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游流域面雨量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于大峰 陈良华 +2 位作者 饶传新 陈晨 《干旱气象》 2012年第4期563-569,共7页
利用1993~2009年长江上游气象站和三峡梯调自动雨量站逐日降水资料,对长江上游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提出了干湿季节转换指标和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为850~1 150 mm,由东南向西北减小;三峡区间降水年... 利用1993~2009年长江上游气象站和三峡梯调自动雨量站逐日降水资料,对长江上游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提出了干湿季节转换指标和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为850~1 150 mm,由东南向西北减小;三峡区间降水年际变化最大,四川盆地其次,乌江和长上干降水的年际变化相对稳定;三峡区间东段与川西北相比,雨季开始时间早56 d,结束时间晚17 d,雨季持续时间相差72 d;夏季风由东南向西北推进缓慢,冬季风由北向南推进迅速;统计各水文分区强降水发生相互关联度,其结果有助于对数值预报降水落区预报进行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干湿季节转换 雨季临界值 降水分区关联度
下载PDF
三峡坝区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秦承平 居志刚 《中国三峡建设》 2002年第6期22-24,共3页
三峡坝区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中段。为山地东西向河谷地形,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三峡坝区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多雨的气候特征。地理区位、地形、下垫面热属性等是形成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水量 1163 m... 三峡坝区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中段。为山地东西向河谷地形,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三峡坝区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多雨的气候特征。地理区位、地形、下垫面热属性等是形成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水量 1163 mm。受季风和地形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对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影响重大。近年来冬暖、风暴、秋雨现象更加明显,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坝区 气候要素 地形 气温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面雨量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良华 +1 位作者 向永龙 陈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年第B09期7-10,共4页
采用MICAPS系统提供的金沙江流域内64个气象站2005~2008年逐日08~08时降水资料,由各台站日降水量的算术平均计算出流域逐日面雨量,从而分析金沙江流域面雨量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年平均降水总量为807mm,较嘉陵江、乌江流... 采用MICAPS系统提供的金沙江流域内64个气象站2005~2008年逐日08~08时降水资料,由各台站日降水量的算术平均计算出流域逐日面雨量,从而分析金沙江流域面雨量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年平均降水总量为807mm,较嘉陵江、乌江流域偏小15%左右;较三峡区间偏小23%;雨季(5~10月)降水量为720mm,占全年的90%;旱季(11月~次年4月)降水量为86.9mm,占全年的10%;比较金沙江流域和三峡区间逐日降水的年分布曲线发现,金沙江流域夏季风推进迅速而撤退缓慢,三峡区间夏季风推进缓慢而撤退迅速;青藏高压南部的东北气流、南亚西南气流和西太平洋副高南部东南气流的辐合线是金沙江流域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面雨量 季节转换 暴雨系统
下载PDF
溪洛渡坝区主要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垂直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中国三峡建设》 2005年第1期37-38,71,共3页
利用溪洛渡坝区三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温湿度、降水、风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垂直变化。结果表明:坝址河谷夏长无冬,秋春相连,干湿季节分明;平均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旱季垂直递减率接近干绝热变化,雨季接近湿绝热变化,白天垂直... 利用溪洛渡坝区三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温湿度、降水、风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垂直变化。结果表明:坝址河谷夏长无冬,秋春相连,干湿季节分明;平均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旱季垂直递减率接近干绝热变化,雨季接近湿绝热变化,白天垂直递减率加大;夜间多有逆温;平均相对湿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增加;下垫面风速河谷大于山坡,旱季大于雨季,坝址处全年盛行东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要素 溪洛渡 平均气温 气象站 下垫面 垂直变化 降水 坝区 坝址 河谷
