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源的供应能力与库容量的关系 被引量:32
1
作者 刘克礼 高聚林 +1 位作者 盛晋华 《中国马铃薯》 2004年第1期4-8,共5页
马铃薯茎叶和块茎增长过程有两个平衡期 :鲜重平衡期和干重平衡期。二者出现的早或迟、平衡值的高或低受密度和施肥调控 ,从时间和空间上反映了源库是否协调 ,也反映了源库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薯数 /m2 叶和薯重 /m2 叶可用来... 马铃薯茎叶和块茎增长过程有两个平衡期 :鲜重平衡期和干重平衡期。二者出现的早或迟、平衡值的高或低受密度和施肥调控 ,从时间和空间上反映了源库是否协调 ,也反映了源库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薯数 /m2 叶和薯重 /m2 叶可用来表示单位叶面积上负荷量和有效生产量的大小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源的数量与质量、库对源的调运能力、反馈及流的畅通程度 ;不同密度和施肥处理下 ,马铃薯产量随群体库容量和源供应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一定范围内随库 /源比值的提高而提高。试验结果表明 :库 /源比值以 0 4 2 8为宜 ,此时 ,马铃薯品种底西芮的经济产量可达到 30 0 0kg/6 6 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源库关系 供应能力 库容量 光合势 净同化率 叶面积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水氮条件下水稻根系超微结构及根系活力差异 被引量:30
2
作者 徐国伟 +2 位作者 陆大克 王贺正 李友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1-820,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水氮耦合对水稻根系超微结构及根系代谢特性的影响,从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及根系活力方面阐明不同水氮组合处理在根际环境间的差异。【方法】以新稻20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浅水层灌溉、轻度水分胁迫(灌1~2 cm水层,... 【目的】探讨不同水氮耦合对水稻根系超微结构及根系代谢特性的影响,从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及根系活力方面阐明不同水氮组合处理在根际环境间的差异。【方法】以新稻20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浅水层灌溉、轻度水分胁迫(灌1~2 cm水层,至土壤水势降到–20 k Pa再灌浅水层,如此反复)和重度水分胁迫(灌1~2 cm水层,至土壤水势降到–40 k Pa再灌浅水层,如此反复)3种灌溉方式及不施氮肥,适量氮(N 240kg/hm2)和高量氮(N 360 kg/hm2)3种氮肥水平,测定了不同处理水稻根系氧化力、根系伤流量及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并观测了根系细胞超微结构。【结果】随着生育进程,根系氧化力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幼穗分化期达到峰值,根系伤流液及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先增加后降低,在抽穗期达到峰值。在同一氮肥水平下,轻度水分胁迫后根系细胞完整,核膜界限清晰,结构特征典型;与保持水层相比,根系氧化力及根系伤流量在分蘖盛期分别增加25.6%~32.0%及9.1%~18.8%,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在抽穗期前平均增加16.4%。重度水分胁迫后嗜锇体和淀粉体较多,后期细胞完全扭曲变形,细胞间隙明显增多增大、细胞器出现断裂降解,细胞基质中仅存细胞器碎片,细胞壁较完整,未出现断裂情况;与保持水层相比较,根系氧化力及根系伤流量在幼穗分化始期平均降低8.8%及25.6%,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平均降低22.8%。在同一灌溉方式下,适量氮处理根系细胞结构较完整,核膜较清楚,有利于根系活力的提高及根系有机酸的分泌;重施氮处理根系细胞壁和核膜降解加速。与适量氮相比,高氮处理下根系氧化力及根系伤流量在分蘖盛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分别降低了6.6%~9.8%及7.7%~15.4%,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在抽穗前平均降低11.6%,整体上根系活力降低、有机酸的分泌量显著减少。【结论】轻度水分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氮耦合 根系超微结构 根系活力 有机酸
下载PDF
双委夜蛾非典型嗅觉受体Orco的克隆、分子特征及表达 被引量:27
3
作者 宋月芹 李文亮 +3 位作者 刘顺通 石洁 董钧锋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7-1003,共7页
为了解新发现的农业害虫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Hampson)非典型嗅觉受体Orco的分子特征与表达,通过分析转录组数据并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双委夜蛾Orco基因,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双委夜蛾非... 为了解新发现的农业害虫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Hampson)非典型嗅觉受体Orco的分子特征与表达,通过分析转录组数据并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双委夜蛾Orco基因,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双委夜蛾非典型嗅觉受体Orco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 422 bp,编码473个氨基酸,经氨基酸结构预测具有7个跨膜区,N端在膜内,C端在膜外;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昆虫Orco序列相似性极高,因此将该基因命名为Adis Orco(Gen Bank登录号:KR632987),此氨基酸序列C末端第6跨膜区和第7跨膜区之间以及第7跨膜区的序列保守性最高;PCR结果显示,Adis Orco主要在成虫触角中表达,且在雄蛾触角中的表达量是雌蛾触角中的4.2倍,在足、翅、下唇须和喙等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委夜蛾 非典型嗅觉受体 基因克隆 分子特征 表达模式
原文传递
干湿交替灌溉与施氮耦合对水稻根际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徐国伟 陆大克 +2 位作者 王贺正 李友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6-194,共9页
