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累及四方区髋臼骨折 被引量:33
1
作者 陈康 黄振飞 +9 位作者 崔巍 曲延镇 杨亮 刘勇 肖宝钧 邵增务 郑启新 杨述华 郭晓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3-729,共7页
目的 探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累及四方区髋臼骨折术后疗效、影像学结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22例累及四方区的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10例;年龄16~62岁,平均35.2岁... 目的 探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累及四方区髋臼骨折术后疗效、影像学结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22例累及四方区的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10例;年龄16~62岁,平均35.2岁.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双柱骨折6例,前柱骨折12例,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2例,横行骨折l例,“T”形骨折1例.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根据Judet位骨盆X线片,按照Matta标准进行评价,髋关节功能按照改良Merle D'Aubigné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13.5个月.根据骨折复位的Matta标准:解剖复位15例(68.18%,15/22),满意复位5例(22.73%,5/22),不满意复位2例(9.09%,2/22),满意率为90.91%.末次随访时,MerleD'Aubigné评分为10~18分,平均16.7分,其中优16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91%(20/22).无一例形成腹股沟疝或腹壁疝,其中2例患者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1例出现血管损伤,1例出现伤口脂肪液化.结论 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是一种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特别是累及四方区髋臼骨折的一种新入路,可克服经典髂腹股沟入路和改良Stoppa入路的缺点,直视四方区和死亡冠,更好地复位和固定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辅助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开放 段德胜 +5 位作者 熊泽康 杨帆 姬彦辉 姚升 郭晓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786-792,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模拟手术及术中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治疗的24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8例,女6例;年龄24-68岁,平均(39.2±13.8)岁;骨折类...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模拟手术及术中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治疗的24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8例,女6例;年龄24-68岁,平均(39.2±13.8)岁;骨折类型按Letournel—Judet分型,其中横断骨折6例,“T”形骨折4例,前柱+后半横断骨折4例,双杜骨折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8d,平均9d。患者术前均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CT+三维重建及髂吡管CTA,将骨盆CT及CTA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计算机模拟手术,虚拟内固定设计,并采片J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打印个体化仿真骨盆模型,在模型上预演示骨折复位顺序,确定安放内固定物的种类及最佳位置,钢板塑彤备刚,记录螺钉长度及万向。手术均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结果手术切口长度8-13cm,平均9cm;手术时间90-220min,平均130min;术中出血量300-1500ml,平均600ml。骨折复位后,内固定安放均一次完成,且贴服良好,与术前模拟内固定一致。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0个月,平均18.3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骨折复位按Matta标准评价,其中优16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1.7%(22/24)。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坪分为13-18分,平均16.5分,其中优13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79.2%(19/24)。术后第1天,2例患者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1个月后好转;术后第3天,1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经定期换药,2周后伤口完全愈合;无一例发生腹股沟疝或腹壁疝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可以在术前体外模拟骨折复位,确定内固定物安放最佳位置,坝弯铡板,测量螺钉长度及置入方向,可大幅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硬脊膜或脊髓切开减压治疗脊髓损伤后广泛水肿伴或不伴髓内血肿 被引量:21
3
作者 曲延镇 罗政 +5 位作者 郭晓东 崔巍 黄振飞 吴永超 邵增务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7-713,共7页
目的 探讨硬脊膜或脊髓切开减压治疗脊髓损伤后广泛水肿伴或不伴髓内血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采用硬脊膜或脊髓切开减压治疗脊髓损伤后广泛水肿伴或不伴髓内血肿的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13~69岁,平均39.1... 目的 探讨硬脊膜或脊髓切开减压治疗脊髓损伤后广泛水肿伴或不伴髓内血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采用硬脊膜或脊髓切开减压治疗脊髓损伤后广泛水肿伴或不伴髓内血肿的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13~69岁,平均39.1岁.16例有脊柱骨折脱位,9例有单侧或双侧关节突绞锁,12例有椎间盘损伤.水肿部位:颈髓18例,胸腰髓3例;水肿范围为2~4个节段者17例,超过4个节段者4例.血肿部位:颈髓4例,胸腰髓1例;血肿范围为1~2个节段.结果 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脊髓损伤加重、椎动脉损伤及椎间盘突出加重.术后2周MRI示脊髓广泛水肿信号消失,脑脊液信号连续性恢复.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A级者6例,术后分级未见好转,感觉平面下降2~4个节段,部分上肢肌力恢复1~2级;B级10例,7例提高为C级、2例提高为D级、1例提高为E级;C级5例,4例提高为D级、1例提高为E级.5例髓内血肿患者ASIA分级A级2例,感觉平面下降2个节段,部分上肢肌力恢复1级;B级2例,1例提高为C级、1例提高为D级;C级1例,提高为D级.结论 对脊髓损伤后脊髓广泛水肿伴或不伴髓内血肿者,硬脊膜切开和适当的脊髓切开能够缓解动静脉受压,减轻继发性损伤,为抢救患者创造条件,有助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血肿 硬膜下 脊髓 减压术 外科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于凌佳 陈开放 +4 位作者 黄振飞 熊泽康 姬彦辉 郭晓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1-297,共7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缺损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因创伤、感染因素造成的胫骨骨缺损的2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缺损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因创伤、感染因素造成的胫骨骨缺损的2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加密闭信封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PRP联合骨搬移组(简称PRP组)15例及单纯骨搬移组13例。