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起桶装水引起的多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调查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洁 +1 位作者 李清 富小飞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07-1109,共3页
2014年2月17日上午至2月18日下午,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续接到6所学校报告,称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为掌握疫情的流行强度、波及范围,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确定传播途径,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疫情措施,海宁市疾病预防控... 2014年2月17日上午至2月18日下午,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续接到6所学校报告,称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为掌握疫情的流行强度、波及范围,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确定传播途径,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疫情措施,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本次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暴发流行 学生 卫生调查
原文传递
2011—2015年浙江省海宁市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小花 许云峰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4-646,共3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海宁市居民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流行特征,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海宁市2011-2015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2015年海宁市脑卒中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 目的了解浙江省海宁市居民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流行特征,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海宁市2011-2015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2015年海宁市脑卒中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3.47/10万(标化率为149.05/10万),年均死亡率为134.85/10万(标化率为52.62/10万),报告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x趋势2=164.48,P<0.01);出血性脑卒中年均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2.93/10万和56.38/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x趋势2值分别为5.95和7.23,P<0.05);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均以60岁及以上年龄组为主,各年龄段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冬春季节出血性卒中发病率高于夏秋季节(x2=7035.93,P<0.01)。结论脑卒中已经成为影响海宁市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高年龄组男性居民,亟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脑卒中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监测 发病率 死亡率
下载PDF
海宁市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效果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董莹 +2 位作者 李清 陈晨 李敏超 《预防医学》 2020年第9期929-932,共4页
目的评价海宁市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效果,为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1月选取海宁市17家卫生院免费接种过流感疫苗的≥60岁老年人为接种组,以同期来卫生院进行基本公共卫生体检而未接种流感疫苗的≥60岁老年人为对照组... 目的评价海宁市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效果,为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1月选取海宁市17家卫生院免费接种过流感疫苗的≥60岁老年人为接种组,以同期来卫生院进行基本公共卫生体检而未接种流感疫苗的≥60岁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信息及流感、普通感冒、流感样病例(ILI)、门诊就医和住院治疗发生情况,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流感疫苗接种效果。结果接种组349人,对照组346人,两组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年收入和自评健康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流感、普通感冒、ILI、门诊就医与住院治疗的发生率分别为2.30%、21.40%、2.99%、16.00%和1.61%;接种组分别为1.00%、18.44%、1.73%、12.17%和0.91%。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流感发生风险(OR=0.312,95%CI:0.108~0.897),减少门诊就医行为(OR=0.732,95%CI:0.567~0.944)。结论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减少流感发生和门诊就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流感疫苗 流感样病例
原文传递
海宁市居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陶寄 盛敏阳 +3 位作者 许云峰 钟节鸣 王小花 《预防医学》 2022年第8期821-825,共5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海宁市居民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宁市5个乡镇(街道)的1953名15~69岁居民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吸烟、饮酒、家族史和慢性病患病情况;测量身... 目的了解浙江省海宁市居民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宁市5个乡镇(街道)的1953名15~69岁居民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吸烟、饮酒、家族史和慢性病患病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检测空腹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分析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采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1893人,其中男性949人,占50.13%;女性944人,占49.87%;年龄为(47.90±14.34)岁。检出血脂异常513例,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7.10%,标化患病率为27.01%;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检出率分别为16.53%、3.22%、1.74%和15.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571,95%CI:1.268~1.947)、脑卒中家族史(OR=1.645,95%CI:1.192~2.270)、高尿酸血症(OR=1.809,95%CI:1.370~2.388)、中心性肥胖(OR=1.423,95%CI:1.066~1.900)、肥胖(OR=1.736,95%CI:1.335~2.257)和体重过低(OR=0.171,95%CI:0.049~0.593)与血脂异常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海宁市15~69岁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以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为主。男性、肥胖、有脑卒中家族史和高尿酸血症者血脂异常患病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肥胖 血糖 血尿酸