下载PDF
长江上游流域数值预报产品评价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剑琴 +3 位作者 陈少平 田刚 龙利民 于大锋 《暴雨灾害》 2007年第3期246-250,共5页
使用宜昌市气象局研制的数值预报产品评价分析和客观订正系统,对ECMWF、T213L31模式分别进行预报误差分析和降水主要影响系统预报能力分析。结果表明:ECMWF模式总体误差水平好于T213L31模式,T213L31模式24 h的总体误差水平接近ECMWF 72 ... 使用宜昌市气象局研制的数值预报产品评价分析和客观订正系统,对ECMWF、T213L31模式分别进行预报误差分析和降水主要影响系统预报能力分析。结果表明:ECMWF模式总体误差水平好于T213L31模式,T213L31模式24 h的总体误差水平接近ECMWF 72 h预报;ECMWF、T213L31对影响长江上游流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不同的预报能力,使用宜昌市气象局所研制的订正系统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模式预报的输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数值预报模式 预报误差 预报能力 订正场
下载PDF
三峡坝区相对湿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居志刚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0-303,共4页
根据 1992~ 2 0 0 1年三峡气象站相对湿度等观测资料 ,分析了三峡坝区相对湿度的年、月和日变化特征及特殊天气类型的相对湿度变化个例 ;用气团平移法和数值预报产品订正法求出露点温度 ,用马格努斯经验公式建立相对湿度与气温和露点... 根据 1992~ 2 0 0 1年三峡气象站相对湿度等观测资料 ,分析了三峡坝区相对湿度的年、月和日变化特征及特殊天气类型的相对湿度变化个例 ;用气团平移法和数值预报产品订正法求出露点温度 ,用马格努斯经验公式建立相对湿度与气温和露点温度的定量关系式预报相对湿度 ,2 0 0 1年 10~ 11月试报准确率为 9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坝区 相对湿度 预报 评定标准 气团平移法 数值预报 露点温度
下载PDF
神农架南坡山前气流涌升效应对一次强风暴的触发和维持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少平 居志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6,共5页
利用宜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2001年7月2日发生在三峡坝区瞬间极大风速达28.8m·s-1的强对流风暴。结果发现:在环境风场为偏南气流的引导下,神农架南坡有一条中尺度辐合线,对流云在该辐合线附近生成和发展,然后沿神农架... 利用宜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2001年7月2日发生在三峡坝区瞬间极大风速达28.8m·s-1的强对流风暴。结果发现:在环境风场为偏南气流的引导下,神农架南坡有一条中尺度辐合线,对流云在该辐合线附近生成和发展,然后沿神农架东缘东北移动并影响三峡坝区,表明神农架南坡的山前涌升效应对该强风暴有一定的触发和维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回波 强对流风暴 山前涌升效应
下载PDF
一次飑线过程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少平 +2 位作者 于大峰 汪应琼 仇苏宁 《湖北气象》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利用GOES9红外云图和宜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根据图像形态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对2003年6月2日夜间发生在鄂西山地的一次瞬间风力达十级的强风暴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强风暴是一次典型的槽后型飑线过程,伴有活跃的对流云团、... 利用GOES9红外云图和宜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根据图像形态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对2003年6月2日夜间发生在鄂西山地的一次瞬间风力达十级的强风暴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强风暴是一次典型的槽后型飑线过程,伴有活跃的对流云团、中气旋、辐合线、弓型回波等中尺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飑线过程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多普勒天气雷达 强对流天气 大风
下载PDF
三峡坝区一次强风害天气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宋燕 +1 位作者 张红英 朱临洪 《气象科技》 2006年第5期578-582,I0002,共6页
2002年4月15日夜间发生在三峡坝区的强风暴属于典型的地面冷锋侵入西南倒槽天气背景下的强对流过程,其瞬间最大风力达11级,降水强度达50 mm/h左右。多普勒雷达发现风暴成熟阶段的回波具有中气旋等特征。强回波历时近4 h,根据当地短时大... 2002年4月15日夜间发生在三峡坝区的强风暴属于典型的地面冷锋侵入西南倒槽天气背景下的强对流过程,其瞬间最大风力达11级,降水强度达50 mm/h左右。多普勒雷达发现风暴成熟阶段的回波具有中气旋等特征。强回波历时近4 h,根据当地短时大风的记录近地面伴随较强的下泄气流,造成灾害性大风。灾害性大风的能量可能来自对流层中层对流不稳定能量的积聚,能量大小对风害的强度有很好的指示性,对流不稳定能量层消失时刻预示风害爆发时刻。此个例灾害性大风和强降水发生在最强回波、最高回波顶和最大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之后。强烈的天气现象与天气雷达回波指示值之间的时间差可作为预报员今后预报此类天气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中气旋 强风暴 对流不稳定能量
