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质量的概念和评价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205
1
作者 沈仁芳 陈美军 +5 位作者 孔祥 李永涛 同延安 汪景宽 李涛 鲁明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0-1217,共8页
耕地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之一,耕地质量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耕地质量概念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认为耕地质量是个多层次的概念,包含耕地的土壤质量、空间地理质量、管理质量和经济质... 耕地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之一,耕地质量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耕地质量概念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认为耕地质量是个多层次的概念,包含耕地的土壤质量、空间地理质量、管理质量和经济质量四层涵义,评价指标包含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因素。分析了我国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偏低,其中肥力质量、管理质量及经济质量逐渐趋好,但是健康质量和环境质量却日趋恶劣,部分区域耕地质量问题严重。文章还提出了针对我国国情的耕地质量建设及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管理措施
下载PDF
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被引量:137
2
作者 孔祥 张凤荣 +1 位作者 齐伟 徐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42,共10页
以河北省曲周县为集约化农区的分析样区,通过对1980年、1999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2期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养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曲周县1980~1999年之间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水浇地、旱地、菜地、园地、林地等农业用地类型为主,1980年... 以河北省曲周县为集约化农区的分析样区,通过对1980年、1999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2期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养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曲周县1980~1999年之间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水浇地、旱地、菜地、园地、林地等农业用地类型为主,1980年农业用地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77.47%,1999年的农业利用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77.43%;但是土地利用类型也存在着转化,转化的顺序为荒草地向旱地、水浇地、菜地方向转化,旱地向水浇地、菜地方向转化;1980年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用地类型间的变化顺序为水浇地>旱地>荒草地,差异幅度在2%~18%之间,1999年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用地类型间的变化顺序为菜地>水浇地>旱地,差异幅度在18%~690%之间;2期对比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除速效钾外不仅在相同用地类型之间增加幅度大,而且在转化后地用地类型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变化顺序为菜地>水浇地>旱地>荒草地,速效钾含量变化的顺序为旱地>荒草地>菜地>水浇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士壤养分 不同时期 集约化农区
下载PDF
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 被引量:143
3
作者 姜广辉 张凤荣 +2 位作者 孔祥 赵华甫 周丁扬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2-47,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耕地功能的层次性及其与加强耕地保护的关系,提出促进耕地多功能保护的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与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多功能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并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利益相关者相耦合。可... 研究目的:分析耕地功能的层次性及其与加强耕地保护的关系,提出促进耕地多功能保护的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与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多功能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并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利益相关者相耦合。可通过耕地多功能的工程设计、布局优化以及建立耕地保护利益平衡机制等方法提升和显化耕地多功能价值。研究结论:未来的耕地保护工作可以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为指导,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不断提升和显化耕地多功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 多功能保护 层次性 多功能显化
下载PDF
耕地“非粮化”问题、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143
4
作者 孔祥 《中国土地》 2020年第11期17-19,共3页
在优质耕地不断减少、极端气候灾害频发和全球贸易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审视耕地"非粮化"问题。本文在分析全国各地区耕地"非粮化"主要类型、程度及其影响的基础上... 在优质耕地不断减少、极端气候灾害频发和全球贸易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审视耕地"非粮化"问题。本文在分析全国各地区耕地"非粮化"主要类型、程度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分别从严格管控、部门协同、建立复垦专项储备基金和落实耕地保护补偿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储备 优质耕地 耕地保护 非粮化 气候灾害 改进对策 不确定性 全球贸易
下载PDF
基于农用地利用等别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 被引量:112
5
作者 孔祥 靳京 +2 位作者 刘怡 李翠珍 秦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6-51,F0002,共7页