原文传递
浙江省海宁市2009-2012年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丁丰 陈浩祥 +3 位作者 陆国飞 凌锋 吴方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掌握浙江省海宁市主要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蜚蠊密度,夹夜法监测鼠密度。结果 2009-2012年海宁市蚊类平均密度为2.31只/(灯... 目的掌握浙江省海宁市主要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蜚蠊密度,夹夜法监测鼠密度。结果 2009-2012年海宁市蚊类平均密度为2.31只/(灯·h),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80.23%;蝇密度指数为5.21只/笼,优势种为家蝇和大头金蝇,分别占捕获总数的55.40%和27.46%;蜚蠊密度为0.53只/张,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0.35%;鼠类捕获率为0.69%,优势种为小家鼠和褐家鼠,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4.27%和35.88%。蚊和蝇5月开始活动,蚊类于8月达到高峰,蝇类6-8月达到高峰;蜚蠊和鼠全年均有活动,3-10月蜚蠊密度较高,鼠密度高峰一般出现在9月。结论通过监测基本掌握了海宁市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为媒介生物性疾病的防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媒生物 密度 种群构成
原文传递
海宁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祎 王洁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第6期752-756,共5页
目的:分析海宁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海宁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人的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用RT-PCR方法对采集的病例咽拭子标... 目的:分析海宁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海宁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人的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用RT-PCR方法对采集的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和型别鉴定。结果:2010-2013年海宁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4 911例,平均发病率为154.90/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份,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内,男性平均发病率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居多。采集手足病病人的咽拭子样本272例,检出EV阳性病例188例,阳性率为69.12%,其中EV71阳性率为30.88%,Cox A16阳性率为20.9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7.28%。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之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是海宁市重要传染病之一,主要的病原体为EV71和Cox A16,应加强相应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海宁市
原文传递
嘉兴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富小飞 周建红 +5 位作者 丁春喜 蒋雪峰 楼银伟 许皓 陈中文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嘉兴市地区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嘉兴市347所托幼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托幼机构级别、地理位置、收费和手足口病发病等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负二项分布回... 目的探讨嘉兴市地区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嘉兴市347所托幼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托幼机构级别、地理位置、收费和手足口病发病等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负二项分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手足口病发病的因素。结果公办托幼机构、托幼机构地理位置处于县城、教室内有洗手装置、厕所类型为蹲坑、流行季节发放宣传手册、流动人口比例大于50%均与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率呈负相关(β值分别为-0.557,-0.315,-0.351,-1.170,-0.543,-0.373,P值均<0.05),共用毛巾和人均消毒费用>20元与手足口病发病率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1.150,0.814,P值均<0.0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督促民办和农村地区托幼机构全面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儿童、教师和家长的传染病防范意识,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综合预防 组织和管理 儿童
原文传递
海宁市社区居民食源性急性胃肠炎现况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洁 +3 位作者 丁丰 李清 董莹 吴方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第9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了解海宁市社区居民食源性急性胃肠炎的患病水平。方法:通过随机抽样,于2011年8月-2012年7月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 400名社区居民调查过去4周的急性胃肠炎患病情况,回顾可能的患病原因。结果:2011年8月-2012年7月海宁市... 目的:了解海宁市社区居民食源性急性胃肠炎的患病水平。方法:通过随机抽样,于2011年8月-2012年7月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 400名社区居民调查过去4周的急性胃肠炎患病情况,回顾可能的患病原因。结果:2011年8月-2012年7月海宁市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0.92%,年发病率为0.19次/人年。病例主要集中于21~50岁之间,农村地区人群的急性胃肠炎患病率为0.94%,城市地区的急性胃肠炎患病率为0.81%,63.64%的患病者有可疑病因,为受污染的食物,31.82%的患者有就诊行为。结论:需要高度重视食源性疾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食源性急性胃肠炎 海宁