为了探讨不同水氮耦合对水稻根际土壤环境及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的影响,以新稻20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浅水层、轻度(-20 k Pa)和重度干湿交替灌溉(-40 k Pa)3种灌溉方式及不施氮肥,中氮(normal nitrogen,MN,240 kg/hm^2)和高氮(hig... 为了探讨不同水氮耦合对水稻根际土壤环境及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的影响,以新稻20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浅水层、轻度(-20 k Pa)和重度干湿交替灌溉(-40 k Pa)3种灌溉方式及不施氮肥,中氮(normal nitrogen,MN,240 kg/hm^2)和高氮(high nitrogen,HN,360 kg/hm^2)3种氮肥水平9个处理。结果表明: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及中氮增加了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显著提高(P<0.05);重度干湿交替灌溉及重施氮肥则降低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的数量,显著(P<0.05)减少根系分泌有机酸的总量;相关分析表明: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与不同生育期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有机酸总量的供氮效应为正效应,轻度干湿交替灌溉供水效应及耦合效应均为正效应,而重度干湿交替灌溉的控水及耦合效应则为负效应。研究可为通过水氮耦合调控水稻良好的根际环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氮肥 微生物 水稻 土壤酶 有机酸
下载PDF
3种绢蒿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贺学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2,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对3种绢蒿属Seriphidium(Bess.)Poljak.植物(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Poljak.)Poljak.、新疆绢蒿Seriphidium kaschgaricum(Krasch.)Poljak.和西北绢蒿Seriphidiumnitrosum(Web.ex Stechm.)Poljak.)的千...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对3种绢蒿属Seriphidium(Bess.)Poljak.植物(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Poljak.)Poljak.、新疆绢蒿Seriphidium kaschgaricum(Krasch.)Poljak.和西北绢蒿Seriphidiumnitrosum(Web.ex Stechm.)Poljak.)的千粒重、种子生活力、天然种衣形态、种子吸水曲线及发芽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千粒重均较小,伊犁绢蒿、新疆绢蒿和西北绢蒿的千粒重分别为0.331,0.455和0.313 g;种子吸水曲线均呈现“快-慢-稳”的格局;伊犁绢蒿和西北绢蒿的种子前期萌发快,后期慢;新疆绢蒿种子前期萌发平缓,后期快。伊犁绢蒿、新疆绢蒿和西北绢蒿种子开始萌发的时间分别为2,5和3 d,萌发持续时间分别为14,21和16 d。伊犁绢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高,分别为87.01%和88.69%,新疆绢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低,分别为59.83%和61.44%,西北绢蒿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介于二者之间。说明伊犁绢蒿有效利用生境和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较强,西北绢蒿次之,新疆绢蒿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蒿属 种子 干粒重 天然种衣 萌发特性
下载PDF
甜菜夜蛾触角感器种类与分布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徐进 李怡萍 +4 位作者 成卫宁 宋月芹 仵均祥 贾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甜菜夜蛾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特征,为解释其生态学习性和对其进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成虫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进行了观察... 【目的】研究甜菜夜蛾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特征,为解释其生态学习性和对其进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成虫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成虫触角上存在着6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腔形感器和耳形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和耳形感器数目最多。刺形感器又分为长刺形(Ⅰ型)和短刺形(Ⅱ型)两种。甜菜夜蛾的雌成虫触角感器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种类不同,两性间感器的分布及形态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甜菜夜蛾触角感器的种类比较多,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触角感器 形态特征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比较教学法及其在植物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亚冰 侯小改 +3 位作者 乔琦 薛娴 段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69-3270,共2页
介绍了比较教学法的概念及几种形式,阐述了比较教学法在植物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所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比较教学法 植物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国菊科绢蒿属植物叶表皮特征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贺学礼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17-2422,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17种绢蒿属植物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面有大量带状蜡质和表皮毛覆盖,在蜡质成分的外面分泌有盐分颗粒,表现出明显的旱生结构特征。表皮毛在种间无明显差异,而气孔器在保卫细胞形状和表面纹饰等特... 利用扫描电镜对17种绢蒿属植物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面有大量带状蜡质和表皮毛覆盖,在蜡质成分的外面分泌有盐分颗粒,表现出明显的旱生结构特征。表皮毛在种间无明显差异,而气孔器在保卫细胞形状和表面纹饰等特征组合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叶表皮气孔器特征对于绢蒿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蒿属 表皮细胞 表皮毛 气孔器
