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牦牛卵巢转录组研究:进一步完善牦牛基因结构及挖掘与繁殖相关新基因 被引量:34
1
作者 兰道亮 熊显荣 +5 位作者 位艳丽 徐通 钟金城 向东 王永 李键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7-317,共11页
RNA—Seq作为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为大规模转录组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且更为有效的方法.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转录组学中多方面的研究,尤其近年来,该技术在进一步完善基因结构信息及挖掘新转录本及新基因... RNA—Seq作为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为大规模转录组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且更为有效的方法.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转录组学中多方面的研究,尤其近年来,该技术在进一步完善基因结构信息及挖掘新转录本及新基因方面的功能也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以牦牛卵巢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RNA.Seq技术对其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经测序后得到了一个包含26826516条过滤后测序读数,4828772880bp的卵巢测序文库,比对分析显示,有16992条牦牛基因发生表达,其中3734条基因存在不同类型的可变剪接.功能分析表明,这些表达基因涉及多种GO分类及KEGG通路.进一步分析转录组数据发现,共有7340个基因的5’或3’端在原有基因组的位置基础上发生了延伸,同时还发现了6321个新转录本,定位回基因组预测显示,外显子数量为1~84个,其中2267个新转录本预测具有编码蛋白的能力.比对分析显示,共有1200~4993条新转录本分别与Nt数据库、Nr数据库及SwissProt数据库中的基因比对上,其中与牛相似性基因最多(41.4%),其次为野牦牛(33.0%)、绵羊(6.3%)、人类(2.8%)及小鼠(1.6%)等其他物种.进一步对新转录本进行GO分类注释,结果显示,与繁殖发育相关的GO分类占有较大比例,其中繁殖类别(reproduction)所涉及的新转录本最多.本研究结果为描绘牦牛卵巢正常转录组图谱及进一步探析牦牛繁殖性能提供了基础,同时证实RNA.Seq高通量转录组技术在完善基因结构及挖掘新转录本及新基因方面的具有强大的优势,为进一步完善牦牛基因组结构信息及挖掘潜在的新基因提供了丰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卵巢 转录组 RNA—Seq 基因结构 新基因
原文传递
牦牛的泌乳性能及提高产奶量的途径 被引量:32
2
作者 文勇立 李昌平 +4 位作者 钟光辉 欧阳熙 向东 陈智华 苏建华 《四川草原》 2003年第1期1-12,共12页
分布于红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牦牛具有较优良的产奶性能和乳质特性。该地区牦牛184天产奶量为211 30kg;乳脂率6 82%,乳蛋白5 60%,乳糖5 20%,均高于黑白花奶牛。暖季适当补饲可提高泌乳黑犏牛日产奶量0 77kg;冷季半舍饲+补饲可使泌乳黑犏牛... 分布于红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牦牛具有较优良的产奶性能和乳质特性。该地区牦牛184天产奶量为211 30kg;乳脂率6 82%,乳蛋白5 60%,乳糖5 20%,均高于黑白花奶牛。暖季适当补饲可提高泌乳黑犏牛日产奶量0 77kg;冷季半舍饲+补饲可使泌乳黑犏牛全泌乳期产量平均提高1096kg,延长泌乳期109~137天。畜群结构调控和常规繁殖技术,可显著提高适龄母牛的群体比率和繁殖率,从而提高群体产奶水平。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有望解决牦牛种间杂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提高改良犏牛的繁殖成活率,扩大改良规模、实现改良犏牛繁殖改良犏牛等,可提高牦牛改良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乳质特性 产奶性能 生物技术 产奶量
下载PDF
卵泡刺激素(FSH)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任春明 向东 +1 位作者 张重庆 杨其沅 《畜禽业》 2006年第10期10-13,共4页
卵泡刺激素(FSH)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的生理作用是促进雌性动物子宫内膜生长、排卵、刺激多卵泡发育及刺激雄性动物精子发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FSH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超数排卵、卵母细胞体外... 卵泡刺激素(FSH)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的生理作用是促进雌性动物子宫内膜生长、排卵、刺激多卵泡发育及刺激雄性动物精子发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FSH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超数排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治疗人类相关生殖疾病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刺激素 分子结构 生物学功能 应用前景
下载PDF