原文传递
2009-2012年海宁市手足口病发病季节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洁 王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第11期1368-1369,共2页
目的:掌握海宁市手足口病的季节性特征,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圆形分布法对海宁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的季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手足病在发病时间上具有集中趋势,发病高峰时点为6月23日,发病... 目的:掌握海宁市手足口病的季节性特征,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圆形分布法对海宁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的季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手足病在发病时间上具有集中趋势,发病高峰时点为6月23日,发病高峰时段为4月6日至9月16日。结论:应根据高峰期采取针对性的防制措施,做好全年的监测防病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圆形分布 季节性
原文传递
海宁市2004—2011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洁 吴方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年第8期848-850,共3页
目的:了解海宁市近年甲肝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检测数据,人口资料由海宁市公安局提供。Excel 2003软件统计分析,Spss 17.0软件卡方... 目的:了解海宁市近年甲肝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检测数据,人口资料由海宁市公安局提供。Excel 2003软件统计分析,Spss 17.0软件卡方检验。结果:2004-2011年海宁市累计报告甲肝病例333例,发病率在2.19/10万-10.01/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4.72/10万,期间发病率以2006年最高为10.01/10万,2006年之后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至2011年达到最低水平为2.20/10万。2004-2011年海宁市甲肝全年均有发病,其中5年中每年均有病例报告的月份为1、6、7、8、9月份,7-11月份发病数相对较高,发病高峰日在9月2日,高峰区为5月22日-12月12日。主要分布在城郊结合部以及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结论:近年来海宁市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维持在较低水平,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尤其是部分免疫空白人群和易感人群进入,很容易导致发病率的上升。因而甲肝的防控工作仍不能松懈,应重点做好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两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特征 疾病预防控制 海宁
原文传递
海宁市2008-2010年2287例手足口病疫情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小花 李清 +1 位作者 吴方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年第11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探讨海宁市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宁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构建ARIMA复合季节模型进行疫情预测。结果:海宁市2008-2010年累... 目的:探讨海宁市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宁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构建ARIMA复合季节模型进行疫情预测。结果:海宁市2008-2010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 28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1.23/10万。发病高峰为5-10月份,夏秋季高发;发病主要集中于0~5岁儿童,占报告总数的91.47%。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为主。全市各乡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3年间不同地区病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2,P〈0.01),无聚集性疫情发生。2011年预测发病数为1 277例。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时间、性别、年龄差异,且海宁市疫情处于上升态势,2011年疫情趋势预测与2008-2010年发病模式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描述性流行病学 ARIMA模型
原文传递
捞油作业用钢丝绳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振山 《金属制品》 2010年第6期60-62,共3页
介绍油田捞油作业的基本情况,分析捞油作业用钢丝绳的工作状况。国内捞油作业曾先后使用6×7+FC,6×19S+FC,18×7+FC等结构钢丝绳,均未取得满意的使用效果。针对捞油用钢丝绳作业时由于频繁卸载、加载,使钢丝绳产生灯笼状... 介绍油田捞油作业的基本情况,分析捞油作业用钢丝绳的工作状况。国内捞油作业曾先后使用6×7+FC,6×19S+FC,18×7+FC等结构钢丝绳,均未取得满意的使用效果。针对捞油用钢丝绳作业时由于频繁卸载、加载,使钢丝绳产生灯笼状、绳芯散出或钢丝绳扭结现象,研制、开发新型捞油用钢丝绳。重点介绍咸阳宝石钢管钢绳有限公司研发的K5×7+FC,K4V×39+5FC,K5×19S+FC结构捞油用钢丝绳,在油田的实际应用中,该类结构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没有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钢丝绳结构 捞油 应用
下载PDF
农村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小花 盛敏阳 +1 位作者 许云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 了解浙江省海宁市居民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流行情况及其相关性,为高尿酸血症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宁市农村社区18岁以上共1 893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调... 目的 了解浙江省海宁市居民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流行情况及其相关性,为高尿酸血症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宁市农村社区18岁以上共1 893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调查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5.32%,标化患病率为15.10%,男性为19.97%,女性为10.40%,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06,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517, 95%CI:1.072~2.146)、高血压(OR=1.663, 95%CI:1.237~2.236)、TG升高(OR=1.790, 95%CI:1.288~2.487)、肥胖(OR=1.640, 95%CI:1.115~2.413)、代谢综合征(OR=1.433, 95%CI:1.018~2.019)是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越多,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越高(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密切相关,积极控制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血糖和血脂有助于防止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海宁市社区人群艾滋病知识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平涛 吴方 《浙江预防医学》 2003年第4期59-59,63,共2页