下载PDF
宜昌市城区近50年气温变化趋势及R/S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湖北气象》 2001年第4期4-6,共3页
使用宜昌市气象台 1 95 1~ 2 0 0 0年气温观测资料 ,对宜昌市城区 (以下简称宜昌 )近 5 0年气温滑动平均时间序列进行了线性拟合。其结果表明 :( 1 )宜昌冬季气温有所上升 ,夏季气温略有下降 ,春、秋两季及年平均气温变化不明显 ;( 2 ... 使用宜昌市气象台 1 95 1~ 2 0 0 0年气温观测资料 ,对宜昌市城区 (以下简称宜昌 )近 5 0年气温滑动平均时间序列进行了线性拟合。其结果表明 :( 1 )宜昌冬季气温有所上升 ,夏季气温略有下降 ,春、秋两季及年平均气温变化不明显 ;( 2 )宜昌近 5 0年气温 ,其前期变化趋势与全国范围的基本同步。经R/S分析发现 ,宜昌目前的冬暖夏凉气候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 ,而其年平均气温变化平缓的趋势则有可能在未来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市城区 气温变化 温室效应 R/S分析
下载PDF
三种数值模式对长江上游面雨量预报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永龙 邬昀 +2 位作者 范元月 饶传新 《气象科技进展》 2016年第1期50-53,共4页
利用2007—2008年长江上游逐日面雨量实况和中国T213、日本JMH、德国GER三种数值模式降水预报格点资料,采用TS评分方法,检验三种数值模式对长江上游面雨量≥20mm强降水的预报能力。检验结果显示,日本JMH模式12~36h预报评分达38.5%;中国... 利用2007—2008年长江上游逐日面雨量实况和中国T213、日本JMH、德国GER三种数值模式降水预报格点资料,采用TS评分方法,检验三种数值模式对长江上游面雨量≥20mm强降水的预报能力。检验结果显示,日本JMH模式12~36h预报评分达38.5%;中国T213模式为28.2%;德国GER模式为26.9%。并且在对降水落区进行定性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了降水预报产品与流域面雨量实况的线性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面雨量 数值预报
下载PDF
三峡坝区相对湿度的气候特征及预报思路
12
作者 刘尧成 居志刚 《中国三峡建设》 2001年第7期27-28,共2页
相对湿度的预报对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浇筑及金属构件安装等具有重要使用价值。通过分析三峡坝区相对湿度的气候特征 ,运用气团平移辅以数值预报产品订正的方法 ,解决了露点温度的预报问题 ;进而运用马格努斯经验公式 ,建立了相对湿度与... 相对湿度的预报对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浇筑及金属构件安装等具有重要使用价值。通过分析三峡坝区相对湿度的气候特征 ,运用气团平移辅以数值预报产品订正的方法 ,解决了露点温度的预报问题 ;进而运用马格努斯经验公式 ,建立了相对湿度与气温和露点温度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湿度 气候分析 预报方法 三峡工程
下载PDF
三峡坝区一次强风暴天气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居志刚 《湖北气象》 2003年第2期9-11,共3页
利用宜昌WSR-98D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1年7月23日发生在三峡坝区的10级强对流风暴雷达回波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对流单体随环境风场发生东北移动且右向传播;风暴发生前20分钟,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图上有气旋性切变;风暴发生时回波... 利用宜昌WSR-98D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1年7月23日发生在三峡坝区的10级强对流风暴雷达回波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对流单体随环境风场发生东北移动且右向传播;风暴发生前20分钟,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图上有气旋性切变;风暴发生时回波顶出现坍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坝区 强对流风暴 天气分析 多普勒天气雷达 回波特征
下载PDF
三峡工程风害特征及预防
14
作者 刘尧成 秦承平 《中国三峡建设》 2001年第11期-,共3页
对三峡坝区地面平均风和雷雨大风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坝区白天盛行偏东偏南风,夜间盛行偏北风,雷雨大风主要发生在3~8月,午后到傍晚集中多发特征显著。研究高空冷平流、低槽类雷雨大风天气系统特征,归纳出雷雨大风的预报指标... 对三峡坝区地面平均风和雷雨大风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坝区白天盛行偏东偏南风,夜间盛行偏北风,雷雨大风主要发生在3~8月,午后到傍晚集中多发特征显著。研究高空冷平流、低槽类雷雨大风天气系统特征,归纳出雷雨大风的预报指标。指出雷雨大风预报的复杂性,需多途径、多手段作好大风预防服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大风 气候分析 天气预报 三峡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