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钟金城 马志杰 +3 位作者 陈智华 向东 常怀普 刘盛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39-1650,共12页
目的对牦牛H-FABP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牦牛该基因与其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基因定位、表达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特定引物对牦牛H-FABP基因进行PCR扩增并进行T-A克隆和测序,在此基础... 目的对牦牛H-FABP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牦牛该基因与其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基因定位、表达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特定引物对牦牛H-FABP基因进行PCR扩增并进行T-A克隆和测序,在此基础上使用RepeatMasker、DNAMAN4.0、BioEdit4.8.10、ClustalW1.8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牦牛H-FABP基因(已在NCBI上登录,登录号为DQ026674)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CDS序列全长为402bp,前体氨基酸数为133个。4个外显子大小分别为73bp、173bp、102bp和54bp;3个内含子大小分别为3460bp、1892bp和1495bp;外显子与内含子的连接区序列遵循通常的基因组成规律。外显子和内含子个数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猪、人、大鼠、小鼠、鸡、斑马鱼各物种相同。牦牛H-FABP基因序列中,重复序列所占比率为13.07%。内含子Ⅰ含有5个重复元件,包括1个SINE/Artiodactyls元件、1个SINE/MIR3元件、1个SINE/Bov-tA1元件和2个SINE/MIR元件;内含子Ⅱ无重复元件;内含子Ⅲ有3个重复元件,其中SINE/MIR元件、LINE/L2元件、SINE/Artiodactyls元件各1个。SINEs短重复序列所占比率为11.85%,哺乳动物分散性重复序列MIRs比率为6.44%。LINEs所占比率为1.22%,小于SINEs元件。其中,LINE1、BovB/Art2、L3/CR1重复元件以及LTR类反转录元件和DNA转座子元件在牦牛该基因区域中不存在。不同物种间在该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上有较高的保守性。牦牛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猪、人、大鼠、小鼠、鸡、斑马鱼各物种在H-FAB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上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9.8%、97.8%、97.0%、92.8%、88.8%、83.3%、83.1%、76.4%、68.7%;相应的氨基酸序列间同源性大小为100%、96.9%、96.9%、92.4%、88.7%、85.7%、85.7%、77.4%、69.9%。结论牦牛H-FABP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其中外显子I、外显子Ⅱ、外显子Ⅲ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H-FABP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饲用酶制剂的功能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庞业惠 向东 《现代畜牧兽医》 2020年第9期61-64,共4页
酶制剂是一种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微生态制剂,具有降解抗营养因子、补充内源酶、解离金属元素、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畜禽日增重、屠宰性能以及产奶产蛋性能,降低畜禽粪便中有机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文... 酶制剂是一种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微生态制剂,具有降解抗营养因子、补充内源酶、解离金属元素、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畜禽日增重、屠宰性能以及产奶产蛋性能,降低畜禽粪便中有机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文章从饲用酶制剂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旨在为高效利用酶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酶制剂 畜牧业 畜禽 生产性能
下载PDF
山羊卵巢中BMP15、GDF9和BMPR1B基因的表达量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霜 郑杰 +7 位作者 卢建远 马力 夏威 胡亮 罗斌 任陶 任称罗尔日 向东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70,共5页