PRP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40.9岁;平均骨缺损长度7.1cm;创伤性6例,感染性9例。骨搬移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平均年龄37.7岁;平均骨缺损长度6.5cm;创伤性3例,感染性10例。采用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学会(Association of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Ilizarov,ASAMI)分类评价骨愈合及下肢功能情况,并记录两组外固定支架指数(患者佩戴外固定支架的时间除以骨搬移长度或骨延长长度)、并发症及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价]等。结果PRP组和骨搬移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1.8个月和23.2个月。PRP组15例骨缺损均愈合,愈合时间为平均183.2d;骨搬移组13例患者中,11例骨缺损愈合,愈合时间平均218.6d,2例骨缺损未愈合,经再次手术打通髓腔,植骨后愈合。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第1天,PRP组(3.33±2.58)分,骨搬移组(4.46±2.73)分;第7天,PRP组(2.67±2.09)分,骨搬移组(3.00±2.20)分;术后两周,PRP组(1.46±1.77)分,骨搬移组(2.62±2.72)分;各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外固定支架指数,PRP组为(37.9±7.7)d/cm,骨搬移组为(46.9±13.7)d/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ASAMI评价骨折愈合情况,PRP组9例评价为优,5例为良,优良率为93.3%(14/15);骨搬移组7例评价为优,3例为良,优良率为7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骨生成 牵张 外固定器 伊利扎罗夫技术
原文传递
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阻挡钢板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开放 姚升 +7 位作者 万意州 曾练 朱丰照 熊泽康 杨亮 周锦鸽 郭晓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4-301,共8页
目的介绍一种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解剖钢板,探讨其在复杂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优缺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采用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解剖钢板治疗18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49.6岁(范围,27~6... 目的介绍一种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解剖钢板,探讨其在复杂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优缺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采用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解剖钢板治疗18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49.6岁(范围,27~62岁);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3例(累及四方区),T形骨折2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8例,双柱骨折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 d(范围,5~14 d)。患者术前均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充分了解骨折形态。手术均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并使用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阻挡钢板进行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均摄标准前后位及Judet位骨盆X线片、CT+三维重建,按照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tta改良的Merle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18例患者手术时间130 min(范围,100~200 min);术中出血量560 ml(范围,400~900 ml);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解剖钢板术中均无需额外塑形,均顺利完成手术。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范围,6~15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骨折复位按Matta评分标准评分,其中优11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3.3%(15/18)。末次随访时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为15.8分(范围,12~18分),其中优1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8.9%(16/18)。术后2例患者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1个月后好转;余无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阻挡钢板可以同时固定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解剖型设计,无需塑形,安全性好,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低,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前环钉-棒系统联合经皮骶髂螺钉微创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12
6
作者 段德胜 陈开放 +6 位作者 郭晓东 姚升 杨帆 朱丰照 熊泽康 任政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2346-2348,共3页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是死亡率最高的骨折类型,而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在骨盆骨折的治疗中尤为重要. 外固定支架固定是稳定骨盆前环骨折的金标准[1] ,但近年来,许多学者也将钉-棒系统用于骨盆前环的固定,既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又...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是死亡率最高的骨折类型,而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在骨盆骨折的治疗中尤为重要. 外固定支架固定是稳定骨盆前环骨折的金标准[1] ,但近年来,许多学者也将钉-棒系统用于骨盆前环的固定,既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又可避免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钉-棒系统 微创治疗 不稳定型 骶髂螺钉 外固定支架固定 高能量损伤 骨折类型
原文传递
髋臼四方区组合钢板治疗髋臼双柱骨折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开放 杨帆 +6 位作者 郭晓东 熊泽康 姚升 朱丰照 Drepaul Deepak 姬彦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95-300,共6页
