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证的掘进与阐释的突围——重读《饥饿的郭素娥》
1
作者 育新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1期369-385,共17页
路翎小说《饥饿的郭素娥》深受A·H·奥斯特洛夫斯基、高尔基作品的影响,又有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抗战时期左翼文化思潮的印痕。郭素娥的形象有着马尔华的佻荡和强悍,而胡风的郭素娥论则源自杜勃罗留波夫《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路翎小说《饥饿的郭素娥》深受A·H·奥斯特洛夫斯基、高尔基作品的影响,又有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抗战时期左翼文化思潮的印痕。郭素娥的形象有着马尔华的佻荡和强悍,而胡风的郭素娥论则源自杜勃罗留波夫《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中的卡德琳娜论;流浪工人张振山寄寓着路翎的家国忧思,折射其当时的情感生活与思想状态,张对郭素娥的“始乱终弃”体现着路翎对个性解放的深入思考和自觉批判;魏海清由怯弱到坚强的性格转折、川东民间龙舞的神异风采,则凝聚着路翎对人民的原始的强力的“浪漫”探索,这种探索又有着高尔基在《底层》、《忏悔》等作品中对集体主义的思考以及“造神论”的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的郭素娥》 原始强力 个性的积极解放 造神论
下载PDF
析胡风“精神奴役的创伤” 被引量:2
2
作者 育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33-37,91,共5页
胡风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人民"随时随地都潜伏着或扩展着几千年的精神奴役的创伤"的观点,由此,"精神奴役的创伤"成为胡风文艺思想的一个关键命题。该命题的题材来源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不过胡风将厨川白村的... 胡风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人民"随时随地都潜伏着或扩展着几千年的精神奴役的创伤"的观点,由此,"精神奴役的创伤"成为胡风文艺思想的一个关键命题。该命题的题材来源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不过胡风将厨川白村的"创造生活的欲求和强制压力之间的冲突"转换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解放欲求与封建主义的安命精神之间的冲突",从而转向黑格尔、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文艺美学的维度。而关于文艺在治疗创伤、救赎自我的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上,胡风将作家譬喻为"施洗约翰",其任务在于通过艺术批判社会痼疾、唤醒群众,为政治的解放实践开道。而人民的血与火的政治实践,就是艺术之解放目的的真正完成,是一首真正的抒情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 精神奴役 创伤 受难 施洗约翰
下载PDF
胡风研究:历史的还原与问题的凸显——对商金林、吴永平、解志熙诸先生胡风研究的考量
3
作者 育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8-126,285-286,共9页
在新世纪,商金林、吴永平、解志熙等人在胡风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商金林对胡风1927年到1928年胡风编辑《武汉评论》和《策进》史料进行了详细论证,为学界贡献了新的材料,但其认为现代作家日记、书信中的胡风的... 在新世纪,商金林、吴永平、解志熙等人在胡风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商金林对胡风1927年到1928年胡风编辑《武汉评论》和《策进》史料进行了详细论证,为学界贡献了新的材料,但其认为现代作家日记、书信中的胡风的负面形象更真实,这个观点似有商榷之处;吴永平在《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中挖掘了大量史料,但其关于胡风文艺思想是"党的文学"的观点并不全然合理,且论述过程也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解志熙认为胡风主张启蒙优先甚至启蒙优胜论的观点也与事实有一定的出入。总之,上述诸人在为胡风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诸般可供商榷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 姚雪垠 主观战斗精神
下载PDF
“通过苦难的欢乐”——《时间开始了》细读
4
作者 育新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104,共6页
