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葛根和葛藤中几种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刚 章慧琴 +1 位作者 吴性良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2-675,共4页
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葛根和葛藤中葛根素、大豆甙元和芦丁含量.以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电极电位为0.90V(vs.SCE),在50mmol/L硼酸盐缓冲液(pH9.0)中,使用长40cm熔融石英毛细管,当分离电压为9kV,上述三组分在12min内完全分离... 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葛根和葛藤中葛根素、大豆甙元和芦丁含量.以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电极电位为0.90V(vs.SCE),在50mmol/L硼酸盐缓冲液(pH9.0)中,使用长40cm熔融石英毛细管,当分离电压为9kV,上述三组分在12min内完全分离.葛根素、大豆甙元和芦丁浓度与电泳峰电流分别在2.5×10-6~1.0×10-3,1.0×10-6~1.0×10-3和5.0×10-6~1.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S/N=3)分别为3.4×10-7,2.4×10-7和5.1×10-7mol/L.7次测定葛根素、大豆甙元和芦丁的混合标准溶液,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1%,2.47%和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 葛藤 葛根素 大豆甙元 芦丁 黄酮类化合物 中药
原文传递
三氧化二铝溶胶凝胶-固定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丹丹 刘宝红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58-961,共4页
三氧化二铝溶胶凝胶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硫堇同时固定在玻碳电极上 ,紫外 可见光谱结果表明酶在固定过程中生物活性保持得较好。传感器在pH 7.0外加电压为 -0 .2 2V条件下 ,对过氧化氢浓度为 1.76× 10 - 3~ 5 .5× 10 - 2 mol/... 三氧化二铝溶胶凝胶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硫堇同时固定在玻碳电极上 ,紫外 可见光谱结果表明酶在固定过程中生物活性保持得较好。传感器在pH 7.0外加电压为 -0 .2 2V条件下 ,对过氧化氢浓度为 1.76× 10 - 3~ 5 .5× 10 - 2 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响应 ,检出限为 1.1× 10 - 4mol/L。传感器的选择性和稳定性较好 ,使用 3个星期后 ,仍能保持其初始活性的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铝 溶胶-凝胶 固定 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辣根过氧化物酶 硫堇 玻碳电极
下载PDF
现代电化学分析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与前景 被引量:15
3
作者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00-312,共13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种现代电化学分析技术在中草药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引用文献177篇。通过对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研究状况的对比。
关键词 电化学分析 中草药 药物分析 中药
下载PDF
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珂 江德臣 +3 位作者 刘宝红 张松 吕太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1-416,共6页
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能够直接测定生物样品,测定过程中无需预先对被测物进行标记,适应直接、实时、原位、在线的痕量免疫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环境、制药、食品等分析领域中。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型免疫传感器、石英晶体微天平(... 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能够直接测定生物样品,测定过程中无需预先对被测物进行标记,适应直接、实时、原位、在线的痕量免疫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环境、制药、食品等分析领域中。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型免疫传感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型免疫传感器、电容型免疫传感器即是目前报道较多的3种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本文分别对这3种免疫传感器检测原理、传感器构建方式以及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免疫传感器 测定过程 免疫分析 SPR 生物样品 综述 实时 行标 在线
下载PDF
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烟丝样品含水率的方法 被引量:18
5
作者 梁国海 刘百战 +2 位作者 朱仲良 瞿永生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1,共6页
建立了基于核磁共振硬脉冲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的含水率测定方法。以烟丝样品为模型,在预先建立的工作函数基础上,可对多个样品水分进行快速测定。以核磁共振法与烘箱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核磁共振法具有理想的重复性、精密度和... 建立了基于核磁共振硬脉冲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的含水率测定方法。以烟丝样品为模型,在预先建立的工作函数基础上,可对多个样品水分进行快速测定。以核磁共振法与烘箱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核磁共振法具有理想的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5次平行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小于0.5%,4天内测得的样品含水率极差为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 核磁共振 烟丝 含水率 FID信号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纳米TiO_2薄膜电极的现场光电化学 被引量:8
6