山羊产羔数是影响山羊产业的重要性状,因此高产羔数是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本文旨在筛选出影响高繁金堂黑山羊多胎主效基因,并探讨影响这两品种山羊多羔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发情前期的5只高繁金堂黑山羊和5只低繁藏山羊的卵巢组... 山羊产羔数是影响山羊产业的重要性状,因此高产羔数是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本文旨在筛选出影响高繁金堂黑山羊多胎主效基因,并探讨影响这两品种山羊多羔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发情前期的5只高繁金堂黑山羊和5只低繁藏山羊的卵巢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通过RT-PCR技术合成c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金堂黑山羊和藏山羊卵巢组织BMP15、GDF9和BMPR1B基因表达量。金堂黑山羊和藏山羊GDF9和BMPR1B基因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而BMP15基因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说明卵巢中BMP15基因的表达量与金堂黑山羊多羔性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卵巢 BMP15 qPCR
原文传递
高原型藏山羊KAP6.1和6.2位点与产绒性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杰 代怡婧 +3 位作者 王永 向东 欧阳熙 刘鲁蜀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962-966,共5页
采用PCR-SSCP技术,以65只高原型藏山羊高产群体(34只)和低产群体(31只)为样本,选取KAP基因作为候选基因,研究KAP基因与其产绒量、绒长度和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产绒量性状KAP6.1位点的BB基因型LSM值显著高于AA基因型LSM值(P<0.... 采用PCR-SSCP技术,以65只高原型藏山羊高产群体(34只)和低产群体(31只)为样本,选取KAP基因作为候选基因,研究KAP基因与其产绒量、绒长度和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产绒量性状KAP6.1位点的BB基因型LSM值显著高于AA基因型LSM值(P<0.05),判定BB基因型为首选标记基因;KAP6.2位点的AB基因型LSM值显著高于AA基因型LSM值(P<0.05),判定AB基因型为首选标记基因;通过计算选择反应,KAP6.1位点的BB基因型可作为首选标记基因.②绒长度性状KAP6.1和KAP6.2位点的AA基因型LSM值均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LSM值(P<0.05),判定AA基因型为首选标记基因;通过计算选择反应,KAP6.2位点的AA基因型可作为首选标记基因.③绒细度性状KAP6.2位点的BB基因型SM值均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LSM值(P<0.05),判定BB基因型为首选标记基因;通过计算选择反应,KAP6.2位点的BB基因型为首选标记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型藏山羊 KAP基因 SSCP标记 产绒性状
下载PDF
九龙牦牛生长发育与肉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向东 钟光辉 +5 位作者 文勇立 蔡立 刘成烈 倪银安 月哈 阿石 《草与畜杂志》 1996年第3期1-4,共4页
九龙牦牛初生重高,初生到2岁生长发育速度最快,2岁公牦牛和母牦牛的体重分别达163.6±32.4kg 和152.7±31.6kg。此后公牦牛生长发育速度降低幅度不大,母牦牛生长发育速度则明显降低。2.5—6.5岁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48.8%—55.5... 九龙牦牛初生重高,初生到2岁生长发育速度最快,2岁公牦牛和母牦牛的体重分别达163.6±32.4kg 和152.7±31.6kg。此后公牦牛生长发育速度降低幅度不大,母牦牛生长发育速度则明显降低。2.5—6.5岁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48.8%—55.5%和37.9%—45.4%,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而骨肉比(1:3.25—1:4.44),则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九龙牦牛肉富含蛋白质(20.56%—23.54%)和各种必需氨基酸,脂肪含量低(2.16%—9.70%);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适中(41.94μum—51.82μm),密度高(301.60根/mm^2—336.68根/mm^2)、肌内肌纤维含量高(65.99%—81.70%),决定了九龙牦牛肌肉细嫩、味美可口的品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生长发育 产肉性能 肉质
下载PDF
九龙牦牛冷季补饲试验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平 赵永华 +5 位作者 向东 王万清 叶子月哈 蒋忠荣 刘成烈 韩红英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冷季补饲效果。[方法]本试验选择1~15岁的60头九龙牦牛作为试验组,同龄50头牦牛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配制精料的方式开展补饲试验,对照组只开展放牧,不补饲。试验开始时及开始后30 d和90 d分别测量体... [目的]为了提高冷季补饲效果。[方法]本试验选择1~15岁的60头九龙牦牛作为试验组,同龄50头牦牛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配制精料的方式开展补饲试验,对照组只开展放牧,不补饲。试验开始时及开始后30 d和90 d分别测量体尺和体重。[结果]表明:在试验不同阶段,同龄牦牛身高、体斜长和胸围等体尺指标在补饲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补饲第90 d,试验组不同年龄牦牛体重均已出现正增长,即体重已超过补饲前的体重;对照组1岁、2岁和5岁牦牛出现正增长,但8、10、12岁母牦牛还没有恢复到补饲前的体重。[结论]说明冷季补饲可以减少九龙牦牛冬季掉膘,加速暖季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牦牛 冷季补饲 体尺 体重