目的 探讨髋臼四方区组合钢板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采用髋臼四方区组合钢板治疗15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26~68岁,平均42.8岁;均为Letournel-Judet分型的髋臼... 目的 探讨髋臼四方区组合钢板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采用髋臼四方区组合钢板治疗15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26~68岁,平均42.8岁;均为Letournel-Judet分型的髋臼双柱骨折,其中4例合并无后脱位机制后壁骨折。术前均采集患者DICOM格式骨盆CT薄层扫描数据,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患者骨盆模型,充分了解骨折情况及特点,并将健侧半骨盆进行镜像打印,然后在镜像打印半骨盆模型上,模拟髋臼四方区组合钢板安放,钢板塑形备用。手术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满意复位后依次置入预弯好的弓状缘内侧钢板(主板)、耻坐钢板、髂坐钢板,分别固定前、中、后三柱,其中耻坐钢板、髂坐钢板分别与主板相组合。结果 手术时间100~24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量600~1 500 ml,平均850 ml;手术切口长度9~13 cm,平均11 cm;术中骨折满意复位后,置入预弯钢板,钢板与钢板、钢板与骨面均贴服良好。术后骨折复位按Matta标准评价,15例患者中,优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6.7%(13/15)。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分,为12~18分,平均16.4分,其中优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0.0%(12/15)。结论 髋臼四方区组合钢板治疗髋臼双柱骨折,一方面可阻挡四方区内侧移位,另一方面可牢靠固定完全漂浮的后柱及坐骨体;该钢板为多维度框架固定,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两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骨折后对TGF-β2表达的影响及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柯新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检测DHS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骨折后TGF-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表达的改变,评价PFNA与DHS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234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DHS和PFNA固定治疗。采用ELISA法在手... 目的检测DHS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骨折后TGF-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表达的改变,评价PFNA与DHS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234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DHS和PFNA固定治疗。采用ELISA法在手术治疗后第1、7、30、60天分别检测TGF-β2的含量;比较手术后3月时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治疗第7天后TGF-β2含量较第1天有所上升,而至术后30~60天,TGF-β2含量又逐渐下降。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DHS固定组TGF-β2含量均较PFNA固定组低(<0.01)。术后3月时,DHS固定组疗效优良率为76.4%,低于PFNA固定组的90.3%(X^2=4.226,=0.036)。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X^2=0.068,P=0.794)。结论 PFNA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优于DHS固定,TGF-β2表达的差异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骨折 DHS PFNA TGF-Β2
下载PDF
止痒药物的主要药效学研究方法和观察指标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曼 王贵林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3年第5期101-103,108,共4页
止痒药物的药效学研究主要采用化学物质诱导瘙痒动物模型,观察模型动物单位时间内的瘙痒次数、瘙痒潜伏时间等行为学指标,同时测定皮肤或血液中的瘙痒介质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并结合病理形态学检查来综合评价。
关键词 止痒药物 瘙痒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克氏针钝头技术联合3D打印体外导板技术微创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意州 陈开放 +4 位作者 姚升 王玉龙 曾练 郭晓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24-1029,共6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钝头技术联合3D打印体外导板技术微创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创伤骨科采用钝头技术联合3D打印体外导板技术微创治疗的21例... 目的探讨克氏针钝头技术联合3D打印体外导板技术微创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创伤骨科采用钝头技术联合3D打印体外导板技术微创治疗的2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 女14例;年龄为19~65岁, 平均43.6岁;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1型3例, B2型7例;C1型6例, C2型5例。记录患者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及末次随访时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3个月(12~24个月)随访。21例患者共置入33枚螺钉, 其中S1螺钉15枚, S2螺钉18枚;术中透视次数为13~27次, 平均21.8次;手术时间为65~130 min, 平均88.6 min。9例患者通过骨盆前方皮下内固定来稳定骨盆前环。术中无血管损伤发生。术后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优14例, 良5例, 可2例, 优良率为90.5%(19/21)。末次随访时根据骨盆Majeed评分系统评定骨盆功能:优10例, 良8例, 可3例,优良率为85.7%(18/21)。2例患者术后出现同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 3个月随访时好转。随访期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钝头克氏针技术联合3D打印体外导板技术微创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良好, 具有术中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3D打印技术 钝头 导板
原文传递
新型解剖锁定钢板在髋臼前壁骨折合并前柱骨折中的应用
11
作者 黄振飞 陈开放 +3 位作者 于凌佳 熊泽康 郭晓东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髋臼前壁骨折合并前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5例髋臼前壁骨折合并前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5-65岁,平均41.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 目的探讨新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髋臼前壁骨折合并前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5例髋臼前壁骨折合并前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5-65岁,平均41.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5d,平均3.2d。患者均行高位髂腹股沟入路,采用新型解剖锁定钢板同时固定髋臼前壁和前柱骨折。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erle d'Aubign6-Postel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例患者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5.3个月。手术时间60~130min,平均96min。术中出血量100~800ml,平均230ml。术中选择性使用自体血回输,其中仅1例输异体血400ml。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5个月,平均2.9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Matta复位标准,解剖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1例;Mede d'Aubigne-Postel评分为15~18分,平均17.1分,其中优4例,良1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麻痹,随访6个月麻痹症状缓解。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同时累及髋臼前壁及前柱的骨折,新型解剖锁定钢板可以通过单一钢板同时固定髋臼前壁及前柱,骨折复位固定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髋损伤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