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转型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41
1
作者 付慧 刘艳军 +1 位作者 周国磊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85-1998,共14页
耕地利用转型代表耕地利用形态的趋势性变化。论文以京津冀地区157个县域空间为基本研究单元,从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双重属性出发构建耕地利用形态指标体系,运用冷热点、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分析1990—2015年耕地利用形态变化的时空特征,... 耕地利用转型代表耕地利用形态的趋势性变化。论文以京津冀地区157个县域空间为基本研究单元,从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双重属性出发构建耕地利用形态指标体系,运用冷热点、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分析1990—2015年耕地利用形态变化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对耕地利用转型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形态指数空间分布呈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与该地区地形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且因坝上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形成独立高值区。②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形态指数空间分异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显著热点区与显著冷点区分布相对稳定且面积不断缩小,耕地利用转型较为平稳。显性形态值普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隐性形态值则呈升高趋势,表明京津冀耕地出现空间收缩、功能优化式转型。③高程是影响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形态空间特征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二三产业占比、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化率等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因素则是驱动1990—2015年京津冀地区耕地转型的主导因素,但不同时段、不同县域单元耕地转型动力机制存在差异,各驱动因子作用强度也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转型 耕地利用形态 空间转型 功能转型 京津冀地区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交通优势度演变格局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41
2
作者 刘艳军 周国磊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4-458,共15页
交通是老工业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评价和研究交通优势度的时空分异规律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基于交通路网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的综合评估体系,并以东北地区为例,通过网络分析、冷热点分析、多变量... 交通是老工业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评价和研究交通优势度的时空分异规律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基于交通路网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的综合评估体系,并以东北地区为例,通过网络分析、冷热点分析、多变量线性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深入探讨了交通优势度总体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交通优势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以哈大线为轴的"核心—外围"结构,交通优势度高值多沿交通干线分布。(2)东北地区整体交通优势度空间极化现象显著,高值区多在高铁沿线集聚,低值区在内蒙古东部及黑龙江省北部集聚,且其空间差异逐渐增加。(3)快速交通方式对东北地区交通优势度贡献高,人口承载能力对交通优势度时空分异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扩充交通干线、增加交通枢纽有助于提升东北地区交通优势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区位优势度 交通干线影响度 路网密度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城市增长与收缩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以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为例 被引量:25
3
作者 胡语宸 刘艳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50-1459,共10页
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城市增长与收缩并存的现象,其中收缩型城市中又以资源型城市较为典型。研究城市增长与收缩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以及制定合理的规划策略。本研究以黑龙江省鸡西市、鹤岗市、双... 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城市增长与收缩并存的现象,其中收缩型城市中又以资源型城市较为典型。研究城市增长与收缩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以及制定合理的规划策略。本研究以黑龙江省鸡西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为研究案例,从城市比较研究的思路入手,利用均方差决策法、偏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定量化表征4市城市增长与收缩过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4市并不是处于持续收缩的状态,而是增长与收缩交替进行。②从城市增长与收缩过程的影响因素方面看,鸡西市主要受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影响,鹤岗市主要受产业及投资影响,双鸭山市主要受制造业和外部投资影响,七台河市主要受煤炭产量影响。③从差异性角度分析,城市增长与收缩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的差异主要由替代产业选择差异、城市间竞争、外部性影响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城市收缩 城市增长 黑龙江省
下载PDF
收缩城市住房空置时空分异及影响机制——基于居民用电量视角 被引量:9
4
作者 刘艳军 张艺宁 +1 位作者 付慧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87-2095,共9页
以中国典型的资源型收缩城市——伊春市的伊春区为研究对象,从居民用电量视角对住房空置情况进行判定,同时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网络分析以及问卷访谈等方法,基于区域、居住区、格网3种尺度,对2013—2018年住房空置时空分异格局及影响... 以中国典型的资源型收缩城市——伊春市的伊春区为研究对象,从居民用电量视角对住房空置情况进行判定,同时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网络分析以及问卷访谈等方法,基于区域、居住区、格网3种尺度,对2013—2018年住房空置时空分异格局及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究。结果表明:①伊春区空置住房总量和空置率总体表现为波动上升态势,在国际通行标准下处于“供需基本平衡”状态;②伊春区住房空置格局在区域尺度、居住区尺度、格网尺度等不同尺度下表现出一定差异性,但各尺度均总体呈现“核心-边缘”的空间分布特点;③人口流失、经济支撑、城市功能地位以及居民感知等因素影响伊春区住房空置时序演变,而城市空间开发扩展、住区建设演变、教育医疗设施布局、公共交通可达性等因素共同作用于住房空置的空间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城市 住房空置 空置率 居民用电量 伊春市伊春区