"时代的Passion产生了作者的Passion和他的人物的Passion。"将胡风对《财主底儿女们》的评价移植到《时间开始了》,依然若合符节。作为力图"打动这个时代的麻木和阴冷",从而"向这个时代献出我的一瓣心香"[3]的政治抒情长诗,《时... "时代的Passion产生了作者的Passion和他的人物的Passion。"将胡风对《财主底儿女们》的评价移植到《时间开始了》,依然若合符节。作为力图"打动这个时代的麻木和阴冷",从而"向这个时代献出我的一瓣心香"[3]的政治抒情长诗,《时间开始了》交织着罗曼·罗兰式的激昂与但丁式的愤郁,胡风的政治理念、文艺思想在此都得到诗性、畅快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开始了》 《财主底儿女们》 细读 欢乐 苦难 政治理念 抒情长诗 文艺思想
原文传递
隐士的沉思——《夜读抄》的思想和文体
5
作者 育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2期203-204,共2页
《夜读抄》是周作人的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某种意义上是知堂老人风格转向的标志。《夜读抄》中,作者采取了返身和复位的姿态,对当时的"时文"提出了强烈的批判,并承续五四启蒙的旗帜,提出了"自由"与"中庸"... 《夜读抄》是周作人的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某种意义上是知堂老人风格转向的标志。《夜读抄》中,作者采取了返身和复位的姿态,对当时的"时文"提出了强烈的批判,并承续五四启蒙的旗帜,提出了"自由"与"中庸"的理念,深化了五四民主与自由的认识。《夜读抄》在文体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反客为主的"抄书体",所抄之书,所引之文,不仅是文本的主体内容,也是文本的主题内容,它自成体系而又浑然天成,自然之中蕴含着缜密的心思,流畅里有着精明的别择,显示了知堂老人散文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身 复位 自然 中庸 抄书体
下载PDF
启蒙的淬炼之途——评王富仁先生的胡风及七月派研究
6
作者 育新 屈梦芸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2-19,94,共9页
胡风文艺观曾经作为王富仁鲁迅研究的重要学术思想资源,但王富仁立足于"回到鲁迅那里去"的立场,批评胡风在鲁迅研究中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概念处理鲁迅前期思想,从而违背了历史真实;王富仁立足于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的辩证分析... 胡风文艺观曾经作为王富仁鲁迅研究的重要学术思想资源,但王富仁立足于"回到鲁迅那里去"的立场,批评胡风在鲁迅研究中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概念处理鲁迅前期思想,从而违背了历史真实;王富仁立足于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的辩证分析,批评路翎小说将"小人物"置于万难忍受境地并给予精神苦刑的做法;王富仁深入剖析七月诗派的诗歌风骨,并指出七月派诗人牛汉在受难之后诗风的重大转变及其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富仁 胡风及七月派 鲁迅 启蒙
下载PDF
中国现代农民革命战争历史剧叙事模式研究
7
作者 育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中国农民革命战争历史剧中基本呈现四种叙事模式:其一是贼寇祸乱模式,将农民战争视为匪寇,这种自古代农民战争历史剧以来的叙事模式在抗战的环境下又有新的含义;其二是豪杰之士拯救模式,将农民起义视为忠臣、豪士替天行道、重整朝纲的行... 中国农民革命战争历史剧中基本呈现四种叙事模式:其一是贼寇祸乱模式,将农民战争视为匪寇,这种自古代农民战争历史剧以来的叙事模式在抗战的环境下又有新的含义;其二是豪杰之士拯救模式,将农民起义视为忠臣、豪士替天行道、重整朝纲的行为;其三是昏君失德模式,由于君王的昏庸而导致革命的失败;其四是亢龙有悔模式,主要出现在抗战后期中共将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文献后,在解放区出现的李自成系列历史剧,重点叙述在革命胜利后由于革命领导人骄傲自满、脱离群众而引起的溃败的历史教训,用来资鉴现实。值得注意的是,后两种叙事模式主要出现在左翼革命作家的历史剧创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农民革命战争 历史剧 叙事模式
下载PDF
大学何为?——论《大学校长》
8
作者 育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57-60,共4页
老悟的《大学校长》突破了一般"反腐小说"、"官场小说"所惯有的暴露黑幕、道德训诫的模式,将人们对现实的忧患升华到对大学精神、知识分子使命等宏远命题的思虑中;小说对高校生态的描画能够真实贴切、拷问能够直抵... 老悟的《大学校长》突破了一般"反腐小说"、"官场小说"所惯有的暴露黑幕、道德训诫的模式,将人们对现实的忧患升华到对大学精神、知识分子使命等宏远命题的思虑中;小说对高校生态的描画能够真实贴切、拷问能够直抵要害,同时又张扬着担当的道德勇气,充盈着绵远的人文情怀,堪称一部反思大学教育的优秀长篇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悟 《大学校长》 “官场小说” 大学精神 高校生态
下载PDF
舒芜“主观论”思想的谱系学考察及再评价
9
作者 育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3-41,95,共9页
