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东海陆架及朝鲜海峡泥质沉积物的磁学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健 秦华峰 +1 位作者 孔祥 李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1-1039,共9页
黄东海陆架和朝鲜海峡等5个泥质沉积区全新世中期以来(自约6kaB.P.至今)的细粒沉积物主要是黄河、长江和朝鲜半岛的河流入海物质在复杂的海洋动力系统中的沉积产物。对取自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泥质区和长江口以南的闽浙沿岸泥质区(舟山群... 黄东海陆架和朝鲜海峡等5个泥质沉积区全新世中期以来(自约6kaB.P.至今)的细粒沉积物主要是黄河、长江和朝鲜半岛的河流入海物质在复杂的海洋动力系统中的沉积产物。对取自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泥质区和长江口以南的闽浙沿岸泥质区(舟山群岛近岸海区)的表层细粒沉积物(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开展了详细的岩石磁学测试,包括磁化率、等温剩磁和样品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等分析,并将实验数据与以往研究过的济州岛西南陆架区、南黄海东南部陆架区和朝鲜海峡西岸等3个泥质沉积区细粒沉积物的磁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上述5处细粒沉积物的磁性矿物主要组分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其中低矫顽力磁性矿物为主,平均粒度为准单畴(PSD)。根据磁性矿物的粒度和低矫顽力组分的相对含量,这5处细粒沉积物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第1种类型是朝鲜海峡西岸细粒沉积物,其磁性矿物的粒度最粗,低矫顽力组分的相对含量为中等;第2种类型是南黄海东南部陆架细粒沉积物,其磁性矿物的粒度为中等,低矫顽力组分的相对含量最大;第3种类型是山东半岛北部近岸、闽浙沿岸(舟山群岛近岸)和济州岛西南陆架区的细粒沉积物,其磁性矿物的粒度最细,低矫顽力组分的相对含量最低。在这5处细粒沉积物中,闽浙沿岸(舟山群岛近岸)细粒沉积物的磁性矿物含量最高,其他4处细粒沉积物的磁性矿物含量都较低且大体相当。这种磁学特征的差异反映了物源的不同。从磁学特征来分析,济州岛西南陆架区的泥质沉积物主要来自黄河和长江;南黄海东南部泥质区的主要物源是朝鲜半岛进入黄海的河流,黄河和长江对其没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东海 朝鲜海峡 泥质沉积 环境磁学 物源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区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及其物源判别 被引量:30
2
作者 孔祥 刘健 +2 位作者 李巍然 张宪军 梁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9,共9页
对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区306个海底表层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含量和粒度测试,从稀土元素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的分布与沉积物类型有良好的对应性。... 对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区306个海底表层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含量和粒度测试,从稀土元素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的分布与沉积物类型有良好的对应性。高值区呈舌状由西北向东南伸展,正好对应粉砂类型区;而低值区则对应于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说明了本研究区稀土元素分布基本遵循“元素粒度控制规律”。研究区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和上陆壳标准化配分模式与黄河沉积物非常接近;基于若干稳定元素比值的计算对比,验证了研究区沉积物与黄河入海沉积物具有相同的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稀土元素 物源区 地球化学 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区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区表层沉积物粒度及矿物成分 被引量:16
3
作者 孔祥 刘健 +3 位作者 李巍然 王淑利 周良勇 梁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29,共9页
对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区海底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和矿物组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物源及其粒度分布特征与沉积动力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本区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现代黄河物质,底质类型主要有黏土质粉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3种类型,其... 对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区海底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和矿物组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物源及其粒度分布特征与沉积动力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本区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现代黄河物质,底质类型主要有黏土质粉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3种类型,其中黏土质粉砂约占该区沉积物分布面积的60%以上,呈“Y”形由西北向东南展布。研究区沉积作用的主控因素是黄海沿岸流,各粒级组分的分布和粒度参数特征与海流的方向和强弱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质类型 粒度参数 矿物组分 黄海沿岸流 山东半岛
下载PDF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刚 刘健 +1 位作者 温春 孔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6,共8页