下载PDF
东北地区收缩城市房屋空置的时空分异及影响机制——基于实体地域城市尺度
5
作者 刘艳军 +2 位作者 付慧 金雨 周国磊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2-1432,共21页
城市收缩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经济社会现象,房屋空置是城市收缩的重要伴生效应,收缩城市的房屋空置是亟须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以中国收缩城市集中地区——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多类遥感影像数据和地理数据,基于实体地域城市视角识... 城市收缩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经济社会现象,房屋空置是城市收缩的重要伴生效应,收缩城市的房屋空置是亟须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以中国收缩城市集中地区——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多类遥感影像数据和地理数据,基于实体地域城市视角识别收缩城市,估算房屋空置率,分析收缩城市房屋空置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不同类型收缩城市房屋空置的影响要素及作用机制。研究结论为:①2013—2021年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现象显著,房屋空置率呈上升趋势,且重度收缩城市空置率普遍较高。②房产设施配置与周边环境特征是房屋空置的重要影响因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交通条件和自然资源条件对房屋空置的影响逐渐增强。③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居民收入,有助于缓解轻度收缩城市空置压力,重度收缩城市需调节房产设施水平与优化交通设施布局以降低空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城市 实体地域城市 房屋空置 影响机制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快速城镇化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以苏州市为例
6
作者 任浩洋 刘艳军 +2 位作者 王肖惠 付慧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以快速城镇化地区的代表城市——苏州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及2015年苏州市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以及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化特点与其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苏州市城镇化进... 以快速城镇化地区的代表城市——苏州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及2015年苏州市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以及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化特点与其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苏州市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特点明显,耕地保有量大幅度减少,退居第二大优势地类,水域、耕地及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趋于均衡化.(2)各地类景观斑块特点各异,呈现复杂化的演变趋势;景观格局空间差异显著,城市核心区与边缘区分别呈现单一性集聚与多样化破碎的景观特点,其中市辖区较县级市具有更大的差异性.(3)不同强度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景观格局特点不同,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景观破碎程度呈现“倒U”式的景观破碎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移动窗口法 苏州市
下载PDF
人口收缩背景下东北地区交通供给水平时空分异及影响机制
7
作者 吴函纯 刘艳军 +3 位作者 付慧 金雨 柳力玮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55,共11页
文章在识别东北地区人口增长与收缩区域、多维评价区域交通供给水平的基础上,构建了东北地区交通供给水平变化影响机制的综合分析框架,探讨了人口收缩背景下,东北地区交通供给水平的区域分异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了人口增长与收缩对交通... 文章在识别东北地区人口增长与收缩区域、多维评价区域交通供给水平的基础上,构建了东北地区交通供给水平变化影响机制的综合分析框架,探讨了人口收缩背景下,东北地区交通供给水平的区域分异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了人口增长与收缩对交通供给水平变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2013—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收缩区域交通供给水平始终显著高于增长区域,增长区域交通供给不足现象凸显且程度加剧,轻度收缩区域交通供给趋于适度,重度收缩区域交通供给错配现象严重,且趋向供给过剩。②人口年均变化率增加促进收缩区域交通供给水平提高,但对增长区域影响不显著;良好的自然条件、较高的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东北地区交通供给水平提高;财政能力对交通供给水平提高具有抑制作用;产业发展对交通供给水平提高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区域属性中,区域面积增加抑制收缩区域交通供给水平提高,区位条件产生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③产业快速发展引起的区域人口与要素流动需求增加是增长区域交通供给不足且程度加剧的主要原因,而对于人口收缩区域,其交通供给水平变化则主要是人口流失、产业发展滞缓等引起的交通需求缩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收缩 交通供给水平 产业发展 公共服务 影响机制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地铁对城市公交系统特性和可达性的影响——基于空间结构差异视角
8
作者 吴函纯 刘艳军 +1 位作者 付慧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57-2067,共11页
以沈阳市主城区和大连市主城区为例,探讨地铁对空间结构不同的城市在公交系统特性和可达性上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存在的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地铁开通对沈阳市和大连市公交系统的特性和可达性均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程... 以沈阳市主城区和大连市主城区为例,探讨地铁对空间结构不同的城市在公交系统特性和可达性上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存在的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地铁开通对沈阳市和大连市公交系统的特性和可达性均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以地铁线路为轴向外围递减;②地铁开通后大连市公交系统特性和可达性的变化更明显,地铁自身产生的影响在沈阳市表现得更显著,两城市公交系统特性和可达性的差异在地铁开通后扩大;③地铁开通后,单中心圈层结构城市公交系统集聚中心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该类型城市内部各区域公交系统特性及可达性差异扩大,多中心组团结构城市公交系统特性及可达性水平则趋向均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公交系统特性 公交系统可达性 空间结构差异 复杂网络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