下载PDF
牦牛繁殖科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向东 钟金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79-83,共5页
主要分析总结了近五年来牦牛繁殖科学在生殖内分泌调节机制、诱导发情与同期发情、超数排卵、牦牛及牦牛与普通牛体外受精、牦牛与普通牛异种体细胞核移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将这些研究进展应用到牦牛生产中以... 主要分析总结了近五年来牦牛繁殖科学在生殖内分泌调节机制、诱导发情与同期发情、超数排卵、牦牛及牦牛与普通牛体外受精、牦牛与普通牛异种体细胞核移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将这些研究进展应用到牦牛生产中以提高牦牛业的经济效益以及进一步开展牦牛繁殖科学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生殖内分泌 同期发情 体外受精 细胞核移植
下载PDF
牦牛品种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钟金城 陈智华 +2 位作者 向东 文勇立 马力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1期92-94,共3页
从牦牛的染色体、血液蛋白、体型外貌多态性 ,以及分布区的生态因子等方面探讨了牦牛品种 (类群 )的分类 ,结果表明 :中国牦牛品种可分为 2个类型 .这与蔡立教授等将中国牦牛划分为“青藏高原型”和“横断高山型”是一致的 ,而与其他研... 从牦牛的染色体、血液蛋白、体型外貌多态性 ,以及分布区的生态因子等方面探讨了牦牛品种 (类群 )的分类 ,结果表明 :中国牦牛品种可分为 2个类型 .这与蔡立教授等将中国牦牛划分为“青藏高原型”和“横断高山型”是一致的 ,而与其他研究者的分类结果相差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品种 聚类分析 青藏高原型 横断高山型 染色体 血液蛋白 体型外貌多态性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的牦牛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向东 罗斌 +6 位作者 夏威 郑玉才 熊显荣 李键 钟金城 朱江江 张正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77-1589,共13页
【目的】探明不同发育阶段牦牛体外受精(IVF)胚胎的转录组差异,了解差异表达基因(DEG)在功能、分类和代谢通路的差异,为揭示牦牛早期胚胎发育调控机制,促进牦牛胚胎体外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IVF技术生产的牦牛2-细胞... 【目的】探明不同发育阶段牦牛体外受精(IVF)胚胎的转录组差异,了解差异表达基因(DEG)在功能、分类和代谢通路的差异,为揭示牦牛早期胚胎发育调控机制,促进牦牛胚胎体外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IVF技术生产的牦牛2-细胞、4-细胞、8-细胞、桑椹胚和囊胚5个发育阶段的胚胎为样本分别提取总RNA,采用Smart-Seq2扩增技术构建5个测序文库,应用Hi SeqTM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对获得的有效序列进行功能注释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牦牛IVF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69.3%和26.2%。2-细胞、4-细胞、8-细胞、桑椹胚和囊胚5个发育阶段的牦牛胚胎Clean reads为47 355 570—50 855 888条,其中有85.65%—90.02%的reads能比对到牦牛参考基因组序列上;8-细胞的胚胎比对上的转录本最多(14 893),而囊胚比对上的转录本最少(9 827)。牦牛胚胎转录本主要有5种可变剪接类型,转录起始区域可变剪接(TSS)和转录结束区域可变剪接(TTS)所占比例最大;牦牛2-细胞、4-细胞、8-细胞、桑椹胚和囊胚基因组分别有116601、234 131、196 420、70 841和94 840个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4-细胞、8-细胞、桑椹胚、囊胚期开始表达的基因分别有1 221、1 116、142和564个;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BMP15、KIT、GDF9、STAT3、ZP3和ZP4等母源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减少,而SARS、IL18、ACO2、TXN2、ATP5B、PCGF4、UBE3A、MAPK13、SNURF和JUP等胚胎基因的表达量则逐渐增加。以|log2ratio|≥1且Q-value<0.05为筛选标准,在2-细胞和4-细胞胚胎、4-细胞和8-细胞胚胎、8-细胞胚胎和桑椹胚以及桑椹胚和囊胚比对中分别筛选到6 922、7 601、8 071和10 555个DEGs。GO分析表明,4个发育阶段的DEGs归类注释都涉及生物过程(BP)、细胞组分(CC)和分子功能(MF)3大类62个二级条目。通过KEGG pathway数据库分析,2-细胞和4-细胞期胚胎的DEGs参与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体外受精 胚胎 转录组 RNA-SEQ
下载PDF
