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A对黄瓜嫁接苗质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许亚良 刘新 +4 位作者 崔寿广 马重阳 郑胤建 李清明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70-1382,共13页
以‘津优35号’黄瓜为接穗,‘日本青藤台木’南瓜为砧木,选用光质及光强可调节的LED智能调光台,以光强为150μmol·m^(-2)·s^(-1)的白红蓝混合光(UV0,W:R:B=50:70:30)为对照,依次以光照强度为10(UV10)、20(UV20)、30μmol·... 以‘津优35号’黄瓜为接穗,‘日本青藤台木’南瓜为砧木,选用光质及光强可调节的LED智能调光台,以光强为150μmol·m^(-2)·s^(-1)的白红蓝混合光(UV0,W:R:B=50:70:30)为对照,依次以光照强度为10(UV10)、20(UV20)、30μmol·m^(-2)·s^(-1)(UV30)的UV-A取代相等强度的白光照射黄瓜嫁接苗,探究其对黄瓜嫁接苗生长、光合生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UV20处理下黄瓜嫁接苗接穗茎粗、全株干重、鲜重、根系指标、壮苗指数、G值、气孔导度(Gs)及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UV10和UV20处理下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高于对照,胞间CO_(2)浓度(Ci)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均显著低于对照。UV10、UV20和UV30处理均促进黄瓜嫁接苗活性氧积累,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并增加了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提高植株总抗氧化能力。综上所述,添加适量的UV-A能够促进黄瓜嫁接苗的生长,提高光合能力,促进抗氧化物质的积累,有利于嫁接苗壮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嫁接苗 UV-A 光合特性 抗氧化能力
原文传递
黄瓜幼苗对不同波动光环境的生理适应
2
作者 康红旗 +5 位作者 姜玮莉 孔静雯 周璇 刘彬彬 李清明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9-1328,共10页
本研究以‘津优35号’黄瓜(Cucumis sativus)幼苗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的日累积光量和光周期条件下设置稳态光照(CK)、移动光照(YD)和频闪光照(PS)3个光照处理,以期探究不同波动光环境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Y... 本研究以‘津优35号’黄瓜(Cucumis sativus)幼苗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的日累积光量和光周期条件下设置稳态光照(CK)、移动光照(YD)和频闪光照(PS)3个光照处理,以期探究不同波动光环境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YD和PS处理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壮苗指数、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干鲜重、根系生长、根系活力等指标,不利于壮苗的培育。YD和PS处理还会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和电子传递效率(φ_(Eo)),下调psbA、Cytb_(6)/f和psaA基因表达量,抑制植物的光合能力。与CK和YD相比,PS处理降低黄瓜幼苗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升高光补偿点(LCP)和叶绿素a/b,使LHCLL基因表达量下调,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降低,但相对稳定的较高光强使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量(RC/CS_(o))增加。综上所述,在工厂化育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波动光照的低光和高光的持续时间,通过智能化装备精准调控植物生长的光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波动光 生理适应 工厂化育苗
原文传递
红蓝光配比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腾起 +1 位作者 刘彬彬 李清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866,共8页
以‘津优365’黄瓜品种为试材,设置白光(W)、单色红光(R)、单色蓝光(B)以及不同比例的红蓝复合光(9R1B、7R3B、5R5B、3R7B、1R9B)8个光质处理,研究了红蓝光对黄瓜幼苗稳态光合作用与动态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黄瓜幼苗在不同环境条... 以‘津优365’黄瓜品种为试材,设置白光(W)、单色红光(R)、单色蓝光(B)以及不同比例的红蓝复合光(9R1B、7R3B、5R5B、3R7B、1R9B)8个光质处理,研究了红蓝光对黄瓜幼苗稳态光合作用与动态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黄瓜幼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合能力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与红光相比,蓝光在提高黄瓜幼苗最大光合能力(P_(max))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通过提高表观量子利用效率(AQE)、Rubisco最大羧化效率(V_(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磷酸丙糖利用效率(TPU)与气孔导度(G_(s))提高P_(max)。