基本农田划定应以科学的土地质量分级为基础,而农用地分等工作是从耕地生产能力出发划定出区域的耕地质量的差异。所以,该文以北京市房山区为研究对象,依据农用地利用等别成果,借助聚类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提出了基于农用地利用等... 基本农田划定应以科学的土地质量分级为基础,而农用地分等工作是从耕地生产能力出发划定出区域的耕地质量的差异。所以,该文以北京市房山区为研究对象,依据农用地利用等别成果,借助聚类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提出了基于农用地利用等别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表明:房山区现有的基本农田布局中的耕地质量差异大,涵盖了从7等到21等的各等别的耕地,部分等别高的耕地划到一般农田;依据农用地利用等别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中,平原区耕地利用等别集中在18到21等,山区集中在10到18等,基本农田总面积数增加3520.52hm2,按照各等别对应的标准粮计算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提高44749t,而且平原区和山区的耕地生产能力差异很大。可见,利用农用地利用等别的成果进行基本农田划定,以优先划定高等别的耕地资源为基础将基本农田划定与耕地生产能力保护紧密结合,为区县尺度的基本农田划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利用等别 基本农田 耕地生产能力 规划
下载PDF
自然经济限制性下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 被引量:101
6
作者 宋伟 张凤荣 +2 位作者 孔祥 姜广辉 陈曦炜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8-899,共12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潜力的测算既要考虑其自然适宜性,也要考虑其经济可行性。论文探讨了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在自然、经济条件限制性下增加耕地的潜力。首先,选取了7个自然指标建立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自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 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潜力的测算既要考虑其自然适宜性,也要考虑其经济可行性。论文探讨了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在自然、经济条件限制性下增加耕地的潜力。首先,选取了7个自然指标建立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自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评价后的宜耕地比例作为自然限制性修正系数,将自然限制性修正系数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的乘积,作为自然限制性下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的潜力。然后,选取了9个经济指标建立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其评价结果作为经济限制性修正系数,将经济限制性修正系数与自然限制性下增加耕地潜力的乘积作为自然、经济限制性下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的潜力。测算结果表明,天津市各区县的自然限制性修正系数为0.393~0.954,经济限制性修正系数为0.242~0.813;在自然、经济限制性下,天津市各区县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系数2010年为3.597%~14.812%,2020年为6.158%~15.902%;分别可净增加耕地面积64.893~2206.523hm2、68.289~2274.096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耕地潜力 自然适宜性评价 经济可行性评价
下载PDF
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产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93
7
作者 张晋科 张凤荣 +3 位作者 张琳 张迪 吴初国 孔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78-2285,共8页
【目的】通过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现实产量的对比,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及其省际差异。【方法】以105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在确定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计算... 【目的】通过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现实产量的对比,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及其省际差异。【方法】以105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在确定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计算了各区域各个耕地亚类的粮食单产能力;再分别乘以各县2004年相应耕地亚类的面积,得到2004年各县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进而汇总出各省以及全国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结合近3年(2002~2004年)的粮食现实产量,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程度及其省际差异。【结果】2004年全国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t,远高于全国近3年4.52亿t的粮食平均产量,目前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从各省的计算结果来看,除新疆以外,单位耕地的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均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其中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5个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省区最低;位于中国广大北部、西南部的省市,受土壤质量、灌溉条件的限制,粮食生产能力的开发程度低,粮食生产虽有一定增产空间,但实施难度较大或需大量投入。【结论】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抓好中国农业生产基础较好的东部、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同时也要加大广大北部、西南部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进一步开发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产量 耕地 中国
下载PDF
基于空间洛伦茨曲线的北京山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被引量:90
8
作者 陈军伟 孔祥 +1 位作者 张凤荣 姜广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74,共4页