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和进化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志杰 钟金城 +6 位作者 陈智华 向东 常怀普 张雪琴 罗晓林 魏雅萍 肖玉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9,共6页
对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9个物种相应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了牦牛与其它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牦牛H-FABP基因由... 对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9个物种相应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了牦牛与其它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牦牛H-FABP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1、外显子2、外显子3和外显子4大小分别为73、173、102和54 bp,内含子1、内含子2和内含子3大小分别为3 460、1 892和1 495 bp。CDS序列全长为402 bp,前体氨基酸数为133个。不同物种间在该基因核苷酸序列上有较高的保守性。牦牛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猪、人、大鼠、小鼠、鸡、斑马鱼各物种在H-FAB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上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9.8%、97.8%、97.0%、92.8%、88.8%、83.3%、83.1%、76.4%、68.7%。通过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小进化法用H-FAB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3种方法构建的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基本一致。系统树总体分为两支,斑马鱼为独立的一支,而牦牛与其它物种为另一大分支。牦牛与普通牛、绵羊与山羊先分别聚在一起,然后再聚为一类;后与猪、人依次聚为一类。小鼠和大鼠先聚为一类,再与人和其它物种聚类,然后再与鸡聚为一类。该系统聚类结果与动物学分类一致,表明H-FABP基因适合于构建不同物种间的系统进化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H-FABP基因 克隆 分子系统进化
下载PDF
麦洼牦牛和九龙牦牛FSHβ基因的PCR-SSCP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任春明 向东 +1 位作者 张重庆 杨其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运用一对特异性引物对麦洼牦牛、九龙牦牛的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进行了扩增,应用PCR-SSCP方法对其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麦洼牦牛的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有AA型、AB型和BB型三种基因型,九龙牦牛的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只检... 运用一对特异性引物对麦洼牦牛、九龙牦牛的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进行了扩增,应用PCR-SSCP方法对其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麦洼牦牛的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有AA型、AB型和BB型三种基因型,九龙牦牛的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只检测到了AA型、AB型两种基因型.在两种牦牛品系中,AA基因型频率最高,A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B等位基因频率.麦洼牦牛和九龙牦牛群体中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431、0.1411,麦洼牦牛多态性能高,遗传变异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洼牦牛 九龙牦牛 FSHΒ SSCP
下载PDF
LRH-A_3对全奶母牦牛的诱导发情效果和作用机理初探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向东 陆勇 +1 位作者 马力 李春华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5,共2页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LRH A3 )对全奶母牦牛 (在当年 4~ 6月份产犊的泌乳母牦牛 )的诱导发情排卵效果及机理。 1998年 7月对试验组 (n =2 0 )母牦牛注射LRH A3 (30 0 μg/头 ) ,对照组 (n =42 )未作任何处理。9月...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LRH A3 )对全奶母牦牛 (在当年 4~ 6月份产犊的泌乳母牦牛 )的诱导发情排卵效果及机理。 1998年 7月对试验组 (n =2 0 )母牦牛注射LRH A3 (30 0 μg/头 ) ,对照组 (n =42 )未作任何处理。9月 15日前用普通牛公牛配种 ,9月 15日后用公牦牛补配。 1999年产犊率为试验组 5 0 .0 % (10 / 2 0 ) ,对照组 2 8.6 %(2 0 / 42 ) ,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1)。对 5头母牦牛在注射LRH A3 前 30min及注射后 30 ,45和 6 0min血清中促黄体素 (LH)浓度测定以进一步探明全奶母牦牛诱导发情第一情期受胎率低的原因。结果发现 ,虽然注射LRH A3后 6 0min全奶母牦牛血清中LH浓度显著升高 (P <0 .0 5 ) ,但该峰值 (3.34± 0 .6 7ng/ml,n =5 )未达到自然发情排卵的LH峰值 (17.182 9± 2 .1174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H-A3 全奶母牦牛 诱发发情 促黄体素 作用机理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下载PDF