下载PDF
中国绢蒿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被引量:11
9
作者 贺学礼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7-70,78,共5页
绢蒿属植物为菊科蒿自然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记载中国有31种3变种,新疆为其分布中心;对其化学成分、药用、饲用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绢蒿属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绢蒿属植物 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国
下载PDF
双委夜蛾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宋月芹 董钧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3,共7页
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成虫触角及感器类型进行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双委夜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和特征差异不显著,二者均为丝状,分布有8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 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成虫触角及感器类型进行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双委夜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和特征差异不显著,二者均为丝状,分布有8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鳞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其中6种类型的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表面具有单孔和多孔,表明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嗅觉。锥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又分为不同的亚型,锥形感器分为两个亚型(SbaⅠ和Ⅱ),栓锥形感器分为三个亚型(SstⅠ,Ⅱ和Ⅲ)。栓锥形感器Ⅰ和Ⅱ在数量上较少。在雌雄蛾触角上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而且雄蛾毛形感器数量明显多于而且长于雌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委夜蛾 触角 感器 形态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点蜂缘蝽触角转录组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宋月芹 董钧锋 +2 位作者 陈庆霄 胡振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0-1128,共9页
【目的】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主要为害豆科作物,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造成严重损失,目前对该虫的研究较少,基因信息缺乏。本研究旨在获得点蜂缘蝽的触角转录组数据,开发基于嗅觉防治害虫的新方法。【方法】利用Illumina Hi SeqTM... 【目的】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主要为害豆科作物,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造成严重损失,目前对该虫的研究较少,基因信息缺乏。本研究旨在获得点蜂缘蝽的触角转录组数据,开发基于嗅觉防治害虫的新方法。【方法】利用Illumina Hi SeqTM4000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点蜂缘蝽成虫触角转录组,并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共获得45 802 812条clean reads,包括6.87 Gb(Gen Bank登录号:SRR4429103)。拼接92 259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618 bp,N50为1 013 bp。在7大数据库中注释到21 365条unigenes。通过进一步转录组数据分析,我们鉴定出219个点蜂缘蝽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包括188个嗅觉受体、6个味觉受体、2个离子型受体、4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8个气味结合蛋白和11个化学感受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RpedOBP1和RpedOBP2在第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后又多了3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属于加Plus-C气味结合蛋白家族。【结论】本研究获得了点蜂缘蝽触角转录组数据,并鉴定出嗅觉相关基因,结果为今后利用嗅觉基因靶标防治点蜂缘蝽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信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蜂缘蝽 触角转录组 高通量测序 基因注释 化学感受相关基因
下载PDF
西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景侠 赵建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6,104,共5页