作者 傅正文 +1 位作者 秦启宗 田中群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46-552,共7页
在O3 /O2 气氛中采用 35 5nm激光烧蚀金属钛靶的反应性沉积薄膜方法 ,成功地在镀ITO膜的玻璃基片上制备了纳米锐钛矿相TiO2 薄膜电极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Li/TiO2 电池中TiO2 薄膜电极的电化学嵌入Li离子的行为 .由现场快速紫外可见... 在O3 /O2 气氛中采用 35 5nm激光烧蚀金属钛靶的反应性沉积薄膜方法 ,成功地在镀ITO膜的玻璃基片上制备了纳米锐钛矿相TiO2 薄膜电极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Li/TiO2 电池中TiO2 薄膜电极的电化学嵌入Li离子的行为 .由现场快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时监测TiO2 薄膜电极的显色特性 ,在波长 42 0和 6 5 0nm附近出现 2个明显的吸收峰 ,并发现TiO2 薄膜电极的吸收谱的涨落过程与Li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具有相关性与可逆性 ,表明该纳米TiO2 薄膜电极具有高质量的光电化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电极 光电化学 二氧化钛薄膜
原文传递
用于疾病诊断的Gd^Ⅲ/量子点多模态成像探针的构建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兵波 宫晓群 +7 位作者 李卓权 郭方方 蔡少瑜 杨秋花 马浩 常津 时东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2-985,共4页
结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荧光成像技术,以钆离子、近红外低毒量子点、二氧化硅和聚丙烯酸(PAA)等为原料,采用一系列纳米载体自组装技术,构建出MRI弛豫率/荧光效率高和生物相容性好的GdⅢ/量子点多模态纳米探针.结果表明,与未螯合GdⅢ的... 结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荧光成像技术,以钆离子、近红外低毒量子点、二氧化硅和聚丙烯酸(PAA)等为原料,采用一系列纳米载体自组装技术,构建出MRI弛豫率/荧光效率高和生物相容性好的GdⅢ/量子点多模态纳米探针.结果表明,与未螯合GdⅢ的量子点纳米探针相比,GdⅢ/量子点多模态纳米探针具有更高的弛豫率;t1-加权MRI成像也证实了GdⅢ/量子点多模态纳米探针具有很好的阳性造影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成像 近红外量子点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新型葡萄糖氧化酶电极与毛细管电泳的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刚 叶建农 +1 位作者 张剑霞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2-387,共6页
采用浸涂法将 1 二茂铁基乙胺和壳聚糖修饰到铂电极表面 ,与葡萄糖氧化酶溶液作用后用戊二醛交联 ,制备壳聚糖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 ,测定葡萄糖在传感器上的伏安曲线 .采用恒电位安培检测法 ,葡萄糖浓度在 0 0 0 2~ 4 0mmo... 采用浸涂法将 1 二茂铁基乙胺和壳聚糖修饰到铂电极表面 ,与葡萄糖氧化酶溶液作用后用戊二醛交联 ,制备壳聚糖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 ,测定葡萄糖在传感器上的伏安曲线 .采用恒电位安培检测法 ,葡萄糖浓度在 0 0 0 2~ 4 0mmol/L范围内与响应电流成线性关系 ,响应时间短 .由于二茂铁衍生物和葡萄糖氧化酶通过包埋、键合等作用固定于壳聚糖膜中 ,不易从电极表面流失 ,电极稳定性较好 .同时尝试将该电极与毛细管电泳联用 ,成功用于人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酶电极 毛细管电泳 血清 糖尿病
原文传递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游春苹 吴正钧 +3 位作者 王荫榆 刘宝红 郭本恒 《化学传感器》 CAS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生物传感技术结合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涉及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以及电子学等交叉学科,在医药工业、食品检测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其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和易于微型化以及便于... 生物传感技术结合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涉及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以及电子学等交叉学科,在医药工业、食品检测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其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和易于微型化以及便于在线监测等特点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其研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生物分子的固定化。纳米技术的兴起为此带来无穷想象和诸多可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如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纳米多孔材料和介孔材料等,被用于生物组分的固定,在保持固定化生物组分活性的同时又促进有效的电子转移。按照结构的不同类别,综述了近十年来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电分析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 生物分子 蛋白质
下载PDF
生化需氧量微生物传感器性能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蕴青 刘宝红 +1 位作者 邓家祺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647-651,共5页
本文通过对几种微生物的筛选,找到活性较高的河流污泥微生物制成生化需氧量(BOD)传感器,重点进行了培养基成分及测试条件等方面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电极对BOD标准物质线性响应范围为10~60mg/L,响应时间为15min,连续稳定地工作寿命在3... 本文通过对几种微生物的筛选,找到活性较高的河流污泥微生物制成生化需氧量(BOD)传感器,重点进行了培养基成分及测试条件等方面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电极对BOD标准物质线性响应范围为10~60mg/L,响应时间为15min,连续稳定地工作寿命在30天以上,用于实际污水测定时,与BOD_5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需氧量 微生物传感器 环境监测
下载PDF
盐酸普萘洛尔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会香 许小丽 +2 位作者 陈惠 张松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7-822,共6页
