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氏珠母贝经济性状对体重决定效应分析 被引量:52
1
作者 刘志刚 王辉 +2 位作者 杜晓东 李雷斌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15-20,共6页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养殖区马氏珠母贝各分性状对体重的决定效应。结果表明:流沙养殖群体分性状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软体部重和闭壳肌重与体重间呈正相关(P<0.01),对体重的直接决定效应分别为0.091、0.072、0.029、0...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养殖区马氏珠母贝各分性状对体重的决定效应。结果表明:流沙养殖群体分性状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软体部重和闭壳肌重与体重间呈正相关(P<0.01),对体重的直接决定效应分别为0.091、0.072、0.029、0.002、0.089和0.001,间接决定效应分别为0.319、0.284、0.183、0.03、0.304和0.004,总决定效应分别为0.41、0.356、0.212、0.032、0.393和0.005;6个经济性状与体重间的关系在抽样断面上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复相关系数达0.939(P<0.01)。6个性状3类决定效应按大小排列均为壳长>软体部重>壳宽>壳高>铰合线长>闭壳肌重。迈陈养殖群体作为验证群体,各效应值与前者有差异,但3类决定效应大小排序与前者完全相同。基于决定效应大小及性状易测性,育种目标性状的选择策略为首选壳长,二选壳高,三选壳宽。研究还发现壳宽对软体部重具有最大的决定效应,提出加大壳宽选择强度以培育大型珍珠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经济性状 通径系数 决定系数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4种壳色选育系F_3的生长特性和遗传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静 刘志刚 +2 位作者 王辉 杜晓东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8-595,共8页
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为实验手段,结合形态学特征统计,对经过3代壳色及生长速度群体选育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unker)黑、白、红、黄4种壳色选育系的生长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 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为实验手段,结合形态学特征统计,对经过3代壳色及生长速度群体选育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unker)黑、白、红、黄4种壳色选育系的生长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马氏珠母贝4种壳色F3选育系的壳色纯化率分别达到黑壳色95.83%、白壳色88.33%、红壳色100%、黄壳色95.0%;各选育系的生长速度均大于普通养殖群体,系间的生长速度也存在显著差异。4种壳色选育系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P)分别为82.51%,81.93%,75.30%,77.0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33 6,0.213 4,0.196 5,0.201 9;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Hi)分别为0.351 6,0.323 0,0.279 9,0.305 9;各系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14 3~0.318 6,遗传距离(Dxy)分别为黑白0.113 5,白黄0.130 3,黑黄0.134 9,白红0.154 6,红黄0.158 4,黑红0.196 8;聚类分析表明各选育系间的亲缘关系由近及远顺次为黑壳色、白壳色、黄壳色和红壳色。研究表明4种壳色选育系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选育系间遗传分化明显。研究结果为4种壳色马氏珠母贝的定向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壳色选育系 纯化率 生长速度 遗传多样性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原文传递
海湾扇贝南部亚种闭壳肌质量的双性状选择效应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志刚 章启忠 +3 位作者 朱晓闻 王辉 陈静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1-777,共7页
采用双性状选择方法在经群体继代大壳高选育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 Say)南部亚种F3养殖群体中进行闭壳肌定向选育,以评价闭壳肌的选择效果和现实遗传力,为海湾扇贝南部亚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以壳高... 采用双性状选择方法在经群体继代大壳高选育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 Say)南部亚种F3养殖群体中进行闭壳肌定向选育,以评价闭壳肌的选择效果和现实遗传力,为海湾扇贝南部亚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以壳高为第一选择性状、体质量为第二选择性状、壳高选择压力为10%、体质量选择压力为1%情况下,正、负向选择组、对照组在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幼虫期壳长增长率、中培期存活率、成体各形态参数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稚贝育成率、养成期存活率、成体各质量性状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指标值均呈现正向选择组>对照组>负向选择组;正、负向选择组中,体质量与闭壳肌质量均出现较高的现实遗传力,且正向选择组高于负向选择组;双性状选择时,体质量与闭壳肌质量的当代遗传获得明显高于单性状选择结果。壳高和体质量对闭壳肌质量均具有密切的遗传相关,任何一个性状的选择均可对闭壳肌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双性状同时选择可对闭壳肌质量产生叠加效应,使闭壳肌质量性状的遗传进展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南部亚种 闭壳肌 选择效应 现实遗传力
下载PDF
不同底质对方格光裸星虫稚虫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志刚 《海洋与渔业》 2007年第2期20-22,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底质对方格光裸星虫稚虫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细砂、中砂、细砂+粘土(3∶1)、细砂+粘土(1∶3)、粘土五种底质中,无论对于刚刚变态底栖生活的稚虫还是对于进入沙中生活一个月后的稚虫,细砂+粘土(3∶1)底质的存... 本文研究了不同底质对方格光裸星虫稚虫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细砂、中砂、细砂+粘土(3∶1)、细砂+粘土(1∶3)、粘土五种底质中,无论对于刚刚变态底栖生活的稚虫还是对于进入沙中生活一个月后的稚虫,细砂+粘土(3∶1)底质的存活率都是最高的,它们分别为77.8%和95.6%.而在平均增重率方面,对于刚刚变态底栖生活的稚虫,粘土底质最好,为22.8%.对于进入沙中生活一个月后的稚虫,细砂+粘土(1∶3)底质较好,为19.4%.但是与粘土底质差异不显著.因此选择细砂+粘土底质,可以极大的提高方格光裸星虫人工育苗的存活率及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光裸星虫 稚虫 存活率 平均增重率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种苗规模化繁育新技术及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志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2-67,共6页
对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换水、投附着基和饵料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换水组的D形幼虫及壳顶幼虫的存活率,稚贝育成率以及D形幼虫、壳顶幼虫及稚贝壳长日生长率比换水组分别提高了15.3%、259.6%、186.5%、33.3%、34.2%、12.... 对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换水、投附着基和饵料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换水组的D形幼虫及壳顶幼虫的存活率,稚贝育成率以及D形幼虫、壳顶幼虫及稚贝壳长日生长率比换水组分别提高了15.3%、259.6%、186.5%、33.3%、34.2%、12.4%,且差异显著;(2)第1、2次投附着板组的稚贝壳长日生长率均比一次性投附着板组快,第3次投附着板组的壳长日生长率比其他所有组均慢,且差异均显著。多次投附着板组的同一批次稚贝均匀度均比一次性投附着板组好,且多次投附着板组比一次性投附着板组的稚贝育成率提高了32.5%,稚贝存活率提高了19.3%,采苗量提高了35%;(3)投喂虾塘水组稚贝存活率、育成率及壳长日生长率比投喂50%自溶酵母+50%小球藻组分别提高了28.1%、47.2%、35.9%,而投喂这两种不同饵料的稚贝阴干后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通过封闭不换水育苗、多次投附着板及投喂虾塘水中的生态饵料的方法可以高效地培育出健康的马氏珠母贝种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unker) 人工育苗 新技术
下载PDF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
6
作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第4期74-74,共1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成为了新型教学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利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成为了新型教学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利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实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