描述了西北地区分布的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类、分布、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分析了该地区在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研究与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的建议与对策:加强法制建设及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加强保护管理和... 描述了西北地区分布的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类、分布、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分析了该地区在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研究与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的建议与对策:加强法制建设及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加强保护管理和规划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保护 西北
下载PDF
中国绢蒿属Seriphidium(Bess.)Poljak.16种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贺学礼 +1 位作者 陈铁山 张跃进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41,共7页
为了探讨绢蒿属Seriphidium(Bess.)Poljak.植物系统位置及该属植物物种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对我国16种绢蒿属植物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的形态观察.绢蒿属花粉立体形状为近球形或长球形,赤道面观为圆形或椭... 为了探讨绢蒿属Seriphidium(Bess.)Poljak.植物系统位置及该属植物物种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对我国16种绢蒿属植物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的形态观察.绢蒿属花粉立体形状为近球形或长球形,赤道面观为圆形或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片圆形,极板较小;花粉粒较小,极轴(P)长12.8—31.3μm,赤道轴(E)长11.5—25.3μm,P/E平均值为1.22;具三孔沟,直达两极;多数孔膜不明显;外壁三层,外两层层次清晰;花粉粒两端多为圆弧状;外壁纹饰在光镜下多呈表面粗糙或颗粒状,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以颗粒状-刺状复合纹饰为主.因此,绢蒿属植物花粉形态特征具有较高一致性,种间表现出的特异性为绢蒿属的系统分类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粒 花粉形态 绢蒿属 中国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甜菜夜蛾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宋月芹 +1 位作者 仵均祥 刘延虹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室内设置不同温度,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研究甜菜夜蛾幼虫不同龄期的存活率及保护酶系SOD、POD、CA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在较低和较高温度下甜菜夜蛾幼虫存活率和3种酶的活力明显降低;在23-32°C之间,幼虫存活率和酶活性变化不大... 室内设置不同温度,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研究甜菜夜蛾幼虫不同龄期的存活率及保护酶系SOD、POD、CA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在较低和较高温度下甜菜夜蛾幼虫存活率和3种酶的活力明显降低;在23-32°C之间,幼虫存活率和酶活性变化不大。说明甜菜夜蛾幼虫存活率及保护酶活性与温度密切相关,据此可以推测甜菜夜蛾幼虫在高温和低温下致死的原因与保护酶系统被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温度 存活率 保护酶
下载PDF
我国蒿属植物花粉的致敏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宋月芹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3-285,共3页
蒿属(Artemisia)植物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遍布全国,多生于荒坡、旷野及路旁。花粉症的发生与花粉的季节消长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对蒿属花粉症的研究逐渐深入,蒿属花粉与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由其引起的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慢慢被... 蒿属(Artemisia)植物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遍布全国,多生于荒坡、旷野及路旁。花粉症的发生与花粉的季节消长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对蒿属花粉症的研究逐渐深入,蒿属花粉与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由其引起的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慢慢被揭示出来。该文对近年来有关蒿属花粉的传播规律、致敏性、临床表现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并建议今后加强蒿属花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蒿属 花粉 过敏性
下载PDF
双委夜蛾幼虫触角、口器感器的类型与分布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月芹 董钧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双委夜蛾是近年在中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农业害虫。本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双委夜蛾幼虫口器上的感器类型与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并做了详细描述。双委夜蛾幼虫触角感器主要分布在梗节和鞭节。梗节包括3个锥形感器和2个刺形感器。鞭节包... 双委夜蛾是近年在中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农业害虫。本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双委夜蛾幼虫口器上的感器类型与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并做了详细描述。双委夜蛾幼虫触角感器主要分布在梗节和鞭节。梗节包括3个锥形感器和2个刺形感器。鞭节包括3个锥形感器和1个栓锥形感器。双委夜蛾幼虫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舌、下唇五部分组成。上唇有6对刺形感器;内唇有3对刺形感器、1对指形感器和1对内唇感器;每个具齿的上颚外侧表面具有2个刺形感器;下颚的感器主要密布在外颚叶和下颚须上,每个外颚叶具有3个刺形感器、3个锥形感器和2个栓锥形感器;下颚须具有8个锥形感器、1个指形感器和2个板形感器。下唇须具有1个栓锥形感器和1个锥形感器。另外,通过与其他鳞翅目幼虫感器比较,对这些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昆虫的取食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委夜蛾 幼虫 感器 形态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不同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月芹 +1 位作者 李涛 仵均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03-205,共3页