三个牦牛群体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外显子Ⅰ的多态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志杰 钟金城 +6 位作者 向东 陈智华 徐惊涛 金双 常怀普 宋海峰 刘建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0-376,共7页
【目的】探究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在牦牛内的遗传多态性,为进一步揭示牦牛群体间遗传分化、开展牦牛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以及HSL基因在牦牛物种中的定位、表达调控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九龙牦牛、麦洼牦牛和... 【目的】探究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在牦牛内的遗传多态性,为进一步揭示牦牛群体间遗传分化、开展牦牛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以及HSL基因在牦牛物种中的定位、表达调控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九龙牦牛、麦洼牦牛和巴州牦牛共92头牦牛的HSL基因部分外显子Ⅰ进行SmaⅠ酶切多态性分析;统计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大小,进行卡方(χ2)适合性、独立性检验,并计算纯合度、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态参数。【结果】3个牦牛群体在HSL基因外显子Ⅰ具有SmaⅠ酶切多态性,在该酶切位点存在AA、AB和BB3种基因型。3个牦牛群体均检测到AA和AB基因型,而BB基因型只在巴州牦牛中检测到。九龙牦牛和麦洼牦牛的AA基因型频率最高,而巴州牦牛AB基因型频率最高;A等位基因频率在3个牦牛群体中均高于B等位基因频率,为优势等位基因。适合性检验表明3个牦牛群体在该酶切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独立性检验表明九龙牦牛与麦洼牦牛、巴州牦牛之间表现为差异显著(0.01<P<0.05)和差异极显著(P<0.01),而麦洼牦牛与巴州牦牛之间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测序分析表明,HSL基因外显子I第70位(从PCR产物测序片段的5′端计数)发生了单碱基突变(G→A),并导致了编码氨基酸由甘氨酸(G)变为精氨酸(R)。【结论】牦牛在HSL基因外显子Ⅰ内具有SmaI酶切多态性,其多态性是因所分析序列内一单碱基突变(G→A)所致,该碱基转换导致了氨基酸由甘氨酸(G)变为精氨酸(R);在该酶切位点,九龙牦牛、麦洼牦牛和巴州牦牛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九龙牦牛与麦洼牦牛、巴州牦牛之间表现为差异显著(0.01<P<0.05)和差异极显著(P<0.01),而麦洼牦牛与巴州牦牛之间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HSL基因 PCR—RFLP
下载PDF
九龙牦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9
17
作者 钟光辉 文勇立 +3 位作者 向东 刘成烈 倪银安 阿什木呷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2期168-172,共5页
1993年10月对牧养在高山草场的47头1.5岁和4.5岁的九龙公、母牦牛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颈静脉采集血样,测定常规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清蛋白质含量、血清多种酶、血清电解质、血清脂类、血糖和肝功能等20余项生化指... 1993年10月对牧养在高山草场的47头1.5岁和4.5岁的九龙公、母牦牛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颈静脉采集血样,测定常规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清蛋白质含量、血清多种酶、血清电解质、血清脂类、血糖和肝功能等20余项生化指标,公母牦牛间和不同年龄间在许多生化指标上均无显著的差异性,本次对九龙牦牛生理生化指标的系统测试,为开展九龙牦牛选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生理指标 生化指标 血清 酶类 血糖
下载PDF
藏绵羊生长激素(G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志杰 魏雅萍 +4 位作者 钟金城 马蕊霞 陈雪梅 向东 陈生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26,共8页