关键词 海宁市 艾滋病 相关知识 问卷调查
下载PDF
GM(1,1)模型在乙型肝炎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洁 李清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第10期1236-1237,共2页
目的:预测海宁市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方法:采用海宁市2005-2011年乙型肝炎发病资料,建立GM(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预测模型为^X(0)(k+1)=443.4131e-0.186 3,经拟合优度检验,后验差C值为0.28,P值为1.00,模型预测精度等级为1级。结论:模... 目的:预测海宁市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方法:采用海宁市2005-2011年乙型肝炎发病资料,建立GM(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预测模型为^X(0)(k+1)=443.4131e-0.186 3,经拟合优度检验,后验差C值为0.28,P值为1.00,模型预测精度等级为1级。结论:模型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精度等级为一级,是一个较好的模型,可以比较精确地反映海宁市乙肝的发展趋势。预测显示,海宁市乙肝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乙型肝炎 预测
原文传递
采油机械用钢丝绳的选择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振山 《金属制品》 2010年第5期73-76,共4页
介绍油田作业用钢丝绳种类,采油机械用钢丝绳(柔性抽油杆)的研发及应用状况,分析油田无力推广柔性抽油杆的原因。探讨采油机械用钢丝绳直径结构的选择及应用实践,提出使用性能适宜的钢丝绳结构:18×7类不旋转钢丝绳是采油机械的主... 介绍油田作业用钢丝绳种类,采油机械用钢丝绳(柔性抽油杆)的研发及应用状况,分析油田无力推广柔性抽油杆的原因。探讨采油机械用钢丝绳直径结构的选择及应用实践,提出使用性能适宜的钢丝绳结构:18×7类不旋转钢丝绳是采油机械的主用钢丝绳结构,复合式线接触钢丝绳、三角股钢丝绳也有少量试用;实际应用中,根据采油机驴头最大负荷选择悬绳器的钢丝绳直径:30,50,100 kN负荷时,选用的钢丝绳直径分别为16,19,25 mm。阐述采油机械用钢丝绳的特点与日常维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机械 钢丝绳 柔性抽油杆 悬绳器
下载PDF
海宁市2005-2009年麻疹流行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铁月刚 《浙江预防医学》 2010年第10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麻疹疫苗接种 2009年 流行特征 海宁市 扩大免疫规划 统计分析 监测数据 发病率
原文传递
海宁市2006-200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铁月刚 《浙江预防医学》 2010年第10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2009年 海宁市 监测结果 人民健康 监测系统 监测工作 监测资料
原文传递
海宁市第五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病人发现工作评价
19
作者 吴方 +2 位作者 王华 俞丽娜 钱雪琦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年第11期935-937,共3页
目的:评价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流动人口)项目实施1年的效果。方法:根据海宁市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流动人口)项目工作计划,分析项目实施过程期间结核病报告发现登记管理情况。结果:截至2008年9月30日,海宁市在实施项目1年时间内... 目的:评价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流动人口)项目实施1年的效果。方法:根据海宁市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流动人口)项目工作计划,分析项目实施过程期间结核病报告发现登记管理情况。结果:截至2008年9月30日,海宁市在实施项目1年时间内共报告发现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病人95例,其中新登记初治涂阳病人89例,完成全年发现计划109.88%;重症涂阴病人29例,完成计划任务数的138.1%;其它初治涂阴病人70例,完成计划任务数的102.94%;转诊330例,其中重卡3例,实际到位312例,总到位率为95.41%,达到了高发现率的目标,落实了归口治疗的工作措施。结论:海宁市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流动人口)项目实施1年,取得显著成效,实现高发现率和高到位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防治 评价
原文传递
中国寄宿与走读中小学生宏量营养素摄入比较
20
作者 李清 +3 位作者 毛春岚 邱梦雲 王芝 李敏超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1-834,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寄宿与走读中小学生宏量营养素的摄入差异,为相应政策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并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速查手册(2013版)》为参照,采用多水平模型探讨宏量营养... 目的了解中国寄宿与走读中小学生宏量营养素的摄入差异,为相应政策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并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速查手册(2013版)》为参照,采用多水平模型探讨宏量营养素在寄宿与走读生间的差异。结果学生日均能量、碳水化合物、总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分别为(1 597.59±557.15)kcal(1 kcal=4.18 kJ),(216.2±84.66)g,(57.88±31.96)g,(52.69±21.2)g。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摄入达标率分别为17.32%,84.17%和50.30%。寄宿生能量、碳水化合物摄入绝对量高于走读生,但摄入达标率组间(15.09%,87.28%;17.54%,83.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85,1.19,P值均>0.05);寄宿生脂肪和蛋白质摄入绝对量与走读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蛋白质摄入达标率低于走读生(34.91%,51.82%)(χ^2=4.45,P<0.01)。结论寄宿与走读中小学生膳食常量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能量摄入不足和寄宿生蛋白质摄入达标率过低的问题更为突出。应特别加强针对寄宿生的营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 膳食调查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