通过离体酶活性测定,研究取食苜蓿、苋菜、生菜、白菜、玉米5种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取食寄主植物后,体内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发生... 通过离体酶活性测定,研究取食苜蓿、苋菜、生菜、白菜、玉米5种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取食寄主植物后,体内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发生变化。除取食苋菜的甜菜夜蛾碱性磷酸酯酶活性与取食苜蓿、白菜的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处理之间差异均显著。其中玉米对这3种酶的诱导能力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寄主植物 磷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菊科绢蒿属10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贺学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8-234,共7页
【目的】丰富和补充绢蒿属(Seriphidium(Bess.)Poljak.)植物系统分类学和种间演化关系的孢粉学资料。【方法】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镜(SEM)下,对我国10种(其中2变种,1存疑种)绢蒿属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其中... 【目的】丰富和补充绢蒿属(Seriphidium(Bess.)Poljak.)植物系统分类学和种间演化关系的孢粉学资料。【方法】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镜(SEM)下,对我国10种(其中2变种,1存疑种)绢蒿属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其中9种植物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资料为首次报道。【结果】10种绢蒿属植物花粉粒较小,呈长球形、球形或近球形,赤道面观为圆形或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片圆形;极轴(P)长(16.23~27.18)μm,平均为22.52μm,赤道轴(E)长(15.51~23.13)μm,平均为17.22μm,P/E平均值为1.31;具三孔沟,孔沟长达极区,不弯曲,沟的末端在极面上不连接形成合沟(存疑种除外);外壁2层,外层厚于或近等厚于内层;花粉外壁纹饰在光学显微镜下为细颗粒,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以刺状一颗粒状复合纹饰为主。【结论】绢蒿属和蒿属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蒿属 花粉粒 花粉形态
下载PDF
四种粉虱种群超微形态特征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董钧锋 +1 位作者 宋月芹 林克剑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6,共7页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非洲伯粉虱Bemisia afer、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和柑桔粉虱Dialeurodes citri4种粉虱4龄若虫的超微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超微结构特征可很好地...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非洲伯粉虱Bemisia afer、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和柑桔粉虱Dialeurodes citri4种粉虱4龄若虫的超微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超微结构特征可很好地将4种粉虱区分开来,如烟粉虱圆锥状的舌状突,非洲伯粉虱尾沟两侧隆起上形成的横脊,温室粉虱形态典型的乳突和泌蜡孔,柑桔粉虱近圆形的皿状孔及其尾沟内的卵石状乳突等特异特征。并根据种间的超微结构特异特征,编制了不同种的简明检索表。超微形态特征为粉虱种群鉴定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虱 超微形态特征 多样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
原文传递
马铃薯源器官建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聚林 +1 位作者 刘克礼 盛晋华 《中国马铃薯》 2003年第5期262-267,共6页
马铃薯源的状况与源器官叶面积的大小 (LAI)、功能叶片的工作时间 (LAD)和工作效率 (NAR)密切相关。不同密度和施肥处理下 ,马铃薯群体LAI、LAD在全生育期内均呈单峰曲线变化 ,NAR呈阔U形曲线变化。但在因素中量组合下 ,LAI有良好的发... 马铃薯源的状况与源器官叶面积的大小 (LAI)、功能叶片的工作时间 (LAD)和工作效率 (NAR)密切相关。不同密度和施肥处理下 ,马铃薯群体LAI、LAD在全生育期内均呈单峰曲线变化 ,NAR呈阔U形曲线变化。但在因素中量组合下 ,LAI有良好的发展动态 :前期迅速升高 ,稳定期长 (18d左右 ) ,最大值达 6 10 4以上 ,生育后期下降缓慢 ,LAI与出苗后天数的拟合方程为Y =- 2 392 +0 2 35 6X - 0 0 179X2 ;LAD与出苗后天数的拟合方程为Y =- 0 4 2 5 2 9+3 9345X -0 1186 6X2 ,总光合势达 2 5 86 2× 10 4m2 ·d 6 6 7m2 ;NAR在苗期可达 2 0 95 g m2 ·d ,后期可回升到13 93g m2 ·d。在本试验设计的栽培措施中 ,密度、施磷量、种肥氮量及追氮量对马铃薯源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源器官 建成规律 栽培密度 施肥 叶面积指数 光合势 净同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