以盐酸普萘洛尔为目标模板分子,通过电聚合多巴胺,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对目标分子有特异响应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对此传感器的表面形貌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 以盐酸普萘洛尔为目标模板分子,通过电聚合多巴胺,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对目标分子有特异响应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对此传感器的表面形貌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优化了检测条件,研究了印迹传感器对模板分子及其结构类似物的选择性响应。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响应,而且碳纳米管的存在显著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盐酸普萘洛尔的浓度在0.20~100μ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53×10-8mol/L(S/N=3)。此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普萘洛尔 多巴胺 多壁碳纳米管 分子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天然产物结构分析中质谱与核磁共振技术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彬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63-870,共8页
天然产物结构鉴定是非常重要和活跃的研究领域 ,从中可以发现和利用其重要的生物活性组分 ,是目前新药物研发的关键。在该领域中分析化学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此研究过程中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以及联... 天然产物结构鉴定是非常重要和活跃的研究领域 ,从中可以发现和利用其重要的生物活性组分 ,是目前新药物研发的关键。在该领域中分析化学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此研究过程中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以及联用技术等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分析 质谱 核磁共振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在肿瘤诊断与治疗研究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蔡少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40-1246,共7页
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结构及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对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特别是肿瘤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现有的研究特点,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碳纳米角 生物医学 肿瘤 诊断 治疗 评述
下载PDF
BOD快速测定传感器的微生物膜固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宝红 +1 位作者 陈蕾 邓家祺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11,27,共5页
分别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醋酸纤维素夹层法、戊二醛-牛血清白蛋白交联法等几种物理、化学方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膜,并采用自制的微生物BOD传感器试验了各种膜对电极响应灵敏度、线性范围、响应时间、稳定性和寿命等性能的影响。比... 分别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醋酸纤维素夹层法、戊二醛-牛血清白蛋白交联法等几种物理、化学方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膜,并采用自制的微生物BOD传感器试验了各种膜对电极响应灵敏度、线性范围、响应时间、稳定性和寿命等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pH、温度和交联剂、包埋剂用量下该传感器的性能,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实验表明,以交联法制备的传感器性能最佳,电极寿命达40d,测定BOD值时间为10-15min,方法的重现性和精密度均达BOD测定要求。本研究对于实现快速测定BOD传感器的商品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生物耗氧量 微生物膜 水质 监测方法
下载PDF
谷氨酸脱羧酶电极与大肠杆菌膜电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红 邓家祺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1-254,共4页
本文研究了分别用谷氨酸脱羧酶和大肠杆菌作为催化L-谷氨酸脱羧的酶材料来制作的生物传感器的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这两种电极各具特点。谷氨酸脱羧酶电极对底物L-谷氨酸的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3.16×10^(-4)mol/L~1.0×10^(-2)m... 本文研究了分别用谷氨酸脱羧酶和大肠杆菌作为催化L-谷氨酸脱羧的酶材料来制作的生物传感器的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这两种电极各具特点。谷氨酸脱羧酶电极对底物L-谷氨酸的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3.16×10^(-4)mol/L~1.0×10^(-2)mol/L。斜率为46mV,响应时间为6~8min电极寿命仅为5天。而大肠杆菌膜电极线性范围为4.22×10^(-4)mol/L~1.78×10^(-2)mol/L,斜率为48.5mV,响应时间为8~9min,电极寿命达34天。这两种电极对底物L-谷氨酸皆具有专一的选择性,且在磷酸吡哆醛的存在下,活性都有所增加。将电极用于味精中L-谷氨酸钠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羟酶 大肠杆菌 膜电极
下载PDF
伏安式快速测定BOD的微生物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家祺 +1 位作者 姜忠宝 蔡武城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5-27,共3页