基于北京山区各区县1995—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应用经济学洛伦茨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的概念进行北京山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2002年空间基尼系数为0.325,下同)和园地(0.276)分布最不均... 基于北京山区各区县1995—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应用经济学洛伦茨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的概念进行北京山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2002年空间基尼系数为0.325,下同)和园地(0.276)分布最不均衡(过于集中),耕地(0.258)和未利用地(0.234)次之,林地(0.18)分布相对均衡(比较分散);在时间尺度上,园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不均衡程度有所减弱,而耕地、林地却有增加。这说明北京山区各区县5种主要用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均具有不均衡性。该结论可为山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北京 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变化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72
9
作者 孔祥 张凤荣 +3 位作者 李玉兰 姜广辉 颜国强 徐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4,共6页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为了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该文选择北京的海淀区、平谷区和河北省的曲周县作为研究样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为了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该文选择北京的海淀区、平谷区和河北省的曲周县作为研究样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第一产业增长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农用地与环境用地间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比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稳定,环境用地不断减少;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是农用地内部之间以及建设用地对其它用地类型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内部耕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也在不断增加;而在以二、三产业增长为主的经济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则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与环境用地之间相互竞争农用地,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环境用地面积增加,而农用地面积快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区域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 增加 土地利用变化 第一产业 驱动机制 典型区 园地 地面
下载PDF
北京市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价值估算方法 被引量:83
10
作者 李翠珍 孔祥 孙宪海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1-329,共9页
以北京市为例尝试设计了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分析其价值关系,进而探讨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社会保障价值、生态价值的估算方法,并对北京市1990-2005年耕地价值进行了定量测算。研究结果表明:①北京市耕地资源单位面积经济价值呈较快增长,199... 以北京市为例尝试设计了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分析其价值关系,进而探讨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社会保障价值、生态价值的估算方法,并对北京市1990-2005年耕地价值进行了定量测算。研究结果表明:①北京市耕地资源单位面积经济价值呈较快增长,1990年为12.57×104元/hm2,2005年为108.12×104元/hm2;②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供给能力和农村居民的需求水平相距甚远,1997年供给能力为49.19×104元/hm2,需求水平为160.56×104元/hm2,2005年供给能力为74.82×104元/hm2,需求水平为305.48×104元/hm2。可见,耕地作为农民重要的社会保障资源已不堪重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建立;③生态价值供给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1994年达到171.21×108元,2005年为70.87×108元,大量耕地减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基于人口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价值的总体需求和多元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所以需要保持和提高耕地表面的植被覆盖度,为此政府有必要对农民因种植耕地给予其一定的生态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经济产出价值 社会保障价值 生态价值 北京市
下载PDF
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储量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74
11
作者 徐艳 张凤荣 +2 位作者 段增强 张琳 孔祥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6-839,共4页
土体中有机碳含量在纵向和横向上都具有空间相关性。本文利用曲周县四疃乡30个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含量数据,采用常见的纵向拟合方法建立了基于30个土壤剖面有机碳测定数据的对数函数拟合模型,计算得到研究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分别... 土体中有机碳含量在纵向和横向上都具有空间相关性。本文利用曲周县四疃乡30个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含量数据,采用常见的纵向拟合方法建立了基于30个土壤剖面有机碳测定数据的对数函数拟合模型,计算得到研究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分别为5.60kg C m-2和4.72×108kgC;又根据研究区土壤剖面中有机碳含量分布的不规则性特点,通过对土壤剖面层次的归一化处理,利用地统计横向插值方法,计算得到该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分别为3.95kg Cm-2和3.33×108kgC。由于两种算法对数据的组织方式不同,得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存在较大差异。两种方法适用于土壤有机碳在剖面中分布形式不同的土壤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密度 储量 模拟方法 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分析 被引量:69