对南黄海西部陆架区626个海底沉积物进行了沉积特征分析,包括粒度和黏土矿物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包括砾石、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砂质泥和泥。依据表层沉积物成因,将调查区分为4个区:苏北近岸老黄... 对南黄海西部陆架区626个海底沉积物进行了沉积特征分析,包括粒度和黏土矿物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包括砾石、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砂质泥和泥。依据表层沉积物成因,将调查区分为4个区:苏北近岸老黄河细粒沉积物区、中东部的残留砂沉积区、西北部的准残留砾石区和东北部的山东半岛水下楔形体末端沉积区。研究区的黏土矿物组合类型主要为伊利石-蒙皂石-绿泥石-高岭石,组合类型与黄河黏土矿物组合类型相同,表明主要物质来源于黄河。研究区中东部分布有粉砂质砂和砂,具有滨岸环境的沉积特征,而与现在所处的沉积环境不相一致,它们被解译为形成于全新世早期的滨岸环境,并在海底留存至今,属"残留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黏土矿物 沉积特征 物源分析 南黄海西部陆架
下载PDF
莱州湾地下卤水形成的古地理条件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茂生 郑懿珉 +4 位作者 刘森 王松涛 孔祥 赵金明 郭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3-400,共8页
晚更新世以来在莱州湾南岸形成的地下卤水分布范围大,储量多,但地下卤水成因复杂。分析认为,地下卤水成矿条件受多种因素控制,莱州湾南岸的多源河流三角洲沉积演化模式为地下卤水资源的生成创造了良好的补给、运移、过滤、储存、封盖条... 晚更新世以来在莱州湾南岸形成的地下卤水分布范围大,储量多,但地下卤水成因复杂。分析认为,地下卤水成矿条件受多种因素控制,莱州湾南岸的多源河流三角洲沉积演化模式为地下卤水资源的生成创造了良好的补给、运移、过滤、储存、封盖条件。在海退初期,澙湖水体由风暴潮作用下越过沙坝不断注入正常海水和位于其下部河流沉积物地下淡水共同组成,澙湖中产生的高矿化度盐水在回流渗滤作用下进入三角洲前缘,澙湖水体将长时间保持较高浓度稳定状态,在返流过程中卤水盐度会发生水平带状分异;在海退成陆时期,长期蒸发作用和季节性河流物质运输形成卤水存储,陆相沉积物掩埋了前期卤水层即成为地下卤水层;三次大规模海陆变迁,形成三个卤水层相间的分布特征。以澙湖-沙坝为卤水生成反应器,被溶解的组分在蒸发泵作用下产生分馏,在沉积物内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产生矿物蚀变,在回流渗滤作用下沿潮坪、三角洲前缘生成地下卤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卤水 莱州湾 晚更新世 河流三角洲 澙湖—沙坝
下载PDF
重金属在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区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和污染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梁源 刘健 +2 位作者 孔祥 项立辉 张宪军 《海洋地质动态》 2008年第3期27-32,共6页
分析了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区306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有机质和重金属元素Hg、Cd、Pb、Zn、Cu、Cr、As等的含量分布特征,探讨了污染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区海底沉积物有机质及多数重金属含量分布受海流和粒度因... 分析了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区306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有机质和重金属元素Hg、Cd、Pb、Zn、Cu、Cr、As等的含量分布特征,探讨了污染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区海底沉积物有机质及多数重金属含量分布受海流和粒度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海洋沉积物质量较好,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低,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元素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地区灾害地质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刚 刘健 +2 位作者 周良勇 孔祥 梁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35,共7页
通过浅地层剖面、岸滩剖面测量、遥感解译等资料,对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地区的主要灾害地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主要存在埋藏浅层气、埋藏古河道、海岸侵蚀等几种灾害地质,并对各种灾害地质的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论述... 通过浅地层剖面、岸滩剖面测量、遥感解译等资料,对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地区的主要灾害地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主要存在埋藏浅层气、埋藏古河道、海岸侵蚀等几种灾害地质,并对各种灾害地质的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论述,最后绘制了研究区域内灾害地质因素的平面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 浅层气 海岸侵蚀 山东半岛
下载PDF
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勇 姚永坚 +22 位作者 李学杰 尚鲁宁 杨楚鹏 王中波 王明健 高红芳 彭学超 黄龙 孔祥 汪俊 密蓓蓓 钟和贤 陈泓君 吴浩 罗伟东 梅西 胡刚 张江勇 徐子英 田陟贤 王哲 李霞 王忠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1-1309,共39页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际资料与成果,在东亚大陆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的框架内,对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以“一个边缘、两次消减、三期伸展、分层控制”为核心的“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本文首次将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稳定地块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这一独立的一级构造单元,按照构造演化的差异,以台湾岛界大致可以分为北部的日本—琉球段和南部的菲律宾段。“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以全新视角诠释了中—新生代以来在西太平洋俯冲汇聚系统下,东亚大陆发生的多期次地质构造事件的深部板块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了中国海域东部带状变化、南部环状变化的地貌特征。海域地貌格局进一步控制了东部海域“大江大河—大三角洲—陆源碎屑—条带状”和南部海域“短源河流-高角度陆坡-混合物源-环状分布”的沉积分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区域地质 中—新生代 东亚洋陆汇聚带 大地构造 资源环境效应 海洋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成因和物源研究综述 被引量:9