BOD是环境监测中必须测定的重要指标。它表示水中有机物的综合污染程度。常规测定BOD时,需将试样于20℃下培养5天,检测其中有机物的耗氧量,用BOD_5表示。我们研制了一种三电极体系的伏安式微生物传感器。以大面积黄金电极作氧电极,外覆... BOD是环境监测中必须测定的重要指标。它表示水中有机物的综合污染程度。常规测定BOD时,需将试样于20℃下培养5天,检测其中有机物的耗氧量,用BOD_5表示。我们研制了一种三电极体系的伏安式微生物传感器。以大面积黄金电极作氧电极,外覆聚四氟乙烯膜,将地衣芽孢杆菌或异常汉逊氏酵母菌细胞用海藻酸钠固定于膜上,续外覆醋酸纤维素膜构成阴极;以钛作为对极,Ag/AgCl为参比电极,组成三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微生物传感器 BOD
下载PDF
仪器分析化学实验:降钙素原快速定量微流控芯片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辜敏 熊桧文 +2 位作者 刘丽玲 方雪恩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87-93,共7页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检测降钙素原含量的蛋白免疫分析实验,通过溶液的配制、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未知液样本测试等实验过程,让学生了解微流控芯片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研究领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检测降钙素原含量的蛋白免疫分析实验,通过溶液的配制、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未知液样本测试等实验过程,让学生了解微流控芯片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研究领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在培养化学研究兴趣的同时提升创新思维和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降钙素原 仪器分析化学实验
下载PDF
原电池式金电极微生物生化需氧量传感器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家祺 姜忠宝 +1 位作者 蔡武城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1年第10期456-460,共5页
研制成一种原电池式金电极微生物BOD传感器。以大面积园盘金电极为工作电极,对极为铅电极,介质为氢氧化钾。用地衣芽孢杆菌固定化于海藻酸膜内制备成微生物感应膜。一次BOD值测定时间为15分钟,已用于实际水样的BOD值测定。结果与标准法... 研制成一种原电池式金电极微生物BOD传感器。以大面积园盘金电极为工作电极,对极为铅电极,介质为氢氧化钾。用地衣芽孢杆菌固定化于海藻酸膜内制备成微生物感应膜。一次BOD值测定时间为15分钟,已用于实际水样的BOD值测定。结果与标准法所得的BOD值比较,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 传感器 金叫极 生化需氧器
下载PDF
高灵敏度电容型透明质酸结合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江德臣 黄松 +3 位作者 唐佳 刘宝红 黄宜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3-715,共3页
实验用金电极自组装技术构建透明质酸结合蛋白电容型免疫传感器 ,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对电极表面生物绝缘膜进行研究。按R(RC)等效电路图对其阻抗谱进行拟合的偏差较小 ,显示实际体系接近于拟合的电路图。该传感器对 1~ 10 0mg L抗原具有... 实验用金电极自组装技术构建透明质酸结合蛋白电容型免疫传感器 ,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对电极表面生物绝缘膜进行研究。按R(RC)等效电路图对其阻抗谱进行拟合的偏差较小 ,显示实际体系接近于拟合的电路图。该传感器对 1~ 10 0mg L抗原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构建的生物膜对于一定范围的离子强度、酸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结合蛋白 自组装技术 交流阻抗 电容型免疫传感器 病理分析 临床检测 巯基乙酸 金电极
下载PDF
白念珠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晶晶 王丽娟 +2 位作者 方雪恩 吴文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检测白念珠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rimer Explorer 5.0软件,针对白念珠菌RPS0基因设计4条引物,对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评价检测特异性和检测限;收集123例外阴阴道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检测白念珠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rimer Explorer 5.0软件,针对白念珠菌RPS0基因设计4条引物,对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评价检测特异性和检测限;收集123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组和42例正常对照组的女性阴道拭子,平行进行真菌培养、LAMP检测、PCR检测、1.79 mol/L KOH镜检,真菌培养作为VVC诊断参考方法;组间检测方法阳性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LAMP、PCR、镜检与培养法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ROC曲线分析法评价LAMP、PCR在VV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LAMP技术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1℃,且特异性高,与其他常见菌株无交叉反应,检测限为103copies/μL; VVC组和正常对照组的LAMP、PCR、镜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MP,χ~2=68.576; PCR,χ~2=64.918;镜检,χ~2=50.076,P<0.01)。LAMP和PCR与培养法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44,0.720),镜检与培养法一致性较差(κ=0.533); LAMP对VVC的诊断敏感性为87.62%,特异性为88.33%,阳性预测值为92.93%,阴性预测值为80.30%。LAMP、PCR诊断VV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888,两者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9,P=0.395 6),但LAMP检测时间短于1 h。结论建立的检测白念珠菌的LAMP技术快速可靠、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综合筛查性能优于实验室常规方法,可用于白念珠菌感染的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核酸检测 白念珠菌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