12
作者 姜广辉 孔祥 +2 位作者 张凤荣 李翠珍 郑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4-27,共4页
研究目的:在对耕地利用及转用的经济过程与相关利益主体损益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耕地流失经济机理,提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与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多功能外溢引发的耕地利用低收益和耕地非农化的低成本以及... 研究目的:在对耕地利用及转用的经济过程与相关利益主体损益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耕地流失经济机理,提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与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多功能外溢引发的耕地利用低收益和耕地非农化的低成本以及耕地保护的巨大机会成本是耕地转用的根本所在,可从耕地利用多功能外溢补贴以及发展机会成本补偿两个方面建立耕地保护经济机制。研究结论:当前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中缺乏有效的经济补偿机制,建立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对平衡各相关经济主体间的利益配置关系,形成完备的耕地保护约束激励机制,增强耕地保护的微观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经济补偿机制 多功能外溢 发展权
下载PDF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李超 张凤荣 +2 位作者 宋乃平 孔祥 陈焕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5,59,共5页
该文提出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类别划分,并以此来设计优化模型的思路与方法。认为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是随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变化而改变的,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式的建立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分析。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下载PDF
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63
14
作者 孔祥 刘灵伟 +1 位作者 秦静 苗宇新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85,共11页
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变化相关理论出发,依据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农户土地利用目标的产量最大化、产量与利润最优化和利润最大化三个阶段的变化特征,创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变化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逻辑框架模型;并... 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变化相关理论出发,依据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农户土地利用目标的产量最大化、产量与利润最优化和利润最大化三个阶段的变化特征,创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变化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逻辑框架模型;并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的变化特征,构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变化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我国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从农户尺度上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行为 耕地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对《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土地利用系数的探讨 被引量:51
15
作者 张凤荣 孔祥 +2 位作者 安萍莉 李超 陨文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计算方法,很可能使土地利用系数失真,并由此造成人为的土地等级差异。科学概念的土地利用系数应是指当地正常投入水平下作物实际产量与当地该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即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力之比。为保证农用地... 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计算方法,很可能使土地利用系数失真,并由此造成人为的土地等级差异。科学概念的土地利用系数应是指当地正常投入水平下作物实际产量与当地该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即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力之比。为保证农用地赋税公平合理,鼓励土地投资和集约化经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科学、公正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利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定级 土地利用系数 中国
下载PDF
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北京大兴区耕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62
16
作者 孔祥 刘灵伟 秦静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56-868,共13页