9
作者 徐刚 刘健 +2 位作者 孔祥 周良勇 胡刚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2,共5页
当前南黄海沉积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泥质沉积的形成过程和动力机制及其物质来源。许多学者对南黄海中部泥区的成因和物源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比较局限,缺少系统性。现有研究认为南黄海泥质沉积的形成受黄海冷水团和上升流的影响,但黄海冷... 当前南黄海沉积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泥质沉积的形成过程和动力机制及其物质来源。许多学者对南黄海中部泥区的成因和物源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比较局限,缺少系统性。现有研究认为南黄海泥质沉积的形成受黄海冷水团和上升流的影响,但黄海冷水团并不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对泥区物源的研究,主要考虑现代黄河物质、老黄河物质以及长江物质对其的影响,并且仅是定性的研究。对于朝鲜半岛物质对南黄海中部泥区的影响,国内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海水对海底基岩的侵蚀沉积以及黄海暖流对海底沉积物的改造和再悬浮作用对南黄海中部泥区沉积的贡献仅是个别学者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沉积 沉积动力学 物源 南黄海中部
下载PDF
山东丁字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顾效源 孔祥 +9 位作者 王伟 赵辉 李金鹏 汤世凯 于剑峰 李亨健 史猛 强萌麟 原帅帅 孙韶泽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3期13-21,共9页
通过对丁字湾海域126个表层沉积物重金属(Hg、Cu、Pb、Zn、Cd、Cr、As、Ni)含量的测定及分析,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地质累计指数法等多种评价方法,对研究区海域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丁字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 通过对丁字湾海域126个表层沉积物重金属(Hg、Cu、Pb、Zn、Cd、Cr、As、Ni)含量的测定及分析,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地质累计指数法等多种评价方法,对研究区海域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丁字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主要集中在丁字湾湾口周边海域,Hg、Cd、As、Pb、Cu、Cr、Zn平均含量分别为0.02、0.08、8.38、15.31、11.49、60.96、46.42μg/g。利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看出丁字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总体呈未污染—轻微污染的现状,这与区内砂质沉积物广泛分布以及不活跃的人类活动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字湾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分布 污染评价
下载PDF
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晚第四纪声学地层 被引量:11
11
作者 仇建东 张勇 +2 位作者 孔祥 徐刚 王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通过对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分析解译,将研究区晚第四纪的地层划分成具有层序意义的6个声学反射地层单元(SU1—SU6),通过典型浅地层剖面与研究区内QDZ03孔和QDZ01孔进行对比,发现声学反射地层单元的划分与钻孔岩心... 通过对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分析解译,将研究区晚第四纪的地层划分成具有层序意义的6个声学反射地层单元(SU1—SU6),通过典型浅地层剖面与研究区内QDZ03孔和QDZ01孔进行对比,发现声学反射地层单元的划分与钻孔岩心沉积物沉积单元的划分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依据钻孔岩心沉积相特征和沉积物测年数据,我们认为SU1、SU3和SU5分别对应于氧同位素1期、3期和5期的海相沉积,SU2和SU4对应于氧同位素2期和4期的陆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浅海区 浅部声学地层 山东半岛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底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和沉积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孔祥 刘健 +1 位作者 李巍然 王淑利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7,共11页
通过对海底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探讨了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底质沉积物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的底质类型主要为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三种类型,其中粘土质粉砂约占该区沉积物分布面积的60%以上,呈侧倒的“Y”字形... 通过对海底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探讨了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底质沉积物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的底质类型主要为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三种类型,其中粘土质粉砂约占该区沉积物分布面积的60%以上,呈侧倒的“Y”字形由西北向东南展布,沉积物各粒级组的含量与海流的方向和强弱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东北部 海底表层沉积物 底质类型 粒度分布
下载PDF
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的海洋灾害地质 被引量:6
13