在红蓝复合光处理下,AQE、V_(cmax)、J_(max)、TPU与P_(max)随着蓝光比例的上升而提高,但1R9B处理与5R5B和3R7B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此外,适宜比例的蓝光(30%-70%)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A)的诱导速度,降低光合速率升高90%所需时间(T_(90%A))。1R9B处理下T_(90%A)显著高于7R3B、5R5B与3R7B处理,说明过量的蓝光会降低光合诱导速度。综上所述,适宜的蓝光比例不仅可以提高黄瓜幼苗的最大光合能力,还可以加快光合诱导速度,5R5B与3R7B处理下黄瓜幼苗最大光合能力与动态光合能力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红蓝光 稳态光合作用 动态光合作用
下载PDF
CO_(2)加富与LED光对黄瓜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姜玮莉 康红旗 +5 位作者 周璇 孔静雯 李清明 刘彬彬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3-770,共8页
以‘津优35号’黄瓜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因素为CO_(2)浓度处理,分为大气CO_(2)浓度(≈400μmol·mol-1)和加富CO_(2)浓度(≈800μmol·mol^(-1))2个水平。裂区因素为光配方处理,分为白光(W)、红蓝光(RB=7:3)和红... 以‘津优35号’黄瓜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因素为CO_(2)浓度处理,分为大气CO_(2)浓度(≈400μmol·mol-1)和加富CO_(2)浓度(≈800μmol·mol^(-1))2个水平。裂区因素为光配方处理,分为白光(W)、红蓝光(RB=7:3)和红蓝光加UV-A(RBU=7:3+20μmol·m^(-2)·s^(-1))3个光配方,研究了CO_(2)加富与LED光配方对黄瓜幼苗抗氧化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O_(2)加富和RBU处理可以显著提高SOD、POD、CAT、APX、GPX、GR、DHAR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提高ASA、GSH含量以及ASA/DHA、GSH/GSSG的比值,促进ASA-GSH循环,从而降低RBU处理下MDA及ROS的含量,减缓添加UV-A后对黄瓜幼苗所造成的氧化损伤。综上所述,CO_(2)加富和RBU处理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来减少活性氧的积累,提高植物的抗氧化性,从而有利于幼苗的健壮生长,培育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CO_(2)加富 LED光配方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不同波动光对黄瓜幼苗光合和抗性生理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康红旗 姜玮莉 +5 位作者 周璇 孔静雯 刘彬彬 李清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8-924,共7页
本研究以‘津优35号’黄瓜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在相同的日累积光量DLI(9.288 mol·m^(-2)·d^(-1))和光周期(10 h·d^(-1))条件下设置稳态光照(光强为258μmol·m^(-2)·s^(-1),CK)、移动光照(光强在8分钟的循环周期... 本研究以‘津优35号’黄瓜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在相同的日累积光量DLI(9.288 mol·m^(-2)·d^(-1))和光周期(10 h·d^(-1))条件下设置稳态光照(光强为258μmol·m^(-2)·s^(-1),CK)、移动光照(光强在8分钟的循环周期内由80→460→80μmol·m^(-2)·s^(-1)逐渐变化,由低到高和由高到低变化时间均为240 s,YD)和频闪光照(光强在8分钟的循环周期内由80→460→80μmol·m^(-2)·s^(-1)交替变化,低光强光照时间为130 s,高光强光照时间为220 s,PS)3个光照处理,研究了波动光对黄瓜幼苗光合和抗性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波动光处理均显著降低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净光合速率,但对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光呼吸速率(Rp)以及CO_(2)补偿点和饱和点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波动光均会明显增加黄瓜幼苗丙二醛和H_(2)O_(2)含量,并提高超氧阴离子清除速率以及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D)等抗氧化酶活性,频闪光照比移动光照处理下黄瓜幼苗抗逆性更高。综上所述,波动光虽然会降低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但会提高自身抗逆性,所以在黄瓜工厂化育苗中,应全面客观地理解波动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光敏性 抗性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