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的相关理论,创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的耕地质量变化框架模型,构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市大兴区为研究样区,通过农户... 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的相关理论,创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的耕地质量变化框架模型,构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市大兴区为研究样区,通过农户调查和土壤化验分析,获得大兴区1982年、2000和2006年的农户土地利用和土壤肥力变化数据。依据构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三个时期的压力、状态、效应和响应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2年到2006年,耕地压力指数由63.19增加到73.57,又减少到67.85,而方差从13.92增加到41.12,到2006年高达58.59,同时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变异性增加;耕地状态指数从56.52增加到76.46,最后达到81.20,状态指数方差从58.39增加到111.42,2006年达到209.45,空间变异性增加;耕地效应指数从42.39增大到64.34,2006年与2000年基本持平,而耕地效应指数方差和空间变异性增加。1982年家庭联产责任制刚刚开始,农户耕地投入差异不明显;1982-200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农户耕地利用差异性增加,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也显著提高,是耕地效应指数整体增加和空间变异性增大的原因;2000-2006年农户的土地利用目标转型,土地投入差异进一步扩大,导致耕地质量提高幅度降低,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性进一步增强。为了促进耕地质量整体提高,需要进行土地产权机制创新,以促进土地投入水平的整体均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土地利用行为 耕地质量 评价 北京大兴区
下载PDF
大都市郊区农户生计多样化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被引量:60
17
作者 李翠珍 徐建春 孔祥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9-1049,共11页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采用农户调查数据,设计不同资源群体农户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非系统聚类方法将农户划分为5类(①中等资源禀赋,中等非农收入;②高等资源禀赋,中等非农收入;③中等资源禀赋,低等非农收入;④纯农户;⑤非农户),进而分...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采用农户调查数据,设计不同资源群体农户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非系统聚类方法将农户划分为5类(①中等资源禀赋,中等非农收入;②高等资源禀赋,中等非农收入;③中等资源禀赋,低等非农收入;④纯农户;⑤非农户),进而分析了不同资源群体农户的生计多样化特点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大都市郊区,农户类型1~3、纯农户和非农户分别采取了农业和非农兼顾、留在农业和脱离农业的生计策略。(2)农户类型1~3和纯农户中,70%农户生计多样化指数分布在2~3之间,且依然呈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较大,选择比例最高,其次是经济作物。(3)农户类型1~3和非农户中,以就地转移方式非农就业是农户家庭劳动力安排的主要选择,且非农就业劳动力年龄最轻和教育水平最高。(4)大都市郊区土地非农化的转型特点促使农户从类型1~4被动地向类型5转化,土地利用效益低下也持续推动了农户生计多样化,同时,农户生计多样化会引发粮食生产能力停滞不前、土地流转和产权调整大规模顺势而生、土壤养分富集等土地利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生计 多样化 土地利用 大都市区
原文传递
国外农用地保护对北京市耕地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36
18
作者 孔祥 张凤荣 +1 位作者 姜光辉 安萍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4,14,共6页
研究目的:借鉴国外农用地保护先进经验,总结国内农地保护发展特点和趋势,为北京市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当前农地保护已趋于“多目标”,因此,应重新审视耕地价值,构建北京市以... 研究目的:借鉴国外农用地保护先进经验,总结国内农地保护发展特点和趋势,为北京市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当前农地保护已趋于“多目标”,因此,应重新审视耕地价值,构建北京市以“保持粮食生产能力为基础的、发挥耕地生态价值”的耕地保护目标;充分考虑耕地质量、区位、环境功能差异,严格保护不能转用的特殊耕地资源;注重耕地保护与利用、利益协调问题,提高社会参与度,建立系统的耕地保护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护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保护 北京市
下载PDF
北京山区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分析 被引量:51
19
作者 姜广辉 张凤荣 +3 位作者 孔祥 赵华甫 陈军伟 苏子友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5-912,共8页
根据目前描述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所用各种指数,结合山区扩展实际情况,提出了扩展程度指数的概念。并基于土地利用详查和变更数据,测算了1993~1996,1996~1999,1999-2002三个不同阶段山区建设用地的扩展变化率、扩展强度和扩展... 根据目前描述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所用各种指数,结合山区扩展实际情况,提出了扩展程度指数的概念。并基于土地利用详查和变更数据,测算了1993~1996,1996~1999,1999-2002三个不同阶段山区建设用地的扩展变化率、扩展强度和扩展程度等指数,分析了北京山区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扩展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山区的建设用地发生了剧烈变化,建设用地扩展程度逐年增强,郊区城市化正向远郊区扩散。山区尚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建设用地扩展存在不规则性,区域差异明显。扩展变化率、扩展强度和扩展程度等指数的结合使用更全面准确地描述了山区建设用地扩展及其空间分异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扩展 北京山区 扩展程度指数
下载PDF
集约化农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被引量:44
20
作者 孔祥 张凤荣 +1 位作者 徐艳 齐伟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7-63,共7页
以河北省曲周县为集约化农区的典型样区 ,利用统计资料和典型调查数据 ,对该县 1 973年到2 0 0 0年耕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县域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 ,曲周县耕地面积年均递减率为 0 0 2 6% ,但高产田... 以河北省曲周县为集约化农区的典型样区 ,利用统计资料和典型调查数据 ,对该县 1 973年到2 0 0 0年耕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县域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 ,曲周县耕地面积年均递减率为 0 0 2 6% ,但高产田面积、水浇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分别增加了 4 91倍、2 1 5倍和 7 2 6倍 ;耕地内部种植结构表现为小麦播种面积稳定 ,玉米和棉花面积变化起伏大 ,蔬菜面积不断上升。耕地减少的直接原因是建设占用 ,耕地质量提高主要是中低产田改造的结果 ,粮食产量提高的直接驱动因子是科学技术进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农区 河北 曲周县 耕地利用变化 驱动机制 农用土地政策 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