【目的】对藏绵羊生长激素(GH)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藏绵羊GH基因与其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分析以及基因定位、表达调控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特定引物对藏绵羊GH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降和测序,使用DNAM... 【目的】对藏绵羊生长激素(GH)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藏绵羊GH基因与其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分析以及基因定位、表达调控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特定引物对藏绵羊GH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降和测序,使用DNAMAN4.0、BioEdit7.0.0、DnaSP4.10.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藏绵羊GH基因(GenBank登录号EF077162)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完整编码序列(Complete coding sequence,CDS)全长为654bp。5个外显子大小分别为13,161,117,162和201bp;4个内含子大小分别为246,227,229和275bp;内含子与外显子的连接区序列遵循基因组成规则。信号肽由26个氨基酸组成,成熟肽由191个氨基酸组成。藏绵羊与已报道的其他绵羊GH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0%~100%;而与山羊、普通牛、瘤牛、大额牛、牦牛、水牛各物种在GH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上同源性分别为98.4%,98.0%,97.7%,97.5%,97.5%,98.1%;相应的氨基酸序列问同源性分别为100%,99.0%,99.0%,98.1%,98.6%,98.1%。【结论】成功地克隆了藏绵羊GH基因;牛科物种内,藏绵羊与已报道的其他绵羊以及与山羊、普通牛、瘤牛、大额牛、牦牛、水牛等物种在GH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上均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绵羊 生长激素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九龙牦牛产肉性能的研究(二报) 被引量:8
19
作者 钟光辉 向东 +5 位作者 朱慧军 蔡立 刘成烈 倪银安 叶子月哈 阿石木呷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1991年第3期25-33,共9页
九龙牦牛产肉性能和肉质特性研究是九龙牦牛种质特性测定的重要内容。1989年10月在九龙县斜卡乡对九龙牦牛斜卡类系的2.5岁公牛、4.5岁公牛和阉牛及洪坝类系的4.5岁阉牛的胴体性能进行了测定,对肉样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肉... 九龙牦牛产肉性能和肉质特性研究是九龙牦牛种质特性测定的重要内容。1989年10月在九龙县斜卡乡对九龙牦牛斜卡类系的2.5岁公牛、4.5岁公牛和阉牛及洪坝类系的4.5岁阉牛的胴体性能进行了测定,对肉样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肉样的氨基酸含量。试验中还对肌肉 PH,系水率,肉的贮存损失和烹调损失,脂肪的熔点和碘价等肉质特性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九龙牦牛表现出良好的产肉性能。为九龙牦牛的选育和牦牛肉质特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产肉性能 九龙牦牛 肉质特性
下载PDF
牦牛血液蛋白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发育和毛绒品质特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起光勇 蔡立 +2 位作者 钟光辉 朱慧军 向东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1991年第3期8-19,共12页
用非连续性缓冲系统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和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检测100头九龙和麦洼牦牛的血清运铁蛋白(T_f),后白蛋白(Pa)和红细胞血红蚕白(Hb)三个遗传位点的蛋白多态。发现 Hb 在麦洼牦牛中存在 FS 和 SS 两个型,九龙牦牛中... 用非连续性缓冲系统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和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检测100头九龙和麦洼牦牛的血清运铁蛋白(T_f),后白蛋白(Pa)和红细胞血红蚕白(Hb)三个遗传位点的蛋白多态。发现 Hb 在麦洼牦牛中存在 FS 和 SS 两个型,九龙牦牛中则未见多态型(电泳表型均为 FS)。T_f 和 Pa 分别由等显性等位基因 T_f^A、T_f^D、T_f^E 和 Pa^A、Pa^B所决定。三个基因位点的多态型及其在两个品种间差异明显,说明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又研究43头2岁九龙牦牛 T_f 和 Pa 两个位点的不同多态型在体高、胸围、体重、含绒率、毛长、毛细、绒长和绒细八个性状上的差异性。结果初步表明,Pa 与上述经济性状均无显著关系,T_f 则与体高、胸围、体重、毛细和绒细五个性状呈显著相关P<0.05)。TEE 纯合型个体在生长发育和毛绒品质特性方面均优于其它牦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遗传 血液蛋白 多态性 毛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