曾国藩 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成果 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近现代史 整理出版 专题资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