作者 仇建东 刘健 +4 位作者 孔祥 张勇 岳保静 张军强 孙丽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3,共7页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深入发展,世界各海洋国家都在实施新的海洋战略。作为自然灾害之一的海洋地质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2009年在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实测的3 000km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识别出研究区主要潜在的海洋...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深入发展,世界各海洋国家都在实施新的海洋战略。作为自然灾害之一的海洋地质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2009年在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实测的3 000km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识别出研究区主要潜在的海洋地质灾害因素,着重探讨了浅埋不规则基岩面、埋藏古河道、浅层气、浅层断层等灾害地质的埋藏特征和分布范围,编制了研究区灾害地质分布图,并分析了这些灾害地质的形成机制及危害性,该研究可为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面 古河道 灾害地质图 山东半岛
下载PDF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SYS-0804孔MIS6以来地层和沉积演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军强 刘健 +4 位作者 孔祥 徐刚 仇建东 岳保静 王飞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共12页
利用南黄海西部陆架区SYS-0804(孔深65.10m,水深38m)钻孔岩心和高分辨率的浅地层剖面资料,开展浅地层剖面解译、岩心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和有孔虫组合综合分析以及AMS14 C测年,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对比研究,深入探讨南黄海西部... 利用南黄海西部陆架区SYS-0804(孔深65.10m,水深38m)钻孔岩心和高分辨率的浅地层剖面资料,开展浅地层剖面解译、岩心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和有孔虫组合综合分析以及AMS14 C测年,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对比研究,深入探讨南黄海西部陆架残留沉积区氧同位素6(MIS 6)期以来的地层、沉积环境演化以及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SYS-0804钻孔可划分为DU 1和DU 4~DU 8共6个沉积单元,对应于MIS 6、MIS 5、MIS 4、MIS 3和MIS 1早期的沉积地层,缺失DU 2和DU 3(包括MIS 2期以及MIS 3和MIS 1晚期的沉积)。MIS 6期(128~189cal.kaBP)研究区为河流沉积(河漫滩)环境。MIS 5早期(115~128cal.kaBP),研究区为近岸浅海沉积环境,发育海洋冷水团沉积。MIS 5中-晚期—MIS 4(60~115cal.kaBP)研究区沉积环境从早期的滨海沉积向近岸浅海沉积以及河流沉积过渡。MIS 3早-中期(40~60cal.kaBP),早期为滨海-浅海沉积,中期发育潮道充填沉积。MIS 2末期—MIS 1中期(11.5~13.0至0.7cal.kaBP),研究区在11.5~13.0cal.kaBP形成冰后期海侵界面,随后随着海平面的进一步上升,为滨海-浅海环境,发育冰后期海侵沉积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物源 南黄海
下载PDF
莱州湾海岸带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分区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晓帅 于开宁 +3 位作者 吴振 王松涛 孔祥 贾永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89,共11页
依据莱州湾海岸带海陆统筹综合地质调查的成果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评价因子权重,将经度118°30′~120°00′E和纬度36°30′~37°30′N范围内的研究区划分为数百个评价单元。... 依据莱州湾海岸带海陆统筹综合地质调查的成果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评价因子权重,将经度118°30′~120°00′E和纬度36°30′~37°30′N范围内的研究区划分为数百个评价单元。基于此,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公式,采用计算机编程进行运算,运用MAP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按照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标准对每个评价单元进行统计打分,分别对地壳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价分区。然后综合考虑各种评价因子后,最终对整个研究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质量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莱州湾
下载PDF
莱州湾海岸带工程地质分区及其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晓帅 王松涛 +3 位作者 吴振 于开宁 张勇 孔祥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1期43-52,共10页
依据莱州湾海岸带海陆统筹综合地质调查取得的实测数据,并结合前人对该区的工程地质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将研究区陆域部分划分为3大工程地质区,即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Ⅰ)、鲁中南中低山... 依据莱州湾海岸带海陆统筹综合地质调查取得的实测数据,并结合前人对该区的工程地质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将研究区陆域部分划分为3大工程地质区,即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Ⅰ)、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Ⅱ)和鲁东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Ⅲ)。在综合归纳莱州湾海域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按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将研究区海域部分划分为3大工程地质区,即鲁东滨海平原工程地质区(Ⅳ)、西部黄泛平原及滨海平原工程地质区(Ⅴ)和莱州湾中部堆积平原工程地质区(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岩土体类型 工程地质 莱州湾
下载PDF
中国重点海域海砂资源调查和潜力评价进展
17
作者 赵京涛 阚靖 +9 位作者 胡邦琦 宋维宇 黄龙 丁雪 邹亮 李攀峰 孔祥 刘京鹏 林文荣 李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7,共8页