受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以复古求解放"的学术思路的启发,舒芜凝合戴震、墨子、柏格森、苏联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资源,提出他的"主观"思想,其核心为立足平民百姓"怀生畏死"的生命欲望,通过"... 受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以复古求解放"的学术思路的启发,舒芜凝合戴震、墨子、柏格森、苏联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资源,提出他的"主观"思想,其核心为立足平民百姓"怀生畏死"的生命欲望,通过"实事求是"的探索,求得"心之所同然"的"公则"。然而其复杂的流变中,政党的具体政治实践取代了舒芜所探求的"公则",反而消解了舒芜的"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芜 主观论 谱系学 实事求是 怀生畏死
下载PDF
考证与辨析
10
作者 育新 杨忠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21-124,共4页
赵焕亭《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借鉴了修辞论诗学的研究方法,立足文本分析与文化语境阐释的循环互赖,从文化压力、文化战略、审美(学术研究)置换的视角,考量作家传记中作者主体性建构、传主作品呈现、作品原型、童年经验问题,新论迭出... 赵焕亭《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借鉴了修辞论诗学的研究方法,立足文本分析与文化语境阐释的循环互赖,从文化压力、文化战略、审美(学术研究)置换的视角,考量作家传记中作者主体性建构、传主作品呈现、作品原型、童年经验问题,新论迭出,但也存在部分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传记 修辞论 主体性建构 原型 童年经验
下载PDF
回乡的路——“贵州道上”的《经受今生》
11
作者 育新 《贵阳文史》 2017年第6期95-96,共2页
在李勇诗歌中,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每首诗下面都注明写作的时间和地点,再细细看看,贵州星星点点的地名错落绽开。乌江、开阳、花溪、息烽、中华南路、曹状元街、观水路、老东门、大西门、相宝山、冒沙井、镇山村、太慈桥、南明河... 在李勇诗歌中,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每首诗下面都注明写作的时间和地点,再细细看看,贵州星星点点的地名错落绽开。乌江、开阳、花溪、息烽、中华南路、曹状元街、观水路、老东门、大西门、相宝山、冒沙井、镇山村、太慈桥、南明河、茅台镇、盛世花城、蟠桃宫……那地方的'风景'我是不知道的,但我相信,它们在李勇这儿一定是非常熟稔而且亲昵的,如父之脸,如母之怀,而诗歌,就是孩子的眼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蹇先艾 孔乙己 戴安澜
下载PDF
远程教育在团场职工科技培训中的作用
12
作者 育新 《农业职业教育》 2007年第5期31-31,共1页
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以及新技术的运用日益增强,特别是农业生产一线的团场职工,他们渴望利用学习农业科学技术脱贫致富,但因外出学习费用高,时间少,制约了他们的求知欲,而远程教育弥补了这方面的... 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以及新技术的运用日益增强,特别是农业生产一线的团场职工,他们渴望利用学习农业科学技术脱贫致富,但因外出学习费用高,时间少,制约了他们的求知欲,而远程教育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它为团场职工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团场职工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为教员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团场职工科技培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远程教育在团场职工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做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培训 远程教育 职工 团场 农业科学技术 学习费用 信息技术 市场经济
下载PDF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赴三峡大学开展文艺评论工作调研
13
作者 育新 吴志勇(图)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2019年3月22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袁正领、组联处处长王庭戡,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李建华,宜昌市文联主席周立荣等一行来我校调研。我校副校长黄应平,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敏昌会见了客人。
关键词 文艺评论家 中国文联 评论工作 三峡大学 调研 宣传部长 副主任 李建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