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到近年来中国海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已有的调查研究资料和数据。重点结合2005年至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中国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工作成果,评价了中国重点海域海砂资... 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到近年来中国海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已有的调查研究资料和数据。重点结合2005年至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中国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工作成果,评价了中国重点海域海砂资源潜力,归纳了海砂资源调查、评价以及开发现状,总结了海砂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效应,分析了当前海砂资源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后续产业规划部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资源 资源调查 可持续发展 潜力评价 中国近海
下载PDF
基于重磁数据研究江苏岸外滨海断裂带及邻区构造特征
18
作者 尚鲁宁 潘军 +2 位作者 曹瑞 周青春 孔祥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101-114,共14页
江苏岸外滨海断裂带是南黄海西部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孕育了多次M≥5.0的破坏性地震。该断裂带所在海域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了海洋地质调查的开展,导致目前对其展布特征、断面结构、活动强度和力学性质等仍存在争议。文章基于重磁异... 江苏岸外滨海断裂带是南黄海西部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孕育了多次M≥5.0的破坏性地震。该断裂带所在海域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了海洋地质调查的开展,导致目前对其展布特征、断面结构、活动强度和力学性质等仍存在争议。文章基于重磁异常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滨海断裂带及邻区的构造特征进行研究,追踪了滨海断裂带可能的展布特征,并探讨了不同分段构造属性和活动性。结果表明,滨海断裂带在江苏岸外20~30 km处大致平行于岸线延伸,在废黄河口以北分叉为东、西两支。推测大致以射阳和如东海域为界,将断裂带分为3段。中段构成苏北盆地的东部边界,为长期继承性活动的深大断裂;南段为形成时代较新的平移断裂,构造活动性最强;北段的存在与否和活动性仍有待进一步调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岸外滨海断裂带 重磁异常 盆地结构 地震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下载PDF
全新世中国大河三角洲沉积演化模式转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刚 张勇 +4 位作者 孔祥 吴晓 王张华 袁忠鹏 丛静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89,共13页
中国三大河口三角洲包括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球海陆相互作用研究中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全面揭示河口三角洲演化进程,总结河口三角洲演化模式,对指导河口三角洲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三大河口三角洲包括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球海陆相互作用研究中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全面揭示河口三角洲演化进程,总结河口三角洲演化模式,对指导河口三角洲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前人研究进展及近年来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系统总结了全新世以来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三个阶段,三个尺度,各具特色"的演化模式,揭示了全新世初期、两千年前和工业革命后三个阶段千年-百年-年代际时间尺度下河口三角洲演变模式转化的主控因素,认为河口三角洲的演化模式正在由自然演变向人为控制转型,人类活动正剧烈地影响着河口三角洲的自然演化进程。三大河口三角洲沉积演化模式各具特色,黄河三角洲具有超级叶瓣与叶瓣发育演替特色,长江三角洲具有北岸沙岛并岸、南岸不断推展特色,珠江三角洲则表现为河网发育充填、逐级分汊延伸特色。随着河口三角洲演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正确认识河口三角洲演化规律及其主控因素,不仅有助于提升三角洲地区陆海相互作用研究水平,而且将为三角洲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沉积演化模式 海陆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 全新世
下载PDF
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QDZ03孔稀土元素组成与物源判别 被引量:5
20
作者 仇建东 王双 +2 位作者 刘健 张勇 孔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151,共9页
对最近在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获得的全取心QDZ03孔做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和钻孔沉积物物质来源。根据钻孔稀土元素的垂向变化特征,并结合沉积物粒度、颜色、测年等其他指标,QDZ03孔可分为5段,包括2个海相段... 对最近在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获得的全取心QDZ03孔做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和钻孔沉积物物质来源。根据钻孔稀土元素的垂向变化特征,并结合沉积物粒度、颜色、测年等其他指标,QDZ03孔可分为5段,包括2个海相段和3个陆相段,海相段的稀土元素总量略大于陆相段。钻孔稀土元素总量为83.87~219.26μg/g,平均值为167.55μg/g,与北美页岩平均值相当,高于上部地壳和黄河沉积物平均值。通过稀土元素配分模式、Ce-La元素的DF判别函数及LREE/HREE与ΣREE关系分析认为,钻孔沉积物物质来源在晚更新世前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晚更新世前,物源可能是混合源或受到后期环境改造影响较大,晚更新世以后,钻孔沉积物主要受到五龙河和黄河沉积物的影响,尤其是近2 000a以来,钻孔沉积物物质与黄河沉积物接近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QDZ03孔 物源 山东半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